【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內經太素】

 關閉 [複製鏈接]
14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3:11 | 只看該作者

骨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論》篇。


自督脈起少腹至治督脈,見《甲乙經》卷二第二,又見本書《督脈》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風者百病之始也,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風寒,治在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


(風為百病之源,風初入身凡有五種:一者振寒,二者汗出,三者頭痛,四者身重,五者惡風寒。□觀虛實,取之風府。風府,受風要處也。平按:《素問》無於岐伯三字,惡風寒作惡寒。注觀上所缺一字,謹擬作須。)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


(大風,謂眉鬢落,大風病也。在上椎者,大椎上入腦戶而至風府。)


大風汗出,灸■,■在背下俠脊旁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應手。


從風增風,刺眉頭。


(上■,一之反,下■,火之反,謂病聲也。風起則風病發,故曰從風,皆取於攢竹也。平按:增風《素問》作憎風。)


失枕,在肩上之橫骨間。


(失枕為病,可取肩上橫骨間,謂柱骨間。平按:《素問》無之字。)


折使揄臂齊肘,正灸脊中,除■絡季脅引少腹而痛。


(折使中也,謂使引臂當肘,灸脊中,除■絡季脅與少腹相引痛病也。平按:《素問》■上無除字。)


脹,刺■。


(■在足太陽,故大腸脹,刺■也。)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九■與痛上,九■在腰尻分間。


(八■與腰輸為九■,此經■字音聊,空穴也。平按:《素問》九■均作八■。)


鼠■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膝外解營。


(寒熱府在膝外解之營穴也,名曰HT■關也。■音漏也。平按:膝上《素問》有附字。)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凡取膝上外解使拜者,屈膝伏也。取涌泉者,屈膝至地,身不伏為跪也。平按:使之跪下《素問》有「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衝脈為病,逆氣裡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凡八十一字。)


督脈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骨中,尻下大骨空中也。下入骨空中,女子系尾穴端,男子循陰莖也。平按:《素問》督脈下有者字,起下有於字。)


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督脈絡也。繞陰器合於纂間,繞纂後復合,然後亦分為二道,繞■至足少陰及足太陽二絡,合足少陰之經,上陰股後廉,至脊屬腎,尋足太陽脈,從頏顙上至目內而出也。)


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而止;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


(從目內■出已,兩道上額,至頂上相交已,左右入腦中,還出兩箱別下項,各循肩■之內,俠脊下至腰中,各循脊膂,還復絡腎,從頏顙出兌端,上鼻上,下項,下至骨,氣發於穴,余行之處,並不發之穴也。平按:《素問》顛作巔,絡腎下無而止二字,纂作篡,說見前。注上額至頂,頂袁刻作項,頏顙袁刻誤作頑顙。)


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有人見此少腹直上者,不細思審,謂此督脈以為任脈,殊為未當也。)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字,■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此八種病,循督脈而生,故療督脈之穴也。平按:《素問》不字作不孕。)


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


(以下言療督脈穴。骨上,量是■骨。骨上,督脈標也。齊下營者,督脈本也,營亦穴處也。)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有音,上氣喘鳴聲也。喉中央,廉泉也。缺盆中央,天突穴也。)


其病上衝喉者治漸,漸者上俠頤。


(上俠頤者,是大迎穴道也。平按:《素問》治下有其字。)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伸不得屈,骨病。蹇,紀偃反。在髀輔骨以上,橫骨以下,名楗也。)


坐而膝痛,治其機。


(俠KT■骨相接之處,為機。)立而暑解,治其厭關。


(人立支節解處熱,治其厭關。厭關,骸關也,□膝骨相屬,屈伸之處也。平按:厭關《素問》作骸關。注骸關上袁刻脫關字。□膝骨相屬袁刻作痛引膝骨,查原抄本膝骨上缺一字,膝骨下不缺,袁刻將膝骨上所缺一字作痛引二字,又將膝骨下相字遺落,與原本不合。平擬將膝骨上所缺一字作與,文義較順。)


膝痛,痛及母指,治其■。


(母指,小母指也。足少陰、足太陽皆行■中至足小指,故療其■也。平按:母指《素問》作拇指。)


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


(■上髀樞為關也。)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


(背內,謂足太陽背輸內也。)連■若折,治陽明中輸■;


(膝痛不得屈伸,連腳■其痛若折者,療足陽明中輸,謂是巨虛上廉也。■,輸穴也。平按:《素問》■作■,輸■作俞■。)


若別,治巨陽少陽滎。


(若■痛若別,可治足太陽、足少陽二脈滎穴也。平按:陽滎《素問》作陰滎。)


