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實在易】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1:58 | 只看該作者

傷寒條

 

傷寒麻黃湯證,桂枝湯證,表寒也。


三陰寒化證用理中,四逆,真武,吳茱萸等湯,裡寒也。


頭痛,項強,惡寒,又兼嘔逆,腰痛,表裡俱寒也,時法用五積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2:20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證詩

 

麻(麻黃湯)桂(桂枝湯)二湯去表寒,理中(湯)四逆(湯)裡寒看,若還表裡皆寒證,五積(散)方中叩兩端。


霍亂吐瀉,乃中氣虛寒,陰陽雜錯,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湯主之。


夏月伏陰在內,最多此證。


若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以五苓散主之,藿香正氣散,香薷飲不可輕用。


若大汗出,內寒外熱,四肢厥冷,微脈欲絕者,宜通脈四逆湯。


若大吐大下,厥逆煩躁,手足拘攣者,通脈四逆東加豬膽汁、人尿以急救之。


(經義)《經脈篇》曰:「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


《氣交變大論》曰:「歲吐不及,民病飧泄,霍亂。」


《六元正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


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吐郁之發為嘔吐霍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2:39 | 只看該作者

霍亂詩

 

吐瀉交來霍亂名,陰陽雜錯理中(湯)平,渴而思水五苓散,脈脫筋攣四逆(湯)程(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或可以急救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3:06 | 只看該作者

續論

 

凡大吐大瀉,一陣緊一陣者,其人必汗出如雨,身冷如冰,目眶塌陷,聲音低小,鼻唇指甲青黑,手足攣急,甚至一身肌肉為大汗大下消脫不留,或但吐而不瀉,或但瀉而不吐,六脈沉伏,或六脈全無者,救之之法,生死緩急,止爭頃刻。


若遇時輩,謂證名霍亂,寒熱尚未釐清,先以陰陽湯探之,或以霍亂門之套方,如藿香正氣散、六和湯、不換金正氣散及吳茱萸、木瓜炒鹽為末之類和之,而不知元陽暴脫,回與不回,止在呼吸之間,若用前方,稽延半刻,則追之無及矣。


更有冒昧之徒,凡遇此證,必令先吞塘西痧藥。


不知痧是伏暑之症,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絞痛,竅道閉而不開,如以繩勒喉而死。


故塘西痧藥,皆用辛香走竄之品,而佐以龍腦麝香,為實證大開大泄之峻劑。


若上吐下瀉,守中之樞紐將斷,反以此藥投之,則立斷矣。


余嘗語同道曰:天災流行,若輩奉天之令而行罰,故每言而病家必信,不然,此證而用痧藥,其與砒鴆亦奚異哉,且誤食砒鴆,以黃土水、綠豆漿、西瓜汁之類,尚可解救,若服塘西痧藥,則無可解救矣。


仲景《傷寒論》主以理中湯,其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以補理中之未逮。


如吐瀉初起,惟用理中。


若吐瀉甚而躁煩,則用吳茱萸湯(《傷寒論?太陰篇》云:宜服四逆輩,蓋云「輩者」,而此湯在內矣。


若吐瀉汗出,發熱惡寒,四肢厥冷而拘急者,宜四逆湯以救陰。


若吐瀉而小便復利,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宜四逆湯以救陽。


然又恐力量不及,必以通脈四逆湯為主,而多服之。


然余更有一言以告明醫曰:凡亡陽證,宜以生附、乾薑直追使還,不可加入人參之微苦多液,反緩薑附之力,如浪子輕去其家,未追其回於館舍中,授以家室,則其歸不果矣。


必俟陽歸其宅,而後為之謀及室家,補陰以維陽,則陽不復脫矣。且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起手必不可驟加膽汁,半日間接連服至四、五劑,厥冷稍瘥,惟手足之攣急已甚,始加膽汁以救其津液,又加人尿以助之,堪云神劑。


否則人參與膽尿加之太早,而陽反不能回,學人不可不知也。


又有服理中、白通、四逆輩,乾薑加至一兩,附子加至二兩,厥回利止,惟微汗續續未止者,是陽已回,而無陰以維之,蓋陽不久而復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3:25 | 只看該作者

