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62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7:18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此篇引《天元玉冊》之言,以明五運六氣,上下相召,五六相合,三十歲為一紀,六十歲為一周,周而復始,無有終時,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故曰《天元紀大論》。

 

《太始天元玉冊?運氣微旨篇》曰:太虛寥廓,肇其化元,虛皇轉運,變易淵玄,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十二流精,五氣橫天,曰陰曰陽,曰柔曰剛。

 

寒暑燥濕風火。

 

天之陰陽,天以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地以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

 

五運之德,氣建於寅。

 

又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

 

丑未之歲,上見太陰;

 

寅申之歲,上見少陽;

 

卯酉之歲,上見陽明;

 

辰戌之歲,上見太陽;

 

己亥之歲,上見厥陰。

 

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

 

少陰之上,熱氣主之;

 

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

 

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 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 復始,余已知之矣,愿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

 

天有五行之理,以御天度之五位,而五位之中,以生寒暑燥濕風之五氣,數相合也。

 

其在於人,則有五臟,化生五臟之氣,五氣之中,以生喜怒思憂恐之五志,其數亦相合也。

 

《六節臟象大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謂五運遞相承襲,而一歲之中,皆主治之,至三百六十五終期之日,則周而復始。

 

其運惟五,余已知之矣,愿聞其與三陰三陽六氣之候,奈何合之?

 

帝欲詳明五運六氣相合之道,而問也。

 

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

 

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 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運合於三陰三陽,蓋欲昭明天地交會之道,故曰昭乎哉問也。

 

夫五運三陰三陽者,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萬物之多,皆以五運陰陽為之綱紀。

 

物極之變,物生之化,皆以五運陰陽為之父母。

 

物之始生,物之肅殺,皆以五運陰陽,為之本始。

 

是此五運陰陽,乃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

 

《六微旨大論》曰: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此萬物所以有變化生殺也。

 

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陰陽者,天地之道,至精至微,故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此天地神明之府,所當通其神用也。

 

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

 

即上文變化神用而推論之。

 

夫變化之為用也,至神無方。

 

故在天為玄,玄,純粹幽深也。

 

在人為道,道,大中至正也。

 

在地為化,化,孕育生成也。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申明在地為化,化生五行之五味也。

 

在人為道,道生觀察之智慧也。

 

在天為玄,玄生靈明之神變也。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

 

在天為燥,在地 為金;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即在天為玄,玄生神而推論之,則無在非神。

 

故神在天為風者,在地即為木;

 

神在天為熱者,在地即為火;

 

神在天為濕者,在地即為土;

 

神在天為燥者,在地即為金;

 

神在天為寒者,在地即為水。

 

風熱濕燥寒,無形之氣也,故在天為氣。

 

木火土金水,有象之形也,故在地成形。

 

在地之形,與在天之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

 

金木者,生成 之終始也。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在天之氣,通於在地之形,而化生萬物。

 

然則天地者,乃萬物之上下也。

 

天地左右旋轉者,乃陰陽之道路也。

 

天地之一水二火者,乃陰陽之征驗而兆端也。

 

天地之秋金春木者,乃萬物生成之終始也。

 

在天為風熱濕燥寒之氣,而氣各有多少。

 

在地為木火土金水之形,而形各有盛衰。

 

形氣相感,是上下相召,多少盛衰,而損益彰矣。

 

此言形氣相感,所以對帝五運五行,與三陰三陽六氣相合之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7:25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愿聞五運之主時也,何如?

 

木火土金水,謂之五運。

 

一歲之中有五運,故愿聞五運之主時。

 

鬼臾區曰:五氣營運,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

 

五氣營運,言五行之氣,同於五運,次第循行,各終一歲之期日,非獨主於四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7:35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請聞其所謂也。

 

五運主歲主時之義,必有所本,故請聞其所謂。

 

鬼臾區曰: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 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 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謂也。

 

基,本其,作基亦通。

 

此引《太始天元玉冊》之言,以明運氣之本於元始也。

 

太虛寥廓,言天之清淨而廣大也。

 

肇基化元,言始基造化之真元也。

 

故萬物皆資之以為始,而五運循環以終天,此五運之所以主歲也。

 

真靈之氣,布於四時,故曰布氣真靈。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故曰總統坤元,此五運之所以主時也。

 

九星,天蓬、天芮、天衝、天輔、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也,九星懸朗於上,下應九州。

 

七曜,金木水火土星日月也,七曜周旋於左右,以應五行。

 

