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1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2:41 | 只看該作者

2.藥材來源、形態和療效符合本草文獻記載


縱非單一品種,但藥材基原親緣關係相近,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相似,能在臨床上取得同樣良好醫療效果的多品種中藥。


如大黃中的掌葉大黃、雞爪大黃和藥用大黃,均同時並列為大黃的正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2:52 | 只看該作者

3.實踐證明


(包括科學實驗和臨床驗證)是中藥材異物同名品當中的後起之秀,亦即歷史上的「新興品種」或當代中藥中的「新興品種」。


如酸橙枳殼和酸橙枳實,從宋代起即取早期枸橘而代之,認為是枳殼、枳實中的佳品,成為歷史上的「新興品種」;


新疆紫草(軟紫草)是藥用紫草中的佳品,是當代藥用紫草的「新興品種」,它與傳統藥用的紫草(硬紫草)同時並列為紫草的正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3:01 | 只看該作者

4.現時公認的道地藥材


(地道藥材),均可視為該藥的正品。


如河南的懷慶地黃、浙江的延胡索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3:12 | 只看該作者

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所規定收載的中藥品種


有人提出,是不是最早的本草中收載的品種都是現在中藥裡的正品?


其實不然,問題沒有那麼簡單,事物是復雜的,是發展的。


古人的經驗應該尊重,但不免有它的局限性。


因此,不能說愈古愈好,越古越正確。


在中藥領域裡,「後起之秀」、「後來居上」的情況是不少的。


結合當前客觀實際,考古而不泥於古,這是在作考證結論時必須給予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


謝宗萬認為,本草考證是有著豐富的內容和現實意義的。


本草考證能夠根據中醫用藥傳統精神,多快好省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特別在解決當前的中藥材混亂品種問題中能起到顯著的作用,它不是為考證而考證,主要的是使「古為今用」,要在藥材方面,起到樹立正品,確定正名及發掘、開發利用祖國藥物資源的作用。


在醫療方面,能起到有利於繼承古人用藥經驗的作用。


為進一步的發揚、研究、提高,打下了可靠的基礎。


古方藥物的品種考證,不但有利於醫方的發掘與繼承,而且還為新藥研究開發開闢道路。


因此,本草考證它不但在實際應用上有很高的價值,而且還能搞清歷代本草中藥物名實變遷和「有名未用」藥物的隱現沿革,從而掌握藥物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品種變化與發展規律,在學術上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04 | 只看該作者

本草考證一、通草與木通的本草考證


1.《新修本草》以前的通草和《本草綱目》的通草是木通科木通:《神農本草經》曰:「通草味辛平,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吳普曰:「通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支,神農黃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


葉青蔓延,止汁,自正月采。


《名醫別錄》曰:「一名丁翁,生石城及山陰,正月采枝,陰乾。


《新修本草》注云:「此物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有五葉,其子長三、四寸,核黑穰白,食之甘美。


以上所述之通草,實際上是指木通科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而言。


也就是說《新修本草》以前本草中收載的通草是木通科木通。


宋《圖經本草》和《證類本草》的通草,品種復雜,木通科木通和五加科通脫木等均混稱通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感到宋本草將通草與木通混注為一,名實相亂的做法欠妥,遂將二者分條並列,他明明知道明代當時所有的通草乃是古代的通脫木,並非木通,但在編著《本草綱目》時,卻仍按古本草舊例將木通科木通冠以通草之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15 | 只看該作者

2.以五加科通脫木為通草的文獻記載


就本草而言,以五加科通脫木為通草,始自唐代的《本草拾遺》。


陳藏器云:「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蓖麻,心中有瓢,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爾雅》云:「離南,活脫也……今似亦名通草。


其實早在秦漢時代在《山海經》中就有關於通脫木的記載。


郭璞注《山海經》云:「寇脫,莖中有瓢正白。


宋《本草圖經》附有通脫木圖一幅,正是指五加科通脫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與現時所用之大通草(空心通草)相符。


明代陳嘉謨釋其名曰:「白瓢中藏,脫木得之,故名通脫。


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一改《新修本草》以前舊例,在通脫木條,以「通草」為正名;


在木通條,以「木通」為正名;


明確將通草與木通分開。


李時珍說:「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


則說明在明代通用的通草就是五加科通脫木的莖髓。


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所載的通草,雖有異物同名品存在,考其主要品種仍指五加科通脫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26 | 只看該作者

