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0: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09 編輯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


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


其故何也。愿聞其說。


岐伯曰。經言無刺 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其為病逆。未可刺也。


( 音稿漉音鹿。陽熱為有餘。陰寒為不足。經言。引靈樞順逆篇而言。 、熱甚貌。渾渾、邪盛而脈亂也。漉漉、汗大出也。言當此之時。邪病甚而正氣逆。故未可刺也。)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栗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


(此言寒熱始盛之時。乃陰陽之氣交並。正氣錯亂未分。故未可刺。張兆璜曰。此言熱為陽實而有餘。寒為無氣而不足。所謂有餘不足者。陽氣邪氣也。)


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


(上節論陽氣虛實之寒熱。此論陰陽勝並之寒熱。皆屬陰陽未和。而邪氣方盛。俱未可刺。)


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


(此復論在天陰陽之邪而為寒熱也。風者陽邪也。寒者陰邪也。風寒之氣。變幻不常。如病風而為熱。極則陰邪之寒氣復至。病寒而為寒。極則風邪之陽熱復至。當如寒熱虛實之有三因也。)


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


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上節論陰陽交並。正氣未分。故未可刺。此承上文而言。邪氣方盛。未可刺也。邪氣之發。如火之烈。如風雨之不可當。故經言方其盛時而取之。必毀傷其正氣。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兵法云。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避其來銳。擊其惰歸。倪沖之曰。如火之烈。陽熱盛也。如風雨不可當。陰寒盛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


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邪氣未發。則正氣未亂。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去。所謂治未病也。若待其已發。雖良工弗能為。為其氣逆故也。上節論治其已衰。此先治其未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0: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09 編輯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早者。謂病之未發。晏者。謂病之已衰。)


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


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


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


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


(此申明治未病之法也。且者。未定之辭。言瘧之將發。陰陽之將移。必從四末始。蓋三陰三陽之氣。從手足之井滎而更移也。如病在陽而陽已傷。則陰經將從而受之。故當先其未發之時。堅束其四末。令邪在此經者。不得入於彼經。彼經之經氣。不得出而並於此經。審其證而候其脈。見其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而去之。此陰陽真氣。往來和平。而未得交並者也。倪仲宣曰。瘧氣舍於皮膚肌腠之間。故病見於孫絡。)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


(言瘧病未發之時。其脈候證候。何如而應。)


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


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


(言瘧氣者。有陰陽更並之盛虛。皆當氣之所在也。如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欲知脈與病之相應。但審證之寒熱。脈之躁靜。則知病之在陰在陽矣。)


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言陰陽之所以更盛更虛者。衛氣行之也。衛氣者。行陰而行陽者也。是以衛氣相離。其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1: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0 編輯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六腑者。謂六腑之募原也。六腑之膜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也。相失者。不與衛氣相遇也。蓋六腑之募原。其道更遠。氣有所不到。故有時相失。不能相得其邪。


故或間二日。或數日乃作也。倪沖之曰。藏之膜原而間日發者。乃胸中之膈膜。其道近。六腑之膜原。更下而遠。故有間二日。或至於數日也。張介賓曰。按本經言瘧之間二日。及數日發者。以邪氣深客於六腑之間。


時與衛氣相失。其理甚明。丹溪以作於子午卯酉日者。為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者。為厥陰瘧。作於辰戌丑未日者。為太陰瘧。此不過以六氣司天之義為言。然子午雖曰少陰。而卯酉則陽明矣。巳亥雖曰厥陰。而寅申則少陽矣。


丑未雖曰太陰。而辰戌則太陽矣。如三日作者。猶可借此為言。若四五日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倘按此施治。


未必無誤。學人不可執以為訓。馬玄台曰。本經言間日數日發者。邪與衛氣不相值。何丹溪乃以為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半。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年。不知何據為然。董帷園曰。看書當參討經義。庶不為前人所欺。)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言陰陽更勝。而有甚與不甚。故陽熱甚則渴。或不甚則不渴矣。)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言有不必夏傷於暑。而為病瘧者也。)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


(伯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者。此應四時者也。應四時者。隨四時陰陽之氣。升降出入而為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反四時者。非留蓄之邪。乃感四時之氣而為病也。秋時陽氣下降。天氣新涼。故感秋涼之氣。而為病者寒甚。冬時陽氣伏藏於內。即受時行之寒。得陽氣以化熱。故寒不甚。春時陽氣始出。天氣尚寒。故惡風。夏時陽氣外泄。腠理空疏。故多汗。此隨感四時之邪。而即為病瘧也。倪沖之曰。春傷於風。故惡風。夏傷於暑。故多汗。秋傷於濕。故寒甚。冬傷於寒。則為病熱。故寒不甚。蓋言風寒暑濕之邪。在四時而皆能病瘧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


(此復問前節溫瘧之病因。是以帝問溫瘧與寒瘧。病皆安舍。而伯只答其溫瘧焉。蓋寒瘧之因。已諭悉於前矣。但前節以先傷於風。後傷於寒。為溫瘧。此論先出於陽。後入於陰。為先熱後寒。一論在天陰陽之邪。一論形身中之陰陽出入。文義雖殊。而理則合一)


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


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後寒。名曰溫瘧。


(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冬氣通於腎。故邪藏於骨髓之中。而內與腎氣相合。夫至春陽氣大發。而邪不能自出者。邪藏於骨髓之中。而氣行骨外故也。腦為精髓之海。腦髓爍者。暑氣盛而精髓爍熱也。肌肉消者。腠理開而肌肉消疏也。汗乃腎藏精髓之所化。或有所用力。則傷動其腎氣。是以所藏之邪。得與汗共並而出矣。夫骨氣與腎氣相合。故病氣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外也。從內出外。則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氣從內出之外。故病復反入之陰。張兆璜曰。故先熱而後寒者。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矣。故字宜著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2: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0 編輯

帝曰。癉瘧何如。


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反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帝曰善。


(此復論癉瘧之有因於內熱者也。肺主周身之氣。肺素有熱。故氣盛於身。其氣厥逆上衝。故不泄於外。而但實於中。


此外內皆實者矣。氣止實於外。則邪不能外侵。故因有所用力。腠理開而後邪舍於皮膚之內。中氣實則邪不能內入。故其氣不及於陰。而單發於陽也。心主血脈之氣。氣內藏於心者。謂邪藏於血脈之中。而氣內通於心也。內藏於血脈之裡。


外舍於分肉之間。陽氣盛而無陰氣以和之。是以陽熱不衰。而令人消爍脫肉也。前節論外因之癉瘧。此論兼有內因之癉瘧也。故金匱要略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是陰氣絕而陽氣獨發者。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亦名癉瘧。是癉瘧之有二證也。


張兆璜曰。邪舍於血脈之中。而氣內藏於心。與邪藏於骨髓之中。而病藏於腎者同義。但腎為陰臟。故邪復反入之陰。


心為陽臟。故氣不及於陰。而單發於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2: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1 編輯

第三十六篇  刺瘧

 

此承上章以記刺瘧之法。故不曰論。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 然。熱止汗出難已。刺 中出血。


( 音謁。此論三陰三陽經氣之為病也。太陽是動病者。腰似折。沖頭痛。太陽標陽而本寒。故先寒後熱。背為陽。故寒從背起也。 、如火之熾。 、暑熱氣也。太陽乃日中之陽火。故 然也。如熱在氣分者。熱止汗出。其病則愈。此乃經氣之兼證。故病難全已。當刺 中出血。以瀉在經之邪焉。按藏氣法時論曰。心病者。胸中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 中血者。謂取手少陰之陰 穴也。此所謂 中出血。是亦當取項上之絡 。腰下之浮 矣。王氏曰。 中、委中也。盧子繇曰。此但詳足經而無手經者。經云風寒暑火。天之陰陽也。張兆璜曰。瘧之足經。與傷寒同義。蓋天之六淫傷人三陰三陽之氣。皆從足而起也。)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 。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 音亦。解 、懈惰也。少陽主初生之氣。病則生陽不升。故身體懈惰。少陽主樞。寒不甚。熱不甚。樞象也。膽病者。心中 。恐人將捕之。少陽相火主氣。故熱多。少陽所生病者汗出。當取足少陽之俠谿。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之中。刺入三分。留三呼。此足少陽之榮也。)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


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陽明者。兩陽合明。陽熱光明之氣也。病則反其本。而洒淅寒甚。熱去汗出。則病氣去而喜見光明。復其陽明之本氣也。本氣復而仍取足陽明者。經邪未去也。故當取足跗上衝陽。刺入三分。留十呼。此足陽明原也。按三陰三陽之病。論在六氣。則不涉經絡之有形。是以見太陽之先寒後熱。少陽之寒熱從樞。如少陰之標寒本熱。此病無形之六氣也。又如膽病之恐人將捕。脾土之灌溉四旁。少陰之嘔吐。厥陰之腰痛。是又涉於有形之經。當知經不離乎氣。氣不離乎經。可分而可合者也。能明乎經氣之理。進乎道矣。王芳侯曰。日月光、明也。火氣、陽熱也。)


足太陰之瘧。一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一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陰脾土主氣。主灌四臟。心肺居上為陽。肝腎居下為陰。脾為孤臟。中央土。間於陰陽之間。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乃宗氣之所居。上出於肺。以司呼吸。經云。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一令人不樂。好太息者。足太陰病瘧而上及於心肺也。腎病者寢汗出。肝脈緩甚而善嘔。所生病者為嘔逆。一汗出。病至則善嘔者。下及於肝腎也。病至者。言病至於肝臟則善嘔。嘔已則肝臟之病已衰。而即當取之。蓋言脾瘧而病至於四臟。見四臟之病已衰。而即當取之足太陰也。不嗜食。多寒熱。太陰之本病也。脾病而不能轉輸。故不嗜食。太陰居中土。間於陰陽之間。故多寒熱也。)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足少陰寒水主氣。故嘔吐甚。少陰標陰而本熱。故多寒熱。熱多寒少。本氣勝也。大凡病熱多而陽氣勝者易愈。寒多而陰氣勝者難已。欲閉戶牖而處者。陰寒甚也。故其病難已。本經曰。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王芳侯曰。陽熱甚者。宜刺泄其邪。陰盛故不言刺也。)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腰痛小腹滿。厥陰之經證也。木乃水中之生陽。故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頻數不利者。厥陰之氣不化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經云。肝氣虛則恐。蓋肝藏之神魂不足。故意恐懼也。木主春生之氣。厥陰受邪。故生氣不足。木鬱不達。故腹中悒悒也。宜刺足厥陰之太衝。在足趾本節後二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一呼。朱聖公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氣虛則恐懼矣。)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肺者心之蓋。故令人心寒熱。心氣虛則善驚。如有所見。經云。心者。神之舍也。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物。宜刺手太陰之列缺。手陽明之合谷。列缺在手腕後寸半。刺入三分。留三呼。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刺入三分。留六呼。盧之頤曰。邪不干臟。列臟證者。非真臟之藏。乃臟募之氣化證也。莫仲超曰。邪入於五臟六腑募原之間。不干臟腑之氣。則為間日之瘧。干臟腑之氣。則為五臟六腑之瘧。涉於三陰三陽。則為六經之瘧。故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心為火臟。心氣熱。故煩甚而欲得清水以自救。熱極生寒。故反寒多。寒久則真火氣衰。故不甚熱也。宜刺手少陰之神門。在掌後銳骨端陷者中。刺三分。留七呼。)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蒼乃東方之青色。肝主色。故令人色蒼蒼然。膽病者善太息。膽附於肝。故肝病必及於膽。肝膽主春生之氣。膽氣升則臟腑之氣皆升。生陽不升。故其狀若死。刺足厥陰中封見血。在內踝前一寸半陷者中。仰足取之。伸足得之。刺入四分。留七呼。)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令人寒。腹乃脾土之郛郭。故腹中痛。濕熱下行則腸鳴。上蒸則汗出也。鳴已汗出者。下行極而上也。宜刺足太陰之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三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


