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66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4:58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中,去聲,下同。

 

執法、行令、貴人,是有貴而無賤也。

 

若中於邪,則非貴矣,故問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

 

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天氣營運,強健不息,中執法者,失其旋轉之機,故其病速而危。

 

主歲之氣,下合於地,中行令者,傷其有形之體,故其病徐而持。

 

貴人者,天地氣交,上下環會,中貴人者,一時不相交會,則霄壤判,故其病暴而死。

 

中邪而病,病而且死,則為賤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06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天符歲會,太乙天符,皆主一歲之氣。

 

其四時之氣,則有六位更易,位之易也,其病何如?

 

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逆則其病近,其害速;

 

順 則其病遠,其害微。

 

所謂二火也。

 

六氣之中有二火,君火加於相火之位,是君位臣,乃以上臨下則順。

 

相火加於君火之位,是臣位君,乃以下侵上則逆。

 

逆則其病近,其害速;

 

順則其病遠,其害微。

 

君臣者,所謂二火也。

 

此一節,言天道六六之節,地理之應六節,而各有盛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14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善。

 

愿聞其步何如?

 

步,猶位也。

 

上文南北四隅,地理之步也,愿聞六氣之步何如?

 

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 日也。

 

奇,音箕,下同。

 

六十度,猶六十日也。

 

奇,猶零也。

 

所謂步者,六十日而有零,則為一步。

 

六十日為一步,則一歲六步,故二十四步,則當四歲,有奇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四分度之一,則一歲余二十五刻,四歲則積盈百刻而成有奇之一日也。

 

蓋積有奇之刻而成日,積有奇之日而成月,所以合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21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

 

一歲六氣,氣應五行,有常有變,帝故問之。

 

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國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

 

位者,主時之定位。

 

厥陰為始,太陽為終,終而復始,故曰位有終始。

 

位有終始,位之常也。

 

氣者,加臨之間氣。

 

在泉左間之氣,為加臨之初氣,而主歲半以上,司天左間之氣,為加臨之四氣,而主歲半以下。

 

四氣居中,故曰氣有國中,國中者,隨司天在泉之上下而更變,故上下不同。

 

上下不同,則求之亦異,不同而異,氣之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28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求之奈何?

 

伯云,求之亦異,故問求之奈何?

 

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名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天干之氣始於甲,地支之氣始於子,子甲相合以成其歲,故命曰歲立。

 

其歲既立,則謹候其四時,而六氣可與之相期,謹候其時,所以求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44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愿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

 

雖曰謹候其時,氣可與期,而一歲之中,六氣相繼,有時未至而氣先至,有時己至而氣未至,是六氣始終有早晏之不同,故復問之。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

 

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六氣始終,求其早晏,問之明也。

 

溯其所始,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蓋一日十二時,一時八刻,子午二時各十刻,一日計百刻。

 

六十日為一氣,一氣計六千刻,一歲六氣,六六計三萬六千刻。

 

以歲時而合天度,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為一日,一日計百刻,四分度之一,謂一度,四分,計二十五刻也。

 

三百六十日,僅合三百六十度,以五百二十五刻而六分之,則一氣當余八十七刻半。

 

六十日,計六千零八十七刻半。

 

此申明始終相繼之早晏,故但舉其零也。

 

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

 

初之氣終於八十七刻半,故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

 

每氣六千零八十七刻半,計二氣之終,共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五刻,終於七十五刻者,舉其零也。

 

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二之氣,終於七十五刻,故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三氣之終,共一萬八千二百六十二刻半。

 

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

 

三之氣終於六十二刻半,故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四氣之終,共二萬四千三百五十刻。

 

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四之氣終於五十刻,故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五氣之終,共三萬零四百三十七刻半。

 

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

 

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五之氣終於三十七刻半,故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六氣之終,共三萬六千五百二十五刻,以成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

 

所謂初六,此以六氣而合天度之數也。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

 

甲子之六氣終於二十五刻,故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四萬二千六百一十二刻半。

 

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

 

