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0:27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四經十二從者,人身有四時之大經,十二脈之相從也。

 

經,常也;

 

從,順也。

 

帝問四經十二從,以明陰陽有經常,從順之道也。

 

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四經,應春夏秋冬之四時;

 

十二從,應一歲之十二月;

 

十二月,復應人身之十二脈。

 

脈,經脈也。

 

經脈歌云: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已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經脈臟腑相合,雌雄相應,故脈有陰陽。

 

知陽者可以知陰,知陰者,可以知陽,此陰陽之相通也。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 必死也。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

 

別於陽者,知病處也;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陰陽互見,彼此相資。

 

若以陽脈論之,凡陽有五,肝心脾肺腎,皆有和平之陽脈也。

 

五五二十五陽者,肝脈應春,心脈應夏,脾脈應長夏,肺脈應秋,腎脈應冬。

 

春時而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有微弦之胃脈;

 

夏時而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有微鉤之胃脈;

 

長夏而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有微緩之胃脈;

 

秋時而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有微毛之胃脈;

 

冬時而肝心脾肺腎之脈,皆有微石之胃脈,是五五二十五陽。

 

蓋五臟三陰之脈,皆有陽和之胃脈。

 

若無陽和之胃脈,則所謂陰者,乃三陰之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又申明所謂陽者,乃中焦胃脘之陽,而五臟籍以資生者也。

 

若無胃脘之陽,而別於陽者,知病所發之處也;

 

見真藏之陰,別於陰者,則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別於陽者,知病忌時;

 

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三陽在頭,謂手太陽之脈,終於目內 ;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

 

手陽明之脈,終於兩鼻孔;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 中,循發際,至額顱;

 

手少陽之脈,終於目銳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也。

 

三陰在手,謂足厥陰之脈,注肺而終,交手太陰,出於手大指次指之內廉;

 

足太陰之脈,注心中而終,交手少陰,循手小指之內而出;

 

足少陰之脈,絡心,注胸中而終,交手厥陰,循手小指次指而出也。

 

夫三陽在頭,三陰在手,一氣營運,皆有胃脘之陽,故曰所謂一也。

 

若無胃脘之陽,而別於陽者,不但知病處也,且知病死忌之時。

 

無胃脘之陽,見真藏之陰,而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 者為陽。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心至懸絕,九日死;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腎至懸絕,七日死;

 

脾至懸絕,四日死。

 

數,音朔。

 

知病知忌,知死知生,眾人不知,醫獨知之。

 

故當謹熟陰陽,無與眾謀。

 

夫不與眾謀,乃診脈而得其微。

 

故所謂陰陽者,即脈之去者為陰,脈之至者為陽,脈之靜者為陰,脈之動者為陽,脈之遲者為陰,脈之數者為陽,此平人脈法也。

 

凡持真脈之藏脈,而知死生之期者,如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懸絕,真藏弧懸,與胃脘之陽相絕也。

 

急,勁急也。

 

十八日者,木之生數三,三而三之,則為九,再九而十八也。

 

心至懸絕,九日死者,火之生數二,成數七,九日火之生成數也。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者,金之生數四,三四而為十二也。

 

腎至懸絕,七日死者,水之生數一成數六,七日水之生成數也。

 

脾至懸絕,四日死者,土位中央,灌溉四旁,上火下水,左木右金,土氣不能四應,故四日死。

 

此診真藏之脈,而知死生之期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0:36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皆為岐伯之言,史臣復加三日者,承上文別陽知病之離,而復言二陽、三陽、一陽之病也。

 

二陽,陽明胃土也。

 

土借火生,胃由脾運,今病心脾,是火不能生土,脾不能運胃也。

 

二陽為水穀之海,精血之所資生。

 

有不得隱曲者,男子精虛,不得為房幃之隱曲也。

 

女子不月者,女子血虛,月事不以時下也。

 

其傳為風消,血虛風勝,而肌肉消枯也。

 

其傳為息賁,精虛氣逆,而喘息奔迫也。

 

有一於此,皆死不治。

 

所以申明二陽病處,且知忌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0:44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 ;

 

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音善。

 

 ,音淵。

 