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 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 同旬。足少陰寒水主氣。故令人洒洒然。腰乃腎之府。故腰脊痛而欲其宛轉也。腎開竅於二陰。故大便難。 目搖動而不明。骨之精為瞳子。故目 然也。腎主生氣之原。手足為諸陽之本。邪病則有傷生氣。故手足寒也。宜取足太陽之委中。足少陰之大鐘太谿。委中在 約橫紋中央有動脈。大鐘在內踝後街中。刺入二分。留七呼。太谿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


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胃主受納水穀。故胃瘧者。令人病飢而不能食。中焦受邪。不能主化。故支滿腹大。橫脈、脾胃之橫絡脈也。)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


(此言瘧之寒熱。乃病在陰陽之氣分。當取於陽明太陰焉。夫三陽主表。三陰主裡。瘧發身方熱。是邪將出於表陽。陽明者。兩陽合明。間於二陽之間。主行氣於周身。陽盛之氣也。故當取陽明之衝陽。搖針以開其穴。瀉出其血。則陽熱去而立寒矣。)


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


(夫身半以上為天。身半以下為地。手太陰陽明主天。足太陰陽明主地。故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又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瘧方欲寒。是邪將入於裡陰。故當刺手足陽明太陰。使天地陰陽之氣。上下外內和平。而無偏陰之患矣。)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旁五 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


(旁去聲。此言瘧病在經絡者。當取其背俞焉。蓋經脈內合五臟五行之氣。五臟之俞在背。故當取背俞以瀉之。脈滿大急者。邪盛於經脈中也。 、脅也。旁、倚也。 俞者。五臟俞之旁。近於 脅。乃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謂當旁五 俞各刺其一。肥者深而留之。瘦者淺而疾之。各適其當。以出其血焉。)


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


(此言經脈之氣虛陷者。宜灸足少陰也。蓋經脈之氣。發原於少陰腎臟。脈小者。脈氣虛也。經云諸急為寒。小實急者。脈氣虛寒而邪氣實也。艾名冰台。能啟陷氣之陽。故當灸少陰脛下之太谿。以啟經脈之生氣。刺足小指之井穴。以瀉經脈之實邪。此論攻邪。又當審其正氣也。)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五 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


(俞俱音輸各篇皆同。此復申明背俞。與 俞之經氣相通也。曰背俞五 俞背俞各一者。言背俞旁之五 俞。與背俞各刺其一也。背俞者。離脊骨兩旁。各一寸五分。乃五臟之俞也。 俞者。去脊骨兩旁各三寸。近於 脅。乃五臟神氣之所舍。故曰魄戶者。謂肺藏魄也。曰神堂者。謂心藏神也。曰魂門者。謂肝藏魂也。曰意舍者。謂脾藏意也。曰志室者。謂腎藏志也。此 俞與背俞之氣相通。故當各取之。適其肥瘦。以行其針而至於出血也。此蓋言邪盛於血脈者。取五 俞。甚而及於五臟者。兼取背俞。是以上節之灸脛。此下之用藥。亦少有別焉。莫子晉曰。血者神氣也。故病在經脈而邪傷血者。宜取臟神所舍之俞。然經脈內合五臟。故又當兼取其背俞也。)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


(便平聲。此承上文而言。五臟之經氣虛者。便於用藥。而不宜用針也。脈緩大虛。血氣兩虛也。靈樞經云。少氣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上節論經脈生始之原。本於足少陰腎。此言經俞血氣。又五臟五行之所生。然有邪有正。有實有虛。而灸刺用藥。各有所宜也。)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此論治瘧母先後其時。先發如食頃者。謂瘧未發前如一飯之頃。正氣未亂。因而調之。所謂無刺 之熱。渾渾之脈也。若待其已發。邪方盛時而取之。則失其時矣。)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此言邪在皮膚氣分者。宜刺十指之井穴也。瘧在氣分。故不見於脈。脈不見者。謂不見滿大急之脈也。當刺十指之井穴出血。血去其病立已。蓋所出為井。乃經氣始相交會之處。故刺之可泄氣分之邪。身有赤如小豆者。邪在膚表氣分。有傷淡滲皮膚之血。故赤如小豆。當先取而去之。此言邪在經脈之血。與淡滲皮膚之血。所見脈證不同。而取刺亦各有別。)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


(此言邪在臟腑經脈者。更有刺之之法也。十二瘧者。謂六經五臟胃瘧也。其發各不同者。言厥陰與肝瘧。陽明與胃瘧。太陰與脾瘧。少陰與腎瘧。各有臟腑經氣之不同也。故當時察其病形。或腰痛頭重。或心寒善驚。以知其何脈之病。蓋經脈乃胃腑之所生。五臟之所主。故曰以知何脈之病。)


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


(先其發時如食頃者。先於未發之前而刺之也。刺之者。以足太陽之瘧取 中。陽明之瘧取足 。肺瘧刺手太陰陽明。心瘧刺手少陰也。一刺則病衰。二刺則知。三刺則病已。按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為知。楊元如曰。邪在氣分者。宜後其時以刺之。蓋氣為陽。其性銳。故當避其來銳。邪在血分者。宜先其時以取之。蓋血為陰。其性柔。故當迎而奪之。)


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 中盛經出血。又刺項以下挾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舌下兩脈。任脈之廉泉穴也。中、王氏謂委中也。盛經者。謂血氣盛於此也。項以下挾脊者。 俞背俞也。蓋任脈統任一身之陰。為經絡之海。而臟腑之經俞。皆屬於太陽。故刺本經不愈。而復取任脈。及足太陽之 中背俞。其病立已也。)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


(此言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必先問其所先發者。先刺之。倪沖之曰。用三先字者。謂邪或舍於頭項。而又兼中於腰背。或舍於腰背。而又兼中於手足。衛氣先至之處。其病先發。是一日之中。或又有兩發之瘧也。)


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 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頭上、謂上星百會。兩額、謂懸顱。兩眉間為攢竹諸穴也。項背痛者。或刺風池風府。或項背所痛之處。隨其病而取之。 中、王氏謂委中也。手少陰陽明十指間者。謂十指間之少衝商陽也。足陽明十指間者。足十指間之厲兌也。蓋少陰心臟主血脈。而手足井滎之血氣。皆陽明之所生。是以手足痛者。獨取於少陰陽明。張兆璜曰。惟項背之瘧。見證不一。有邪入於風府。隨衛氣上下而日作早晏者。有邪留於項背。而遇衛氣以日作晏者。有邪留於項背之間。而不與衛氣之日作晏者。故概而言之曰先刺之。)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


(此言病風瘧者。亦當取足太陽之經也。瘧發則汗出惡風者。表陽之氣虛也。三陽、太陽也。背俞、太陽之經俞也。蓋太陽之氣主表。邪傷太陽。則表氣虛而惡風。故宜瀉太陽之邪。)


 痛甚。按之不可。名曰 髓病。以 針針絕骨出血。立已。


( 下敬切 音酸 音附 音讒。此風邪深入於骨髓中者。宜刺足少陽之絕骨穴。蓋少陽之氣主骨也。 、足骨。 、足面也。風邪入傷骨髓。故 痛不可按。 針、九針之第一。主瀉陽熱之氣者也。絕骨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針二分。留七呼。倪仲宣曰。足 乃陽明之部分。此風木之邪。賊傷胃土。故名曰 髓病。)


身體小痛。刺至陰。


(此言風瘧之病。身體痛者。宜取至陰之經也。脾為陰中之至陰。而外主四肢肌肉。故經云。脾絡實則一身盡痛。是以身體小痛者。宜刺脾臟之經。蓋亦風木之邪。賊傷脾土也。)


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


(此承上文而言手足三陰之井穴。不宜出血。蓋井穴乃經氣之交。故邪在陽之氣分者。宜瀉出其血。病在陰之經而宜取陰之井者。可間日一刺。則邪氣自泄。不必至於出血。以泄真陰之氣。張兆璜曰。此申明上文之所謂刺至陰者。當刺至陰之井穴。並申明所謂至陰者。非太陽之至陰也。)


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


(此言瘧之渴與不渴者。又有水火寒熱之氣化也。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故不渴者。取足太陽。少陽之上。相火主之。故渴者。取足少陽。間日者。邪入於裡也。夫邪入於裡則渴。是以間二日或間數日者。有陰陽更勝之或甚或不甚。若陽分之邪入裡。則有水火寒熱之或渴或不渴也。)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病氣藏於腎。若汗不出。是邪不能出之於陽。故當為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以第四針刺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2: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2 編輯

第三十七篇  氣厥論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帝突問臟腑寒熱相移。則為何如之病。蓋承上章而復論瘧氣之厥逆也。寒熱者。邪正陰陽之氣也。如邪舍於臟腑募原之間。陰陽外內相乘。則為往來之寒熱。如臟邪傳移於臟。腑邪傳移於腑。則為氣逆之變病矣。是以此篇單論五臟六腑。寒熱相移。楊元如曰。瘧邪不解。多生變病者。當知氣厥之所致。倪沖之曰。瘧不死人。病瘧而有死者。傳臟故也。)