蓋陽以陰為家,如浪子初回,無家可歸,隨復逃脫。


景岳「真陰論」所謂:「無妻夫必蕩。」斯言卻粗中有細也。


宜於前方倍加人參、甘草,人尿、或豬膽汁之類,救陰以固其陽。


或下利既止,其氣反逆於止,嘔噦復作,呃逆不止,宜橘皮竹茹東加麥門冬、代赭、旋覆花湯之類,高者抑之。


或火格於上,湯水入口即吐,宜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大辛大苦,以開之降之。


若身熱口渴思水,宜竹葉石膏湯以滋補之,且此方能治虛羸少氣,多嘔,為大病後清補第一方。


此皆病勢向愈,末後收功之法。


時輩襲余歷驗之方,誤認為開手治法,又以私臆推展,令其間服涼水、生梅水、西瓜汁、甘蔗汁、竹瀝、陰陽湯之類,殺人無算。


且此證初患時,勢緩者,尚輕而易治,若一陣緊一陣,則肉削唇青,指甲青黑,自汗不止,身冷如冰,目上視而不能轉睛之危證可見,若加痰聲漉漉,氣喘抬肩,不半刻死矣。


若利止而手足漸溫,人漸安靜,不藥可愈。


若利止而大煩大渴,欲引冷水者,是從太陰而出於陽明。


《經》云:「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宜白虎湯、竹葉石膏湯之類以清其燥。


或初由陽明頭項強痛證,末用桂枝湯解脫,醫者鹵笨而反下之,間有未服藥,而遽然下利不止者,系邪不外出而用內攻則為喘,喘則皮毛開,發而為汗。


診其脈,急數之中,時見一止,名之曰「促」。


因此而知邪雖內陷,其氣仍欲外出。


自當以葛根黃連黃芩湯,乘機而施升發,使內者外之,陷者舉之,此為太陽協熱下利涼解之一法也。


又或太陽頭項強痛病,未用桂枝湯以解肌,醫者鹵笨而數下之,間或未經服藥而自利,利甚,則胃虛而生寒,中氣無權,即不能推托邪熱以解肌,遂協同邪熱而下利,下利不止,則胃愈虛,而陰氣愈逆於上,而為心下痞硬,宜桂枝人參湯解其表裡,此為太陽協熱下利溫托之一法也。


又或利止而忽然寒熱往來,口苦脅痛多嘔,此邪氣欲從少陽而外出,宜小柴胡湯乘機以利導,或四逆散以順接陰陽,一服而手足即溫,此為少陽樞轉之一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3:41 | 只看該作者

先聖所謂:「從陰出陽者生。」陽指三陽而言也。


若夫吐利不止,四肢冰冷不回,理中、四逆、吳茱萸之類隨服隨即泄去,俗名直腸洞泄,此胃脾俱敗,兩土同崩,卦取諸剝,此太陰內陷之死證也。


若吐止利斷,而咽痛聲啞,兩足攣急,是邪從太陰而傳及少陰。


《經》云:「少陰之脈循喉嚨,縈舌本。」


又云:「少陰之脈,循足陰股是也。」


《傷寒論》云:「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


凡此為少陰寒化熱化俱有之證,宜細辨而用大劑,可救十中之一、二。


或面赤如朱,下寒而真陽上脫,名為戴陽。


或身冷自汗,但躁不煩,欲臥於泥水之中,內寒而熱散於外,名為格陽。


二證為陰盛陽亡,真寒假熱之證,非白通湯、通脈四逆湯,薑附用至一、二兩,水浸冷凍飲料,或間入人尿、豬膽汁,日夜服五、六劑,不能救之。


或吐利後,虛煩不得眠,反復顛倒,心中懊、者,為少陰之水火不交,宜梔子豉湯,此煩躁兼見之中,而煩重於躁,為少陰熱化之稍輕者。


若心煩而至於不得臥,手足躁動不安,宜黃連阿膠湯。


此煩躁兼見之中,而躁重於煩者,為少陰熱化最重之證。


至於熱一陣則利止,厥一陣則又利,即厥陰之厥熱相間證,不以日計,而以時計,得其意而變通可也。


大抵熱多厥少為順,厥多熱少為逆,若但厥無熱,不可為矣。


又須參《傷寒論》:「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等證,以定為真厥陰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3:59 | 只看該作者