余篇皆同。

 

三陽者,太陽膀胱寒水也。

 

太陽本寒標熱,故發寒熱。

 

太陽經脈,從頭下項,挾脊貫臀,下抵 足,故下為癰腫。

 

下臀,下髀 也。

 

癰腫,經脈血氣,逆於肉理也。

 

及為痿厥,腿足痿痹而厥逆。

 

筋虛則痿,氣虛則厥也。

 

 ,小腿酸疼也。

 

其傳為索澤,膀胱水澤枯索也。

 

其傳為頹疝,陰器睪丸,連膀胱而腫脹也。

 

所以申明三陽病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0:56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

 

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

 

膈,隔同。

 

下仿此。

 

一陽者,少陽初生,膽木也。

 

病則初陽不升,故下氣。

 

真氣少,則客氣上逆,故善咳。

 

陽氣虛則土寒,故善泄。

 

其傳為心掣,木不生火,心氣虛寒,而掣痛也。

 

其傳為膈,火虛土寒,胸膈不利也。

 

所以申明一陽病處也。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夫病在陽而發於陰,病在陰而合於陽,故又舉二陽一陰,二陰一陽,三陽三陰之發病也。

 

二陽,陽明也。

 

一陰,厥陰也。

 

陽明厥陰主闔,如二陽一陰發病,則二陽不能為陽之闔,一陰不能為陰之闔,不能闔而乍闔,則主驚駭。

 

背為陽,主開,不能轉開為闔,故背痛。

 

陰氣上衝而復下,則善噫。

 

噫,噯也。

 

陽氣下行而復上,則善欠。

 

欠,呵欠也。

 

此一陰發病,為肝虛風勝,二陽發病,土受木克,故曰風厥,語風氣盛,而中土厥逆也。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

 

二陰,少陰也。

 

一陽,少陽也。

 

少陰少陽主樞。

 

二陰一陽發病,則二陰不能樞轉於內,一陽不能樞轉於外,故善脹。

 

申明善脹者,非腫脹之謂,乃心滿善氣。

 

蓋陰樞不轉,則心滿;

 

陽樞不轉則善氣也。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三陽,太陽也。

 

三陰,太陰也。

 

太陽太陰主開。

 

三陽三陰發病,則三陽不能開於陽,三陰不能開於陰,故為偏枯痿易。

 

偏枯,半身不遂,痿易,痿痹易常,是太陽不能為開也。

 

四肢,太陰脾土之所主,不舉,太陽不能為開也。

 

所以申明別於陽,而知病處者如此。

 

鼓一陽曰弦,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鉤,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淄。

 

舊本,弦訛鉤,鉤訛弦,今改正。

 

脈體內應五臟,外合四時,皆有胃氣。

 

故鼓一陽曰弦,鼓動一陽初升之氣,則脈微弦,內應肝臟,外合春生之木氣也。

 

鼓一陰曰毛,鼓動一陰初升之氣,則脈微毛,內應肺臟,外合秋收之金氣也。

 

鼓陽勝急曰鉤,鼓動陽氣,既勝既急,則脈微鉤,內應心臟,外合夏長之火氣也。

 

鼓陽至而絕曰石,鼓動陽氣,至而復絕,脈沉如石,內應腎臟,外合冬藏之水氣也。

 

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陰陽相過,其脈則滑曰淄。

 

內應脾臟,外合四時之土氣也。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

 

藏,如字。

 

陰陽內外彼此相濟,如陰中無陽,則陰爭於內;

 

陽中無陰,則陽擾於外。

 

陽擾於外,則皮毛之魄汗未藏,魄汗未藏,外而不內也。

 

陰勝於內,則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逆起熏肺,喘鳴,內而不外也。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

 

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04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淖,音鬧。

 

獨陽不生,獨陰不長。

 

陰之所生,和本曰和,言陰之所以能生萬物者,以陰和而復本於陽和也。

 

由此言之,則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是故剛與剛,則為獨陽,必陽氣破散。

 

陽氣破散於外,則陰氣乃消亡於內矣。

 

此剛與剛,則為獨陽,而陰陽不和也。

 