3.《食性本草》、《湯液本草》、《本草品匯精要》中的木通是木通科植物


為改變通草與木通在本草中的名實混淆情況,五代南唐陳士良《食性本草》首改通草為木通。


元代王好古《湯液本草》和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在木通條以木通為藥名,其所述均為木通科植物。


《本草品匯精要》對木通的記載是將《本草圖經》對通草記載的移植。


其中有幾句話很值得研究,「每節有二三枝,枝頭出五葉,頗類石韋,又似芍藥三葉相對。


「頗類石韋」這幾個字,在原《新修本草》注中是沒有的,而是宋《本草圖經》對《新修本草》的補充,就是這四個字,已看出在所用品種上又發生了變化。


掌狀復葉,小葉五枚,葉似石韋,結實如小木瓜者,很可能是指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chinensisDC.,而「又似芍藥,三葉相對」,「夏秋開紫花,亦有白花者,結實如小木瓜」者,有可能指木通科鷹爪楓HolboelliacoriaceaDeils或其同屬植物的藤莖。


看來現時雲南某些地區以五風藤H.latifoliaWall.或小花五風藤牛腰子果H.parviflora(Hemsl.)Gagn.為大木通是有一定根源的。


又現時某些地區稱野木瓜StauntoniachinensisDC.為拿藤,與唐代陳藏器所云「江西人呼為拿子」者,在品種上頗有歷史淵源關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37 | 只看該作者

4.川木通(山木通、小木通和繡球藤)的應用來源於《植物名實圖考》


商品川木通為山木通、小木通與繡球藤的統稱。


《植物名實圖考》中的山木通和小木通,由其附圖,可分別考訂為毛茛科鐵線蓮屬的ClematisfinetianaLevl.etVant和C.armandiiFranch.。


另有繡球藤一名木通,《中國植物志》考訂其原植物為ClematismontanaBuch.-Ham.。


按本品花為白色,而《植物名實圖考》謂繡球藤花「四瓣紫色」產於雲南。


從該書附圖小葉片多數為圓狀橢圓形,花紫色,又產於雲南,此三條頗與其變種C.montanaBuch.-Ham.var.rubensWils.的形態與地理分佈相符合,這個紫花的變種應為《植物名實圖考》的繡球藤,是現代川木通的主要植物來源。


川木通為現實商品名,陳存仁《中國藥學大辭典》和《中國藥物標本圖影》收載之,《中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沿用此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46 | 只看該作者

5.構成木通多種異物同名品種原因的探討


無論是古代,抑或是近代,木通異物同名品甚多,究其原因無外乎由藥材形態和功效類同而起。


李時珍說:「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


因此凡是藤莖有細孔,兩頭皆通者均有被稱木通之可能,木通科Akebia屬、野木瓜屬Stauntonia、鷹爪楓屬Holboellia、馬兜鈴科馬兜鈴屬Aristolochia和毛茛科鐵線蓮屬Clematis等多種植物的藤莖均有此特徵。


現時所售之關木通AristolochiamandshuriensisKom.和淮通(淮木通、淮通藤)A.moupinensisFranch.雖然在歷代本草中尚未找到有明確作木通應用的記載,但是各地在就地取材中,發現它們的藤莖「有細細孔,兩頭皆通」因而即作木通應用,是大有可能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凡有利水功能的藤本植物也有被稱之為木通的可能,吳其浚就曾這樣說過:「按俗間木通多種,以木通本功通利九竅,故藤本能利水者,多以木通名之。


古今木通品種復雜,真假混淆,其錯亂原因,主要就是以上這兩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5:56 | 只看該作者

6.古方中通草、木通品種考訂舉隅


中藥品種在歷代本草中不同時期的變遷,直接關係到古代醫方的正確繼承使用和固有療效的發揮。


如前所述,《新修本草》以前醫藥文獻中所述的「通草」,皆木通科木通。


據此,漢代張仲景《傷寒論》「當歸四逆湯」方中之通草應是木通科木通而無疑。


核諸方義,亦相吻合。


「當歸四逆湯」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炙甘草、通草和大棗七味藥組成,全方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功,主治寒傷厥陰,血脈凝滯,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脈沉細或脈細欲絕者。


方中木通有協助諸藥通利血脈,使寒邪得散、血脈流通、陽氣暢行於四肢而手足自溫、脈象自和,五加科通脫木(通草)則不能代木通奏其功。


仿此,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方中治暴嗽失聲、語不出之「通聲膏」(五味子、通草、款冬花、人參、細辛、桂心、青竹皮、菖蒲等),其中所用之通草,當仍指木通科木通而非五加科通脫木(通草)。


至於清代乾隆年間《沈氏尊生書》治諸淋所用之「通草湯」,方中通草、木通並用。


顯然,這裡的通草是指五加科通脫木而言,那麼,木通究竟是什麼品種呢?