淫濼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踝上四寸。


(濼,羅各反。淫濼,膝■痹痛無力也。外踝上五寸,足少陽光明穴也;少陽維者,在四寸中也。平按:《素問》淫濼下有脛酸二字,外踝上四寸作外上五寸。)


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患骸,骸下為輔,輔上為,■上為關,項橫骨為枕。


(膝輔骨上橫骨下為楗,當膝解處為骸也。項橫骨,項上頭後玉枕也。髖,孔昆反,又音完。平按:《素問》患骸作連骸,項作頭。)


水輸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六穴。


(前已言水輸,今復重言者,此言水骨空,水輸主骨,故重言也。平按:《素問》一行下有「行五,踝上各一行」七字。)


髓空腦後三分,在顱際兌骨之下,一在新纂下,一在項中復骨下,(平按:三分趙府本《素問》作五分,腦上有在字,兌作銳,新纂作齦基,項下有後字。)


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數髓空在面挾鼻,或骨空右口下當兩肩。


兩■骨空,在■中之陽。


臂骨空在陽,去踝四寸兩骨之間。


(平按:《素問》在陽作在背陽,兩骨下有空字。)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


■骨空在輔骨之上端。


股際骨空在毛中動脈下。


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


遍骨有滲理,毋髓空,易髓無空。


(言骨上有空,五穀津液入此骨空,資腦髓也。此骨空種數所在難分,此皆可知者,不可知者故置而不數也。兩肩,有本為唇也。平按:《素問》動下無脈字,遍骨作扁骨,滲理下有腠字,毋髓空,空字作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6:19 | 只看該作者

第十二卷(卷首缺)?營衛氣

 

平按:此篇自溢於中以上,殘脫不完,篇目亦不可考。


其自黃帝曰營氣之道至肺流,凡二十字,從《靈樞》、《甲乙》《營氣》篇補入。


自溢於中以下至逆順之常也,見《靈樞》卷四第十六《營氣》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營氣》篇。


自黃帝曰愿聞營衛之所行至末,見《靈樞》卷四第十八《營衛生會》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一《營衛三焦》篇。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以上從《靈樞》、《甲乙經》《營氣》篇補入。


平按:《甲乙經》無黃帝曰三字。)


溢於中,布散於外,(穀入胃已,精濁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氣,流溢五臟,布散六腑也。)


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毋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精專血氣,常營無已,名曰營氣也。)


故氣從太陰出,注於陽明,上行至面,注足陽明,下行至跗,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以下言營行十二經脈也。氣,營氣也。營氣起於中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注手太陰,手陽明乃之足陽明也。平按:出下《甲乙》有循臂內上廉五字。注於陽明《靈樞》、《甲乙》作注手陽明。《靈樞》無至面二字。)


上行抵脾。


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掖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陽,上行乘掖出■內,注目內■,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行注小指之端,(足太陰脈注心中,從心中循手少陰脈行也。合者,合手小指端也。上巔下項者,十二經中,手太陽脈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手太陽脈,起目內■。此言上巔者,循手太陽氣至目內■,合足太陽之氣,與之共行,上頂下項,然後稱合,理亦無違也。平按:抵脾《靈樞》作抵髀。掖《靈樞》、《甲乙》均作腋,下同,不再舉。下臂注小指端,《靈樞》無之端二字。尻下《靈樞》、《甲乙》有下字。)


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


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注(平按:注《靈樞》、《甲乙》作主。)


脈出掖下臂,入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平按:《甲乙》作手中指。)


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平按:膽《甲乙》作膻。)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


上行至肝。


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


其別者,(平按:《靈樞》、《甲乙》作其支別者。)


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


此營氣之行逆順之常也。


(問曰:肝脈足厥陰,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此言足厥陰脈循喉嚨究於畜門、循巔入■等是督脈者,未知督脈與足厥陰脈同異何如?答曰:足厥陰脈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上至於巔,與督脈會。督脈自從畜門上額至巔,下項入,與厥陰不同。此言別者上額循巔之言,乃是營氣行足厥陰至畜門,別於厥陰之脈,循督脈上額至巔,下項入■絡陰器,上循腹裡入缺盆,復別於督脈,注於肺中,復出手太陰之脈,此是營氣循列度數常行之道,與足厥陰及督脈各異也。頏顙,當會厭上雙孔。畜門,鼻孔也。逆順者,在手循陰而出,循陽而入,在足循陰而入,循陽而出,此為營氣行逆順常也。平按:此營氣之行《甲乙》作此營氣之所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6:35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行?