若柔與柔,則為獨陰。

 

淖者,柔與柔相合也。

 

故淖則剛柔不和。

 

經氣借陽和以營運,今惟陰無陽,則經氣乃絕,此柔與柔則為獨陰,而陰陽不和也。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夫柔與柔則為死陰,剛與剛則為生陽。

 

死陰生陽,皆非正也。

 

故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陽奇之數,從一而三,三日死,為其無陽也,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陰偶之數,由二而四,四日死,為其無陰也。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 謂之辟陰,死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11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重,平聲。

 

辟,僻同。

 

之,移也。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移熱於心,謂之生陽。

 

肝木生火,臟熱相移,故曰生陽,是即剛與剛也。

 

《氣厥論》云:肝移熱於心則死。

 

所以然者,火熱自焚,心氣厥逆也。

 

心移寒於肺,謂之死陰。

 

肺金如天,心火如日,火日衰微,若天無日,故曰死陰,是即柔與柔也。

 

《氣厥論》云:心移寒於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

 

所以然者,天日虛寒,水精不布也。

 

不但此也,若肺之腎,謂之重陰,腎為陰寒之臟,肺寒而復移於腎,故曰重陰。

 

腎之脾謂之僻陰,脾為陰中之至陰,腎寒而復移於脾,是陰寒入於幽僻,故曰僻陰。

 

此生陽死陰,重陰僻陰,有一於此,皆死不治。

 

此申明別陽知病忌,別陰知死期者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19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結陽者,腫四肢。

 

承上文別陽別陰,而復論陽結陰結。

 

結陽者,陽氣自結,不和於陰也。

 

四肢為諸陽之本,故結陽者腫四肢,此陽氣為病,而征乎外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26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結陰者,陰氣自結,不和於陽也。

 

血乃陰屬,故結陰者,便血一升,瘀血去而陽氣和。

 

若陽氣不和,仍為陰結之病,而便血一升,是再結二升也。

 

瘀血去而陽氣不和,仍為陰結之病,而便血一升,是三結三升也。

 

此陰血為病,而征乎內也。

 

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36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斜,作邪。

 

少腹之少,去聲。

 

余篇少同。

 

陰陽結邪,陰陽並結而為邪病也。

 

人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今陰陽並結,致多陰少陽,是陰寒盛,陽氣虛,故曰石水。

 

石水,腎水也。

 

少陰主腎,位居少腹,故少腹腫。

 

此言陰陽結邪,致陰盛陽虛,而病二陰之石水也。

 

二陽結,謂之消。

 

二陽,陽明也。

 

陽明之上,燥氣主之。

 

結則燥氣獨盛,故飲水過多,而謂之消。

 

三陽結,謂之膈。

 

三陽,太陽也。

 

太陽為諸陽主氣,常從胸膈而入於中土,從中土而出於膚表,結則不能出入,故謂之膈。

 

膈,猶隔也。

 

三陰結,謂之水。

 

三陰,太陰也。

 

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結則濕氣獨盛,故謂之水。

 

與少陰之石水不同也。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一陰,厥陰也。

 

一陽,少陽也。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

 

少陽之上,火氣主之。

 

陰陽皆結,風火熾而肺金傷,故謂之喉痹。

 

喉為天氣,肺實主之。

 

痹者,閉也。

 

此言陽結陰結則病,是非陰陽之常,而為陰陽之別也。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陰陽虛,腸 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49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別論第七篇

 

搏,音博。

 

余篇同。

 

陽結陰結則病,陽搏陰搏則死。

 

故復論陰陽之搏。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言陰氣過盛,搏擊於內,不與陽和,似乎別出,陰盛蓄陽,故在婦人謂之有子。

 

若陰搏陽別而屬陰陽正氣之虛,證見腸 而下泄者死。

 

即在婦人,亦非有子。

 

所以申明陰搏有屬有子,有屬病死也。

 

陽加於陰,謂之汗。

 

陰虛陽搏,謂之崩。

 

陽加於陰謂之汗,言陽氣有餘,內加於陰,陰得陽而外出,故謂之汗。

 

