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7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8:5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肝鬱氣滯:因情志不暢,憂思鬱怒,而導致肝氣鬱結,木失條達,氣機阻滯,出現胸脅脹痛或隱痛,有時痛在一側,有時痛在二側,走竄不定,可伴有胸悶噯氣,善太息,食欲不振等。


常運用疏肝理氣或兼以健脾法,方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物有:柴胡、白芍、枳殼、香附、川芎、鬱金、青皮、茯苓、白朮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0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6.肝陽上亢:若肝腎陰虛,水不涵木,常導致肝陽偏亢,肝風內動,症見頭痛耳鳴,煩躁易怒,烘熱汗出,眩暈心悸,行走不穩,五心煩熱,咽乾口燥,脈細弦而數,舌質紅絳。


多以鎮肝熄風法治之,方用鎮肝熄風湯加減。


常用藥物有:石決明、牡蠣、鉤藤、甘菊、玄參、白芍、天麥冬、牛膝、生地、夏枯草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1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一、利膽五金湯 組成:金錢草30克、海金沙15克、雞內金10克、金鈴子10克、川鬱金10克、玉米須15克。


功效:清利濕熱,化結排石。


主治:肝膽結石,尿路結石,肝炎,膽囊炎症。


加減運用:兼見寒熱或黃疸加柴胡、黃芩、綿茵陳;


伴脘脅脹悶、噯氣加枳殼、川朴根;


尿路結石加石韋、貓須草、車前草;


右上腹疼痛較甚者加元胡索、杭白芍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1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二、蠲痹四藤湯 組成:海風藤12克、絡石藤12克、忍冬藤12克、雞血藤15克、威靈仙12克、薟草15克、冬桑枝12克、木防己12克、川牛膝10克。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風寒濕痹,肢體關節酸痛。


加減運用:風邪偏勝者加防風、秦艽、羌活、桂枝;


寒邪偏勝者加川草烏、附子;


濕邪偏勝者加羌活、薏苡仁、防己、蠶砂;


痛在上肢加羌活、防風、桂枝、桑枝;


痛在腰以上者加獨活、寄生、續斷、牛膝、木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27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三、加味蒼耳散 組成:辛夷花6克、蒼耳子6克、北細辛3克、薄荷葉6克、白芷5克。


功效:疏風散寒,通利鼻竅。


主治:急慢性鼻炎,症見鼻塞、流涕者。


加減運用:兼見前額頭痛加川芎、甘菊花、蔓荊子;


兼風寒表症、惡寒發熱者加荊芥、防風、羌活;


流涕黃濁加甘菊花、桑葉、銀花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3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四、理氣止嗽散 組成:荊芥6克、杏仁6克、百部6克、浙貝母10克、陳皮6克、款冬6克、甘草3克。


功效:理氣化痰,疏風止咳。


主治:風邪犯肺,症見咳嗽咽癢、痰白者。


加減運用:如痰多咳嗽氣喘,與三子養親湯合方(萊菔子易葶藶子)加蜜炙麻黃;


肺熱咳嗽者加枇杷葉、蜜兜鈴、黃芩;


風熱咳嗽與桑菊飲合方;


痰白量多者加半夏、茯苓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4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五、活血通絡湯 組成:丹參12克、桃仁6克、赤白芍各12克、川芎5克、當歸6克、瓜蔞15克、半夏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宣痹。


主治:胸痛徹背,胸悶氣短,心悸,舌紫暗,脈沉澀者。


加減運用:如胸痛甚者加降真香、鬱金、元胡索;


痰多色白者加陳皮、茯苓;


若神疲倦怠、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者加黃耆、太子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9:56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六、止咳定喘湯 組成:蜜麻黃6克、杏仁5克、炙甘草3克、紫蘇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藶子6克、蜜款冬6克、蜜橘紅5克、茯苓10克、半夏6克。


功效:宣肺平喘,止咳祛痰。


主治:風寒咳喘證。


對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或輕度肺氣腫有較好的療效。


加減運用:如兼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者加荊芥、防風、紫蘇葉;


如咳喘痰白清稀者加乾薑、細辛;


痰黏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貝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0:06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七、清上止痛湯 組成:川芎3克、白芷3克、羌活3克、獨活3克、麥冬6克、黃芩5克、防風3克、蔓荊子2克、細辛1克、甘菊花2克、鉤藤6克、葛根3克、柴胡3克、甘草1克。


功效:平肝祛風止痛。


主治:頭痛經久不愈,多於憂思煩惱或受風感寒時發作,伴有口苦口乾,心煩失眠,脈弦數。


加減運用:如兼痰濁內蘊去麥冬加半夏、陳皮;


如肝火偏盛者加夏枯草、龍膽草、山梔;