曰陰曰陽,立天之道也。

 

曰柔曰剛,立地之道也。

 

陰幽陽顯,曰陰曰陽,則幽顯既位,既位猶云定位也。

 

寒柔暑剛,曰柔曰剛,則寒暑弛張,弛張,猶云往來也。

 

夫幽顯既位,寒暑弛張,則生生化化,而品物咸章,咸章,萬物由生而化,從化而生,彰明昭著也。

 

此五運生歲,五運主時,而萬物化生也。

 

此天元冊文之言,傳自往古,至臣斯時,已經十世,帝欲聞其所謂,則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7:46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善。

 

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

 

天元冊文之言,以明五運主歲主時之本,帝故善之,復舉鬼臾區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之言以問。

 

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

 

陰陽之氣,有大有少,其氣不同,各有多少。

 

陰非一陰,陽非一陽,故曰三陰三陽,此氣所以有多少也。

 

五運之形,有盛有衰,謂五行之治,盛則太過,衰則不及,各有太過不及,此形所以有盛衰也。

 

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

 

知迎知隨,氣可與期。

 

天干始於甲,地支始於子。

 

甲丙戊庚壬為陽,主有餘;

 

乙丁己辛癸為陰,主不足。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主有餘;

 

丑卯巳未酉亥為陰,主不足。

 

干支以次相紀,是陽年有餘而往,則陰年不足隨之,陰年不足而往,則陽年有餘從之。

 

迎,猶從也。

 

知從知隨,則陰陽干支之氣,可與相期而有定矣。

 

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承上文有餘不足之意,而言六十歲之中,有天符、歲直、三合之年,則為平氣,無有餘無不足也。

 

天符者,如甲己土運之歲,歲當己丑己未,蓋己為土運,而丑未為太陰濕土;

 

乙庚金運之歲,歲當乙卯乙酉,乙為金運,而卯酉為陽明燥金;

 

丙辛水運之歲,歲當丙辰丙戌,丙為水運,而辰戌為太陽寒水;

 

丁壬木運之歲,歲當丁巳丁亥,丁為木運,而巳亥為厥陰風木,戊癸火運之歲,歲當戊子戊午,戊寅戊申,戊為火運,而子午為少陰君火,寅申為少陽相火。

 

五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相應,故曰應天為天符。

 

歲直者,如甲己土運,歲當甲辰甲戌,己丑己未,蓋甲己運土,而辰戌丑未屬土也;

 

乙庚金運,歲當乙酉庚申,乙庚運金,而申酉屬金也;

 

丙辛水運,歲當丙子辛亥,丙辛運水,而亥子屬水也;

 

丁壬木運,歲當丁卯壬寅,丁壬運木,而寅卯屬木也;

 

戊癸火運,歲當戌午癸巳,戊癸運火,而巳午屬火也。

 

五運之氣,承襲歲支,故曰承歲為歲直,直,猶會也。

 

三合者,五運之氣,司天之氣,歲支之氣,三者皆同。

 

如戊午之歲,戊為火運,午為少陰君火,而午支亦屬乎火;

 

己丑己未之歲,己為土運,丑未為太陰濕土,而丑未之支,亦屬乎土;

 

乙酉之歲,乙為金運,酉為陽明燥金,而酉支亦屬乎金,故曰三合。

 

三合,又名太乙天符。

 

為治者,言天符、歲直、三合,無有餘無不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7:57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上文云。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故問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 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

 

長,去聲。

 

藏如字,下俱同。

 

此引天元冊文之言,言天地氣交,以明上下相召之意。

 

寒暑燥濕風火,乃天之六氣,而為天之陰陽也。

 

太陽主寒,少陰主熱,暑猶熱也,陽明主燥,太陰主濕,厥陰主風,少陽主火,故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乃地之五行,而為地之陰陽也。

 

春木主生,夏火主長,長夏土主化,秋金主收,冬水主藏,故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春生夏長,而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故天以陽生陰長。

 

秋殺冬藏,而歲半之後,地氣主之,故地以陽殺陰藏。

 

夫陽生陰長,是天有陰陽。

 

陽殺陰藏,是地亦有陰陽,此天元冊文之言,引之以明上下相召之意。

 

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申明地亦有陰陽者,即上文所言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而主生長化收藏。

 

但言地而不言天者,地秉天氣以化生也。

 

秉天氣以化生,故天為陽,而陽中有陰,地為陰,而陰中有陽。

 