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


(夫三焦者,上焦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理在臍旁;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其理在臍下一寸。故營出中焦者,出胃中口也;衛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平按:從行《靈樞》作從來,《甲乙》作從始,無岐伯答三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6:49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三焦之所出。


(前問營衛二氣所出,出於三焦,未知上焦衛氣出在何處,故致斯問。平按:《甲乙》無黃帝曰愿聞及下岐伯曰十三字。)


岐伯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布胸中,走掖,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陽明,上至舌,(咽胃之際,名胃上口。胃之上口出氣,即循咽上布於胸中,從胸中之掖,循肺脈手太陰行至大指次指之端,注手陽明脈,循指上廉上至下齒中。氣到於舌,故曰上至舌也。此則上焦所出與衛氣同,所行之道與營共行也。平按:布上《靈樞》、《甲乙》有而字。還注陽明《靈樞》作還至陽明,《甲乙》作還至手陽明。注從胸中,從字袁刻作循。)


下足陽明,其脈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與足陽明合。


足陽明下行至足太陰等,與營氣俱行也。


平按:下足陽明《甲乙》作下注足陽明。


注交人中,交字袁刻誤作夾。


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周而復大會於手太陰。


(營氣行晝,故即行陽也;行夜,故即行陰也。其氣循二十八脈十六丈二尺,晝行二十五周,夜行二十五周,故一日一夜行五十周,平旦會手太陰脈也。一度有一周,五十周為日夜一大周矣。上焦衛氣循營氣行,終而復始,常行無已也。平按:行於陽二句《甲乙》作行於陰陽各二十五度,一周也作為一周,故下有日夜二字,復下有始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8:13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營衛氣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蒸,之冰反,火氣上行也。衛氣在於脈外分肉之間,腠理傷風,因熱飲食,毛蒸理泄,腠理內開。■,芳昭反,急也。悍,胡旦反,勇也。言衛氣勇急,遂不循其道,即出其汗,謂之漏泄風也。平按:營衛氣《靈樞》、《甲乙》無營字。命曰《甲乙》作名曰,袁刻脫命字。泄《靈樞》、《甲乙》均作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8:28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其中焦之所出。


岐伯曰:中焦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謂受氣者,泌糟粕,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泌音必。中焦在胃中口,中焦之氣,從胃中口出已,並胃上口,出上焦之後,□五穀之氣也,泌去糟粕,承津液之汁,化其精微者,注入手太陰脈中,變赤稱血,以奉生身。平按:《甲乙》無黃帝曰至岐伯曰十四字。《靈樞》胃口作胃中。《靈樞》、《甲乙》承津液,承字均作蒸。注五穀上原缺一字,依經文擬作受。)


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人眼受血,所以能視,手之受血,所以能握,足之受血,所以能步,身之所貴,莫先於血,故得行於十二經絡之道,以營於身,故曰營氣也。隧,道也。故中焦□□營氣也。平按:命曰營氣,《甲乙》無氣字。注中焦下原缺二字,因上節問中焦之所出,故此處擬作所出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8:41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也?


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毋汗,奪氣者毋血,故人生有兩死而毋兩生。


(營衛者人之至精之氣,然精非氣也,血者神明之氣,而神非血也,故比之□水氣無異也。毋血亦死,毋氣亦死,故有兩死也;有血亦生,有氣亦生,隨有二即生,故毋兩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9:04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回腸,大腸也。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而不內,此下焦處也。濟泌別汁,循下焦滲入膀胱,此下焦氣液也。膀胱,尿脬也。平按:《甲乙》無黃帝曰至岐伯答曰十四字,而成作而為,濟泌作滲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9:17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人飲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


岐伯答曰: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滑,故後穀入而先穀出焉。


(其氣悍者,酒為熟穀之氣,又熱,故氣悍□□□。平按:注又熱,袁刻脫又字。悍下原缺三字,依經文擬作以滑也三字。)


黃帝曰:善。


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上焦之氣,如霧在天,霧含水氣,謂如雪霧也。漚,屋豆反,久漬也。中焦血氣在脈中,潤一頃,謂之漚也。下焦之氣溲液等,如溝瀆流在地也。平按:注雪字恐系云字傳寫之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9:40 | 只看該作者

營衛氣行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三飲而已,見《靈樞》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又見《甲乙經》卷十二第三。


自黃帝曰余聞十二經脈至以數調之,見《靈樞》卷六第四十《陰陽清濁》篇。


自黃帝曰愿聞人之清濁至以數調之,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二。


自黃帝曰經脈十二者至末,見《靈樞》卷六第三十四《五亂》篇,又見《甲乙經》卷六第四《陰陽清濁順治逆亂大論》。


黃帝問伯高曰:夫邪氣之客於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


(厥邪客人為病,目開不得合,臥起□□起也。平按:目不瞑至使然十一字《甲乙》作目不得眠者何也七字。)