二之氣,加六千零八十七刻半,共四萬八千七百刻,舉其零數,則百刻也。

 

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上文終於百刻,故此復始於一刻,紀其零數,復加甲子之初氣。

 

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

 

紀其零數,復如甲子之二氣。

 

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紀其零數,復如甲子之三氣。

 

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

 

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紀其零數,復如甲子之四氣。

 

此六氣二周,所謂六二,以六氣而合天度之數也。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 二十五刻;

 

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 百刻;

 

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

 

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 終於七十五刻。

 

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此皆舉其零數,六氣三周,以六氣而合天度之數也。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

 

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 六分,終於五十刻,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

 

四之氣,始於三十六刻 六分,終於二十五刻;

 

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

 

六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 終於水下百刻。

 

所謂六四,天之數也。

 

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復始。

 

此亦舉其零數,以明六氣始終相繼之早晏也。

 

四歲,則二十四步。

 

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亦如上文始於甲子初氣之一刻,終於丁卯六氣之百刻。

 

常如是無已,四歲一小周,周而復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5:52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哉曰:愿聞其歲候何如?

 

歲候者,一歲一候,六十歲則六十候也。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

 

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

 

日行三周天, 氣始於五十一刻;

 

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

 

日行五周天,氣復始於一刻。

 

所謂一紀也。

 

是故寅 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丑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欲悉歲候,可以一紀而會同之。

 

如上文甲子之歲,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一歲既終。

 

乙丑之歲,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一歲既終,丙寅之歲,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一歲既終;

 

丁卯之歲,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四歲已周,日行五周天,其氣復如甲子之始於一刻。

 

凡此四歲,所謂一紀也。

 

是故四歲會同,則寅午戌、卯未亥、辰申子、巳酉丑,四歲一會,度數相同,是為歲氣會同,歲氣會同,則終而復始。

 

此一節,言六十度有奇為一氣,四歲為一紀,三合會同,終而復始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00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愿聞其用也。

 

帝欲以天地陰陽之理,合於人身,故愿聞其用,用者,變化動靜升降出入也。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

 

天有天之用,地有地之用,人有人之用。

 

故言天之用者,當求之本,本,太初也。

 

言地之用者,當求之位,位,八方也。

 

言人之用者,當求之氣交,氣交,合天地之氣而交於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07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何謂氣交?

 

帝欲聞人之用,故問何謂氣交。

 

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半,人之居也。

 

故曰:天樞之上, 天氣主之;

 

天樞之下,地氣主之;

 

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此之謂也。

 

分,去聲。

 

上下之位,上天下地之位也。

 

氣交之中,天氣之下,地氣之上,是氣交之中,而為人之居也。

 

《六元正紀大論》云:歲半之前,天氣主之;

 

歲半之後,地氣主之;

 

上下交互,氣交主之。

 

樞者,上下之半,如樞楗之開闔也。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而春夏歲半之氣,主乎開也。

 

天樞之下,地氣主之,而秋冬歲半之氣,主乎閉也。

 

上下交互,氣交之分,人氣從之。

 

而生長壯老已,萬物由之,而生長化收藏,即此氣交之中人居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14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何謂國中?

 

天樞當歲半之中,然必由初而中,故問何謂國中。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六十度零八十七刻半為一氣,故凡三十度而有奇初,三十四度便為中,故曰中氣同法,此言一氣之國中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22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國中何也?

 

帝復問一歲之國中。

 

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一歲國中,所以分天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31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愿卒聞之。

 

愿卒聞所以分天地之義。

 

岐伯曰:初者,地氣也;

 

中者,天氣也。

 

在泉左氣為初氣加臨之首,故初者在泉之地氣也。

 

司天右氣為四氣加臨之首,故中者司天之天氣也。

 

此一歲之國中,所以分天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39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其升降何如?

 

地氣主升,天氣主降,故問升降何如。

 

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更,平聲。

 

升者,降之基,降者,升之本。

 

故氣之升降,乃天地之更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47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愿聞其用何如?