蓋此證以風木為本,以陰寒為標,以少陽之火熱為中見,所以然者,三陰至厥陰為陰之已極,故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也。


寒熱二證,最宜細辨,如不得中見之化,則為寒證。


《傷寒論》謂:「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若欲於死證求生,舍通脈四逆湯兼以灸法,萬無生理。


如中見之化太過,則為熱證。


《傷寒論》謂:「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又謂:「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又謂:「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


喻嘉言借用小柴胡湯。


又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又謂:「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又謂下利譫語者,有燥屎故也,宜小承氣湯。」


又謂:「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余合前後各條,而細繹論中之旨,厥陰為陰之極,若不得中見之化,其死倍速於他經。


故吳茱萸湯《傷寒論》本篇只治乾嘔吐涎沫,頭痛之病。


而余則以大吐,大利不止,若見吐蛔而厥者,恐烏梅丸力量有限,用此方加烏梅九個,往往獲效。


此又仲景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也。


先聖謂從陽入陰者死,陰指三陰而言也。


此旨甚微,非熟於陰陽大論及《傷寒論》者,不足以語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4:18 | 只看該作者

門人問曰:庚辰,辛巳歲,吾閩患此而死者不少,然皆起於五月,盛於六、七月,至白露後漸輕而易愈。


且庚辰入歲大旱而熱甚,人謂病由熱逼,辛巳入夏大澇而寒甚,人謂病由寒侵。


而兩歲病形如一,其故何也。


余曰:此問正不可少。


《內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又曰:「久風生飧泄。」此為伏氣乘時而發之病。


蓋五月建午,陰生於午也。


六月建未,陰至未而盛也。


長夏之時,脾土當旺,脾為陰中之至陰,陰盛生內寒,兼以受侮日久,中見無權,純是陰寒用事,故吐瀉多起此兩月。


亦有發於前後者,氣之來去遲速主之也。


至白露後,則為大瘕泄,又當別論。


其不以旱潦寒熱分者,以病自內出,在無形之氣化,不在有形寒熱之類也。


病形略同,應時而作,所以謂之時(疫)。


門人等退而喜曰:小子等承誨,而知此證之所以然,又於夫子引「春傷於風」等句,而知吳茱萸湯一方,不止為厥陰證言也。


蓋脾坤土也,胃艮土也,吐瀉無度,四肢逆冷,是脾敗而胃亦敗,兩土同崩,其為《周易》「山地剝」之象乎?


今得吳茱萸湯,養東方之生氣而可與足太陰脾土,足陽明胃土合德,土木無忤,其為《周易》「地雷復」之象乎?


此湯能轉剝為復,所以為此證之神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4:47 | 只看該作者

錄《千金》孫真人治霍亂吐下治中湯

 

道光三年,家君年七十一歲。


於三月初旬,右脅之旁生一瘡癤,大約有二指長,不及一寸,其痛時竟如刀刺。


城中諸外科無不延而診之,每敷藥而痛更甚。


端午後肌肉漸消,飲食亦漸減,再後一月,日間只飲稀粥,多不過一、二茶鐘。


新秋以後病轉劇,煩躁不寧,日夜不得安枕,水米不能沾牙者十余日(??)不得已急備後事。


忽於中秋夜半略醒(??)以米湯半杯飲之,更見飽脹(??)思天下豈有半月絕穀之人,尚能生存之理,婉勸家君,每日強飲稀粥數匙。


三日後,每早晚可進一茶杯,精神甫定,即命(??)曰:我數年所著之書尚未完備,即霍亂吐瀉二條,亦須重補。


前三年患此病而死者十有八、九,其死為死於藥。


霍亂一證,今有無知輩以「絞腸痧」疾食穀則死之實證,妄名為「干霍亂」,以傷寒霍亂證名為「濕霍亂」,兩峰相峙,其藥互相通用,貽害豈止一、二人乎。


命錄仲景理中湯,孫真人治中湯,一以正群言之失,亦以見古人立法之純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5:14 | 只看該作者

