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162|回復: 95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5-3-25 15:4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帝素問直解

 

書名 黃帝素問直解

 

作者 高士宗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分類 內經

 

品質 0%

 

http://jicheng.tw/jcw/book/黃帝素問直解/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000 金幣 +1000 龍幣 +100 學習 +100 收起 理由
巨蟹龍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1:10 | 只看該作者

 

著書家書成必序,序者,序著述之由,約以數語明此書之有裨於世也。

 

余於《黃帝素問》一書殫注十載告竣,名曰《直解》。

 

自謂有是經宜有是解,有是解宜付剞劂,會於吾心,質之古人,吾事畢矣,又何序焉?

 

孔安國序《尚書》云:伏羲、神農、黃帝書謂之三墳,皆言道也。

 

《素問》以陰陽之理,闡天人之道,天地陰陽俱於人身,人身陰陽同於天地,苟非其人,此道不明。

 

今以軒岐論而問之儒,儒必不知,諉諸醫;

 

復以軒岐所論而問之醫,醫且茫然,無以對。

 

嗚呼!

 

《素問》之傳數千百年矣,數千百年之不明,何日明之!

 

儒與醫之不知,何人知之!

 

且夫軒岐開醫道之原,而軒岐經論不彰;

 

方技為旁門之術,而方技偽書日盛。

 

醫安苟簡,畏其所難,必以軒岐《內經》教醫,天下其無醫哉!

 

嗟嗟!

 

是猶楊墨之言,充塞兩間,一旦語以孔孟之學,必譏其迂遠而不切於用矣。

 

誠如是,則余以是解解軒岐,亦即以是解質軒岐,不必質天下也已,又何序焉?

 

雖然,序之而不欲序傷之也。

 

心焉傷之,無可語者。

 

然豈竟無可語者,聊存數言,以俟後之君子。

 

時康熙乙亥之春 錢塘 高世 士宗題於侶山講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1:20 | 只看該作者

凡例九條

 

一、素問內經,乃軒岐明道之書,開物成務,醫道始昌。

 

雖秦煽毒,而醫書獨全。

 

後之注者,或割裂全文,或刪改字句。

 

剽竊詭道,實開罪於先聖。

 

如靈素合刻,篡集類經是已。

 

惟王太仆、馬元台、張隱庵注釋,俱屬全文。

 

然字句文義,有重復而不作衍文者,有倒置而未經改正者,有以訛傳訛而弗加詳察者。

 

余細為考校,確參訂正,庶幾補聖經,下禪後學。

 

二、六經文史,歷代有□卿大儒互參考訂,奕世宗仰。

 

至醫門經論,未得名儒碩士 閱鋟梓,故茫無征信,即《素問》一經,各家雖有注釋,余詳觀之,非苟簡隙漏,即敷淺不經。

 

隱庵集注,義意艱深,其失也晦。

 

余不得已而更注之,顏曰「直解」,世之識者尚其鑒諸。

 

三、隱庵先生有集注之刻,不便雷同,故曰「直解」。

 

注釋直捷明白,可合正文誦讀,非如張太岳《四書直解》,其訓詁有不可讀者。

 

四、《素問》八十一篇,原遺闕二篇,今已搜補矣。

 

每篇名目,俱當詮解,茲刻不第詮解篇名,即篇中大旨亦逐為指出。

 

一篇之中,分為數節,蓋以詞論冗繁,略分節旨,使觀者易於領會耳。

 

五、軒岐《素問》謂之聖經,不容假借,無奈後人著作方書,偏剿襲其義,摘取其文,而經脈針刺之理、三才運氣之道,茫乎若迷,鳴呼!

 

世如斯、醫如斯,學道者又如斯,則經幾晦於方技,將見素問內經徒寄空名於天壤耳!