是天地者主生化,不但天主生長,地主殺藏也。

 

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 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

 

天地陰陽,上下相召,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天動地靜。

 

地以五運,應天之氣,則動而不息。

 

五運本於天干,始於甲之土運,次則乙之金運,次則丙之水運,次則丁之木運,次則戊之火運。

 

土金水木火,五歲以終,至六歲右遷於己,復起土運,此地之五運,而上召於天也。

 

天以六氣,應地之氣,則靜而守位。

 

六氣本於地支,始以少陰君火之子,次則太陰濕土之丑,次則少陽相火之寅,次則陽明燥金之卯,次則太陽寒水之辰,次則厥陰風木之巳。

 

三陰三陽,以君相二火,而合五行,至六期則六氣以終。

 

七歲臨午,復環會於少陰君火,此天之六氣,而下召於地也。

 

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天動地靜,天上地下,天陽地陰。

 

如上文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則損益在其中,而變所由生也。

 

此承帝問,所以申明上下相召,而損益彰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15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

 

五歲左遷,六期環會,上下相召,為周為紀,其有定數乎?

 

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

 

周天氣者,六期為一 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上下周紀之數,乃天之六氣,地之五運,相合而成。

 

天以六為節,六氣之三陰三陽也。

 

地以五為制,五運之五行也。

 

周天氣者,子屬少陰君火司天,丑屬太陰濕土司天,寅屬少陽相火司天,卯屬陽明燥金司天,辰屬太陽寒水司天,巳屬厥陰風木司天,是六期為六氣之一備。

 

終地紀者,甲主土運,乙主金運,丙主水運,丁主木運,戊主火運,是五歲為五運之一周。

 

五運者,五行也。

 

六氣者,亦五行也。

 

六氣之中,有二火,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主神明,故曰以明,相主輔佐,故曰以位。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

 

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五六相合者,五運之十干,六氣之十二支,相合成歲,始於甲子,終於癸亥。

 

一歲凡二十四氣,而七百二十氣,為三十歲之一紀。

 

又七百二十氣,則一千四百四十氣,為六十歲之一周。

 

其中五運六氣之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此申明上下周紀之數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23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余愿聞而 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 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上天下地,其理難悉。

 

鬼臾區言之,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而帝欲藏之金匱,使百姓子孫,知天地陰陽之數,更欲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謂陰陽之理,至重至貴,不可不知之意。

 

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 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謹奉天道,請言真要。

 

迮,窄同。

 

迫迮以微,細而深也。

 

可見可追,復彰著矣。

 

敬畏而研求之,則災眚可避,故昌。

 

慢忽而舍置之,則災害及身,故亡。

 

若無天地陰陽之道,而行家技方術之私,必得天殃。

 

天殃而曰必得、謂不得之於身,必得之於後世也。

 

天道至真,各有其要,故必謹奉天道,而請言真要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33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善言始者,必會不終。

 

善言近者,必知其遠。

 

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

 

愿 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綱紀,至數之要,愿盡聞之。

 

易,去聲。

 

陰陽之道,自始至終,由近及遠。

 

簡而明,易而難,有條有理,有綱有紀,帝愿盡間以傳後世。

 

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

 

道,言也。

 

帝問既昭,臣言必明,君臣問對,一德一心。

 

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相合而無間也。

 

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丙辛之 歲,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木運統之;

 

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聞之者,聞之上古也。

 

甲己化土,故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乙庚化金,故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丙辛化水,故丙辛之歲,水運統之;

 

丁壬化木,故丁壬之歲,木運統之;

 

戊癸化火,故戊癸之歲。

 

火運統之。

 

或問甲己何以化土云云。

 

愚曰:《太始天元玉冊》云,十二流精,五氣橫天,五運之德,氣建於寅者是也,謂十二地支,配合天干,流行一周,復得地支之首,而精氣化生,即以正月建寅之義推之,尤本於五氣之橫天,而得其真也。

 

支干配合,始於甲子,流行一周,則為丙子,丙屬火而生土,故甲己化土。

 

又行一周,則當戊子,戊屬土而生金,故乙庚化金。

 

此即正月建寅,而甲己之歲,月建丙寅,乙庚之歲,月建戊寅之義。

 

以次推之,是十二流精,而氣建於寅也。

 

五氣橫天者,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心尾,甲度也,己分,己度也, 土氣也,故甲己化土。

 