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


(按下文腎移熱於脾。此移寒於肝。亦當作脾。脾主肌肉。寒氣化熱。則腐肉而為癰膿。脾統攝元真之氣。脾臟受邪。故少氣也。)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肝主血。寒則血凝泣。經曰榮氣不行。乃發為癰。肝主筋。故筋攣也。)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肝為陽臟。而木火主氣。陽並於陽故狂。心居膈上。肝處膈下。母子之氣。上下相通。肝邪上移於心。留於心下。故為隔中。蓋言臟不受邪。五臟之寒熱相移。留薄於臟外而干臟氣。不傷臟真者也。倪沖之曰。治五臟者半死半生。蓋病臟氣者生。傷臟真者死。)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肺受心邪。則不能通調水液而惟下泄矣。肺為金水之原。寒隨心火。消爍肺精。是以飲一溲二者。肺液並消。故為不治之死證。)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腎為水臟。肺主生原。是以肺之寒邪。下移於腎。而腎之水氣。反上涌於肺矣。大腸乃肺之府。肺居膈上。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有聲。如以囊裹漿者。


水不沾流。走於腸間也。倪沖之曰。肺移於腎。肝移於心。傳其我所生也。


腎移於脾。脾移於肝。侮其所不勝也。心移於肺。乘其己所勝也。)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


(東方肝木。其病發驚駭。肝主血。故熱甚則衄。)


肝移熱於心則死。


(心主君火而不受邪。邪熱乘之。故死。)


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心肺居於膈上。火熱淫於肺金。則金水之液涸矣。膈消者。膈上之津液耗竭。而為消渴也。)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 。


(腎者水也。而生骨。腎臟燥熱則髓精不生。是以筋骨痿弱。而為柔 。)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 。死不可治。


(太陰濕土主氣。不能制水。而反受濕熱相乘。脾氣虛傷。則不能磨運水穀。而為腸 下利。穀氣已絕。故為不治之死證。)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者。胞之室也。衝任起於胞中。為經血之海。胞移熱於膀胱。是經血之邪移於膀胱。故溺血。熱則水道燥涸。故癃閉也。張兆璜曰。臟為陰。腑為陽。故臟邪相傳。有寒有熱。腑邪相傳。但熱不寒。蓋寒邪在腑。亦化熱矣。)


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


上為口麋。


(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屬小腸。小腸之下。名曰闌門。濟泌別汁。滲入膀胱。膀胱反移熱於小腸。是以膈腸不能下滲。濕熱之氣。反隨經上逆。而口為之糜爛矣。)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 瘕。為沉。


( 音伏與伏同。瘕者假也。假津血而為聚汁也。蓋小腸主液。大腸主津。小腸移熱於大腸。則津液留聚。而為伏瘕矣。沉、痔也。小腸主火。大腸主金。火熱淫金。則為腸痔。邪氣臟腑篇曰。腎脈微澀為不月沉痔。曰沉者。抑上古之省文。或簡脫耶。朱聖公曰。諸家注釋。皆以沉為伏瘕沉滯。按經文用二為字。是系二證。不可並作一證論。當以師注為是。)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胃主受納水穀。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熱邪。反逆乘於胃。是以胃熱則消穀善食。陽明燥熱。則榮衛津液不生。故雖能食而瘦。亦、解 也。謂雖能食而身體懈惰。故又謂之食 。)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五臟六腑之生氣。皆取決於膽。膽氣燥熱則生陽不升。故身體懈惰。胃氣熱則消穀善飢。故亦曰食 。張兆璜曰。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 。今胃移熱於少陽。故亦名曰食 。)


膽移熱於腦。則辛 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 音遏。膽氣上升。則熱隨入腦。挾鼻兩旁曰 。辛 者。鼻 辛酸也。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蓋腦為精髓之海。髓者骨之充也。腦者陰也。故腦滲則為涕。愚按胞膽腦髓。奇恆之府也。腸胃膀胱。四形臟也。論奇恆之府相傳者。謂膽與腦。胞與膀胱。無經絡之相通。乃熱邪在氣而氣相乘也。至於腸胃之逆傳。亦邪熱在氣而不在腑。故為伏瘕食 之證。而不得從下解。楊元如曰。腎主藏精而居下。腦為精髓之海而居上。膽者中精之府也。三者並主藏精。精氣相通。故膽邪移入於腦。倪沖之曰。少陽屬腎。膽氣通於腦。腦髓通於腎。是精氣之上下循環。)


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此總釋臟腑寒熱相移。皆在氣而不在經。故曰得之氣厥也。夫熱氣上升。迫於絡脈則為衄。淡滲皮毛之血。不能化液為汗則為蔑。邪熱傷氣而陽氣虛則目瞑。言邪出於腦。則傳於氣分。而為衄蔑瞑目之證。並釋經脈內連臟腑。如臟邪在經。入臟則死。腑邪在經。則溜於腸胃而從下解。此邪在臟腑氣分。故外內相乘。則為寒熱之往來。臟腑相移。則為寒熱之氣厥。此在氣而不在經。故篇名氣厥論。而末結曰。得之氣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3: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3 編輯

第三十八篇  咳論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肺主氣而位居尊高。受百脈之朝會。是咳雖肺證。而五臟六腑之邪。皆能上歸於肺而為咳。)


帝曰。愿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


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此首論咳屬肺臟之本病也。肺為陰。主秋金清肅之氣。是以形寒飲冷則傷肺。皮毛者。肺之合。天之寒邪。始傷皮毛。皮毛受邪。則邪氣從其合而內傷肺矣。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還循胃口。寒飲入胃。則冷凍飲料之邪。從肺脈而上至於肺矣。外內之邪合並。因而客之。則為肺咳矣。)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次論五臟之邪上歸於肺。而亦為咳也。乘春則肝先受邪。乘夏則心先受邪。乘秋則肺先受邪。是五臟各以所主之時而受病。如非其秋時。則五臟之邪。各傳與之肺而為咳也。)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


(人與天地參也。五臟之氣。與四時五行之氣相合。故五臟各以所主治之時而感於寒則受病。微則上乘於肺而為咳。甚則上行極而下為泄痛矣。)


乘秋則肺先受邪。


乘春則肝先受邪。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此申明五臟各以其時受病也。曰先受之者。謂次即傳及於肺而為咳也。咳乃肺之本病。故先言肺先受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3: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3 編輯

帝曰。何以異之。


(言何以明其五臟之不同也。)


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狀、形狀也。肺司呼吸。故咳則喘息有音。肺主氣。甚則隨氣上逆而唾血也。)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臟腑病形篇曰。心脈大甚為喉 。蓋喉乃肺之竅。心火淫金。故喉仲介然如梗狀。手少陰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挾咽。故咽喉皆腫痛也。)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 下滿。


(肝脈布腰肋。上注肺。故咳則兩脅下痛。不可轉者。不可以俯仰也。脅下謂之 。蓋肝邪上乘於肺則為咳。甚則下逆於經而不可以轉。轉則 下滿也。)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陽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脾臟居右。故咳則右脅下痛。脾氣上通於肺。肺之俞在肩背。故陰陰引於肩背也。不可以動者。不能動搖也。經脈篇曰。肝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脾病則身體皆重。不能動搖。蓋微則上乘於肺而為咳。甚則病及於本經。)


腎咳之狀。咳則肩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腎脈貫膈。入肺中。故咳則肺俞相引而痛。肺腎皆積水也。故甚則咳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3: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4 編輯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


(奈何者。何狀也。安所受病者。病從安生也。蓋五臟之氣。與天地四時五行之氣相參合。故各以時受病。而六腑之病。又從臟氣而轉移。)


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


嘔甚則長蟲出。


(脾與胃合。脾病移於胃。則胃氣反逆。故嘔。嘔甚則穀氣消。穀消則蟲上入胃。故甚則長蟲出。長蟲、蛔蟲也。張兆璜曰。胃之精氣。上輸於脾。脾病傳胃。故胃氣反逆而為嘔。)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膽汁。苦汁也。邪在膽則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汁也。)


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大腸者。肺之府。為傳道之官。是以上逆則咳。下逆則遺。失當作矢。廉頗傳曰。坐頃三遺矢。)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失氣、後氣也。夫厥氣上逆則咳。下逆則為失為遺。氣與咳俱失者。厥逆從上下散也。張兆璜曰。陰陽氣厥。則為寒熱相移。邪氣上逆則為咳。下逆則為失為遺。寒熱之氣。客於形身則為痛。當知百病皆生於氣也。)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水道出焉。故咳而遺溺。靈樞經曰。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是以腎咳不已。膀胱受之。久咳不已。三焦受之。是腎為兩臟。而合於六腑者也。三焦為中瀆之府。故腹滿。咳則上焦不能主納。故不欲食飲也。)


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此言膀胱三焦之咳。皆邪聚於胃。而上關於肺故也。夫三焦為決瀆之府。膀胱者。津液之所藏。關門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矣。水聚於胃。則上關於肺而為咳。咳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故使人涕唾。水氣上乘。故面浮腫而氣厥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


治其經。


(咳在五臟。當治其俞。五臟之俞。皆在於背。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以草度其背。是謂五臟之俞。灸刺之度也。合治內腑。故咳在六腑者。取之於合。胃合於三裡。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浮腫者。取肺胃之經脈以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5 編輯

第三十九篇  舉痛論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


所謂明也。


(本經云。氣傷痛。蓋痛在有形之形身。而傷於無形之氣分。是病皆生於寒熱七情。而證見於臟腑經脈。舉痛而論。百病皆然。能會通此道。庶明而不惑。是以帝言知天道者。苟能驗於人。知往古者。苟能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足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知要數之極。斯所謂之明道者也。)


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冷驗於己。而發明解惑。可得而聞乎。


(經云。知一為工。知二為上。知三為神。知斯三者。望見其色。按其脈。問其病也。是以帝欲聞此三者之應驗。而開發於未明。)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


(請示問端也。)


帝曰。愿聞人之五臟卒痛。


何氣使然。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


客於脈中則氣不通。


故卒然而痛。


(泣音澀卒葉村入聲經氣流轉。如環無端。寒氣客之。則凝泣而不行矣。客於脈外則脈縮蜷而血少。客於脈中則脈滿而氣不通。故卒然而痛也。張兆璜曰。氣為陽。血為陰。氣無形。血有形。氣行脈外。血行脈中。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正言其形氣交感之要道。)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


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


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形、證也。言通證之各有不同。將何以別之。)


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


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絀音屈炅音炯重平聲。絀、猶屈也。寒則血凝泣。故脈縮蜷。縮蜷則絀急而外引小絡。夫經脈為裡。浮而外者為絡。外內引急。故卒然而痛也。炅氣、太陽之氣也。脈寒而得陽熱之氣。則縮絀即舒。故其痛立止。若復感於寒。則陽氣受傷。故痛久而不止。莫子晉曰。太陽、日中之火也。太陽主諸陽之氣。陽熱之甚者也。此受天之寒邪。得吾身之陽氣以化熱。故痛立止。)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搏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氣血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榮血行於脈中。陽氣行於脈外。寒邪在脈。與陽相搏。則血氣淖澤而脈滿矣。脈滿。故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於脈中。陽氣惟升而從上。血氣不能相將而循行。則亂矣。)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