按沈金鼇為江蘇無錫人,其所用木通,當然不會是毛茛科鐵線蓮屬的川木通,仍以木通科木通可能性較大。


木通在宋代的醫方中有同物異名現象。


即有的方子以「通草」為名,有的方子以「木通」為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6:06 | 只看該作者

舉例言之


宋《聖濟總錄》之通草飲,其所云通草,實為木通;


同書木通湯,則明確以木通為主藥。


其後以木通為正名的應用日廣。


宋代錢乙撰,閻孝忠編集的《小兒藥證直訣》中治心熱尿赤的「導赤散」即由木通、生地黃、炙甘草、竹葉組成,木通、竹葉清心降火而利水,導熱下行,使從小便而出。


故本方為清心火、利小便的方劑。


《刪補名醫方論》解釋說:「導赤者,導心經之熱,從小腸而出,以心與小腸為表裡也。


又云:「木通通利小腸,佐以甘草梢,取其瀉最下之熱,莖中之痛可除,心經之熱可導也。


故方中木通,可認為木通科木通。


此外,宋《太平聖惠方》載有木通散,明《保嬰撮要》、《古今醫統大全》、《證治準繩》也都載有木通散,方名相同,藥味組成不同,但所用木通,應是同種。


且《聖濟總錄》和《證治準繩》另有木通湯。


明代秦景明撰,清代秦皇士補輯《病因脈治》有木通飲和木通枳殼湯,方中所用木通也都應是木通科木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6:19 | 只看該作者

考證醫方中藥物的品種


一方面要注意藥物品種在不同時代的變遷情況,同時還要注意該藥的實際藥性功能,所用藥物,必須與主治疾患相適應,務使兩者相互協調,不能矛盾。


如此,其考證結果,方能認可。


綜上所述,木通科木通在我國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起先被稱為「通草」入藥,《新修本草》以前方劑中的通草實即木通科木通,直到五代南唐陳士良《食性本草》才首改「通草」為木通,爾後宋、明兩代,通草、木通有同物異名現象。


即木通科木通,多數以木通為正名,少數稱通草。


直到清代,通常均以之作正品木通使用。


可是到了現代,卻變得無聲無息,或竟改變藥名,成了「海風藤」的混亂品種,而藥店實際配方所用木通,則被其他品種取而代之。


正品木通科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有古本草長期使用的歷史,又有現代藥理試驗證明其具有利尿的效能,應該給予重視。


《中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僅以其果實作「預知子」入藥,而未用其藤莖。


建議今後新版藥典明確以木通科木通為中藥正品木通,重新開發利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6:29 | 只看該作者

評析


通草與木通均為常用利水通乳藥,然二者在中醫臨床應用上有其區別之點。


通草甘淡寒,主清肺熱,助氣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兼升,常用於濕熱內蘊,小便短赤,能使胃氣上達而下乳汁。


木通苦寒,主降心火,引熱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常用於口舌生瘡,心煩不眠,小便短赤,淋瀝澀痛,腳氣腫痛,能通血脈,通大便,通利關節,通瘀滯而下乳汁。


二者同中有異,故須辨明而不可混淆。


但在各地的實際應用中常有將二者互易使用的情況。


突出的問題是通草與木通的異物同名和同物異名問題,相互混淆,糾葛不清。


通草與木通,二者藥名中均有一個「通」字,但有草、木之分。


它們在歷代本草中,其原植物種類,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亦有所變化。


在本例中,謝宗萬正是抓住了通草與木通這二者在歷史發展過程有延續亦有變遷這條主線,對歷代本草所記載的通草與木通的形態描述,結合臨床應用,組方配伍之方義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考證分析,故所得出的考證結果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得到中醫藥學術界的公認。


本例是謝宗萬將傳統中醫藥理論運用於中藥品種考證研究的典型實例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6:39 | 只看該作者