若陽加於陰,陰氣內虛,不與陽和,陽氣搏擊,陽搏於內,則陰虛陽盛,故謂之崩。

 

崩,血下墮也。

 

所以申明陽搏,有屬陰陽和而汗出,有屬陰陽不和而血崩也。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

 

夫陰搏則陰盛,陽搏則陽盛。

 

有屬無病者,有屬有病者,有屬病死者。

 

若經脈不和,手足陰陽俱搏者死,故舉三陰三陽而復論之。

 

三陰俱搏者,手足太陰脾肺之氣,俱搏擊於內也。

 

二十日夜半死者,土之成數十,金之成數九。

 

夜半者,半夜子初,乃十九日之終,交二十日之子陽,而即死也。

 

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

 

二陰俱搏者,手足少陰心腎之氣,俱搏擊於內也。

 

十三日夕時死者,水之成數六、火之成數七,終水火之成數而死也。

 

又曰夕時者,乃十三日之終,至戌亥方死,所以別上文二十日夜半之子陽也。

 

一陰俱搏,十日死。

 

一陰俱搏者,手足厥陰肝與心包之氣,俱搏擊於內也。

 

十日死者,木之成數八,火之生數二也。

 

十日者,終木之成數,火之生數而死也。

 

此三陰五臟相搏,與之死期者如此。

 

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陽俱搏者,手足太陽膀胱小腸之氣,俱搏擊於內也。

 

且鼓者,三陽既搏且鼓動,手足之一陽也。

 

手之一陽,少陽三焦也;

 

足之一陽,少陽膽經也。

 

膀胱,水也;

 

小腸三焦,火也;

 

膽,木也。

 

三日死者,水之生數一,火之生數二,合而為三。

 

又三者,木之生數。

 

盡水火之生數而死於木也。

 

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

 

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

 

三陰三陽俱搏者,手足太陰合手足太陽之氣,而相搏擊也。

 

手太陰,肺金,天也;

 

足太陰,脾土,地也;

 

手太陽,小腸,火也;

 

足太陽,膀胱,水也。

 

太陰,天地之氣;

 

太陽,水火之氣。

 

不和,故心腹滿。

 

三陰三陽俱搏,則肺之天氣,脾之地氣,膀胱之水氣,小腸之火氣,發泄已盡,不得有所隱曲也。

 

隱,幽隱;

 

曲,曲匿。

 

與上文病發心脾之不得隱曲不同也。

 

五日死者,土之生數五,天地水火不交會於中土而死也。

 

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二陽俱搏者,手足陽明胃與大腸之氣相搏擊也。

 

溫,熱也。

 

其病溫,以陽明之陽,而見溫熱之病。

 

陽亢津竭,故死不治。

 

又曰不過十日死者,言上文不交會於中土,則五日死,此陽明土氣亢熱,亦不過十日死。

 

五、十居中,皆土數也。

 

此言陽搏陰搏則死,是非陰陽之常,而為陰陽之別也。

 

帝問四經十二從,乃探陰陽之理,而求其常。

 

岐伯不論陰陽之常,而論陰陽之別,意謂欲知陰陽之常,必知陰陽之別,不知陰陽之別,則陰陽之理,猶為未盡云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1:57 | 只看該作者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靈蘭,藏書之室,謂神靈相接,其氣如蘭,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靈蘭之室,為秘密之典章。

 

蓋心為君主,主明則下安,不明則危,是君道之所系者大。

 

帝聞岐伯之言,而悟為君之道,故尊奉其言,齋戒擇吉,以藏靈蘭之室,故曰靈蘭秘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04 | 只看該作者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黃帝問曰:愿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

 

使,去聲,下同。

 

人身十二經脈,內合有形,皆謂之臟。

 

藏者,臟也。

 

十二臟中相為傳使,有貴有賤,不可不知,故以為問。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十二臟相使,探其貴賤,故贊其所問之悉,而請直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至貴者,莫如君。

 

君者,人之主也。

 

若以十二臟論之,則心者,君主之官也。

 

虛靈萬應,故神明出焉。

 

首舉心為君主,而鄭重言之,所以示貴也。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相,去聲。

 

