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枳實、枳殼古今藥用品種既有延續,又有變遷】
通過上述對歷代本草中藥用枳實、枳殼的品種考證,可知上古時代正品枳實,其原植物為枸橘(臭橘、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直到唐代依舊延續使用,未見品種變遷。
迨自宋代,除枸橘仍作枳實(殼)應用外,酸橙枳實(殼)勃然興起,藥材性狀有翻肚如盆口唇狀的特點,這主要是肉厚乾燥後的特徵,而且兼有香氣濃烈的好感,與枸橘之肉薄和有臭氣,迥然有別。
當時醫家之所以以酸橙枳實(殼)為佳品,不僅是藥材外觀性狀的美好,主要是醫療效果的突出。
鑒於它的臨床應用上超過枸橘的效果,故《本草蒙荃》和《本草原始》認為色黑的鵝眼枳實較其皮微綠的綠衣枳實(枸橘)為佳。
這是臨床擇優的結果,擇優的標準在於療效。
由於經過長時間的臨床實踐,以枸橘為枳實(殼)已逐步被淘汰而代之以後起之秀的酸橙枳實(殼),這就是正品枳實(殼)藥用歷史變遷的經過。
在這種變遷中,酸橙枳實(殼)就成為枳實(殼)歷史上的「新興品種」和現實中的枳實(殼)正品,但以枸橘為枳實(殼),自明、清以來也並未全部改變,直至現代也還有局部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和陝西仍有作枳實(殼)[綠衣枳實(殼)]沿用的習慣。
與《本草蒙荃》、《本草原始》記載的情況基本一致,但多數地區不作枳實(殼)用而稱枸橘李入藥。
如下所述,枳實(殼)在全國範圍內,尚未達到全部改以酸橙為正品而是酸橙與枸橘等並存的局面。
謝宗萬認為這就是中藥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既有品種延續,又有品種變遷這兩種情況同時並存而以後者為主的一個實例。
至於現代商品枳實(殼)為什麼酸橙的一些栽培上的品種也同時入藥呢?
這主要是因為橘園栽培品種繁多且常有變異,凡是藥材性狀肉厚翻肚如盆口狀者均統統採收入藥,如果某些品種栽培歷史已久,也可以肯定它早已長期同作枳實(殼)入藥(如朱欒在南宋時就同作枳實入藥),這能從藥材形、色、氣味極為相似而獲得理解。
甜橙其自落幼果、中果皮肉厚,別無他用,為謀經濟出路,故只能作枳實用,但待其成長,則中果皮的厚度與味道顯然均與酸橙枳殼不同,當然不能作枳殼入藥;
另方面,甜橙的經濟價值較酸橙為高,橘農絕不會在未成熟之際主動採摘以充代枳殼,這是價值規律所決定了的。
以蟹橙(香橙)和香圓的未成熟果充代枳實(殼),也可能與其自落及藥材性狀略有相似有關。
至於一些地區還有以柑橘類的某些雜交種充枳殼,則是因其果實味道不佳,作水果不受歡迎,故爾混作枳殼,以謀蠅頭之利,實屬欠妥,但它們都沒有翻肚如盆口狀的特點,較易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