故按之痛止。(膜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亦氣分之腠理。金匱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臟腑之紋理也。蓋在外則為皮膚肌肉之腠理。在內則為橫連臟腑之膜原。皆三焦通會元氣之處。如寒氣客於腸胃膜原之間。則內引小絡。故痛也。夫痛者陰也。氣為陽。經絡為陰。是以本篇論痛。皆邪傷於經脈。如邪客於脈外之氣分。而迫於經絡為痛者。或得炅。或按之則痛止。蓋寒邪得氣而易散也。如邪入於經絡而為痛者。甚則不可按。或雖按之無益。蓋陰分之邪難散也。此邪在膜原之氣分。牽引小絡而痛。故按之即止。張兆璜曰。邪在肌腠之脈外。則外引小絡而痛。邪在膜原之脈外。則內引小絡而痛。蓋膜原之間。有血絡也。)


寒氣客於挾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挾脊之脈。伏沖之脈也。伏沖之脈。上循背裡。邪客之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倪沖之曰。則深者。謂邪客於挾脊之衝脈則深。在於腹之衝脈。則浮於外而淺矣。)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此言衝脈之循於腹者。會於咽喉。而散於脈外也。夫衝脈之循於背者注於經。其浮而外循於腹者。至胸中而散於脈外之氣分。故脈不通則氣因之。而喘動應手。謂脈逆於胸之下。而氣因病於胸之上。喘動應手者。人迎氣口。喘急應手也。倪沖之曰。分別衝脈之有挾脊循腹。故曰隨腹直上。則氣因之。)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此言太陽為炅熱之氣。雖寒客於經俞。得氣至則痛止矣。背俞之脈者。足太陽之脈也。太陽之脈循於背。而五臟六腑之俞。皆注於心。故相引心而痛。心為陽中之太陽。蓋與太陽之氣。標本相合。是以按之則熱氣至。而痛止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


絡陰器。系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肝主血。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則血泣脈急。肝脈布脅肋。循陰器。故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倪沖之曰。五臟六腑之經俞榮血。發原於衝脈。而藏於厥陰之肝經。寒傷榮。故客於衝脈背俞厥陰也。)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此承上文而言。寒氣在上。厥氣在下。上下相引。而為痛也。厥陰之脈。上抵少腹。下循陰股。故腹痛引陰股。蓋言經氣上下相通。故邪正相引而為痛。)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此言膜原之間。亦有血絡。寒氣客於膜原之血絡。不得入於大經而成積也。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膜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蓋言脈在於外內之絡脈者。必轉入於大經。而後乃代謝。如血氣稽留於絡脈。則宿昔而成積矣。宿昔、稽留久也。息、止也。大經、臟腑之大絡也。)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五臟。臟陰之氣。厥逆於上。而從上泄。則陰氣內竭矣。陽熱之氣。又未入於內。則裡氣虛傷。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得陰陽之氣。復反於內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從胃上出。故痛而嘔。愚按在臟之邪。溜腑而解。在腸胃之邪。從下泄而解。今臟腑之邪。皆從上逆而出者。病氣而不入經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此言寒氣客於小腸之間。轉入於腸內。故不成積聚而為後泄腹痛也。楊元如曰。邪在於膜原血絡之中。轉注於大經。則入於腸內。蓋邪入於經。則溜於腑。)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此承上文而言小腸之邪。不得後泄而為熱閉也。熱氣者。寒氣稽留而化熱也。小腸為赤腸。乃心臟之府。故感火氣而化熱。癉、消癉也。小腸主液。腸中熱則液消而為癉熱矣。焦者火之氣。感火熱之氣而為焦渴也。液消熱燥。則受盛之物堅干而不得出。故痛閉不通矣。楊元如曰。此篇論寒氣。而末結熱氣一條者。謂寒邪稽留不去。得陽熱之氣而能化熱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5: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6 編輯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言而可知者。言其病而知其處也。視而可見者。觀其色而見其病也。)


岐伯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五臟六腑之氣色。皆見於面。而各有所主之部位。視其五色而可見其病矣。中有熱則色見黃赤。寒則血凝泣。故面白脫色也。青黑乃陰寒凝滯之色。故為痛。)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謂按其脈而得其病也。)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主病之脈者。臟腑所主之病脈也。堅而血者。邪氣實也。陷下者。正氣虛也。言邪正虛實。皆可捫而得之。)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


(夫寒暑營運。天之陰陽也。喜怒七情。人之陰陽也。是以舉痛而論陰陽寒熱。知百病之皆生於氣焉。董子繁露曰。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張兆璜曰。智者之養生。順四時而適寒溫。和喜怒而安居處。則苛疾不起。百病不生。)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問寒熱七情。皆傷人氣。而氣有上下消耗之不同。是何病之所生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怒為肝志。肝主藏血。怒則肝氣上逆。故甚則嘔血。木氣乘脾。故及為飧泄。脾位中州。肝臟居下。故嘔血飧泄。皆為氣上。)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喜乃陽和之氣。故志意和達。榮衛疏通。其氣舒徐而和緩矣。)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心氣並於肺則悲。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上連於肺。心系急則肺布而葉舉矣。肺主氣而位居上焦。主行榮衛陰陽。肺臟布大。而肺葉上舉。則上焦之氣不通。而榮衛不能行散矣。氣鬱於中則熱中。氣不營運。故潛消也)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氣者。水中之生陽也。腎為水臟。主藏精而為生氣之原。恐傷腎。是以精氣退卻。而不能上升。膻中為氣之海。上出於肺。以司呼吸。然其原出於下焦。故精氣卻則上焦閉。閉則生升之氣還歸於下。而下焦脹矣。上下之氣。不相交通。故氣不行矣。)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腠理者。肌肉之紋理。乃三焦通會元真之處。寒氣客之。則腠理閉而氣不通。故氣收於內矣。)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


(衛行脈外之腠理。汗乃榮血之陰液。夫氣為陰之固。陰為陽之守。炅則腠理開。汗大泄。則陽氣從而外泄矣。)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驚則心氣散而無所倚。神志越而無所歸。思慮惑而無所定。故氣亂矣。)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勞則腎氣傷而喘息於內。陽氣張而汗出於外。外內皆越。故氣耗散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所以任物謂之心。心之所之謂之志。因志而在變謂之思。故思則心神內存。正氣留中而不行。故氣結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5: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7 編輯

第四十篇  腹中論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此篇論外不涉於形身。內不關乎臟腑。在於宮城空郭之中。或氣或血。或風或熱。以至於女子之妊娠。皆在於空腹之中。故篇名腹中論。帝曰。心腹滿者。謂胸膈間乃心主之宮城。腹中乃臟腑之郛郭也。)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鼓脹者。如鼓革之空脹也。此因脾土氣虛。不能磨穀故旦食而不能暮食。以致虛脹如鼓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雞矢、取雞屎上之白色者。雞之精也。雞屬陽明秋金。在卦配巽風木。此乃脾土艱於運化。以致脹滿不食。風木制化土氣。陽明燥合太陰。醴乃熟穀之液。釀以稻米。炊之稻薪。主補益中土。而先行於榮衛者也。故一劑則腹中溫和。二劑其病則已。張兆璜曰。雞鳴於寅酉之時。鳴則先鼓其翼。風木之象也。蓋木擊金而後鳴矣。又說者曰。羽蟲無肺。故無前陰。屎中之白者精也。)


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飲食不節。則復傷其脾。故時有復發也。或雖非飲食不節。值其病且已之時。而即受其飲食。故當病氣聚於腹。此深戒其慎節於飲食也。)


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上節論腹中氣虛。其病在脾。此論腹中血脫。所傷在肝也。夫血乃中焦水穀之汁。專精者行於經隧。為經脈之血。其流溢於中者。注於腎臟而為精。復奉心化赤而為血。從胞中而注於衝脈。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膚熱肉。淡滲於皮膚。而生毫毛。臥則歸藏於肝。寤則隨衛氣而復行於皮膚之氣分。男子絡唇口而生髭須。女子以時下為月事。此流溢於中。布散於外之血也。是以此血虛脫。則肝氣大傷。有病胸脅支滿者。肝虛而脹滿也。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肝氣傷。故妨於食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滲皮毛則肺虛。無所歸藏於肝則肝虛。肝肺兩虛。是以病至則先聞腥臊臭也。肺氣虛。出清液。肝臟虛。先唾血也。不能充膚熱肉則四肢冷。肝開竅於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時時前後血者。肝無所藏而虛泄矣。)


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有所大脫血則傷肝。肝傷。在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則傷精。精傷則無從而化赤矣。氣生於精血。精血虛脫則氣竭矣。楊元如曰。傷寒論熱入血室。刺肝經之期門。本經曰肝傷。故月事衰少。是女子之月事。發原於胞中。上行於衝任。布散於皮毛。歸藏於肝臟。而後下為月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6: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7 編輯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


(問治以何藥。復以何法救之。)


岐伯曰。以四烏 骨一 茹。二物並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賊同 茹當作茹 。烏 骨、烏賊魚之骨也。 魚狀若胞囊。腹中有墨。脊上只生一骨。輕脆如通草。蓋烏者腎之色。骨乃腎所生。主補益腎藏之精血者也。茹 一名茜草。又名地血。汁可染絳。其色紫赤。延蔓空通。乃生血通經之草也。夫魚乃水中動物。屬陰中之陽。血中之氣。故用烏 骨四者。以布散於四肢也。血乃中焦所生。用茹 一者。主生聚於中焦也。夫飛者主氣。潛者主血。卵白主氣。卵黃主血。雀乃羽蟲。丸以雀卵者。因氣竭肝虛。補血而補氣也。豆乃腎之穀。五者土之數。氣血皆中焦所生。故宜飯後而服五豆許也。鮑魚味鹹氣臭。主利下行。故飲鮑魚汁以利腸中。而後補及於肝之傷也。又按。甲乙經 茹作 茹。)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盛、滿也。少腹、臍下也。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病在血分。有脈絡之連絡於上下四旁也。伏梁、如梁之橫伏於內也。按上二節論氣血之虛脹。此下二節論血氣之實脹也。)


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


不可治。治之每切按致死。


(裹大。如囊之裹物而大也。居腸胃之外。在空郭之間也。不可治者。不可治以按摩也。如急切欲其解散而按摩之。必致痛而欲死。蓋有形之邪。不易散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挾胃脘內癰。