位高近君,猶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脈,故治節由之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氣勇善怒,猶之將軍之官,運籌揆度,故謀慮由之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斷,去聲。

 

生陽上升,無所偏倚,猶中正之官,識量惟膽,故決斷由之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膻中,即心包絡。

 

心包代君行令,猶之臣使之官,宣通絡脈,故喜樂由之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胃主納,脾主運,皆受水穀之精,猶之倉廩之官,主入主出,五味各走其道,故五味由之出焉。

 

脾與胃,以膜相連,故合言之。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糟粕所出,猶之傳道之官,食化而變糞,故變化由之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盛,音成。

 

受胃之濁,水穀未分,猶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先化後變,故化物由之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腎藏精,男女媾精,鼓氣鼓力,故腎者,猶之作強之官,造化生人,伎巧由之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故三焦者,猶之決瀆之官,合中上而歸於下,水道由之出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12 | 只看該作者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藏,如字,下同。

 

位居胞中,故膀胱者,猶之州都之官,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故津液藏焉。

 

得陽熱之氣,而津液始達於皮膚,故氣化則能出矣。

 

此心為君主而諸官各守其職者如此。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承上文而總結之。

 

凡此十二官者,貴賤相使,不得相失也。

 

主明,心主神明也。

 

下安,諸官各安其職也。

 

以此心主之神明,而養生,則壽也。

 

歿世不殆,壽及子孫也。

 

以為天下則大昌,壽及萬民也。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 宗大危,戒之戒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22 | 只看該作者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十二官以君為主。

 

不明則危,貴賤混淆也。

 

閉塞不通,十二官不相使也。

 

形乃大傷,經脈之有形傷敗也。

 

以此養生則殃,言不但不能養生,而災殃且至也。

 

以為天下,其宗大危,言不但自身危困,而宗祧且大危也。

 

君主之尊,神明之貴,乃如是也,故當戒之戒之。

 

此申明十二臟之貴賤相使,而首重君主之神明者如此。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

 

窘乎哉!

 

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當,去聲。

 

承上文大危之意,而言至道在微。

 

上文大危,乃人心惟危之義。

 

此至道在微,乃道心惟微之義。

 

道惟微也,故變化無窮,既微且變,則人孰知其原!

 

不知其原,故窘乎哉!

 

消者瞿瞿,瞿瞿,驚顧貌;

 

猶言探其消息,仍瞿瞿然驚顧,而孰知其至要之所在也。

 

閔,憂也。

 

閔閔,憂之深也。

 

當,切當也。

 

深憂道之切當,而仍不知孰者之為良也。

 

所以嘆道之至微而難明也。

 

恍惚之數,生於毫厘,毫厘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承上文至道難明之意,而言恍惚難明之數,生於毫厘之至微。

 

然雖至微,亦有可明,故又言毫厘之數,起於度量,可以度而知其長短,可以量而知其多少也。

 

既可度量,則千之萬之而微者可以益大。

 

微者可大,則推之大之,而道之形體乃制。

 

制,正也。

 

所以承道之至微,而又嘆道之至大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30 | 只看該作者

靈蘭秘典論第八篇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帝聞岐伯之言,知神明之重,君主之貴,至道之微,至道之大,君臣契合,一德一心,故贊之曰:善哉,余今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

 

謂心主神明,猶之精光之道也;

 

主明下安,猶之大聖之業也;

 

以心主神明,主明下安之意,而論至道之微,至道之大,猶之以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也。

 

故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史臣復記黃帝果擇吉日良兆,書岐伯所授之言,藏諸靈蘭之室,以傳後世,而保守弗失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38 | 只看該作者

卷之二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大論二字,舊本誤傳四氣調神下,今各改正。

 

六節者,天以六為節,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天有六六之節,地則以九九制會也。

 

藏象者,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

 

神藏五,開竅於耳目鼻口,形藏四,開竅於前後二陰,竅雖有九,其位惟六,又神藏形藏,合於三陽三陰之六氣,猶之以六為節,以九制會,故曰藏象。

 

此篇為《六微旨大論》提綱,故曰《六節藏象大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48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

 

人以九九制會,計 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謂也?

