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實在易】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5 23:19:36 | 只看該作者

六、曰

 

六、曰清或因熱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熱,交結不解相助為瘧,昔人故言痰因火而逆上者,治火為先也。


其證咽喉干燥,或寒或壅,頭目昏重,或咳吐稠黏,面目赤熱。


二陳東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08:16 | 只看該作者

七、曰

 

七、曰潤肺虛陰涸,枯燥日至,氣不化而成火,津液結而成痰,是不可以辛散,不可以燥奪。


清之則氣自化,潤之則痰自消。


王節齋化痰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08:34 | 只看該作者

痢疾,伏邪之為病也。


夏月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


胃性喜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鬱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


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


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以致暴瀉。


以致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


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胸,寒熱久伏。


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蕩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


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溫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


一方而兩扼其要,紅者可加地榆,白者可加木香,紅白兼見者並加之。


倘久而不瘥,可用理中湯原方以補之,或用真人養臟湯以澀之,或間用香連丸以堅之。


此定法亦活法也。如初起而發熱不休,方書皆云死證,其實非經絡不和,即外感風寒所致。


惟審其發熱,而仍惡寒者,用當歸四逆湯。


發熱胸脅滿而嘔吐者,用小柴胡湯和其經絡,而下利自松。


倉廩湯更面面周到,足補古人所未及。


痢為腸胃之病,故列於裡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08:53 | 只看該作者

(經義)《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論疾診尺篇》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


《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死。」


《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死。」


按:《內經》所謂腸、,即今之下痢,方書又名滯下是也。


本經《惟評虛實論》謂:「腸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


《大奇論》謂:「腎脈小搏,沉為腸、下血,血溫身熱者死。」


又云:「心肝、,其脈小沉澀,為腸、,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


《論疾診尺篇》又謂:「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脈小,手足溫者易已。」


數句互異,而不知熱與溫有別,熱者壯熱,溫者溫和也。


且痢與瀉二證同而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09:18 | 只看該作者

痢疾詩

 

痢分寒熱各相爭,張氏(號心在,近時人著《張氏醫參》)伏邪論最精,腸熱(腸喜熱,日受熱而伏為病根)


胃寒(胃喜寒,日受寒而伏為病根)


標(標熱)本(本寒)異,暑過(炎暑已退,寒氣欲動)


秋至(新秋初至,余熱猶燃)序時更,理中(湯)薑克貪涼病,加味(煎東加大)黃令鬱火清,初患尚輕休語此,止從芍藥湯定權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09:51 | 只看該作者

痢疾救逆詩三首

 

發熱如焚痢可愁,當歸四逆(湯)探源流,小柴(胡湯)治嘔兼寒熱,倉廩湯中再講求。


噤口垂危亦可醫,大承(氣湯)神妙少人知,芩連葛草(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相需用,奪出三關在片時。


真人養臟(湯)直腸需(水穀直下不停,)間用香連(丸)止下趨,仲景桃花(湯)春有腳?


個中識得反三隅。


陰虛下痢、發熱膿血稠黏及休息痢,用駐車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10:19 | 只看該作者

陰虛下痢詩

 

千金傳下駐車丸,兩半歸連重一般,三兩阿膠薑一兩,陰虛久痢得靈丹。


阿膠(三兩)、黃連、當歸(各一兩半)、乾薑(炒,一兩)醋煮阿膠為丸,每服四、五十丸,晝夜三服,米飲下。


「三車」運精、氣、神,分治三焦,以調適陰陽。


此因陽熱過旺,陰精受傷,故用黃連以駐鹿車之驟,乾薑以策牛車之疲,阿膠以挽牛車之陷,當歸以和精氣神之散亂也。


張石頑此注甚超,全錄之。


奇恆痢。


張隱庵曰:「病生於外感,內傷,人所共知,而奇恆之病,知之者鮮矣。


奇恆者,異於恆常也。


即以奇恆之下利而言,乃三陽並至,三陰莫當,積並則為驚,風病起疾,至如礪,九竅皆寒,陽氣旁溢,嗌干喉塞。


痛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


其脈緩小遲澀,血溫身熱死,熱見七日死。


蓋因陽氣偏劇,陰氣受傷,是以脈小沉澀。


此證急宜大承氣湯瀉陽養陰,緩則不救。


醫者不知奇恆之因,見脈氣和緩,而用平易之劑,此又何異於毒藥乎。


予故曰:服平和之藥而愈者,原不死之病,勿藥亦可,服平和湯而後成不救者,醫之罪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10:59 | 只看該作者