 

後之業是道者,當知篇章字句,皆屬珠璣,毋容稍為去取者也。

 

六、是注體會先聖微意,言言中的,字字見解,而一針一血,尤必深入淺出,俾千百世後,永為畫定不易之說,庶軒岐問答之神,躍躍紙上,而至精至微之理,炳若日星。

 

然道非淺近,故本注云:非其人勿授、非其真傳不傳。

 

余之勞心神、歷寒暑,以成此解,亦第藏之名山,傳之其人而已,此復何計哉。

 

七、《素問》注解,不下十余家,余多方購覽,而明顯入彀者,十不得一。

 

然世之學人,便知諸刻紛壇,其中是非莫辨、真偽難分,余豈能執余注而告諸人曰:余解是真也,非偽也。

 

噫!

 

必不能矣!

 

所以雖付剞劂,要亦信諸吾心,質之軒岐,不冀人之知也。

 

雖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倘後之君子,或嗣而續之,倡而明之,又余之深幸也夫。

 

八、《素問》論人身陰陽、血氣,臟腑、經脈,而無治病之法,是以數千年來,醫家咸置不問,蓋意理精深,無從控討。

 

是解則理明義達,不冗不漏。

 

然必誠切研求,潛心會悟,始能得其旨趣。

 

昔者,余著《傷寒集注》,梓以問世,亦可謂理明義達,不冗不漏矣,而研求會悟,似鮮其人,因思《素問》之書,亦猶是也。

 

言念及此,良可悲已。

 

九、《素問直解》外,更有《本草崇原》、《靈樞直解》、《金匱集注》聖經賢論剞劂告竣。

 

尤有《醫學真傳》之梓,蓋本神農、黃帝、仲景諸書,而詳明識證施治、品方用藥之法也。

 

余嘗謂聖賢經論,猶布帛菽粟,布帛御寒而必為之衣,菽粟救飢而必為之食。

 

《醫學真傳》亦為衣而使人可衣,為食而令人可食也。

 

然必經論俱成而後梓也,姑有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1:28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一

 

《素問》為《黃帝內經》,本太素渾元之理,闡天人合一之道。

 

謀諸岐伯,開示諸臣。

 

雖岐伯之言居多,而黃帝之問實啟之。

 

故後世以《黃帝內經》九卷,稱為《素問》。

 

漢?班固《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1:37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上古者,黃帝之時追溯混沌初開,鴻 始辟也。

 

天真者,天性自然之真,毫無人欲之雜也。

 

帝欲壽天下之民,故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今時之人不能也。

 

更欲昌天下之後,故言人壽雖年老有子。

 

而今時之人,又不能也。

 

終舉上古真人,乃上古天真之人也。

 

中古至人能同於上古之真人者也。

 

其次有聖人,其次有賢人,能學中古之至人,無愧於上古之真人。

 

故名《上古天真論》。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徇,循同。

 

長,上聲。

 

下仿此。

 

史臣敘《黃帝素問》,而先為紀述之。

 

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繼神農而有天下。

 

生於軒轅之丘,故名軒轅。

 

以土德王天下,故號黃帝,在,察也。

 

史臣追述而稽察之。

 

故曰昔在「生而神靈」。

 

度越凡流,天授之聖人也。

 

「弱而能言」,生而知之,弱年即能立言也。

 

循,順也。

 

齊,正也。

 

「幼而循齊」,年雖幼,能順其正也。

 

敦,誠信也。

 

敏,通達也。

 

「長而敦敏」,長則誠信通達,垂拱致治,教化大行也。

 

「成而登天」,帝鑄鼎於鼎湖之山,鼎成升仙,群臣攀龍髯而莫及也。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  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

 

人將失之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1:50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岐伯為帝師,故史臣稱為天師。

 

帝欲天下之人,壽同上古。

 

故問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度,越也。

 

年越百歲,而動作且不衰。

 

今時之人,年僅半百,而動作皆衰者,豈古今時世之異耶?