(此下、謂少腹陰前後二陰也。衝脈起於胞中。並足陽明。挾臍左右。循腹上行。此因陰中必下膿血。循經而上。則迫及胃脘。生膈挾胃脘內癰。以致留積膿血於腸胃之外。而如囊裹之大也。張兆璜曰。胃脘正當膈間。曰膈挾胃脘內癰者。謂癰生於膈胃之間。乃在胃外之膜原。而非胃上也。朱聖公曰。此系熱中之病。故在陰則下膿血。上則迫生胃癰。)


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


(齊臍同。久病者。謂癰生於膈胃之間。病者不覺。故癰膿漸積於腹中。而成裹大也。臍上乃腹中之氣分。故為逆。臍下乃胞中之血分。易於行泄。故為從。)


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勿動者。不可按摩引動也。亟、急也。言亟當迎而奪之以瀉之。其刺取之法。用圓利針。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納以取癰痹。此論在針經之刺法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6: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8 編輯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 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


(此論邪留氣分而為伏梁也。氣行於肌腠之間。是以身體股 皆腫。風為陽邪。傷人陽氣。此風邪傷氣。而留於臍腹之間。故曰此風根也。)


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肓音荒。大腸、謂大腸之外。空郭之間。風邪之氣。充溢於大腸之外。而留著於肓。肓乃膏肓。即膜原之屬。肓之原。出於脖 。正在臍下。故繞臍而痛也。)


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不可動者。不可妄攻以動之也。蓋風邪之根。留於臍下。動之則風氣淫佚。而鼓動其水矣。水溢於上。則小便為之不利矣。)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


(熱中、謂膿血風邪留中而為熱也。消中、謂氣虛血脫。而為消中之虛滿也。膏粱、濃味也。芳草、芳香之草。石藥、金石之藥也。芳草之氣。升散為陽。故令人發狂。金石之藥。沉重為陰。故令人發癲也。)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愿聞其說。


(富貴之人。形樂而志苦。華食而縱淫。夫四體不勞則血氣留滯。心志煩苦則中氣內傷。膏粱華食則脾胃有虧。放縱淫欲則精血耗竭。是以熱中消中。多生於富貴之人。如不豐美其食。是不合其心。留中之病。宜於上下分消。若禁芳草石藥。故病不能愈。)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


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芳草者。其氣急疾於馨散。石藥者。其性堅勁於下沉。故非中心和緩之人。服之則中氣易於虛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7: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19 編輯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熱氣 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此言腹中之氣。脾所主也。和柔敦化。土之德也。熱中消中。有虛有實。皆為熱氣留中。若更服芳香悍熱之藥。二者相遇。則內傷中和之脾土矣。脾病者。加於甲乙。至甲乙日。恐有勝克之變。故至期更當別論也。)


帝曰。善。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以下三節。復申明腹中之氣與血焉。腹氣者。脾氣也。內主於腹。外主於肌。與手足三陰三陽之氣不同也。腹中之血者。起於胞中。散於脈外。與十二經脈之血不同也。是以腹中之氣血虛脫。則為消中之虛脹。腹中之血裹氣傷。皆為有餘之伏梁。今復論腹中之氣。反厥逆於上。則為膺頸胸腹之腫痛滿脹。下節論腹中之血氣和平。則為懷子之且生。末節論三陽之氣。反下入於陰。則為腹中之 脹。當知血氣流行。而又各有所主之部署也。倪沖之曰。胸腹脹滿者。因中氣厥逆於上而虛脹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則喑。石之則狂。


須其氣並。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喑。石之。


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


(夫諸陽之氣上升。而腹氣又厥逆於上。是陽氣重上。而有餘於上矣。夫陽氣陷下則灸之。今陽盛於上。而反灸之。則陽熱之氣。反入於經脈之陰則為喑。若以石砭之。則陽氣外泄而虛。虛則狂矣。氣並者。血氣合並也。須其厥逆之氣。與血相並。而後治之。可使全也。張兆璜曰。脾氣主於腹中。行於肌肉。乃五臟元真之氣也。衝脈之血。亦從胸中而散於肌腠皮膚之間。故與脾氣並合。須其氣並者。使氣歸於肌腠。而與血交並。如石之則泄於皮膚之外。灸之則逆於經脈之中。)


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此論腹中之血氣和平。而有生成之造化也。夫氣主生物。血主成物。懷子者。血氣之相和也。且生者。謂血氣之所以成胎者。虛系於腹中。而無經脈之牽帶。故至十月之期。可虛脫而出。當知月事懷妊之血。在氣分而不在經脈也。身有病者。月事不來也。無邪脈者。血氣和平也。楊元如曰。至哉坤元。資生萬物。腹中之氣。坤土之氣也。是以白朮補脾。為養胎之聖藥。衝任之血。原於腎藏之精。陽主施化。陰主成形。是以歸芎熟地。乃胎產之神方。)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


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


乃脹而頭痛也。帝曰。善。


(此言三陽之氣。主於形身之表。如下入於陰中。則為腹脹矣。夫病熱者。陽脈盛也。陽脈盛者。三陽之氣動之也。是以人迎之脈。一盛盛在少陽之氣。二盛盛在太陽之氣。三盛盛在陽明之氣。三陽俱盛。當主病熱頭疼。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如陽入於陰。又當病在頭與腹。乃 脹而頭痛也。蓋言表裡陰陽之氣。各有所主之部署。如陰氣厥逆於上。則為膺頸腫痛。陽氣下入於陰中。則為腹中 脹也。莫仲超曰。伯言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謂陽脈之盛。乃三陽之氣動之。兼申明陽入於陰。乃是三陽之氣。而非三陽之經脈也。傷寒論曰。臟腑相連。邪高痛下。此言經病於表陽之上。而下連於裡陰。經脈上下相連。故病在上而痛在下也。當知病在經脈。而隨經下入於裡陰者。則痛而不脹。此病在氣分。而陽氣下入於腹中。故脹而不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7: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0:20 編輯

第四十一篇  刺腰痛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


(按此篇承上章而復記病在形身之外。經絡之間。令人腰痛者。有刺取之法也。夫身半之中。在內為腹。在外為腰。腹中之血氣。不循經而灌於膜原郛郭之間。是以為病則胸滿腹脹。為治所不宜灸砭。至於陰陽經脈。皆從腰而循轉。是以為病則痛於有形。為治皆所當刺取。此形身外內之各有別也。所謂經脈者。足之三陰三陽。及奇經之八脈。皆循腰而上。惟足太陰之脈。從膝股內廉。入腹屬脾。以主腹中。故不論於外也。張兆璜問曰。足之三陰三陽。及奇經八脈。有從腰脊而上循於頭項。有從胸腹而上屬於膺喉。今獨主腰痛者。何也。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而帶脈橫束於其間。是以無病則天地交而經脈調。病則經氣阻滯於其間而為痛。故諸脈皆令人腰痛也。)


刺其 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足太陽之脈。從巔別下項。挾脊抵腰中。經脈阻滯於其間則腰痛。上下不能疏通。故引項脊。尻背如重狀也。王冰以委中為 中。在膝後屈處。出血者。瀉而疏之也。春無見血者。正月太陽寅。故不宜出血。以泄太陽方盛之氣。按此篇記經脈為病。而痛於腰之實證。與內傷肝腎外病筋骨之虛痛者不同也。)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


(少陽之氣主夏。而夏氣在皮膚。故皮中如針刺。循循、漸次也。少陽主樞。循循不可以俯仰者。經脈病而樞折也。足少陽之脈。從目銳 。循頸至肩。故不可以回顧。)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膝外廉。陽陵泉之下。有獨起之骨為成骨。蓋足少陽主骨。至此筋骨交會之處。為成骨也。少陽為心之表。主夏之三氣。故夏無見血。莫仲超曰。太陽之氣。生於水中。故主正月寅而始盛。少陽為君火之相。故為心之所表。夫少陽主初生之氣者。少陽先天之所生也。少陽為心之表者。少陽之上。相火主之也。太陽正月寅者。太陽從水中之所生也。太陽主夏火之氣者。太陽之後天也。陰陽之道。推散無窮。學人當詳究其妙。)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


(顧、回視也。足陽明之脈。循喉嚨。入缺盆。經脈強急於前。故不可回顧於後。夫血脈榮衛。陽明之所生也。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陽明脈病則神氣乃虛。精神虛亂。卒然見非常物。神不足則悲也。)


刺陽明於 前三 。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 前三 者。足之三裡。及上廉下廉也。陽明居中土。故當上下以和之。陽明主秋令。故秋無見血。楊元如曰。少陽太陽之氣。生於下焦水中。而合於上焦君相之火。故有先後天之分。陽明之氣。生於中焦水穀而居中土。故獨主於秋令也。)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


(足少陰之脈。上股內廉。貫脊屬腎。故痛引脊內廉也。)


刺少陰於內踝上二 。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


(內踝上二 。取左右之太谿也。夫血乃精水之所生。腎主閉藏。以奉春生之氣。春時出血。則泄其所藏。是以多則不可復矣。)


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


(足厥陰之脈。抵少腹。布脅肋。故腰痛如張弓弦。蓋 弱端長。肝之平脈也。肝脈病。故強急如弓弩弦。)


刺厥陰之脈。在 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 、腿肚也。踵、足跟也。魚腹、謂 之形如魚腹也。視 踵之間。魚腹之外。循之有脈累累然者。乃刺之。)


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刺之三 。


(肝主語。故其病令人善言。默默、安靜貌。謂雖善言而不狂妄也。不慧、語言之不明爽也。其病若此者。於踵之外。刺之三 。三 者。取經外穴也。按腰中如弓弦者。所病在經也。善言不慧者。病厥陰之氣而有是證也。三陰三陽之主腰痛。有單病在經者。有病經而及於氣者。故以此筋分而論之。)


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KT KT 然。


時遺溲。


(KT 音荒。解脈者。散行橫解之絡脈也。蓋經脈為裡。浮而橫者為絡。絡脈橫散於皮膚之間。故名曰解脈。諸絡脈者。在皮之部。皮主太陽之氣分。故痛引肩目。時遺溲。而宜取太陽之 也。散上聲。)


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


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


(膝後筋肉分間。太陽之委中穴也。 外廉之橫脈。穴外之橫絡也。針經云。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故宜瀉出其血。黑變赤而止。倪沖之曰。邪在橫解之絡脈。故亦取橫脈以瀉之。)


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


(此復論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是以令人腰痛如引帶。腰似折者。太陽之氣病也。橫盛於中。則上虛下實。下實則氣並於陰。故善恐也。)


刺解脈在 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


(有結絡如黍米。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


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此論陽蹺之脈而令人腰痛也。蹺脈有陰陽。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是男女陰陽。經絡交並。故為同陰之脈。其脈行健。故名曰蹺。有阻於中。則不上行。故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怒意。言腫突如怒起也。按蹺脈為病。少腹痛裡急。腰及髖 下相連陰中痛。陰疝。本經言痛如小錘居其中。即裡急陰疝之證也。)