治中湯

 

人參、乾薑、白朮、甘草(各三兩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頻服三劑。


遠行防霍亂,依前作丸,如桐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酒服亦得。


若轉筋者,加石膏三兩,予恐石膏味薄,再加三兩,合前成六兩;


仲景云: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心四兩;


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復用朮;


悸者加茯苓三兩;


渴欲飲水者,加朮合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加人參,合前共四兩半;


若寒者,加乾薑,合前共四兩半;


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七枚。


服湯後一食頃,服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聖訓煌煌不忌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5:31 | 只看該作者

張路玉曰:「《經》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行,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則為霍亂。」


多由寒邪傳入下焦,中焦飲食因之不知,是即形寒飲冷者,三焦傷也。


然質有陰陽偏勝,病有寒熱乖暌,所以《傷寒論》首言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丸。


《千金》更名「治中」列之三焦。


理是理寒熱不和,治是治揮霍撩亂。


總取乾薑之辛溫,以鼓舞參朮之健運,行甘草之紆緩,與五苓散中用桂之意不殊,雖寒熱多少不同,而溫散之理則一。


朱奉議加青橘二皮,以治飲食所傷,《千金》又增轉筋一則,補《傷寒論》之未備。


舉世知轉筋用木瓜,專取酸收夏秋之濕熱傷脾。


此因清氣在陰,而走腸胃,故用乾薑;


濁氣在陽,而擾筋脈,故用石膏,至於理中丸加減諸法,並宜確遵。


觀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湯小和之,及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粳米湯等方,端不出《傷寒》、《金匱》厥氣逆上諸治也。


臌脹證。


因食積而起者,宜胃苓東加半夏、乾薑、五穀蟲、木瓜,以麥芽打糊為丸,陳米湯送下三錢。


因熱而起者,亦用前丸加黃連為佐,此皆實證易治也。


惟有虛證,必用聖朮煎加附子,守服四、五十劑方效,即單腹脹亦不外此法。


更有因於吐酸而起者,宜理中加黃連名連理丸,以剛藥變胃,不受胃變,此喻嘉言秘法也。


心下結聚如盤者,宜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日服二劑,夜服一劑,取微汗,令大氣一轉,其結乃散,即以枳朮湯,苦以泄其滿,此仲景聖法也。


此病屬寒者多,故列於寒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5:53 | 只看該作者

(經義)《腹中論》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水脹篇》:「帝曰: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則上,則生腹脹。」


《經脈篇》曰:「足太陰虛則鼓脹,胃中寒則脹滿。」


《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腎氣實則脹。」


《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腹脹大,皆屬於熱。」


《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脹滿閉塞。」


《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


按:治此病,必以經旨為主,取用仲景之方,方可全愈。唐以後各書,皆臆斷駁雜,不可姑試。


方書謂單腹脹為鼓脹,以如堅中空,其象如鼓也,又名蠱脹,以血氣結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6:15 | 只看該作者

臌脹詩

 

驟然臌脹胃苓湯,虛證當知聖術前方,病起吐酸連理(丸)妙,桂甘麻附細辛(湯)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37:06 | 只看該作者

蠱脹詩

 

蠱脹由來少的方,山風卦內得津梁。


艮安止息能(胃能二字,出《醫貫》)


均廢(胃其有能,一於止,則其能廢隳矣,)


巽則順從氣弗揚(此證須振肝木之氣,以沖開胃土,方得治法。庸醫尚云:法取平肝,可發一嘆。)


參透生機原主動(其止也,當矯之以奮發,)


須知大氣本乎剛(其巽也,當矯之以剛果,先甲三日在辛,謂自新也,後甲三日在丁,謂叮嗌也,此《周易》治蠱之道也。今醫用腎氣丸,一派靜柔之品,雜以些少之桂附,不死何待。)