 

抑不得其道而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朮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  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言非時世之異,乃人自失其道也。

 

上古之人,其知養生之道者,能取法於天地之陰陽,調和於五行之術數,知陰陽術數之道,則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以養其形,不妄作勞,以安其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此所以春秋皆度百歲乃去也。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 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樂,音落,下同,余篇仿此。

 

今時之人,不知養生之道,而且戕賊其生。

 

酒能亂性,若以酒為漿,則心不由理,而以妄為常矣。

 

以酒為漿,則身不由心,而醉以入房矣。

 

醉以入房,是以欲竭其精也。

 

以妄為常,是以耗散其真也。

 

竭精耗真,則不知持滿之道以養身,不知隨時御神之法以養心,但務快其心,而其身則逆於生樂,致起居無節,不能形與神俱,故年半百而動作皆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 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同。

 

上古聖人,恐人為外邪所侵,故教下也。

 

凡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虛邪賊風,教其避之有時,其心則恬 虛無,而本元之真氣從之,不竭其精,時御其神,則精神內守,外知所避,內得其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 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 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內得其守,外知所避,是以內則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外則形勞而不倦,內外安和,故氣從以順,各從其欲,而皆得所愿也。

 

故外則美其食,任其服;

 

內則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上古之民,不同於今日之民,其民故曰朴。

 

夫美其食,任其服,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

 

樂其俗,是以淫邪不能惑其心。

 

高下不相慕,是以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其民曰朴。

 

故合於養生自然之道。

 

所以上古之人,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道合則德全,而不致傾危也。

 

由是,則非時世之異,而人自失其道也。

 

此一節,言形與神俱,則內外安和,道合德全而能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05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

 

將天數然也?

 

帝既欲壽天下之民,更欲昌天下之後,故問人年老而無子者,自身之材力盡耶?

 

抑將天數拘限而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更,平聲,下同。

 

人之生子,天數固有常期。

 

材力亦有定數,天施地生,在人則男施女生。

 

故先論女子。

 

女子起於七歲者,偶得奇數,陰中有陽也。

 

故女子七歲,腎氣始盛。

 

《五臟生成篇》云:「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

 

」齒者,骨之余,腎氣盛,故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任脈之任,平聲,余篇仿此。

 

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

 

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任脈通,則太衝脈盛。

 

《骨空論》云: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上關元。

 

是任脈合少陰也。

 

《陰陽離合論》云:太衝之地,名曰少陰。

 

是太衝亦合少陰也。

 

故任脈通,太衝脈盛,則少陰癸水之月事以時下。

 

月事時下,腎氣勻調,故有子,言有子自二七始也。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平均,平滿均調,無太過無不及也。

 

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齒根尖深者名牙,牙之最後生者,名真牙。

 

言七歲腎氣始盛,至三七而充足也。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筋骨,肝腎之所主也。

 

堅,固足也。

 

肝腎固足,故發長極,身體盛壯也。

 

言四七,內堅固,外充滿,無以復加也。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墜。

 

陽明之脈,行於面,衰則面始焦。

 

陽明多血多氣,衰則血氣不充溢於毛竅,故發始墜。

 

言四七血氣盛極,至五七而始衰也。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也。

 

三陽之脈,皆起於面,故脈衰於上,始則面始焦者,至此則皆焦矣。

 

始則發始墜者,至此則始白矣。

 

言五七陽明脈衰,至六七而三陽皆衰也。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太衝脈盛,至七七而任脈虛,太衝脈衰少,是以天癸竭。

 

天癸之水,行於地中,水竭則地道不通,不通故有形之經脈敗壞,而無子也。

 

此女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男子起於八歲者,奇得偶數,陽中有陰也。

 

腎氣實者,言八歲以前,腎氣尚虛,至此始實也,腎合骨,其榮發,故發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寫,瀉同,余篇仿此。

 

二八腎氣盛者,言八歲方實,至二八而始盛也。

 

腎氣盛,故天癸至,天癸至,則精氣滿溢而外瀉。

 

男女媾精,故陰陽和而有子。

 

言男子二八,始能有子也。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腎氣平滿均調,則精氣營運,故筋骨勁強,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言男子三八,而腎氣衝和也。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三八,筋骨勁強,至四八,則有餘而隆盛矣。

 

筋骨隆盛於內,則肌肉亦滿壯於外。

 

男子腎氣至四八而內外有餘也。

 

五八,腎氣衰,發墜齒槁。

 