二、論枳實、枳殼古今藥用品種的延續與變遷


1.宋代和宋以前的藥用枳實、枳殼:枳實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正品,無形態描述,亦無枳殼之名。


枳殼之名,見於唐代甄權《藥性論》,宋《開寶本草》以其與枳實「主療稍別」,故將枳殼另列為專條,沈括《補筆談》云:「六朝以前醫方唯有枳實,無枳殼,後人用枳之小嫩者為枳實,大者為枳殼。


最早對枳實、枳殼有圖和形態說明的本草是宋《本草圖經》,其所附「汝州枳殼」和「成州枳實」二圖,就其圖形觀之,二者葉全為三小葉組成的復葉,且多刺,「成州枳實」且花果並存,這些特點,均與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trifoliata(L.)Raf.的形態相吻合。


再從產地來分析,《名醫別錄》云「生河內」(今河南焦作地區),宋《開寶本草》說枳殼「生商州」(今陝西商縣)。


《本草圖經》所云之汝州,即今河南臨汝,成州則是指甘肅成縣,從古今柑橘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佈來看,也只枸橘這個比較耐寒的種,其分佈才能夠達到上述北緯338~342度的地區。


古云:「江南為橘,江北為枳」。


先秦時代《周禮》即云「橘逾淮北而為枳」,此處之枳,亦即指枸橘而言。


何則,因橘可由枸橘嫁接而來,此江南嫁接後之橘,移至江北,難以抗寒,至冬,接穗枯死,翌春,砧木(枳)又從根際發芽而為枳了。


這個生動的描述,觀察細緻,其中又蘊藏著科學的道理。


這進一步說明六朝以前亦即從先秦至漢魏六朝說包括《神農本草經》與《名醫別錄》等上古本草所述之枳實的來源應為枸橘的果實而無疑。


唐代所用的枳實、枳殼,在唐代《新修本草》中對其形態未有描述,沿用枸橘是可能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6:49 | 只看該作者

宋代枳實、枳殼的來源


就不像以前那麼單純了。


當然從《本草圖經》的描述與附圖來看,枸橘是其來源之一,這是可以肯定的。


但《本草圖經》又說:「今醫家多以皮厚而小者為枳實,完大者為殼,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狀、須陳久者為勝。


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


我們從這一段話來分析,也可以肯定地說酸橙CitrusaurantiumL.這個種的藥材是符合「翻肚如盆口、唇狀」性狀描述的。


當時醫家就以這種酸橙枳實、枳殼入藥。


從「皆以」一詞觀之,即幾乎所有醫家均如此認識。


那麼,宋代雖有兩種枳實(殼)並存,但以後來的酸橙枳實(殼)為枳實(殼)的正品,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了。


南宋代韓彥真《橘錄》(西元1178年)云:「枸橘,色青氣烈,小者似枳實,大者似枳殼……近時難得枳實,人多植枸橘於籬藩間,收其實,剖乾之,以之和藥,味與商州枳實幾逼真矣。


這說明「商州枳實」,實即枸橘;


枸橘不是真的枳實,在真枳實難得時則以枸橘偽充之。


不僅如此,枳實還有其他品種充代。


《橘錄》謂:「枸橘又未易多得,取朱欒之小者半破之,曝以為枳,異鄉醫生不能辨。


說明朱欒也已在宋代擠入藥用枳實、枳殼品種之列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7:03 | 只看該作者

2.明、清以來的藥用枳實、枳殼


明代陳嘉謨《本草蒙荃》論枳實云:「擇如鵝眼、色黑陳者良。


近道亦生,一種俗呼臭橘,其皮微綠,不堪藥用。


今市家每采指為綠衣者,欺世謀利,無益有損,故凡入藥劑,必求黑色為真也。


又云:「其大枳殼,亦貴陳年,取翻肚如盆口唇(狀),制剜瓤銼片麩炒。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將枸橘另列專條,以別於枳實、枳殼。


《本草綱目》釋名臭橘。


李時珍曰:「枸橘處處有之,樹、葉並與橘同,但乾多刺。


三月開白花,青蕊不香,結實大如彈丸,形如枳實而殼薄,不香,人家多收種為藩籬,亦或收小實、偽充枳實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