伯高答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精液、宗氣,分為三隧。


(宗,總也。隧,道也。糟粕、津液、總氣,分為三隧。)


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


(糟粕津液,濁穢下流,以為溲便。其清者宗氣,積於膻中,名曰氣海,其氣貫於心肺,出入喉嚨之中而行呼吸,一也。平按:心肺《靈樞》作心脈。)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


(營氣起於中焦,泌五穀津液,注於肺脈手太陰中,化而為血,循脈營於手足,回五臟六腑之中,旋還以應刻數,二也。)


衛氣者,出其悍氣之■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衛氣起於上焦,上行至目,行手足三陽已,夜從足少陰分,上行五臟,至晝還行三陽,如是行五臟。行六腑者,夜行五臟之時,臟脈絡腑,故兼行也,以腑在內故,三也。平按:四末上《靈樞》、《甲乙》有於字。不休者也《甲乙》作不休息也。晝下《甲乙》無日字。《靈樞》無其入於陰也句。)


今厥氣客於臟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衛其外則陽氣■,■則陰氣益少,陽喬滿,是以陽盛,故目不得瞑。


(厥氣,邪氣也。邪氣客於五內腑中,則衛氣不得入於臟腑,衛氣唯得衛外,則為盛陽。■,張盛也。臟腑內氣不行,則內氣益少。陽喬之脈在外營目,今陽喬盛溢,故目不得合也。瞑音眠。平按:臟腑《靈樞》作五臟六腑,《甲乙》作五臟。獨衛其外《甲乙》作獨營其外。衛其外則陽氣■至目不得瞑二十五字,《靈樞》作「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二十五字,《甲乙》同,惟《甲乙》陽喬陷作陽喬滿,陰虛作陰氣虛,故目不瞑作故目不得眠,與《靈樞》小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0:59:57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善。


治之奈何?


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不足,陰氣也。有餘,外陽氣。)飲以半夏湯一齊,陰陽以通,其臥立至。


(以下言半夏湯方,以療厥氣,厥氣既消,內外氣通,則目合得臥。平按:齊《靈樞》、《甲乙》作劑。)


黃帝曰:善。


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愿聞其方。


(溝瀆水壅,決之則通,陰陽氣塞,針液導之,故曰決瀆,所以請聞其方也。)


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裡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大沸,量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


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


久者,三飲而已。


(飲湯覆杯即臥、汗出病已者,言病愈速也。三飲者,一升半為一齊,久病三服即瘥,不至一齊,新病一服即愈也。平按:大沸,大字《靈樞》、《甲乙》均作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0:08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余聞十二經脈,以應十二經水。


十二經水者,其五色各異,清濁不同,人之血氣若一,應之奈何?


(十二水,謂涇、渭、海、湖、汝、沔、淮、漯、江、河、濟、漳。此十二水,十二經所法,以應五行,故色各異也。江清河濁,即清濁不同也。若,如也。人血脈如一,若為彼十二經水也?平按:十二經水四字《靈樞》不重。)


岐伯曰:人之血氣,苟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


(人之血氣苟能一種無差者,不可得應於十二經水,正以血脈十二經不同,故得應於十二經水,所以有相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0:19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余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


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天下之眾,亦有亂氣,其□為一耳。


(非直天下眾人血脈有亂,一人自有十二經脈,故有亂也。平按:其下原缺一字,《靈樞》作合,袁刻作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0:33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人氣之清濁。


岐伯曰:受穀者濁,受氣者清,(受穀之濁,胃氣也;受氣之清,肺氣也。)


清者注陰,(陰,肺也。)濁者注陽,(陽,胃也。)


濁而清者上出於咽,(穀氣濁而清者,上出咽口,以為噫氣也。)


清而濁者則下行,(穀氣清而濁者,下行經脈之中,以為營氣。平按:則下行《甲乙》作下行於胃。)


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清者為陰,濁者為陽,清濁相干,則陰陽氣亂也。平按:命《甲乙》作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0:47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別之奈何?


(問清濁之狀也。平按:別上《靈樞》有清濁二字。)


岐伯曰:氣之大別,(氣之細別多種,今言其大略耳。)


清者上注於肺,(穀之清氣,上注於肺。)


濁者下流於胃。(穀之濁者,下流於胃。)


胃之清氣,上出於口;


(胃中穀氣濁而清者,上咽退場門,以為噫氣。)


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注肺清而濁氣,下注十二經,並積膻中,以為氣海而成呼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1:09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乎?