腎氣八歲始實,四八盛極,至五八而始衰。

 

腎氣實,則發長齒更,腎氣衰,則發墜齒槁,自然之理也。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

 

五八衰在下之腎氣,至六八,則在上之陽氣亦衰竭矣。

 

蓋陽氣盛,則其顏光,毛髮長。

 

今陽氣衰竭於上,故面焦,髮鬢斑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竭。

 

藏,作臟,余篇凡作臟者,俱不釋,如字則釋之。

 

肝氣衰者,腎水不生肝木也。

 

肝衰,則血不榮筋,故筋不能動。

 

肝衰則天癸已竭。

 

男子之天癸,精也。

 

天癸竭,則精少,精少,則腎臟衰。

 

腎臟衰,不但衰無形之氣,有形之形體,亦皆竭矣。

 

八八,則齒發去。

 

五八腎氣始衰,則發墜齒槁。

 

至八八,則齒發離形體而去矣。

 

此男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墜,天癸盡矣。

 

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五藏,臟同;

 

六府,腑同。

 

余篇臟腑,俱仿此。

 

而臟之藏,如字,解墜同懈惰。

 

先天癸水,籍後天水穀以生。

 

故腎者主水。

 

水,癸水也:受五臟六腑水穀所化之精,而藏之於腎。

 

夫六腑之精,歸於五臟,五臟之精,復歸於腎,故必五臟盛,精乃能瀉。

 

今五臟皆衰,筋骨懈惰,而天癸亦盡矣。

 

天癸盡於內,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見於外,此其所以無子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14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上文論男女天癸之常,以明今時不同於上古。

 

帝欲今時之人同於上古,故問有其年已老而猶然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 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年老有子,此其天壽過度,七七、八八,不能限也。

 

其人必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故老而有子也。

 

此雖有子,非其常數;

 

若以常數論之,男子天癸不過盡於八八,女子天癸不過盡於七七,而上天之氣,下地之精皆竭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21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道者,百數有子,女子不在其中;

 

上文年老有子,亦但問男子,岐伯兼論男女,故帝復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34 | 只看該作者

上古天真論第一篇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形有盡,道無窮。

 

夫道者,自能卻老而全形,天之常數,不得限之。

 

故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此一節,言生子有常數,惟道者能卻老全形,雖壽而有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 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道者,百數有子,惟古為然。

 

故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乃稟道之人也。

 

道居天地之上,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故其人能提挈天地;

 

大道無情,營運日月,故其人能把握陰陽;

 

呼吸而天地之精氣合,故呼吸精氣,獨立而天地之元神守,故獨立守神。

 

真人肌肉之體,與天地清寧之體無二,故肌肉若一。

 

如是,故能壽敝天地。

 

敝,盡也。

 

壽盡天地,則無有終時。

 

凡此皆其道之所生,上古真人之稟道者如此。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 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

 

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至,極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極盡人道,以歸於真也。

 

淳德全道者,淳其天性之德,全其固有之道也。

 

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者,和調於天地陰陽之四時也。

 

去世離俗者,身居世俗之內,心超世俗之外也。

 

積精全神者,精積而神全也。

 

能如是也,故形體游行於天地之間,聰明視聽於八達之外,此至人全道,蓋益其壽命而自強者也。

 

其體亦歸於真人。

 

此中古至人,歸真以合道者如此。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 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 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恚,音惠,余篇仿此。

 

聖人者,先知先覺之人也。

 

真人居天地之上,至人去世俗之間。

 

聖人,則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其居世俗之內也,則適嗜欲於世俗之間,而無恚嗔之心,其行已也,不欲自離於世,亦被服而章。

 

服,衣也。

 

章,冠也。

 

其舉動也,不欲觀於習俗,故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

 

內無思想,則以恬愉為務,外不勞形,則以自得為功。

 

不勞形而自得,則形體不敝。

 

敝,壞也。

 

無思想而恬愉,則精神不散。

 

散,失也。

 

如此,則壽亦可以百數,是同於至人之益其壽命而強者矣。

 