奇恆痢疾詩

 

奇恆痢疾最堪驚,陽並於陰勢莫京,喉塞咽乾君切記


(嘉慶戊午夏,泉郡王孝?患痢七日。忽於寅午之交,聲微啞,譫語半刻即止,酉則死。七月,榕城葉廣文觀鳳之弟,患同前證,來延,自言伊芳弟痢亦不重,飲食如常,惟早晨咽乾微痛,如見鬼狀,半刻即止,時屆酉刻,余告以不必往診,令其速回看看,果於酉戌之交死,)


大承急下可回生。


泄瀉之證,《內經》所謂:「濕勝則濡泄,」是也。


宜以胃苓湯為主。


如寒勝則下利清穀,加乾薑、附子、吳茱萸。


如熱甚則下利腸垢,去桂枝,加黃連、黃芩、干葛。


如食積加麥芽、山楂炒黑。


如虛甚加人參。


若五更後依時作瀉,名脾腎瀉,宜四神丸去肉豆蔻,加人參、白朮、罌粟殼、乾薑、茯苓,以棗湯疊丸,臨臥以薑湯送下四、五錢。


久瀉宜聖濟附子丸。


又《金匱翼》乳豆丸,治滑泄不止,諸藥罔效。


方用肉豆蔻(生為末)、通明乳香(以酒浸過)研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經義)《金匱真言》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又曰:「濕勝則濡泄。」


又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又曰:「水穀之寒濕,感則害人六腑。」


《臟氣發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


《厥論》曰:「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邪氣。」


《臟腑病形篇》曰:「肺脈小甚為泄,腎脈小甚為洞泄。」


《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又曰:「脈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


《玉機真臟論》曰:「泄以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


《師傳篇》曰:「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0:30 | 只看該作者

泄瀉詩

 

泄瀉病因濕勝來,胃苓(湯)舊法出新裁,四神(丸)固腎時傳外,苦領酸甘效首推(此一句,非讀十年書,治千百症者,不解其妙。


秘結證。


《金匱真言》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


《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隔腸不便。」


《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雜病篇》曰:「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讀此則知秘結之證,除陽明結熱,輕者用脾約丸,重者擇用三承氣湯外,無不由之於腎。


蓋腎主二陰,而司開闔,彼大小便不禁者,責其開而不闔,而大小便不通者,又當責其闔而不開。


故腎熱者,涼而滋之,腎寒者,溫而滋之,腎虛者,補而滋之,腎干燥者,潤而滋之。


且滋腎而膀胱亦治,移熱隔腸之病自已矣。


秘結多由於腎,故列於裡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5:37 | 只看該作者

秘結詩

 

秘結三承(氣湯)慎用之,麻仁(丸,又名脾約丸)澤潤不支離,須知腎臟為陰主,補瀉寒溫總是滋。


隔食證。


水飲可下,食物難入。


高鼓峰專主陽明,用左歸飲去茯苓,加生地、當歸以養胃陰。


此法從薛氏醫按胸滿不食以六味東加此二味得來也。


去茯苓者,恐其旁流入坎,不如專顧陽明之速效也。


用此方俾胃陰上濟,則賁門寬展而飲食進,胃陰下達,則幽門闌門滋潤而二便通,十余劑可效。


如若不愈,《人鏡經》專主《內經》「三陽結謂之隔」一語,以三一承氣湯節次下之,令陳卒去,則新物納,此峻劑也。


然此證多死,即勉治之,亦不過盡人事而已。


又有朝食暮吐,名反胃,為中焦虛寒,下焦無火,宜吳茱萸湯,附子理中湯,加茯苓、半夏、川椒之類,或以真武湯、八味丸間服,然《金匱》有大半夏湯,主降衝脈之逆,為隔證反胃初起之神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5:52 | 只看該作者