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


(陽蹺者。足太陽之別脈。起於跟中。出於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當踝後繞跟。以仆參為本。上外踝三寸。以附陽為。直上循役外廉。故宜取外踝絕骨之處。)


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


(此論陽維之脈而令人腰痛也。陽維、總維一身之陽。陽氣盛。故痛上怫然腫。)


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 下間。去地一尺所。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其脈發於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於陽交。為陽維之 。故當與太陽合 下間而取之。蓋取陽維之 也。 上去踝七寸。是離地一尺所矣。)


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


(此論帶脈為病而令人腰痛也。衡、橫也。帶脈橫絡於腰間。故曰橫絡之脈。夫足之三陽。循腰而下。足之三陰。及奇經之脈。皆循腰而上。病則上下不通。陰陽間阻。而為腰痛之證。惟帶脈橫束於其間。無上下之相貫。故必因舉重傷腰。以致橫絡之脈絕傷。而惡血歸之。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也。)


刺之在 陽筋之間。上 數寸。橫居為二出血。


( 陽謂足太陽之浮 。在臀下腿筋之間。上 數寸。是在腰尻之下矣。橫居二 者。蓋隨帶脈之橫形而取之。按靈樞經曰。足少陽之正主 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是帶脈。之下連於足少陰太陽。故當從浮而上。循太陽之絡以取之。)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飲。飲已欲走。


(此論任脈為病而令人腰痛也。任脈起於至陰。與督脈交會。分而上行。故名曰會陰。任脈統任一身之陰。汗乃陰液。故漯漯然汗出也。汗干則液竭。故令人欲飲。走者陽象也。任與督脈。上下相交。飲已欲走者。陰液周而交於陽也。)


刺直陽之脈上三 。在蹺上 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直陽之脈。督脈也。督脈總督一身之陽。貫脊直上。故曰直陽。其原起於腎下胞中。循陰器。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故取蹺上 下者。循足太陽之絡以瀉之也。按會陰節後。當有刺條。刺直陽前。宜有腰痛。或簡脫與。抑督與任交病在陰而取之陽耶。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而二歧。一在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又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臍中央。入喉上頤。會太陽於晴明穴。是任督二脈。陰陽合並。分而上行。然其間又有交會之處。張兆璜曰。飲已欲走。是陰入於陽。故當從督以瀉任。且任脈循於腹。而其痛在腰。是所病之因在任。而所成之證在督也。)


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


(此論陰維之脈而令人腰痛也。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陰維之脈。起於足少陰築賓穴。為陰維之 。故名飛陽者。謂陰維之原。從太陽之脈。走少陰而起者也。怫怫、鬱怒貌。腎病者。意不樂。氣並於腎則恐也。朱永年曰。任督二脈。與陽維陰維陽蹺陰蹺。皆陰陽互相交會而起。)


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


(陰維之脈。在內踝上五寸。 肉分中。上循股內廉。上行入腹。故於此取之。蓋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乃足少陰與陰維交會之處。)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KT KT 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


(此論陰蹺之脈而令人腰痛也。陰蹺者。足少陰之別。其脈起於跟中。同足少陰。上內踝之上二寸。以交信為 。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目內 。合於太陽陽蹺。是以痛引膺。目KT KT 然。交足太陽。故甚則反折。循咽喉。故舌卷不能言也。馬蒔曰。昌陽、即足少陽穴名。一名復溜。又名伏白。)


刺內筋為二 。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內筋謂大筋之前分肉也。太陰後。大筋前。上踝二寸所。即陰蹺之 。交信穴也。)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


(此論衝脈為病而令人腰痛也。衝脈者。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灌於皮膚。滲於脈外。故名散脈也。衝脈為十二經脈之原。心主血脈。故痛而熱。熱甚生煩。其循於腹者。出於氣街。挾臍下兩旁各五分。至橫骨一寸。經脈阻滯於其間。故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起於胞中。故甚則遺溺。)


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為三 。


(衝脈者。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故取膝前外廉者。取衝脈之下俞也。以上論奇經之八脈。皆循腰而上。故並主腰痛。)


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


(此論肉裡之脈而令人腰痛也。肉者分肉。裡者肌肉之紋理也。經云。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溪。分肉之間。溪穀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蓋謂溪穀分肉之間。亦有穴會。循脈往來。邪氣淫溢。用微針取之。與取絡脈之法相同。夫分肉起於筋骨。屬於氣分。咳則動氣。故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也。)


刺肉裡之脈為二 。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為二 者。取左右二足穴也。足少陽陽輔穴。又名分肉穴。在太陽膀胱經之外。少陽絕骨穴之後。去足外踝四寸。乃其脈也。夫肌肉之紋理。屬骨而生。從筋而起。足少陽屬骨主筋。故取少陽之分肉穴也。按分肉之間。溪穀之會。小痹淫溢。循脈往來。能令人腰痛也。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令人腰痛。是以首論橫解之絡脈為痛。末論肉裡之間。亦循脈而為腰痛也。)


腰痛挾脊而痛。至頭KT KT 然。目KT KT欲僵仆。刺足太陽 中出血。


(KT 音除。此論經俞為病。而令人腰痛也。夫五臟六腑之俞。皆在太陽之經。而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上至於頭目。是以腰痛挾脊。而上及於頭目者。邪入於經俞也。KT KT 短羽之鳥。背強欲舒之象。陽盛者不能俯。故欲僵仆也。夫邪之傷於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絡。孫絡滿則傳入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俞。邪中於人。雖有淺深。然皆在於形身上下之間。故並主腰痛。是以論肉裡之膚腠。解脈之橫絡。足之三陰三陽。及奇經之經脈。以至於太陽挾脊之經俞。為痛之見證。各有不同。而取刺亦各有法也。)


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足少陰。刺 中出血。


(此論陰陽之氣不和而令人腰痛也。痛上寒者。腰以上寒也。痛上熱者。腰以上熱也。夫陰陽二氣。皆出於下焦。陽氣不能上升。則腰痛而上寒。陰氣不能上升。則腰痛而上熱。蓋氣阻於陰陽上下之間。故腰痛也。太陽、巨陽也。為諸陽主氣。陽明間於二陽之間。為陽盛之經。故上寒者。當取此二經。以疏三陽之氣。少陽主樞。故不可俯仰者。當取足少陽也。厥陰主一陰初生之氣。故上熱者取足厥陰。少陰之氣。中合於陽明。上合於肺臟。陰氣逆於下。故中熱而喘也。 、隙也。謂經穴之空隙為 。陰 者。足少陰之築賓穴也。)


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


(按此以下至引脊內廉。刺足少陰。系衍文。謹照王氏原注。王冰曰。上寒。陰市主之。在膝下三寸。伏兔下陷者中。足陽明脈氣所發。不可顧。三裡主之。在膝下三寸 外廉。兩筋肉分間。足陽明脈之所入也。)


上熱刺足太陰。(王冰曰。地機主之。在膝下五寸。足太陰之 也。)


中熱而喘。刺足少陰。(王冰曰。涌泉大鐘悉主之。涌泉在足心陷者中。足少陰脈所出。大鐘在足跟後街中動脈。足少陰之經也。)


大便難。刺足少陰。(王冰曰。涌泉主之。)


少腹滿。刺足厥陰。(王冰曰。太衝主之。在足大趾本節後內間。動脈應手。足厥陰脈之所主也。)


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舉。刺足太陽。(王冰曰。如折。束骨主之。不可以俯仰。京骨昆侖悉主之。不可舉。申脈仆參悉主之。束骨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者中。足太陽脈之所注也。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脈之所過也。昆侖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者中。細脈動應手。足太陽脈之所行也。申脈在外踝下五分。容爪甲。陽蹺之所生也。仆參在跟骨下陷者中。足太陽陽蹺二脈之會。愚按王氏所取之穴。不過承襲前人。或彼時醫家任取。非出於經旨也。)


引脊內廉。刺足少陰。


(王冰曰。復溜主之。從腰痛上寒不可顧。至此件經語。除注並合朱書。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並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並無。乃王氏所添也。今注云。從腰痛上寒。至並合朱書十九字。亦非王冰之語。蓋後人所加也。)


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


(此復結足太陰之絡而為腰痛也。控、引也。 、季脅空處也。足太陰之絡。從髀合陽明。上貫尻骨中。與厥陰少陽。結於下 。而循尻。內入腹。上絡嗌。故腰痛引少腹而控 也。腹 拘急。故不可以仰息。按此篇承上章之論腹中。而並記刺形身之腰痛。足之三陰三陽。皆循腰而上下。而足太陰之脈。從股內廉。入腹屬脾。以主腹中。是以首節只論少陰厥陰。而不及於足太陰也。然太陰之支別。從髀貫尻。亦令人腰痛。故復記於篇末。以使後學知形身外內經絡之各有別也。)


刺腰尻交者。兩踝胂上。以月生死為 數。發針立已。


(胂音申。腰尻交者。腰下胯骨間。乃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脈左右交結於其間。故曰腰尻交也。兩踝即腰下兩旁起骨。胂即兩踝骨上隴起肉也。以月生死為數者。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漸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漸少之。蓋月生則人之血氣漸盛。月虧則人之血氣漸衰。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數。蓋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故以月之生死為期。張兆璜曰。月晦始蘇曰朔。每月朔日。是月始生之一日也。)


左取右。右取左。


(脈之大絡。左注右。右注左。此邪客於大絡。故當以左右兩間取之。若在橫解之浮絡。是又當總取 外廉之橫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8: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6:53 編輯

第四十二篇  風論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


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愿聞其說。


(風乃陽動之邪。而人之表裡陰陽。血氣臟腑。又有虛有實。故其為氣也。善行而數變。因其善行數變。是以或為寒熱。或為偏枯。或外在於形身。或內至於臟腑。其病各異。其名不同。)


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此論風邪客於膚腠而為寒熱也。皮膚肌腠之間。乃三焦通會元真之處。風邪客之。則氣不內通。邪不外泄。風動之邪。善行而數變。動而腠理開。則元氣弛而洒然寒。變而腠理閉。則邪熱留而胸膈悶。其為寒也。則三焦虛而食飲衰。其為熱也。則邪熱盛而肌肉鑠。 栗、振寒貌。蓋言邪之所腠。其正必虛。正氣為邪所傷。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也。名曰寒熱。 音秩)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 。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此論風邪客於脈中而為寒熱也。夫血脈生於陽明胃腑。如風傷陽明。邪正之氣。並入於胃。則循脈而上至於目。蓋諸脈皆系於目也。其人肥濃。則熱留於脈中而目黃。其人瘦薄。則血脈之神氣外泄而為寒。脈中寒則精神去而涕泣出。)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