此言聖人之同於至人者如此。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 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約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別,音逼。

 

賢人者,則古稱先,闡幽發微之人也。

 

法則天地者,上法天,下則地也。

 

日月星辰系於天,故象似日月,辨列星辰。

 

象似者,效像擬似。

 

辨列者,分辨條列也。

 

陰陽四時征於地,故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逆,迎也。

 

陰陽之變,迎而從之,四時之常,分而別之。

 

如此,則將從上古,而合約於道,能如是也,亦可使益壽。

 

猶言亦可如至人,而使益其壽命也。

 

而有極時者,真人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賢人則有極時,此賢人學道,亦可如聖人,而幾於至人者如此。

 

此一節,承上文道者年壽有子之意,言上古真人能全道,中古至人能全真,聖人賢人,全真以合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42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舊本誤傳大論,今改正。

 

四氣調神者,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志也。

 

君臣問答,互相發明,則曰論。

 

無君臣之問答則曰篇,余皆仿此。

 

此篇乃黃帝繼上文而言之,欲人四氣調神以全其天真也。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為,去聲;

 

下此為之為俱同。

 

春氣從陰而陽,開發冬時閉藏之氣,故此為發陳。

 

四時之氣,天地主之,至春則天地俱生。

 

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天地俱生,則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 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予,輿同,長上聲,下同。

 

人體春時之氣而調神,當夜臥早起,以使其生,廣步於庭,以運其身。

 

步庭之時,更當被發緩形,以使肝志內生。

 

志者,神之所依也。

 

肝志內生,故但生之而勿殺,但予之而勿奪,但賞之而勿罰。

 

凡此皆所以逐其春生之氣,故曰此春氣之應,在人為養生之道也。

 

若逆之而不養其生,則傷肝,肝傷則春無以生,故至夏有寒病之變,而奉夏長者少。

 

是知調春生之氣,乃為夏長之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50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夏三月,此為蕃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蕃,蕃衍。

 

秀,榮秀也。

 

夏時從生而長,則蕃衍矣。

 

既長而盛,則榮秀矣。

 

天地氣交者,天氣盡施於地,地氣盡騰於天。

 

萬物華實者,華美成實也。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 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 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音皆。

 

余篇仿此。

 

人體夏時之氣而調神,當夜臥早起,以遂其長,無厭於日,以厲其心,夏日最長而無厭,則心氣清明,故使心志無怒。

 

無怒,平和也。

 

心志平和,則凡華英者,皆使之成秀矣。

 

華英成秀,則氣機充溢,故使氣得以疏泄,若所愛在外者然。

 

凡此,皆所以遂其夏長之氣。

 

故曰此夏氣之應,在人為養長之道也。

 

若逆之而不養其長,則傷心,心傷則夏無以長,故至秋有陰寒之 瘧,而奉收者少。

 

秋無以收,冬何以藏,故冬至重病。

 

是知養夏長之氣,不但為秋收之基,且為冬藏之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2:59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秋三月,此為榮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夏時盛極,秋氣舒緩,其時則從容而平定也。

 

天氣以急,肅殺將至也,地氣以明,草木將凋也。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 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飧,音孫,余篇同。

 

藏,如字,下同。

 

人體秋時之氣而調神,當早臥以寧,早起以清。

 

與雞俱興者,雞臥則臥,雞起則起也。

 

早臥早起,所以使肺志安寧,以緩秋時之刑殺也。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者,言使志安寧,所以收斂神氣也。

 

以緩秋刑,所以使秋氣平也,是五臟之志,即五臟之神矣。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者,言收斂神氣,乃無外其志也。

 

使秋氣平實,使肺氣清也,是五臟之神,即五臟之志矣。

 

凡此,皆所以遂其秋收之氣,故曰此秋氣之應,在人為養收之道也。

 

若逆之而不養其收,則傷肺,肺傷,則秋無以收,故冬為飧泄之病,奉冬藏者少,是知調秋收之氣,乃為冬藏之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08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坼,音拆。

 

余篇同。

 

閉,閉塞。

 