 

其更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

 

降已而升,升者謂地。

 

天氣下 降,氣流於地;

 

地氣上升,氣騰於天。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所謂更用者,升已而降,降者謂天,是天之降,實基於地之升。

 

降已而升,升者謂地,是地之升,實本於天之降。

 

夫天氣下降,而下降之氣流於地,地氣上升,而上升之氣騰於天。

 

故高下相召而通感,升降相因而互遷,由是而變作矣,變者,物生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6:56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善。

 

寒濕相遘,熱燥相臨,風火相值,其有間乎?

 

間,去聲,熱燥舊本系燥熱,今改。

 

升降之理既明,帝故善之。

 

復舉司天在泉,加臨主時之氣以問。

 

寒濕相遘者,司天在泉之氣也,如太陽寒水司天,則太陰濕土在泉,熱燥相臨者,加臨之氣也。

 

如太陽司天,太陰在泉,則少陽火熱加臨初之氣,陽明燥金加臨二之氣。

 

風火相值者,主時之氣也,如厥陰風木主初之氣,少陰君火主二之氣。

 

此司天在泉,加臨主時之氣,同屬一氣,其有間乎?

 

間,不同也。

 

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

 

始則有餘而勝,既則不足而受復,是一氣之中有勝復之不同,而勝復之作,中有生物之德,有柔和之化,有操守之用,有災眚之變。

 

德化,用氣之正也,變則邪氣居之,以明六氣之有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7:05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何謂邪乎?

 

變則邪氣居之,故問何謂邪乎。

 

岐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 之所由也。

 

故氣有往復;

 

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風之來也。

 

萬物由化而生,故物之生從於化。

 

萬物至變則已極,故物之極由乎變。

 

變者,物之已敗,化者,物之將成,是變化之相薄,乃成敗之所由也。

 

故天地變化之氣,有往有復,而往復之用,有遲有速,經復遲速,四者之有,則萬物從之而化,從之而變,變則邪氣居之,此風之所由來也,以明風氣之為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7:12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衰之變耳。

 

成敗倚伏游乎中何也?

 

承岐伯之言而復問也。

 

謂遲者氣之衰,速者氣之盛,往者氣之衰,復者氣之盛,變者氣之已衰,化者氣之將盛。

 

如遲速往復,則風所由生,而化而變,其故乃因盛衰之變耳。

 

又云,成敗之所由。

 

則成敗之所以倚伏,而游行乎中者何也?

 

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動者生之機,動而不已,則變之兆。

 

故成敗之所以倚伏者,生乎氣機之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中庸》云:動則變。

 

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7:20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有期乎?

 

伯云,動而不已。

 

帝問其動有止息之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動者,無息之謂。

 

有生有化,動無止期,惟不生不化,則止息之期也。

 

靜,止也,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7:29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帝曰:不生化乎?

 

萬物資始資生,可以不生化乎?

 

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弧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

 

非 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 矣。

 

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化有小大,期有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 則災害至矣。

 

故曰:無形無患。

 

此之謂也。

 

長,上聲。

 

藏,如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7:37 | 只看該作者

六微旨大論

 

《五常政大論》云: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不生化者,猶之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而天地或幾乎崩墜矣。

 

出入者,往來無窮之義,故非出入,則天下之動物無以生長壯老已。

 

升降者,上下無方之義,故非升降,則天下之植物無以生長化收藏。

 

凡有形者,謂之器。

 

人與萬物生於天地之中,皆屬有形,均謂之器。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宇猶居也。

 

聚則成器,器散則分之,分之者,陽歸於天,陰歸於地,分之則生化息矣。

 

故萬物無不有此出入,無不有此升降,但其中生化有小大,死期有遠近。

 

如朝菌晦朔,螻蛄春秋,此化之小,期之近者也。

 

 靈大椿,千百歲為春,千百歲為秋,此化之大,期之遠者也。

 

小大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常守則生,反常失守則災害至,而不能生矣。

 

凡屬有形,必患其敗,故曰無形無患,即此不生化之謂也。

 

故曰成語未詳其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21: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