(經義)《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隔。」


按:一陽,少陽也。


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為初氣從中見之相火治之,大小柴胡湯,諸瀉心湯,按證用之如神。


又曰:「三陽結,謂之隔。」


按:三陽,太陽也,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從本為寒,從標為熱。


結者,寒熱之氣,皆能為結,此深一層論也。


張景岳謂:「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皆致結之由。」


此淺一層論也。


《傷寒論》中盡有神妙之方。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按:脈微為脾虛而中氣欲餒,沃沫為脾虛而津液不攝,理中丸為上策,如若未效,宜於脈之急處,尋出所以急之源頭而治之。


《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


按:此即前論高鼓峰之意也。


《通評虛實論》曰:「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按:此二節,即張雞峰所謂:「噎膈是神思間病」之意。


《金匱》茯苓厚朴湯,丹溪越鞠丸可治,但當更求其本則得矣。


《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噎,治以苦藥。」


愚謂亦不外瀉心湯之類。


反胃證《內經》無專論,當以《金匱》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6:28 | 只看該作者

隔證詩

 

左歸(飲)去茯古傳心(加入)生地當歸養胃陰,病重必須求峻劑,三(一承)氣(湯)通結得良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6:46 | 只看該作者

反胃詩

 

食入反出胃家寒,信服吳萸(茱萸湯)治不難,更有下焦之火化,理中(東加入)椒附令加餐。


胃反(《金匱》以吐逆名「胃反」。)


首推半夏湯,厥名曰大邁尋常,陽明能納沖能降,不在寒溫論短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7:11 | 只看該作者

隔證余論

 

隔證,余宗《經》文「三陽結」一句為主,以大便如羊矢為死證。


今考《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還出」此三句,堪為隔證對面診法。


駱龍吉遵《內經》專立病名曰「洞」。


注云:「腎主二便。」今腎脈少緩,則腎氣虛矣。


腎氣既虛,則大便不能禁固,所以食飲不化,一下咽噎,旋即吐出。


「旋」與「還」同,名為洞,風是也。


洞當作「?」,風氣洞徹五臟也。


《史記?太倉公》曰:「、風者,食飲下嗌而輒出不留,病得之溷。」


又曰:「、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病得之飽食而疾走。」


注謂:後,如廁也。


馬元台注為洞泄,少誤,況下文又有小甚焉。


《仁齋直指》以不換金正氣散送下安腎丸,又用二神丸收功。


腰痛證。


《內經?刺腰痛篇》曰:「足太陽脈浮,令人腰痛。」言外感也,以五積散主之。


《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動,腎將憊矣。」


言內虛也,以六味地黃丸、桂附八味丸加牛膝、杜仲、淫羊藿、鹿茸、補骨脂主之。


痛如刺者為死血,以鹿角為末,又以肉桂、牛膝、乳香、沒藥、元胡、桃仁、紅花酒煎送下四錢。


痛而重著,如帶五千錢者為濕氣,宜腎著湯,痛而游走,或作止不定者為痰積,宜二陳東加南星及快氣之品,使痰隨氣運。又白朮能利腰劑?


之死血,凡腰痛諸藥罔效者,用白朮兩許,少佐他藥,一服如神。


《太平聖惠方》治風冷,寒痹,腰痛,用川草烏三個,生搗為末,少加鹽水,攤於紙上,貼痛處即愈。


以腰為腎府,故列於裡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7:47 | 只看該作者

腰痛詩

 

腰痛外邪五積宜,內虛六味(湯,八味湯)化裁之,若還瘀血尋鹿角,腎著(病,即用腎著湯沉沉不轉移。


不寐證。


經文外,《金匱》主肝魂不守宅,用酸棗仁湯。


余以陽不歸陰,用干百合一兩半,紫蘇葉三錢,龍骨、牡蠣、茯神、棗仁之類,隨宜加入。


(經義)《邪客篇》「伯高曰: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行其外,行於陽而不得入於陰。


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按:此「陷」字即陷阱之陷,陽氣阻而不行也,)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帝曰:善,治之奈何。


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調,其臥立至。」


《大惑論》:「帝曰:病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8:12 | 只看該作者

不寐詩

 