藏,伏藏也。

 

水冰,水性至動,凍而冰也。

 

地坼,地體至濃,裂而坼也。

 

無擾乎陽,地氣固藏,不騰於天也。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人體冬時之氣而調神,當早臥晚起,以避其寒,必待日光,以就其溫,使腎志若伏若匿,而退藏於密。

 

若有私意而不出諸口,若己有得,而不告諸人者然。

 

去寒就溫,去戶外之寒,以就深室之溫也。

 

無泄皮膚,使氣亟奪,無以寒風泄其皮膚,使陽氣亟奪也。

 

凡此,皆所以遂其冬藏之氣,故曰此冬氣之應,在人為養臟之道也。

 

若逆之而不養其臟,則傷腎,腎傷,則冬無以藏,故至春為痿厥之病,而奉春生者少,是知調冬藏之氣,乃為春生之基。

 

此一節,言隨四時之氣,調五臟之神,為生長收藏之先基也。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

 

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19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四時之氣,天氣主之。

 

天氣清淨,言天純粹無為也。

 

光明者也,言天覆照無私也。

 

天之內而清淨,外而光明,由於藏德不止;

 

藏德不止,即天之所以調神,故位極其高,體隆於上,而不下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天德惟藏,大明不明,故有日焉,為之明於晝;

 

有月焉,為之明於夜。

 

使天自用其明,則日月不明,日月不明,則四時不成,邪害天地之空竅。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邪害天之空竅,則所謂陽氣者,閉塞於上,而不下降矣。

 

邪害地之空竅,則所謂地氣者,昏冒其明,而不上承矣。

 

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

 

應,平聲。

 

地氣上升則為雲霧,天氣清明,則有白露,若地氣不升,而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矣。

 

精,猶極也。

 

表,四布也。

 

上下交通而四布,則萬物秉命以施生,若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而名木多死矣。

 

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 不榮。

 

菀,音郁,義通,余篇仿此。

 

惡氣,不正之氣也。

 

發,散發也。

 

惡氣不發,則四時之風雨不節,而清潔之白露不下,凡草木皆菀 不榮。

 

菀,郁也;

 

 ,枯也。

 

凡此,皆閉塞冒明之所致也。

 

賊風數至,豪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數,音朔。

 

夫名木多死,菀 不榮,由於賊風數至,豪雨數起,致天地四時之氣,失其常度,故不相保,而與道相失。

 

如是,則天地之氣,亦未央而絕滅矣。

 

央,久也。

 

此天地失道,而四時不成,皆邪害空竅之所致也。

 

惟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從之者,處天地之和,順四時之氣也。

 

惟聖人從之,故養身,則身無奇病,治人,則萬物不失,生氣流行而不竭也。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 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31 | 只看該作者

四氣調神篇第二篇

 

凡少陽少陰之少,去聲,余篇同。

 

從之則順,反之則逆。

 

少陽主春生之氣,逆春氣,則少陽不生。

 

肝木王於春,逆則肝氣內變。

 

太陽主夏長之氣,逆夏氣,則太陽不長。

 

心火王於夏,逆則心氣內洞。

 

太陰主秋收之氣,逆秋氣,則太陰不收。

 

肺金王於秋,逆則肺氣焦滿。

 

少陰主冬藏之氣,逆冬氣,則少陰不藏。

 

腎水王於冬,逆則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浮 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夫四時之太少陰陽者,乃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

 

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

 

養陽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不息之門。

 

若不能養而逆其根,則伐其本,且壞其真矣。

 

逆根伐本壞真,不能浮沉於生長不息之門。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四時之氣,不外陰陽。

 

陰陽之氣,征於四時。

 

故陰陽四時者,乃萬物之終而復始也。

 

終矣而始,是死而復生之本也。

 

若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從而不逆,是謂得道之聖人。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承上文得道,而言道者。

 

聖人行之於先,愚者佩之於後,佩之而從陰陽,則生,不能佩而逆之,則死。

 

從之則治,所以生也;

 

逆之則亂,所以死也。

 

從,順也。

 

反順為逆,則陰不交陽,陽不交陰,上下表裡不通,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  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聖人不治已病之候,而治未病之先,不治已亂之日,而治未亂之時,即此從之而不逆之之謂也。

 

若已病而後藥,已亂而後治,取而譬之,不亦晚乎!