說明枸橘與枳實、枳殼有別,但有時收采偽充枳實售之,且當時正品枳實、枳殼,絕不是枸橘,縱有收采,亦屬偽品範疇。


《本草綱目》正品枳實、枳殼,亦沿用宋代翻肚如盆口狀者,並有附圖,可作佐證。


所附枳圖,葉為單身復葉,必為橘屬Citrus植物無疑。


明代李中立《本草原始》云:「青而小者俗呼鵝眼枳實,近道出者小而綠色,氣臭,俗呼綠衣枳實,不堪用。


清代張志聰《本草崇原》論枳實、枳殼云:「近時出於江西者為多。


江西清江縣素有「枳殼之鄉」之稱,說明清代枳實、枳殼正品亦必為酸橙枳實(殼)[江西傳統以酸橙為藥用枳實(殼)],而枸橘亦屬偽品。


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云:「園圃中以為樊,刺硬莖堅,愈於杞柳,其橘氣臭,亦呼臭橘,鄉人云有毒不可食,而市醫或以充枳實,亦治跌打,隱其名曰鐵籬笆。


由此可知,明、清以來的枳實(殼)正品,仍為酸橙枳實(殼),枸橘已由六朝以前為枳實正品的地位正式轉而變為枳實(殼)偽品的位置了。


現時《中國藥典》(1985年版)以酸橙為正品藥材基原,是有本草文獻依據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7:16 | 只看該作者

3.現代各地使用的枳實、枳殼


現時商品枳實(殼)以江枳實(殼)(江西)、湘枳實(殼)(湖南)、川枳實(殼)(四川)為大宗,其原植物都是以芸香科酸橙CitrusaurantiumL.為主。


《中國藥典》(1985年版)即以本品及其栽培變種為枳實、枳殼的植物來源。


這些栽培上的品種主要為黃皮酸橙Citrusaurantium「Huangpi」=C.aurantiumav.Huangpi(浙江、湖南),代代果C.aurtium『Daidai』=C.aurantiumav.Daidai(江蘇、浙江),朱欒C.aruantium『Daidai』=C.aurantiumav.Chuluan(浙江),塘橙C.aurantiumTangcheng=C.aurantiumav.Tangcheng,在四川、貴州、廣東等省,商品枳實尚包括甜橙C.sinensisOsbeck的乾燥幼果。


《中國藥典》亦予認可。


此外,其他各省尚以香圓C.wilsoniiTanaka(四川、浙江、江西、陝西)、蟹橙(香橙)C.junosTanaka(江蘇、湖南、江西)、枸櫞C.medicaL.(雲南)、柚C.grandis(L.)Osbeck(陝西、江西、四川、廣西),宜昌橙C.ichangensisSwingle(四川),紅河橙C.hongheensisY.L.DL.(雲南)及橙與橘、柚等的雜交種橘柑枳殼、大麥柑枳殼(四川綦江)混充枳殼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7:28 | 只看該作者

4.枳實、枳殼古今藥用品種既有延續,又有變遷


通過上述對歷代本草中藥用枳實、枳殼的品種考證,可知上古時代正品枳實,其原植物為枸橘(臭橘、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直到唐代依舊延續使用,未見品種變遷。


迨自宋代,除枸橘仍作枳實(殼)應用外,酸橙枳實(殼)勃然興起,藥材性狀有翻肚如盆口唇狀的特點,這主要是肉厚乾燥後的特徵,而且兼有香氣濃烈的好感,與枸橘之肉薄和有臭氣,迥然有別。


當時醫家之所以以酸橙枳實(殼)為佳品,不僅是藥材外觀性狀的美好,主要是醫療效果的突出。


鑒於它的臨床應用上超過枸橘的效果,故《本草蒙荃》和《本草原始》認為色黑的鵝眼枳實較其皮微綠的綠衣枳實(枸橘)為佳。


這是臨床擇優的結果,擇優的標準在於療效。


由於經過長時間的臨床實踐,以枸橘為枳實(殼)已逐步被淘汰而代之以後起之秀的酸橙枳實(殼),這就是正品枳實(殼)藥用歷史變遷的經過。


在這種變遷中,酸橙枳實(殼)就成為枳實(殼)歷史上的「新興品種」和現實中的枳實(殼)正品,但以枸橘為枳實(殼),自明、清以來也並未全部改變,直至現代也還有局部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和陝西仍有作枳實(殼)[綠衣枳實(殼)]沿用的習慣。


與《本草蒙荃》、《本草原始》記載的情況基本一致,但多數地區不作枳實(殼)用而稱枸橘李入藥。


如下所述,枳實(殼)在全國範圍內,尚未達到全部改以酸橙為正品而是酸橙與枸橘等並存的局面。


謝宗萬認為這就是中藥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既有品種延續,又有品種變遷這兩種情況同時並存而以後者為主的一個實例。


至於現代商品枳實(殼)為什麼酸橙的一些栽培上的品種也同時入藥呢?