 

陰陽之理,一奇二偶,合而為三。

 

三而兩之,為六。

 

三而三之,為九。

 

故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而人則以九九制會,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人身之天地久矣。

 

帝舉以問,意欲詳明天人相應之道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天 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也。

 

氣數,二十四氣之常數也。

 

六六之節,九九制會,所以正天之度,正氣之數也。

 

故申明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而有遲速也。

 

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而有生殺也。

 

天為陽,地為陰;

 

日為陽,月為陰;

 

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 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

 

奇,音箕。

 

日月陰陽之行於天地也,行有分野之紀,日月陰陽之周於天地也,周有南北道之理,日行遲,月行疾,故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日一歲周天,月一月周天,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今止三百六十日,復有小月,是以積氣之余,而有盈閏矣。

 

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

 

上古樹八尺之臬,度日影以正東西,是立端於始也,參日中之影,與極星以正南北,是表正於中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推日之行度,氣盈五日有餘,朔虛五日有餘,以終一歲之數,是推余於始也,始中終,合氣數以推之,而天度畢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2:56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愿聞氣數,何以合之?

 

天度積氣余而盈閏,氣數則十五日為一氣,一歲二十四氣,無有所余,故問何以合之而成閏。

 

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

 

天度者,天之道,氣數者,地之理,故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制會者,二九合三六,四九合六六,以成一歲,又四九合六六,又成一歲,其一九,則合六而余三,故兩歲有餘以成閏,此氣數之合於天度,九九之制會於六六也。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

 

天有十干之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此六六三百六十日之大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

 

故其生五,其氣三。

 

地之九州,人之九竅,皆通乎天氣者,三才合一之道也,陰陽之理不外五行,故其生五,五行之理,通貫三才,故其氣三,生五氣三,上下相通,自古為然,此引生氣通天論之言,以明三才合一,九九之制會於六六也。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 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

 

由生三氣五而推論之,三才各具五行,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

 

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以九而分應乎地,則為九野,九野,即九州也。

 

以九野而復應乎人,則為九藏,九藏,即九州也。

 

形藏四,謂膀胱,小腸,胃,大腸,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

 

神藏五,謂肝心脾肺腎,所以藏無形之氣,故曰神。

 

合為九藏以應之,謂膀胱小腸,前陰主之,胃大腸,後陰主之,是形藏四,而歸竅於前、後二陰也。

 

心腎主耳,肝主目,肺主鼻,脾主口,是神藏五而歸竅於耳目口鼻也。

 

藏雖有九,其位惟六,是九九制會於六六,以明六節藏象之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03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愿聞何謂氣?

 

請夫子發蒙解惑焉。

 

承氣余盈閏之言而復問也。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天無言而四時成,此上帝所秘,惟古聖能闡明之,先師傳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5:53:11 | 只看該作者

六節藏象大論第九篇

 

帝曰:請遂言之。

 

遂,猶直也。

 

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五日謂之候,如立春五日,東風解凍,次五日,蟄蟲始振,後五日,魚涉負冰者是也;

 

三候謂之氣,一月凡二氣,三候十五日為一氣也:六氣謂之時,一月二氣,三月,則六氣而成時也;

 

四時謂之歲,春夏秋冬四時,以成一歲也,一歲有一歲之主氣,一時有一時之主氣,而各從其主治焉。

 

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

 

甲乙之歲,土運治之,乙庚之歲,金運治之,丙辛之歲,水運治之,丁壬之歲,木運治之,戊癸之歲,火運治之,五運以次相襲,而一歲之中,各主時而皆治之。

 

期,一歲也,至終一歲之日,則周而復始,時立氣布,言一歲之中,四時立,節氣布,更加環之無端也。

 

候亦同法者,四時之歲,積候而成,與終期復始,同一法也。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此《靈樞?官針》篇之言,引之以明六氣加臨,而有盛衰虛實也。

 

年之所加,隨在泉之位,六氣各有客氣之相加也,氣之盛衰,司天之氣,有太過而盛,不及而衰也;

 

虛實所起,因氣之盛衰,而民病虛實,所由起也;

 

必知此始為良工,如不知之,不可以為工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2:0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