 

此一節,言天藏德而四時成,聖人從之,所以調神而全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41 | 只看該作者

生氣通天論第三篇

 

生氣通天者,人身陰陽五行之氣,生生不已,上通於天也。

 

氣為陽,主生。

 

故帝論陽氣內藏,則承上衛外,可以上通於天。

 

伯謂陽主外,陰主內。

 

陽外,而復秘密;

 

陰內,而能起亟,則精固於內,氣立於外,可以上通於天,長有天命,故名《生氣通天論》。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昔,生之本,本於陰陽;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 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帝論人之生氣,上通於天,追溯孕含未剖,太虛寥廓之時,故曰自古通天者,乃有生之本,本於人身之陰陽。

 

凡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地氣之九州,人氣之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此生氣之所以通天也。

 

六合,四方上下也。

 

九州,冀、兗、青、徐、梁、荊、雍、豫、楊也。

 

九竅,兩目、兩耳、兩鼻、口、前後陰也。

 

五臟,肝、心、脾、肺、腎也。

 

十二節,兩手、兩肘、兩臂、兩足、兩 、兩髀,皆神氣之游行出入也。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數,音朔。

 

凡人之生,各具五行,故其生五。

 

五行之理,通貫三才,故其氣三。

 

人之一身,三才具備,以人身三才之氣,數犯此五行者,則木有風邪,火有熱邪,土有濕邪,金有燥邪,水有寒邪,故邪氣傷人。

 

邪氣傷人,壽命不保,此生五氣三,乃人身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

 

此因時之序。

 

故聖 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散,上聲。

 

解,作懈。

 

下同。

 

清淨者,蒼天之氣也。

 

天氣清淨,則人之志意亦治,是天氣之通於人也。

 

順之者,順此清淨之氣也。

 

故順之則陽氣外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

 

所謂順之者,此因時之序,言因四時之次序而清淨也。

 

惟聖人能順之,故聖人傳精神。

 

所謂傳精神者,乃服天清淨之氣,而通吾身之神明,若人不能順而失之,則陽氣不從內以達外,故內閉九竅,外雍肌肉,不從肌肉而充皮膚,故衛氣散解,此人不服天氣,謂之自傷。

 

陽氣不固,故曰氣之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48 | 只看該作者

生氣通天論第三篇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

 

則折壽而不彰。

 

人身陽氣,如天如日。

 

蓋營運通體之陽氣,若天旋轉。

 

經脈之陽氣,若日也。

 

通體之氣,經脈之氣,各有其所,若失其所,則營運者,不周於通體,施轉者,不循於經脈,故短折其壽而不彰著於人世矣。

 

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天氣清淨,明德惟藏。

 

故天之默運於上也,當以日光明。

 

是故人身之陽氣,因之而上。

 

陽因而上,其體如天;

 

衛外者也,其體如日,此陽氣之若天與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3:56 | 只看該作者

生氣通天論第三篇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清淨之氣,天人之正氣也。

 

寒暑燥火濕風之氣,天人之淫氣也。

 

若因於寒,則欲如運樞。

 

運樞者,寒邪卒至,則起居如驚,神氣乃外浮以應之也。

 

由是而知,因於寒,乃陽因而上也,欲如運樞,衛外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44:06 | 只看該作者

生氣通天論第三篇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若因於暑,夏月皮毛開發,故汗;

 

煩則喘喝,暑邪傷陽也。

 

靜則多言,暑邪傷陰也。

 

若傷暑無汗,則病燥火之氣,故體若燔炭。

 

燔炭,燥火也。

 

故必汗出而散。

 

言陰液出於皮毛,則暑邪燥火始散。

 

由是而知,因於暑,乃陽因而上也。

 

汗出而散,衛外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08:06 , Processed in 0.2968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