(諸陰皆清,諸陽皆濁。諸陽之脈皆濁,未知何經獨受中之濁也。)


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


(胃者,腐熟水穀,傳與小腸,小腸受盛,然後傳與大腸,大腸傳過,是為小腸受穢濁最多,故小腸經受陽之濁也。)


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肺脈手太陰受於清氣,其有二別。有清清之氣,行於三百六十五絡,皆上於面,精陽之氣上行目而為精,其別氣走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唇口為味,皆是手太陰清氣行之故也。平按:空竅《甲乙》作孔竅。注精陽二字袁刻作清。)


其濁者下行諸經。


(手太陰清而濁者,下入於脈,行十二經中也。)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六陰之脈皆清,足太陰以是脾脈,脾主水穀濁氣,故足太陰受陰之濁也。平按:注脾主,主字上半,蟲傷不全,下半剩土字,當是主字剩文,袁刻作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1:23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


故刺陽者,深而留之;


刺陰者,淺而疾之;


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


(諸經多以清者為陽,濁者為陰;此經皆以穀之悍氣為濁為陽,穀之精氣為清為陰,有此不同也。故人氣清而滑利者,刺淺而疾之;其氣濁而澀者,刺深而留之;陰陽清濁氣並亂,以理調之,理數然也。平按:《靈樞》刺陽作刺陰,刺陰作刺陽,《甲乙》同。疾之《甲乙》作疾取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1:40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


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


(相順者,十二經脈皆有五行四時之分。諸攝生者,攝之當分,則為和為順;乖常失理,則為逆為亂也。)


黃帝曰:何謂相順?


(平按:《甲乙》有而治二字。)


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為四時。


四時者,春夏秋冬,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而治。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內外相順,故曰相隨,非相隨行、相隨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1:56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


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清氣在於脈內,為營為陰也;濁氣在於脈外,為衛為陽也。)


營氣順行脈,衛氣逆行,(營衛氣順逆十二經而行也。衛之悍氣,上至於目,循足太陽至足指為順行;其悍氣散者,復從目,循手太陽向手指,是為逆行也。此其常也。平按:《靈樞》、《甲乙》脈上無行字。)


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


(■音悶。陽氣入陰,陰氣入陽,即清濁亂也。營氣逆行,衛氣順行,即逆順亂也。)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


(密嘿煩心,不欲言也。俯首,低頭靜伏也。平按:嘿《甲乙》作默。)


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接手以呼;


(肺手太陰脈行臂,故肺氣亂,肺及臂手悶,所以接手以呼也。平按:接《甲乙》作按。)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


(腸胃之中,營衛之氣相雜為亂,故為霍亂。霍亂,卒吐利也。)


亂於臂脛,則為四厥;


(四厥,謂四肢冷或四肢熱也。)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厥逆頭重,謂頭寒或熱,重而眩仆也。平按:頭重《甲乙》作頭痛,注:「一作頭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21:02:14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


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有道者,理其亂,使從其道。)


黃帝曰:善。


愿聞其□。


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經、心主輸。


(氣在於心取手少陰經者,上經云心不受邪,今氣在心,若為不受邪也?若言邪在心之包絡,即應唯療手心主之經,何為心病二經俱療?故知心者亦受邪也。輸,謂手少陰、手心主二經各第三輸也。平按:其下原缺一字,《靈樞》作道,袁刻作旨。少陰經心主輸《靈樞》、《甲乙》作少陰心主之輸。)


氣在於肺,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手太陰滎,肺之本輸。足少陰輸,乃是腎脈。以其腎脈上入於肺,上下氣通,故上取太陰滎,下取足少陰輸。)


氣在於腸胃,取之足太陰、陽明下者取三裡。


(足太陰,脾脈也。脾胃腑藏陰陽氣通,故腸胃氣亂,取足太陰也。陽明之脈,是胃本經,胃之上輸在背,下輸在三裡也。平按:下者《靈樞》、《甲乙》作不下者。)


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


(足太陽脈行頭,天柱、大杼,並是足太陽脈氣所發,故取之也。)


不知,取足太陽滎輸。


(取前二穴不覺愈者,可取足太陽第二滎穴及第三輸也。)氣在於臂足,先去於血脈,後取陽明、少陽之滎輸。


(手足四厥,可先刺去手足盛絡之血,然後取於手足陽明滎之與輸,及手足少陽滎及輸也。平按:《靈樞》足下有取之二字,血上無於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9:39 , Processed in 0.39062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