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昂畢,亢氐,乙度也,昂畢,庚度也,素金氣也,故乙庚化金。

 

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張翼,丙度也,婁胃,辛度也,玄水氣也,故丙辛化水。

 

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危室,壬度也,柳鬼,丁度也,蒼木氣也,故丁壬化木。

 

丹天之氣,經於女牛戊分,女牛,癸度也,戊分,戊度也,丹,火氣也,故戊癸化火。

 

此五氣橫天,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44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

 

三陰三陽,合十二地支,故問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

 

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

 

丑未之歲,上見太陰;

 

寅申之歲,上見少陽;

 

卯酉之歲, 上見陽明;

 

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

 

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厥陰之 上,風氣主之;

 

少陰之上,熱氣主之;

 

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 相火主之;

 

陽明之上,燥氣主之;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此引天元冊文之言,以明三陰三陽,合十二地支,復承六氣於上也。

 

子午之歲,少陰司天,故上見少陰。

 

丑未之歲,太陰司天,故上見太陰。

 

寅申之歲,少陽司天,故上見少陽。

 

卯酉之歲,陽明司天,故上見陽明,辰戌之歲,太陽司天,故上見太陽。

 

巳亥之歲,厥陰司天,故上見厥陰。

 

標,猶始也,少陰,子午也,厥陰,巳亥也。

 

立歲始於甲子,終於癸巳,此三十歲為一紀,其次始於甲午,終於癸亥,此六十歲為一周。

 

故少陰子午,所謂始也,厥陰巳亥,所謂終也。

 

厥陰合風,故厥陰之上,風氣主之,風氣在上,而厥陰在下也。

 

少陰合熱,故少陰之上,熱氣主之,熱氣在上,而少陰在下也。

 

太陰合濕,故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濕氣在上,而太陰在下也。

 

少陽合火,故少陽之上,相火主之,相火在上,而少陽在下也。

 

陽明合燥,故陽明之上,燥氣主之,燥氣在上,而陽明在下也。

 

太陽合寒,故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寒氣在上,而太陽在下也。

 

風熱濕火燥寒在上,所謂本也。

 

在上為本,為六氣之元,故曰是謂六元。

 

此引天元冊文之言,以明三陰三陽上合六氣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51 | 只看該作者

天元紀大論第六十八篇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

 

請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

 

道,言也。

 

論,亦言也。

 

鬼臾區之言,至光至明,著之玉版,示貴重也,藏之金匱,垂不朽也。

 

署曰天元紀,因天元冊文之言,而命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8:59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五營運者,木火土金水,五運五行之氣也。

 

始則五氣橫天,而化五運五行,既則天地之大,人物之眾,皆本營運以化生。

 

本經第五篇《陰陽應象大論》,為五營運之大綱,此則原其所始,而反復申明之。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

 

明堂,君臣一堂向明而治也。

 

天綱,天文之大綱也。

 

始正天綱,天道立矣。

 

八極,皇極之八方也。

 

臨觀八極,地道立矣。

 

五常,五倫之常理也。

 

考建五常,人道立矣。

 

史臣將述黃帝岐伯論天地陰陽氣運之理,而先記敘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08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 寒暑彰其兆。

 

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爾。

 

首甲定運,余因論之。

 

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虞,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

 

丑未 之上,太陰主之;

 

寅申之上,少陽主之;

 

卯酉之上,陽明主之;

 

辰戌之上, 太陽主之;

 

巳亥之上,厥陰主之。

 

不合陰陽,其故何也?

 

帝引《氣交變大論》之言,並《六節臟象大論》之言,及上編鬼臾區之言,而探陰陽相合之原也。

 

《氣交變大論》云: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往復,寒暑彰其兆。

 

帝引以問,蓋欲詳陰天地動靜之神明,陰陽升降之寒暑也。

 

聞五運之數於夫子,五氣各主歲也。

 

六節臟象岐伯云: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也。

 

首甲定運者,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也。

 

余因論之者,《天元紀大論》,帝舉五運相襲之言,與鬼臾區論五六相合之道,鬼臾區有甲己之歲,土運主之云云,有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云云。

 

此帝復舉鬼臾區之言,而言不合陰陽,謂五六之不相合,其故何也?