久痛入絡,可酌加化瘀通絡的桃仁、紅花、赤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0:1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八、理氣和胃湯 組成:柴胡6克、白芍10克、枳殼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主治: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症見胃脘脹痛,痛及兩脅,胸悶噯氣,舌苔薄白,脈弦緩。


加減運用:如肝鬱化火,胃脘灼痛,泛酸者與左金丸合方加海螵蛸;


嘔逆噯氣,胃失和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伴胃陰不足,口燥咽乾者加麥冬、沙參、玉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0:24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九、利咽桔梗湯 組成:魚腥草12克、車前草12克、鬼針草12克、粉甘草3克、桔梗6克。


功效:清熱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咽喉腫痛。


用於急性咽炎或扁桃腺炎有較好療效。


加減運用:如兼惡寒發熱者加銀花、連翹、荊芥、薄荷;


兼口乾咽燥加天花粉、麥門冬、沙參;


咳嗽有痰加杏仁、浙貝、枇杷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0:3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十、朴杏二陳湯 組成:厚朴5克、杏仁5克、蜜橘紅5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3克。


功效:燥濕化痰,止咳下氣。


主治:咳嗽氣急,喉癢,痰白清稀,口不渴,苔薄白,脈滑。


加減運用:痰黏稠,咳吐不利者加海浮石;


如痰色黃加瓜蔞、天竹黃;


兼鼻塞流涕者加荊芥、薄荷、辛夷花。


(吳元黔、黃建業編) 精在明理知在成行的趙金鐸 朱建貴趙超英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0:52 | 只看該作者

編者按


趙金鐸,河北深澤縣人,中醫世家出身,為國內著名的中醫臨床學家。


曾先後擔任醫史研究室副主任,廣安門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醫師、研究員,是國家級名老中醫。


還曾擔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副秘書長,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趙氏一生勤於治學,編著、主編的著作有《趙金鐸醫學經驗集》、《醫論醫話薈要》、《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中醫疾病鑒別診斷學》,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並指導碩士生多名,這些學生均成為中醫骨幹力量。


本文系統介紹趙氏在學術上對《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經典著作研究的成果,以及中醫症狀鑒別診斷經驗。


臨證特色重點記述他治療溫病、偏頭痛、咳嗽、風癆、萎縮性胃炎、消渴、慢性腎功能衰竭、痹證、中風、腎炎等十一種病證的思路和方法。


名案評析 選7個案例,從實踐的角度進一步印證他的學術經驗。


文中的醫論醫話及入選的經驗方均為趙氏畢身治學實踐的結晶,充分反映了一代宗師趙金鐸的大手筆書,深值後學之人精心研讀。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橘杏五十度春秋,繼承發揚志不休;


片葉醫海風雨激,慈航彼岸賴神舟。


桑榆晚景山河美,老樹逢春新枝秀;


春蠶不死絲難盡,鞠躬盡瘁孺子牛。


———趙金鐸戊辰(1988年)孟春吟於北京自勉齋寓所時年七十有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1:03 | 只看該作者

趙金鐸


(1916年5月~1990年11月),字宣文,男,漢族,河北省深澤縣人,出身於中醫世家。


趙氏14歲開始在母親的引導下立志學習中醫,他從師於本族伯父、學術造詣精深的老中醫趙洛款。


經趙洛款指導,反復研讀了《古今醫鑒》、《陳修園醫書七十二種》、《萬病回春》、《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瀕湖脈學》及四部經典著作,先後三年,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17歲時,家鄉一帶缺醫少藥,趙氏毛遂自薦用當歸活血湯加減治好了鄰居的血虛寒凝痛經,一下名噪鄉里,登門求治者日漸增多,鄰近的東鹿、晉縣的患者也紛至遝來。


兩年後他又與堂兄弟合作開設了一家小藥鋪,自此懸壺鄉里,廣施醫藥,釋縛脫艱,救死扶傷。


趙氏深感自已初出茅廬,理論與實踐均嫌不足,不僅白日臨證,晚上看書,還不恥下問,無論老農村嫗,凡以執方治病者,都視之為師。


村中誰家從外面請來醫生看病,有時也前往侍診,趁機求教,從中吸取教益。


此外,還通過登門拜訪,通信聯繫等方法,就正於高明。


總之,他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勤學、勤記、勤問、勤實踐,日積月累,數年功夫,理論和實踐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當時,由於日軍封鎖,物質條件極度困難,藥品器材緊缺,既無來源,又非用不可,萬般無奈,趙氏將自家的被子拆掉,經蒸煮消毒,被裏用做紗布,棉絮用做脫脂棉球。