仲師心下如盤訓,宜苦宜辛二法詳


(氣無形也,宜散之以辛,水有形,宜泄之以苦也。


此證不出方,恐泄天地之秘,亦恐人輕其道。


疝氣者,睪丸腫大而痛也。


大抵屬於任脈與肝經之病,而他經亦有之。


七疝之名,亦不必拘。


後賢於此證加一「氣」字,可知治此症以調氣為主,統以五苓散作湯,加小茴、木香、木通、金鈴子主之。


如痛甚者,須防其潰爛,加金銀花為君,再加乳香、沒藥為佐。


如麻木不痛者,恐其為、疝,難治。


數年後如升如斗,宜加桃仁、、附子、蓽茇、沙參、蒺藜蜜丸,鹽湯送下。


此證多屬寒氣凝滯,故列於寒證。


(經義)《骨空論》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長刺節論》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


《經脈篇》曰:「足厥陰肝病,丈夫、疝,婦人少腹腫。肝所生病,為飧泄狐疝。」


《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疝。」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大奇論》曰:「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2:40 | 只看該作者

蠱脹詩

 

蠱脹由來少的方,山風卦內得津梁。


艮安止息能(胃能二字,出《醫貫》)


均廢(胃其有能,一於止,則其能廢隳矣,)


巽則順從氣弗揚(此證須振肝木之氣,以沖開胃土,方得治法。庸醫尚云:法取平肝,可發一嘆。)


參透生機原主動(其止也,當矯之以奮發,)


須知大氣本乎剛(其巽也,當矯之以剛果,先甲三日在辛,謂自新也,後甲三日在丁,謂叮嗌也,此《周易》治蠱之道也。今醫用腎氣丸,一派靜柔之品,雜以些少之桂附,不死何待。)


仲師心下如盤訓,宜苦宜辛二法詳


(氣無形也,宜散之以辛,水有形,宜泄之以苦也。


此證不出方,恐泄天地之秘,亦恐人輕其道。


疝氣者,睪丸腫大而痛也。


大抵屬於任脈與肝經之病,而他經亦有之。


七疝之名,亦不必拘。


後賢於此證加一「氣」字,可知治此症以調氣為主,統以五苓散作湯,加小茴、木香、木通、金鈴子主之。


如痛甚者,須防其潰爛,加金銀花為君,再加乳香、沒藥為佐。


如麻木不痛者,恐其為、疝,難治。


數年後如升如斗,宜加桃仁、、附子、蓽茇、沙參、蒺藜蜜丸,鹽湯送下。


此證多屬寒氣凝滯,故列於寒證。


(經義)《骨空論》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長刺節論》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


《經脈篇》曰:「足厥陰肝病,丈夫、疝,婦人少腹腫。肝所生病,為飧泄狐疝。」


《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疝。」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


《大奇論》曰:「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3:13 | 只看該作者

疝氣詩

 

疝為任病與肝經,茴(小茴香)木(木通,木香)金鈴是典型,合入五苓湯散妙,鍛石(搗如米大入棉布中,以線縫好,包腎囊,隔夜再易之)


外法亦神靈(素臬台云:此方屢試屢驗。


厥證者,四肢逆冷是也。


傷寒寒厥,初病即厥,表宜當歸四逆湯,裡宜通脈四逆湯。


傷寒熱厥,多見於傳經之後,輕者宜四逆散,脈長者宜白虎湯,脈沉實大便閉者宜承氣湯,詳於傷寒門不贅。


若《內經》之論厥多端,陽氣衰於下,則手足寒。


亦名寒厥,宜桂附八味丸,陰氣衰於下,則手足熱,亦名熱厥,宜六味地黃丸。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還則生,不還則死。


此不能以藥治,當徐俟之,或半夏末搐鼻取嚏,厥回後議藥。


尸厥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宜還魂湯,方用麻黃三錢,杏仁(去皮尖)二十五粒,炙草一錢,水煎服。


如藥灌不入,分病患發,左右捉搦,按肩引之令服,取效。


煎厥者,陰虧陽擾,心如火燎,不必手足逆冷,病在於中,宜白虎加人參湯。


搏厥者,氣血俱亂,相搏成厥,似大厥而稍輕,病在氣血,宜生蒲黃一兩,黑豆二兩(炒),以清酒淋下取飲。


血厥者,似大厥而亦稍輕,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方用白薇、人參、當歸各二錢,炙草一錢,水煎服。