這主要是因為橘園栽培品種繁多且常有變異,凡是藥材性狀肉厚翻肚如盆口狀者均統統採收入藥,如果某些品種栽培歷史已久,也可以肯定它早已長期同作枳實(殼)入藥(如朱欒在南宋時就同作枳實入藥),這能從藥材形、色、氣味極為相似而獲得理解。


甜橙其自落幼果、中果皮肉厚,別無他用,為謀經濟出路,故只能作枳實用,但待其成長,則中果皮的厚度與味道顯然均與酸橙枳殼不同,當然不能作枳殼入藥;


另方面,甜橙的經濟價值較酸橙為高,橘農絕不會在未成熟之際主動採摘以充代枳殼,這是價值規律所決定了的。


以蟹橙(香橙)和香圓的未成熟果充代枳實(殼),也可能與其自落及藥材性狀略有相似有關。


至於一些地區還有以柑橘類的某些雜交種充枳殼,則是因其果實味道不佳,作水果不受歡迎,故爾混作枳殼,以謀蠅頭之利,實屬欠妥,但它們都沒有翻肚如盆口狀的特點,較易鑒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7:38 | 只看該作者

5.枳實古今藥用部分成熟程度的變遷


《神農本草經》只有枳實而無枳殼,說明上古時代枳實、枳殼不分,《名醫別錄》謂枳實「九月、十月采」。


說明當時所用的枳實是已經成熟的果實,而非幼果。


《本草經集注》云「枳實采,破令乾,除核,微炙令香用」的記載,更可證實枳實是熟果,因只有熟果或近成熟的果實才能有核可去。


《新修本草》謂「枳實,日乾乃得,陰便濕爛也。


用當去核及中瓤乃佳,今云用枳殼乃爾,若稱枳實,須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誤矣」。


可見《新修本草》所稱枳實與枳殼為一物,即仍為成熟枸橘之去瓤者。


直至宋代,枳實不但品種有變,其藥用部分在採收期方面也有變,即唐代以前,枳實為枸橘的成熟果實,自宋代以後,枳實就以酸橙的幼果為枳實,其近成熟的果實為枳殼的佳品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 17:47:49 | 只看該作者

評析


枳實、枳殼為中醫臨床常用之理氣要藥。


枳實功擅破氣消積,化痰散痞;


枳殼則長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作用較緩。


誠如《本草衍義》所云:「枳實、枳殼一物也,小則其性酷而速,大則其性詳而緩。


表明來自同一植物的果實,其功能效用因採收期不同而異,藥名也有所區別。


較長時間以來,枳實、枳殼是以芸香科的多種小喬木植物的乾燥幼果(枳實)或未成熟果實(枳殼)作為藥材的基原。


從歷史上看,枳實、枳殼的藥用品種在不同時期亦有所變化。


究竟孰為正品,學者有所爭議。


謝宗萬針對這一問題,運用他自己提出的「藥材品種延續論」、「藥材品種變異論」及「藥材新興品種優選論」等理論觀點,對枳實、枳殼藥用品種自《神農本草經》以來的發展變化過程,進行了深入客觀的分析探討。


既看到並承認早期(先秦、漢魏六朝及唐代)枳實、枳殼是以芸香科枸橘Poncirustrifoliata(L.)Raf.為藥用正品這一歷史事實;


同時,明確指出了自宋代起,枳實、枳殼藥用正品發生變化這一客觀情況。


中醫對藥物的確認是以臨床療效作為首要依據的,在歷史長河中,有些原來被確認的藥物由於品種、地理、氣候等條件的變化,其療效亦會隨之改變,人們自然也就會尋找並確認另一些療效相同或更佳的品種來取代舊有的品種,這完全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客觀歷史發展的規律。


本例對枳實、枳殼藥用品種既有延續又有變遷的考證結果,並確認酸橙CitrusaruantiumL.為藥用正品的觀點,有力地支援了《中國藥典》對枳實、枳殼正品的收載意見。


本例亦可作為利用謝宗萬提出的「中藥品種理論」解決中藥混亂品種實際的典型例證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1:3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