並千方百計用土、單、驗方治病,如把柳樹葉煎濃縮代「依比膏」用,用「雷擊散」治瘟疫,用簡易生化湯治產後兒枕痛,用自製「臍風散」治初生兒破傷風,用「烏白丸」治瘧疾,用「三根湯」治外感熱病汗後低熱不退等。


1948年,趙氏奉縣委調令,到縣藥社(醫院前身)工作,當醫生兼任縣醫聯會秘書、主任之職。


主要任務是團結全縣中西醫,開展防病治病。


1953年春,他被定縣專署選送到北京中央衛生部中醫進修學校學習,畢業後回縣裏工作。


1954年冬,調中醫研究院參加籌建工作,並到祖國各地選調中醫骨幹,承擔了全國第一期西學中班部分《本草經》的教學,早期中醫「九本教材」的編寫以及第二期西學中班的組織領導工作。


繼而擔任醫史研究室副主任,計畫檢查科副科長、科長,科學研究處副處長,廣安門醫院內科主任、內科研究室主任、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評審委員會委員、主任醫師、研究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副秘書長、中醫理論整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書籍出版委員會委員、中醫古籍出版委員會委員,天津達仁堂藥店顧問,河北巨鹿中醫專科學校名譽校長等職。


趙氏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籌備、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1:14 | 只看該作者

趙氏一生勤於治學


著有《趙金鐸醫學經驗集》、主編《醫論醫話薈要》、《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中醫疾病鑒別診斷學》,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他對中醫經典著作,尤其是《務寒論》、《金匱要略》最為諳熟,造詣精深。


他認為該兩書集秦漢以前臨床醫學之大成,兩千年來仍經久不衰。


直至今天,只要按法施方,臨床療效可靠。


作為臨床醫生,是為必讀之書。


如趙氏曾將《傷寒論》的「死證」作了研究,認為正不勝邪是《傷寒論》死證總的根結,陽氣衰脫、陰津耗竭、胃氣敗絕是構成死證的病理特徵。


因此,《傷寒論》自始至終貫穿著扶陽抑陰、存津液、保胃氣的治療大法是非常科學的。


研究其死證,是從失敗中找出教訓,把前人認為的死證變為可治之證。


又如趙氏對《金匱要略》痙、濕、之研究,他認為張仲景之所以把痙、濕、三種病並在一篇討論,主要是這三種病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其內在聯繫的基礎就是津液,痙、病是津液虧損不足,濕病乃津液排泄障礙,總屬津液代謝失常的疾病。


痙可因濕致,必挾濕,三者可互為因果。


因此,篇中把汗與小便做為窺測津液存亡的依據。


治療時對津液虧損者,甘寒滋養保存津液為主;


津液排泄障礙者,以滲利小便為主,一切圍繞著津液的變化而進行。


痙、濕、是以津液為紐帶,一源三歧,津液的異常變化決定其病機、證治特點。


即病理上互為影響,臨床表現上有著共同的指徵,治療上有著共同的方向。


掌握了這一規律,對弄通理論,臨床辨治庶可執簡馭繁。


趙氏認為,中醫診病離不開鑒別,鑒別宜從症狀、證候、疾病三方面著手。


因此,中醫鑒別診斷學既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應由症狀鑒別診斷、證候鑒別診斷、疾病鑒別診斷三個部分來組成。


確立中醫鑒別診斷學,從學術方面說,使基礎與臨床之間產生了一個新的邊緣學科,在中醫診斷學與中醫臨床學的結合上開闢了一個新的探索領域,繁榮了中醫學術,填補了中醫鑒別學科上的空白。


從實踐方面講,在提高臨床醫生對症狀、證候、疾病的鑒別分析水準上大有裨益。


編寫中醫鑒別診斷學,使其系統化、規範化,是中醫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中醫臨床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是中醫現代化的迫切要求之一。


因此,趙氏毅然承擔了三部《鑒別診斷學》的主編工作。


為使本書精益求精,無論酷暑寒冬,逐字逐句伏案審批稿件,認真把關。


還帶領統審人員遠涉祖國大江南北如上海、哈爾濱、廈門等地進行統審,幾歷寒暑,終使《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與《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兩部書得以問世,《中醫疾病鑒別診斷學》的編寫方興未艾。


《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和《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先後榮獲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獎,並得到中醫界的好評,成為中醫暢銷書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1:26 | 只看該作者

趙氏認為


醫之為術,學之易而精之難,行之易而知之難。


欲「精」欲「知」,必須有一番據經以洞其理,驗病以悟其義的扎實功夫。


他治學主張以下三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3:11 | 只看該作者

1.讀書寧澀勿滑


讀書學習,寧澀勿滑,扎實入細,在細讀的基礎上,進一步要記,並通過綜合、歸納、分析,變成自己的東西,並用自己的話寫出要點及體會。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有粗有細,粗見全貌,細抓規律,記在消化吸收,做到粗而不模糊、細而不支離、記而不死板,使知識成為有源的活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3:20 | 只看該作者