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 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此論風邪傷衛而為腫瘍不仁也。足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背膂而絡臟腑之脈俞。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項之風府。亦循背膂而日下一節。是以風客太陽。與太陽之氣俱入於項背之間。行諸脈俞。散於分肉。轉干衛氣。以致衛氣所行之道不利。故使肌肉憤然高起。而有癰瘍。衛氣凝滯於項背之間。不能循行於周身之膚腠。故其肌肉麻痹而不知痛癢也。兆璜曰。風傷陽明之氣。入胃而循於脈中。風行太陽之脈俞。復散於肌肉而轉干衛氣。是太陽之氣主表。陽明主肌而主脈也。 音 。起也。引起也。邪氣脹肉曰 。太玄經股腳 如維身之疾。注、 大也。枝大於干為疾也。)


癘者。有榮氣熱 。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此論風傷榮氣而為癘瘍也。 、肉也。夫營衛皆精陽之氣。浮氣之不循於經者為衛。精氣之營於經者為營。有營氣熱 者。言有因風傷營氣。據而為熱。熱出於 肉之間。則肌脈外內之氣不清矣。鼻者肺之竅。臟真高於肺。主行榮衛陰陽。風邪與榮熱搏於皮膚之外。則榮衛之氣不清。故使其鼻柱陷壞而色敗惡。而皮膚潰癩也。)


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


(此承上文而言。如風寒之邪。客於脈中而不去者。亦名曰癘也。風寒、寒風也。風寒之邪。客於脈中而不去。則營氣受傷。亦名曰癘風。夫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故或名曰寒熱。蓋亦或為寒中熱中之病。以上二節。論風傷營風。皆名曰癘。如營熱搏於脈外者。為敗壞之癘瘍。風寒留於脈中者。為寒熱之癘風。故曰癘者。有營氣熱 。言有一種癘者。因營氣之熱。外出於 肉之間。榮衛邪正之氣相搏。陰陽清濁之氣不清。以致鼻柱敗壞。皮膚癩瘍。此毒癘之甚者也。有因風寒客於脈中。久而不去。或為紫云白癜之癘風。故為寒中熱中之營病。此為癘之輕者也。兆璜曰。寒傷營。故風寒客於脈中而不去。風乃陽熱鼓動之邪。故與營氣為熱。而復出於 肉之外。應略曰。前二節論風傷氣血。後二節論風傷營衛。營與血。氣與衛。各有分別。故為病不同。)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


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


(此論風傷五臟之氣。而為五臟之風也。夫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臟。是以人之臟氣。合天地四時。五行十干之氣化。而各以時受病也。風者。虛鄉不正之邪風。故曰風。曰邪。曰傷。曰中。蓋言不正之風。或傷之輕。或中之重也。)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


(此論風中五臟六腑之俞。而亦為臟腑之風也。夫五臟之氣。外合於四時。故各以時受病者。病五臟之氣也。如風中於經俞。則內連臟腑。故亦為臟腑之風。病五臟之經也。以上答帝問臟腑之風。有二因也。愚按此二因。與金匱之所謂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之因證不同。金匱之所謂中臟中腑者。邪直中於臟腑。而傷臟腑之元神。本篇之論。一因隨時而傷臟氣。一因經絡受邪而內連於臟腑。是以五臟之風狀。只見色證。而不致如傷臟神之危險者也。)


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此論風邪偏客於形身而為偏風也。門戶者。血氣之門戶也。夫上節之所謂風傷血氣者。乃通體之皮膚脈絡也。如各入其門戶而中其血氣者則為偏枯。謂偏入於形身之半也。)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


(此論風氣循風府而上為腦風也。風府穴名。在項後中行。乃督脈陽維之會。上循於腦戶。故風氣客於風府。循脈而上。則為腦風。)


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此論風客於頭。而為目風也。 系同。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風入於頭。干太陽之目系。則為目風。足太陽寒水主氣。故為眼寒也。)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


(此論飲酒中風而為漏風也。酒者熟穀之液。其性栗悍。其氣先行於皮膚。故飲酒中風。則腠理開而為汗泄之漏風也。)


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


(此論入房中風。而為內風也。夫內為陰。外為陽。精為陰。氣為陽。陽為陰之衛。陰為陽之守。入房則陰精內竭。汗出則陽氣外弛。是以中風。則風氣直入於內而為內風矣。)


新沐中風。則為首風。


(此論新沐中風而為首風也。以水灌首曰沐。新沐則首之毛腠開。中風則風入於首之皮膚。而為首風矣。)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此論久在肌腠之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在外則為泄風。蓋脾胃之氣。外主肌腠。內主腹中。風邪久在肌腠而入於中。則脾胃之氣受傷。而為腸風飧泄。蓋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若久在外之腠理。則陽氣外弛而為泄風。泄風者。腠理開而汗外泄也。以上論風氣之善行數變。所中不一其處。而見證各有不同。)


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長上聲。風乃東方之生氣。為四時之首。能生長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故為百病之長。至其變化無常。故為病不一。如春時之非東風。夏時之非南風。或從虛鄉來之剛風謀風之類。皆其變化而為他病也。方、處也。言風邪之客於人。無有常處。如風氣客於皮膚之間。則為寒熱。客於脈中。則為寒中熱中。客於臟腑。則為臟腑之風。循於風府。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無有常處。而致有風氣也。上三句言風氣之變化。下二句論風客於人。而無有常方。王子方問曰。按此篇岐伯所答。詳於帝問。後人乃疑之。或言帝有所缺問者。或有增補其問者。果屬缺文與。曰。聖經安可改也。夫帝曰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則百般風證。盡括三句之中。故復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蓋言風之變化無常。即此論中不能盡其變證。豈可以膠執之識見。而增改聖經乎。)


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愿聞其診。及其病能。


(診、視也。驗也。帝問五臟之風證。見於形身之外。其狀不同者。所在何處。愿聞其診驗之法。病能者。謂臟氣受邪。能為形身作病也。)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 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 普梗切差瘥同。風為陽邪。開發腠理。故多汗。風氣傷陽。邪正不合。故惡風也。 然、淺白貌。肺屬金。其色白。肺主氣。在變動為咳。風邪迫之。故時咳短氣也。晝則陽氣盛而能勝邪。故瘥。暮則氣衰。故病甚也。眉上乃闕庭之間。肺之候也。張兆璜問曰。五臟之色。如肺始言 然白。而復曰診在眉上。其色白。有似乎重見矣。曰。所謂 然白者。謂肺氣受風而臟氣之見於色也。所謂診在眉上。其色白者。謂五臟之病色見於面也。靈樞五色篇曰。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部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故先言五色。而復言五色之見於面部者。謂病之從內而外也。聖人設教渾然。後雖不言治。而治法已在其中矣。)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心為火臟。風淫則火盛。故唇舌焦而津液絕也。風化木。木火交熾。故善為怒嚇。心主舌。病甚則舌本強而言不可快。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故診驗在口。口者。兼唇舌而言也。)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


嗌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肝開竅於目而主泣。故善悲。本經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腠於目。是以俱悲。故泣出也。蓋言悲而後泣出也。微蒼、淡青色也。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風木合邪。則火熱盛而嗌干。肝氣病。故善怒也。怒勝思。故時憎女子。目者肝之官也。故診在目下。)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脾主肌肉四肢。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脾氣病也。足太陰之脈。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經絡篇云。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土位中央。故所診在鼻。兆璜曰。五臟四時之風。始於臟氣。而後病於形身。自內而外也。夫邪干臟則死。此病在臟氣。而不傷於臟真也。如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乃經絡受邪。亦內干臟腑。然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臟。故邪入於陰經。則溜於腑。是以後只言胃風者。乃經絡之邪。總歸於胃。陽明為萬物之所歸也。)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 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 音芒 音台。風邪干腎。則水氣上升。故面 然浮腫。風行則水渙也。腎主骨。故脊痛不能正立。 、煙煤。黑色也。腎主藏精。少陰與陽明會於宗筋。風傷腎氣。故隱曲不利。水氣上升。故黑在肌上。水乘土也。應略曰。診在眉間目上者。肺肝之本部也。心診在口。脾診在鼻者。母病而傳見於子位也。腎病而見肌色黑者。乘其所不勝也。是以本篇五臟之診。與靈樞經之五閱五色篇之法。少有不同。蓋言五臟之色。有見於面邪之本位。而又有乘傳之變者也。)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 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頸有風池風府。乃經脈之要會。故頸多汗。胃腑受邪。故飲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也。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腹脹滿。是以形寒則脹。飲冷則泄者。胃氣虛傷也。胃者肉其應。腹者胃之郛。故主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頭乃諸陽之會。因沐中風。則頭首之皮腠疏而陽氣弛。故多汗惡風也。風者天之陽氣。人之陽氣。以應天之風氣。諸陽之氣。上出於頭。故先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戶內。蓋風將發而氣先病也。至其風發之日。氣隨風散。故其病少愈。張兆璜曰。風將發而所舍之風亦發。故先一日病甚。人氣之通於天也。)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飲酒者。胃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或因胃氣熱而腠理疏。或絡脈滿而陰液泄。故常多汗也。酒性悍熱。與風氣相搏。故雖單衣而亦不可以常服。酒入於胃。熱聚於脾。脾胃內熱。故食則汗出。甚則上搏於肺。而身汗喘息惡風。身常濕也。津液內竭。故口乾善渴。陽氣外張。故不能煩勞於事。)


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帝曰。善。


(泄風之病。風久在腠理而傷氣。故多汗。汗泄衣上。漸漬滲泄。玄府不閉也。津液外泄。故口中干燥。上漬其風者。謂身半以上。風濕相搏。則陽氣受傷。故不能煩勞其事。若妄作勞。則身體盡痛而發寒矣。按偏風而下。只論首風漏風泄風之狀。蓋此三者。皆在皮膚氣分。風氣相搏。而善行數變。故曰肺風之狀。腎風之狀。首風之狀。言風氣變動之病狀也。如入於經脈。在偏風則為半身不遂。循經入腦則為腦風。循系入頭則為目風眼寒。不復再有變證。故不復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8: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6:54 編輯

痹論篇第四十三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痹音避。痹者閉也。邪閉而為痛也。言風寒濕三氣。錯雜而至。相合而為痹。)


其風氣勝者為行痹。


(風者善行而數變。故其痛流行而無定處。)


寒氣勝者為痛痹。


(寒為陰邪。痛者陰也。是以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濕流關節。故為留著之痹。按靈樞經有風痹。傷寒論有濕痹。是感一氣而為痹也。本篇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是三邪合而為痹也。靈樞周痹篇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是寒痹先發而他痹復發也。本篇論風氣勝者為行痹。濕氣勝者為著痹。是三氣雜合。而以一氣勝者為主病也。經論不同。因證各別。臨病之士。各宜體認。)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帝問三氣之外。而又有五痹也。上節論天之三邪。此下論人之五氣。)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皮肉筋骨。五臟之外合也。五臟之氣。合於四時五行。故各以其時而受病。同氣相感也。)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肺合皮。心合脈。脾合肌。肝合筋。腎合骨。邪之中人。始傷皮肉筋骨。久而不去。則內舍於所合之臟。而為臟腑之痹也。)