氣厥者,因怒氣而得,宜七氣湯。


痰厥者,痰涎如涌,宜二陳東加蒼朮、白朮、制南星、竹瀝、薑汁。


食厥者,因過飽而得,宜平胃散加萊菔子三錢,煎服探吐。


酒厥者,醉後發厥,宜五苓散去桂加黃連、黃芩、干葛,皆是昏不知人而名之,其實為風、之類。


近醫於猝倒之厥,多混認為傷寒熱厥,誤人不少。


《內經》寒熱二厥,雖手足合言,究竟寒熱先從足起,知其陰陽先衰於下,不待手寒手熱,皆當以厥論也,說本張心在《附經》。


此證雖寒熱俱有,而仲景每指肢冷而言,仲時稱名,從仲景而不照《內經》,故列於寒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3:37 | 只看該作者

(經義)《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調經論》岐伯曰:「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帝曰:人之所以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為實,無者為虛,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於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陽明脈解篇》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按:《內經》論厥,不能盡述,而此數節,可以挈其大綱。


蓋內者,腎也,奪者,精奪也,厥者,氣逆也。


喑者,口啞也,痱者,足廢也。


今厥虛而厥,口不能言,以腎脈挾舌本也,足不能行,以腎脈循陰股也。


次章謂:血氣並走於上,則下之空虛,可知神氣俱失其根,所以暴脫欲死。


三章言連經者,病在肌表,故輕而生,連臟者,病在根本,故重而死。


人之根本維何,腎中之水火也。


三章互相發明。


火虛者用劉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用駱龍吉接命丹。


附錄接命丹方,用人乳二酒盞,好梨搗汁一酒盞,傾銀罐內,重湯燉滾,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空心一服,蓋取以人補人之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4:04 | 只看該作者

厥證詩

 

醫書論厥互相譏,寒熱攸分辨細微。


裡熱三承(氣湯)表四逆(散),內寒通脈(四逆湯)外當歸(當歸四逆湯。)


同中互異明標本,症上籌方別范圍。


最是追魂(湯)先聖法,白薇湯又重閨闈(治婦人血厥如死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4:33 | 只看該作者

寒症統論

 

寒症有分經治者,有不必分經治者。


桂枝麻黃驅表寒,乾薑、附子溫裡寒,羌活、獨活祛表之風寒,吳茱萸、川烏溫裡之風寒,肉桂去血分之寒,香附佐薑附除氣分之寒,一隅三反可也。


理中湯補中土以統治諸臟,中和之劑也。


吳茱萸湯、大建中湯宣上焦之陽也。


真武湯扶下焦之陽,以行水也。


附子湯回坎中之陽,以祛寒也。


四逆湯救四肢之厥冷。


白虎湯、通脈四逆湯更有斬關奪命之奇能。


寒甚脈絕,熱藥拒格不納者,必用白通東加人尿,膽汁,寒甚格陽亦用之。


癆傷下寒上熱者,宜二加龍骨湯。


若不宜剛燥之劑,小便不利者,可用桂附八味丸。


若巴戟天、肉蓯蓉、小茴香、沉香、補骨脂,皆溫補命門之善藥,與癆傷症相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5:05:44 | 只看該作者

卷四

 

傷寒頭痛項強,發熱惡寒,身疼痛而喘、無汗而煩躁,用大青龍湯。


溫病發熱不惡寒而口渴,用麻杏甘石湯。


四時感冒,時法用九味羌活湯,表熱也。


陽明經身熱自汗而渴,或服桂枝湯後,大渴飲水,用白虎人參湯,中熱也。


不惡寒但惡熱,潮熱,譫語,便閉用三承氣湯,裡實而熱也。


發斑譫語,時法用三黃解毒湯、犀角地黃湯,裡熱也。


頭痛惡寒,發熱而譫語、小便短赤,大便閉者,用防風通聖散,表裡俱實俱熱也。


法詳傷寒門不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04:14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