 

蓋欲探其相合之原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 數之可得者也。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 數之可於,推之可萬。

 

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可數及數之可十數之可千,俱上聲,余皆如字。

 

天地之陰陽,不同於人中之陰陽。

 

天地之陰陽,道也。

 

人中之陰陽,數也。

 

五氣主歲,首甲定運,陰陽相合者也。

 

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若夫五行之數可數者,此人中之陰陽也。

 

然以人中陰陽之數,而合於天,則天人一理,所合數之可得者也。

 

夫人中之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其數無窮。

 

若天地之陰陽者,不以數推,而澹漠之初,仰觀其象,但以象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18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愿聞其所始也。

 

天地陰陽,不以數而以象,故愿聞其所始。

 

岐伯曰:昭乎哉問也!

 

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 牛女戊分。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 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 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分俱去聲。

 

 音今,余篇同。

 

陰陽之始,本於太虛,故舉《太始天元冊》文而言其始也。

 

輕清之氣,上凝為天,輕清之中,復有丹蒼素玄之氣,氣色殊,而應化不同。

 

故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牛女,癸度也,戊分,奎壁之干度也。

 

丹天之氣,始經於此,此戊癸所以化火,而少陽相火,應丹天之左右也。

 

 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心尾,甲度也,己分,角軫之巽度也。

 

 天之氣,始經於此,此甲己所以化土,而太陰濕土,應 天之左右也。

 

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危室,壬度也,柳鬼,丁度也。

 

蒼天之氣,始經於此,此丁壬所以化木,而厥陰風木應蒼天君之左右也。

 

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亢氐乙度也,昴畢,庚度也。

 

素天之氣始經於此,此乙庚所以化金,而陽明燥金應素天之左右也。

 

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張翼丙度也,婁胃辛度也。

 

玄天之氣始經於此,此丙辛所以化水,而太陽寒水應玄天之左右也。

 

少陰君火,位極其尊,不司氣化,故不應也。

 

所謂丹天戊分, 天己分者,戊為天門,猶干之奎壁,己為地戶,猶翼之角軫。

 

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夫此氣候之所始,而為道之所生,本於澹漠,生化無窮,不可不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28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善。

 

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陰陽之始既明,帝故善之。

 

復舉《天元紀大論》鬼臾區之言,而復問也。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所謂上下者,司天在上,在泉在下。

 

如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

 

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

 

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

 

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

 

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

 

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

 

一歲之中,上下可見,即陰陽之所在也。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此之謂也。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

 

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

 

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

 

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

 

見陽明,左太陽 右少陽;

 

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

 

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此言在上之左右也。

 

諸,猶凡也。

 

所謂左右者,凡見厥陰在上,則少陰在左,太陽在右;

 

見少陰在上,則太陰在左,厥陰在右;

 

見太陰在上,則少陽在左,少陰在右;

 

見少陽在上,則陽明在左,太陰在右;

 

見陽明在上,則太陽在左,少陽在右;

 

見太陽在上,則厥陰在左,陽明在右。

 

天體面南,人見而定其位,所謂面北而命其左右之位,面北而言其在上之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38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何謂下?

 

因上而探其下。

 

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

 

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 陽;

 

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

 

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

 

陽 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

 

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

 

所謂 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此言在下之左右也。

 

如厥陰司天在上,則少陽在下,少陽之左,陽明也,少陽之右,太陰也。

 

少陰司天在上,則陽明在下,陽明之左,太陽也,陽明之右,少陽也。

 

太陰司天在上,則太陽在下,太陽之左,厥陰也,太陽之右,陽明也。

 

少陽司天在上,則厥陰在下,厥陰之左,少陰也,厥陰之右,太陽也。

 

陽明司天在上,則少陰在下,少陰之左,太陰也,少陰之右,厥陰也。

 

太陽司天在上,則太陰在下,太陰之左,少陽也,太陰之右,少陰也。

 

地體面北,人定其位,所謂面南而命其左右之位,面南而言其在下之見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之謂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上下相遘,天地之氣相交也。

 

寒暑相臨,陰陽之氣相加也。

 

氣相得則和,加臨之氣,與主時之氣,相為生旺則和。

 

不相得則病,加臨之氣,與主時之氣,相為克賊則病。

 

如子午少陰司天,陽明在泉,此主歲之氣也。

 

初之氣厥陰風木,二之氣少陰君火,三之氣太陰濕土,四之氣少陽相火,五之氣陽明燥金,終之氣太陽寒水,此主時之氣也。

 

如陽明在泉,則陽明之左太陽也。

 

凡加臨之客氣起於在泉之左氣,則太陽寒水加於初之氣,厥陰風木加於二之氣,少陰君火加於三之氣,以次相加,其中與主時之氣生旺而相得,克賊而不相得,可意會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47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氣相得而病者,何也?