2.學貴不泥,用貴變通


學習中醫學要廣泛地閱讀中醫經典及後世醫家的著作,背誦其中的警句,固然必不可少。


但更重要的一環是師古不泥,咀嚼消化,在理解的基礎上提要鉤玄,由博返約,融會貫通。


若理論上不學前人,臨床上無方無藥,則勾繩皆廢,流散無窮;


相反,若囿於經典,生吞活剝,勢必思想僵化,作繭自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3:31 | 只看該作者

3.行成於思,毀於隨


讀書要思考,臨證也要思考。


臨證之際,識病遣藥,必須多思,且思路要寬,多作反面假設以自詢,察脈證之表現,明病情之緩急,觀邪正之進退,定用藥之參差,求准而不拘泥,求活務避散漫,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


他常引用孔子之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趙氏於岐黃之術,熔祖傳、師承、系統學習為一爐,善於勤求古訓、博采眾家、擷其所長,據經洞其理、驗病悟其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融會貫通,自出機杼,形成了獨特的診療風格。


他對溫病的辨證,為執簡馭繁,主張五辨:一為辨類別,二辨新感與伏邪,三辨舌,四辨齒,五辨斑、疹、白疒立口,並把溫病的三焦辨證巧妙地用於內科雜病的辨證。


他於內科雜病,由於諳熟經典,精通理論,經驗豐富,把握病機,往往獲取得心應手之效。


治偏頭痛之五法,治咳嗽之七法,顯見善於活化古方,用藥輕靈,使法從證立,方從法出,藥隨症轉,絲絲入扣,切中肯綮,藥證相符的特點。


萎縮性胃炎從肝、腎、瘀論治,消渴病用清上補下法,從脾胃論治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布魯氏桿菌病治從血痹虛勞,治痹證分虛實,腎炎治重濕熱,中風證治分緩急,及創制的中風四方,體現了趙氏精思熟慮、衷中參西、巧識病機、病證結合、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的學術風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43:4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中的陰竭陽厥,至虛有盛候案和陽極似陰、大實有羸狀案,體現了趙氏於臨證善於把握整體,謹守病機,揆度陰陽,權衡邪正,志圓行方的學術思想。


趙氏任中醫研究院科研處副處長期間,雖身處逆境,仍兢兢業業,主抓全院的科研工作,為研究院以後取得的各級科研成果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1981年,他又在廣安門醫院組建了內科研究室,主要探討痹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的臨床治療研究,後定為國家「七五」攻關重點課題。


他帶領全室同志,編寫了中醫病例書寫格式及中醫護理常規,後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定為全國中醫院的範本。


趙氏治療頭痛的經驗,已編制成電腦軟體,榮獲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進步獎和北京市優秀軟體獎,廣安門醫院正在開發利用,為廣大頭痛患者解除疾苦。


趙氏作為全國中醫理論整理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和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書籍和古籍出版委員會委員,與呂炳奎、任應秋等中醫界名流參予了10年整理研究中醫理論的宏偉規劃的製定,並大聲疾呼要保護、整理和研究古籍,使中醫學進一步發揚光大。


趙氏為人正直,醫德高尚,行醫幾十年來,視病人如親人,早年懸壺故里時,對貧寒患者就經常免費治療,施醫施藥,深得群眾好評和愛戴。


他臨證之際,不但細心診治,還不厭其煩地為患者解難釋疑,經他通信治療的患者數不勝數。


趙氏極其重視和關懷青壯年一代中醫人才的成長,寄希望於年輕一代,發揚「人梯」精神,積極熱心地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培養中醫研究生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進修人員。


他在臨證之暇,茶余飯後,諄諄教誨,將自已的學術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學生。


趙氏認為,要成長為一名受人民歡迎,在醫學上有所建樹的醫生,是不容易的,須要下一番功夫,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立志,欲求知識,要乾事業,必先立志,並要以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為之奮鬥,絕不可朝秦暮楚、淺嘗輒止。


二是立德,「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做為一個醫生,必須要「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三是立功,決心做出一番事業來,要師古而不泥古,發揚創新精神,完成前人未竟之業。


四是立言,在學術上有經驗,有心得體會,就要著書立說,以饗後學。


趙氏一生,為中醫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離休後仍發揮餘熱,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為中醫事業竭智盡力。


1990年10月20日,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全國繼承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拜師大會。


會後,他積極準備,親自寫出了十種疑難病的研治大綱和帶徒計畫,就是在病重期間,在生命的最後一息,仍然關心帶徒工作,他實現了「願為人民吐盡絲」的諾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3 03:58 , Processed in 0.15626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