故骨痹不已。


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


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所謂五臟之痹者。各以其五臟所合之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蓋皮肉筋骨。內合於五臟。五臟之氣。外合於四時。始病在外之有形。復傷在內之五氣。外內形氣相合。而邪舍於內矣。所謂舍者。有如館舍。邪客留於其間者也。邪搏於五臟之間。干臟氣而不傷其臟真。故曰舍。曰客。而上見其煩滿喘逆諸證。如其入臟者則死矣。張兆璜曰。首言以冬遇此為骨痹者。謂痹病之多深入也。故先言骨而筋。筋而脈。脈而皮膚。)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


(此論五臟之氣受邪。而形諸於病也。肺主氣而司呼吸。其脈起於中焦。還循胃口。上膈屬肺。故痹則煩喘而嘔。兆璜曰。臟氣受邪。則病在五臟。五臟受病。腹轉及於經脈形層。)


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


(心主脈。故痹閉而令脈不通。邪搏心下。鼓動而上干心臟則煩。故煩則心下鼓也。肺者心之蓋。而心脈上通於肺。故逆氣暴上。則喘而嗌干。心主噫。心氣上逆而出。則善噫也。夫水火之氣。上下時交。心氣厥逆於上。則不能下交於腎。腎氣虛。故悲也。兆璜曰。心下鼓。暴上氣。謂邪氣上逆也。厥氣上。謂正氣厥逆也。)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肝藏魂。臥則神魂不安。故發驚駭。肝脈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循喉嚨。入頏顙。肝氣痹閉。則木火鬱熱。故在上則多飲。在下則便數。上引於中。而有如懷妊之狀也。)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尻苦高切音 。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則胃氣不轉。故善脹也。脊椎盡處為尻。腎主骨。骨痿而不能行。故尻以代踵。陰病者不能仰。故脊以代頭。)


脾痹者。四肢解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脾氣不能行於四肢。故四肢解惰。脾脈上膈挾咽。氣痹不行。故發咳也。入胃之飲。上輸於脾肺。脾氣不能轉輸。故嘔汁。肺氣不能通調。故上為大塞。)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腸痹者。兼大小腸而言。小腸為心之府而主小便。邪痹於小腸。則火熱鬱於上而為數飲。下為小便不得出也。大腸為肺之府而主大便。邪痹於大腸。故上則為中氣喘爭。而下為飧泄也。)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胞者膀胱之室。內居少腹。邪閉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水閉不行。則蓄而為熱。故若沃以湯。且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脈。從巔入腦。腦滲則為涕。上為清涕者。太陽之氣。痹閉於下。不能循經而上升也。愚按六腑之痹。只言其三。蓋營氣者。胃腑之精氣也。衛氣者。陽明之悍氣也。營衛相將。出入於外內。三焦之氣。游行於上下。甲膽之氣。先臟腑而升。夫痹者閉也。正氣營運。邪不能留。三腑之不病痹者。意在斯與。)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此言臟氣不藏。而邪痹於臟也。陰氣者。臟氣也。神者。五臟所藏之神也。五臟為陰。陰者主靜。故靜則神氣藏而邪不能侵。躁則神氣消亡。而痹聚於臟矣。)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此言腸胃傷而邪痹於腑也。夫居處失宜。則風寒濕氣。中其俞矣。然當節其飲食。勿使邪氣內入。如食飲應之。邪即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矣。)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此申明陰氣躁亡。而痹聚於臟也。淫氣者。陰氣淫佚。不靜藏也。淫氣而致於喘息。則肺氣不藏。而痹聚在肺矣。淫氣而致於憂思。則腎氣不藏。而痹聚在心矣。淫氣而至於遺溺。


則腎氣不藏。而痹聚在腎矣。淫氣而致於陰血乏竭。則肝氣不藏。而痹聚在肝矣。淫氣而致於肌肉焦絕。則脾氣不藏。


而痹聚在脾矣。是以在臟腑經俞諸痹。留而不已。亦進益於內。而為臟腑之痹矣。夫寒濕者。天之陰邪。傷人經俞筋骨。


風者。天之陽邪。傷人皮膚氣分。是以三邪中於臟腑之俞。而風氣勝者。其性善行。可從皮腠而散。故其人易已也。愚按下文云。六腑亦各有俞。蓋言五臟六腑。俱各有俞。如風寒濕氣。中於五臟之俞。而臟氣淫躁。則邪循俞內入。而各聚於臟矣。


中於六腑之俞。而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邪亦循俞而入。各舍其腑矣。


上節所謂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而為五臟之痹者。合五臟之氣而舍於內也。


此節論邪中臟腑之俞。循俞而亦進益於內。先言陰氣消亡。痹聚在臟。故後只言六腑。亦各有俞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0:59: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6:54 編輯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此言五臟之痹。循俞而入臟者死也。夫風寒濕氣中其俞。其臟氣實。則邪不動臟。若神氣消亡。則痹聚在臟而死矣。按邪從皮肉筋骨而內舍於五臟者。此邪干臟氣。而不傷於臟真。故痹客於臟。則為煩滿喘嘔。脈不通。心下鼓。嗌干善噫諸證。其留連筋骨間。而不內舍於其合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隨氣而易散。若中其俞。則內通五臟。兼之陰氣不藏。則邪直入於臟。而為不治之死證矣。)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


(此言六腑之痹。乃循俞而內入者也。夫居處失常。則邪氣外客。飲食不節。則腸胃內傷。故食飲居處。為六腑之病本。張兆璜曰。痹聚在五臟者。因其陰氣不藏。神氣消亡。痹舍於六腑者。亦其飲食居處。此節用三亦字。俱當著眼。)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飲食入胃。大小腸濟泌糟粕。膀胱決瀆水濁。蒸化精液。營養經俞。如居處失常。而又食飲應之於內。則經脈虛傷。邪循俞而入舍其腑矣。張兆璜曰。邪中五臟之俞。而陰氣淫躁應之。邪中六腑之俞。而食飲應之。故曰。六腑亦各有俞。而食飲應之。再按靈樞口問篇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夫風寒雨濕。合而為痹矣。居處失常。則邪中臟腑之俞矣。喜怒病臟。驚恐傷陰。則陰氣消亡矣。飲食自倍。則腸胃乃傷矣。是以上古之人。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和於陰陽。故能形與神居。度百歲乃去。)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此論治臟腑之痹而各有法也。夫營俞治經。故痹在臟者。當取之於俞。合治內腑。故痹在腑者。取之於合也。又當循形身經脈之分。皮肉筋骨。各有所發。各隨其有過之處而取之。則其病自瘳矣。)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


貫五臟。絡六腑也。


(靈樞經云。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氣篇曰。榮氣之道。內穀為實。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專精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是水穀之精氣。從肺氣而先和調於臟腑。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而乃能入於脈也。入於脈。故循脈上下。復貫五臟。絡六腑。蓋言五臟六腑。受穀精之氣。營行於經脈。經榮之氣復貫絡於臟腑。互相資生而資養者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 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衛者。水穀之悍氣。其氣疾滑利。故不能入於脈。不入於脈。故循於皮膚分肉之間。分肉者。肌肉之腠理。理者。皮膚臟腑之紋理也。蓋在外則行於皮膚肌理之間。在內則行於絡臟絡腑之募原。募原者。脂膜也。亦有紋理之相通。故曰皮膚臟腑之紋理也。絡小腸之脂膜謂之肓。是以在中焦。則熏蒸於肓膜。行於胸膈之上。則散於心肺之募理。行於腹中。散於腸胃肝腎之募原。是外內上下。皮肉臟腑。皆以受氣。一日一夜。五十而周於身。)


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榮衛之氣。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旋轉而不休息者也。故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邪合。而留連於皮膚脈絡之間。故不為痹也。蓋言痹在皮者。肺氣之所主也。痹在肌者。脾氣之所主也。痹在脈者。心氣之所主也。榮衛之氣。雖在皮膚絡脈之間。行而不留。故不與邪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6-26 01:01: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精靈 於 2013-6-27 06:55 編輯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不仁、不知痛癢也。燥者。謂無汗。濕者。多汗而濡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氣勝者為痛痹。故痛者寒氣多也。絡始篇曰。病痛者陰也。人有陰寒。故痛也。上寒字言天之寒邪。下寒字言人之寒氣。蓋天有陰陽。人有陰陽。如感天之陰寒。而吾身之陽盛。則寒可化而為熱。如兩寒相搏。凝聚而為痛痹矣。)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通字當作痛。病久入深者。久而不去。將內舍於其合也。邪病久。則榮衛之道傷而行澀。邪入深。則不痹閉於形身。而經絡時疏。故不痛也。榮衛行澀。則不能營養於皮膚。故為不仁。)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此言寒熱者。由人身之陰陽氣化也。人之陽氣少而陰氣多。則與病相益其陰寒矣。邪正惟陰。故為寒也。)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人之陽氣多而陰氣少。邪得人之陽盛。而病氣勝矣。人之陽氣盛。而遇天之陰邪。則邪隨氣化而為痹熱矣。張兆璜曰。與病相益者。言人之陰氣多而益其病氣之陰寒也。病氣勝者。言人之陽氣多而益其病氣之熱勝也。此論天有陰陽之邪。而人有寒熱之氣化。)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濕者。天之陰邪也。感天地之陰寒。而吾身陰氣又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兆璜曰。陽熱盛者多汗出。濡濕之汗。又屬陰寒。醫者審之。)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


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


(經云氣傷痛。此論邪痹經脈骨肉之有形。而不傷其氣者。則不痛也。夫骨有骨氣。脈有脈氣。筋有筋氣。肌有肌氣。皮有皮氣。皆五臟之氣。而外合於形身。如病形而不傷其氣。則只見骨痹之身重。脈痹之血凝不行。筋痹之屈而不伸。肉痹之肌肉不仁。皮痹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證。而不痛也。)


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


(此承上文而言。凡此五痹之類。如逢吾身之陰寒。則如蟲行皮膚之中。逢吾身之陽熱。則筋骨並皆放縱。又非若病氣之有寒則痛。陽氣多則為痹熱也。此言形氣之病。各有分別。故帝嘉其善焉。兆璜曰。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如逢寒則陽亦陰寒。故皮膚則蟲。逢熱則陰亦陽熱。故筋骨弛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0:26 , Processed in 0.40624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