 

六氣加臨,亦有相得而病者,故舉以問。

 

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

 

當去聲,後同。

 

六氣之中有二火,君火以明而在上,相火以位而在下。

 

如卯酉陽明司天,則少陰在泉,少陰之左太陰也。

 

太陰濕土加於初之氣厥陰風木,則少陽相火加於二氣之少陰君火,以火加火,其氣相得。

 

雖曰相得,以在下之火,加臨於上,不當位也。

 

《六微旨大論》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29:55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動靜何如?

 

承上文以下臨上之意,而問動靜何如,謂天動地靜,其加臨何如也。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地體常靜,承天氣而營運。

 

子午少陰司天者,從右行而交於丑未之太陰,則卯酉陽明在下者,從左行而交於辰戌之太陽,是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始於子而終於巳。

 

六期環會,則左右周天,其後復始於午而終於亥,則余而復會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0:07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

 

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 其所謂也,愿聞何以生之乎?

 

生,猶動也。

 

《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應地之氣,靜而守位。

 

帝引之以證岐伯下者左行之語,而愿聞地之所以動也。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候而已,猶不能 遍明。

 

天地動靜,猶言天動地靜也。

 

地雖靜,而地之五行亦遷移環轉,余而復會,故曰五行遷復。

 

前篇鬼臾區曰,臣斯十世。

 

雖鬼臾區其十世以上,止占候其氣而已,猶不能遍明其變化流行之理。

 

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

 

地者, 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

 

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

 

形精之動,猶 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易》曰:乾道變化,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

 

《易系》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象者,日月星辰之屬;

 

形者,山川動植之屬。

 

故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

 

天垂象,此七曜所以緯虛,言日月五星,經緯於太虛也。

 

地成行,此五行所以麗地,言天布五行,下麗於地,而生長化收藏也。

 

五行麗地,故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

 

七曜緯虛,故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

 

形類精氣之動,而形本乎精,是精為根,而形為葉,猶根本之與枝葉也。

 

但仰觀其天象,天雖高遠,理可知也,知天則知地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0:13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

 

否,批,上聲。

 

否,閉塞也。

 

地氣不升,天氣不降,則閉塞不通,故問地之為下否乎?

 

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

 

人戴天履地,故地為人之下,天覆於上,環繞地下,地在太虛之中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21:30:30 | 只看該作者

五營運大論第六十九篇

 

帝曰:馮乎?

 

馮,作憑。

 

憑,依也。

 

地為太虛之中,其有依乎?

 

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天清於上,地宣於下,大氣舉之,則所憑者氣也。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 溫之。

 

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游行其間。

 

寒暑六入, 故令虛而化生也。

 

統言之,則曰大氣。

 

析言之,則有燥暑風濕寒火六氣,游行出入於地中,而化生萬物也。

 

燥暑風濕寒火,在天無形之氣也。

 

干蒸動潤堅溫,在地有形之征也。

 

故風寒之氣,在於地下;

 

燥熱之氣,在於地上,濕土之氣,在於地中;

 

火熱之氣,游行其間。

 

一歲之中,日月營運,一寒一暑。

 

今風濕類乎寒,燥火類乎暑,是寒暑六氣入於地中,故令地在太虛之中,而化生萬物也。

 

由此而推之於人,肝腎在下,即風寒在下也。

 

肺心在上,即燥熱在上也。

 

脾位中央,即濕氣在中也。

 

三焦之氣游行於上中下,即火游行其間也。

 

人居天地之中,而與天地相參也。

 

故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此承上文之義而復言之。

 

上文云,燥以干之,故燥勝則地干。

 

暑以蒸之,故暑勝則地熱,惟蒸也,故熱。

 

風以動之,故風勝則地動。

 

濕以潤之,故濕勝則地泥,惟潤也,故泥。

 

寒以堅之,故寒勝則地裂。

 

裂,堅之極也。

 

火以溫之,故火勝則地固。

 

固,牢實也。

 

潤則泥,溫則固,理當然也。

 

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

 

天地之氣,何以候之於人。

 

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於診也。

 

《脈法》曰:天 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天地之氣,五運六氣也。

 

勝復之作,淫勝郁復也。

 

運氣之變,發為民病,非診候之可知也。

 

故診脈之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

 

即此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於診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8:34 , Processed in 0.32813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