不寐《內經》論最詳,肝魂招納(酸)棗仁湯,紫蘇百合歸陰分(《侶山堂類辨》云:「余植百合,其花朝開暮合,紫蘇之葉,朝挺暮垂,俱能引陽氣而歸陰分」,)龍牡茯神佐使良。


不能食者,胃中元氣虛也。


然有虛冷虛熱之異。


虛冷者,面黃白,身常怕寒,所食不能克化,懶不欲食,大便溏秘無常,病在上、中二焦,宜用消食丸。


若病在下焦,命門乏火化之職,宜用《本事》二神丸。


虛熱者,面黃中帶赤,身常惡熱,胸膈飽悶,不欲食,間或吐酸,小便短,大便不通,病在上、下二焦,輕者用資生丸,重者用凝神散。


若病在下焦,高鼓峰謂:「腎乃胃之關,關門不利,升降息矣。」


關門,即氣交之中,天之樞也。


關故腎旺則胃陰足,胃陰足則思食,當急以六味加歸芍養之。


若血燥大腸干枯,有黑糞疊積胃底,則當以熟地五錢,當歸、麻仁各三錢,白芍、桃仁各二錢,微微潤之。


視其形體如常,氣血尚足,可加大黃三錢助血藥,大腸一順利,胃自開矣。


江蘇顧西疇最得意之秘法,其徒徐炳南刻《金匱翼》,謂為尤在涇所著,余未敢信。


然此法余用少年亦之多效,似不必愛古而薄今也。


又此證有穀勞一證,其人怠惰好臥,肢體煩重,腹滿善飢而不能食,食已則發,穀氣不行使然也。


《金匱翼》用沉香湯。


《肘後》云:飢食便臥得「穀勞」病,令人四肢煩重,默默欲臥食畢輒甚,用大麥芽一升,川椒一兩,並炒乾薑三兩,搗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8:32 | 只看該作者

不能食詩

 

不食胃虛冷熱分,二神思食效超群(二方治寒冷。)


凝神散並資生(丸)妙(二方治虛熱,以上皆病在上,中二焦之方也,)議到下焦勇冠軍(二神丸治腎中之火虛,六味湯治腎中之水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8:54 | 只看該作者

穀勞詩

 

穀勞食已即貪眠,責在胃虛氣不前,《肘後》椒薑大麥研,沉香湯取善盤旋。


食亦者,飲食不為肌膚,言雖食亦若飢也。


《內經》云: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謂之食亦。


夫胃為水穀之海,所以化氣味而為榮衛者也。


若乃胃受熱邪,消灼穀氣,不能變化精血,故善食而瘦也。


又胃移熱於膽,亦名食亦,以膽為陽木,熱氣乘之,則爍土而消穀,宜甘露飲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9:15 | 只看該作者

食亦詩

 

食亦皆因胃熱乘,雖能納穀瘦難勝,慈云若骨垂甘露,榮衛氳氤氣上騰。


黃膽證,已食如飢,但欲安臥,一身面目及小便俱黃是也。


此為胃熱脾寒,寒則生濕,或胃得風而脾熱,得寒而濕。


濕熱內郁,則膀胱之氣不化,膀胱主一身之肌表,不化氣則濕熱無去路而成疸矣。


《金匱淺注》言之最詳,今惟以陰陽提其大綱。


凡陰黃膽,色暗如熏黃,短氣,小便自利,證多虛,宜理中湯、建中湯之類主之。


陽黃膽,色明如橘子,氣逆,小便不利,證多實,宜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之類主之。


又有從房事而得者,身黃而額上黑,微汗出,手足心熱,名女勞疸。


取婦人月經布和血燒灰,空腹酒服方寸匕,日再,不過三日必愈。


然《金匱淺注》不可不讀。


此黃色雖現於表,而鬱熱則盛於裡,故列於裡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6 04:29:56 | 只看該作者

黃疸詩

 

黃膽皆由濕熱成,色分黯滯與鮮明(陰黃色暗滯,陽黃色鮮明,)理中(湯)小建(中湯)陰黃主,陽證茵陳(蒿湯)子(柏皮甘草湯)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9:05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