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7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0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多因小兒平素飲食不當,導致脾胃功能的障礙,受納運化失健而產生厭食。


常用參苓白朮散隨證加減治療。


例案:嚴某,男,10歲。


患兒一年來不思飲食,三餐食量甚少,精神倦怠,面色無華,夜間盜汗。


脈細數,舌淡紅苔薄白。


此屬脾胃虛弱之厭食證,治宜健脾益氣。


處方:太子參、茯苓、漂白朮、扁豆仁、鹽陳皮、淮山藥、甘草、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北蕎麥、穀麥芽。


患兒連服14劑後胃納增多,面色潤澤,精神轉佳。


本例的治療,著重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增強脾胃功能,使其食欲增進,如《幼幼新書?乳食不下第十》所云:「脾臟也,胃府也,脾胃二氣合為表裏。


胃受穀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穀化而能食。


2.遺尿:嬰幼兒遺尿,多由小兒氣血未充,經脈未盛,臟腑未堅,智力未合,而致排尿未能自主控制。


《靈樞?本輸篇》有曰:「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


俞氏診治本病遵從經旨,以「遺溺多虛」立論,臨床上多採用溫補脾腎法治療。


例案:江某,男6歲。


患兒一年來夜間遺尿,幾乎每夜必遺,甚則一夜遺2次,伴精神倦怠,四肢欠溫,食欲不振,口不渴,舌淡紅苔白,脈細緩。


證屬脾腎陽虛,膀胱失約,治宜溫補脾腎,固澀縮尿,擬縮泉丸加味治療。


前方服7劑後,遺尿明顯改善。


已有二三天沒遺尿,精神轉佳。


又囑其再服7劑後,遺尿已愈。


本例遺尿證,用古方縮泉丸加內金以溫腎縮尿,並加入健脾益氣的白朮、淮山、薏苡仁治療,脾腎同治,標本兼顧,故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1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反復水腫案倪某,女,49歲。


面目及肢體浮腫反復發作已2年餘,伴頭暈倦怠,脘脅脹悶不舒,噯氣,納差。


上肢時感酸麻。


診其脈弦緩,舌淡紅苔白。


尿常規檢查陰性。


證屬肝鬱脾虛水腫,治宜疏肝理氣,健脾利濕。


處方:柴胡6克,白芍10克,枳殼6克,炙甘草3克,帶皮苓30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陳皮5克,太子參15克,黃耆15克,赤小豆15克,地膽草30克,白朮6克,威靈仙12克,薟草12克。


服5劑後浮腫減輕,上肢酸麻已愈,胃納及胸悶均有改善。


前方去薟草、威靈仙,又連服10劑後浮腫消退,精神轉佳。


〔評析〕張景岳云:「凡治腫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氣。


(《景岳全書?腫脹》)強調疏理氣機在水腫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臨床上對於浮腫證且兼有脘脅脹悶、噯氣、脈弦之氣滯者,俞氏多在利濕的同時配合疏肝理氣法治而取效。


如浮腫較甚者,常配以張錫純的茅根湯(雞內金15克,於朮10克,白茅根60克)治之,該方有健脾利水之良效,與疏肝利濕之方配合,療效更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2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老年驚恐案陳某,男,63歲。


據家屬代訴,一月前因往海外探親,在作入境檢查時,遇官員盤問,隨即驚恐萬分,途中又懼怕歹徒攔截,返家後終日惶惶不安,心驚膽戰,坐臥不寧,擔心有人會來擾亂。


患者平素胸悶不舒,目澀,大便乾結,夜晚心煩難寐,面部烘熱泛紅,時有夢囈,脈弦細數,舌質稍紅,苔膩微黃,分佈不勻。


診其證為肝陰不足,虛火偏盛,痰火上擾心神而致驚恐不安,乃用養陰清肝、祛痰寧心法治療。


處方:石決明30克,水牛角15克,乾地黃15克,杭白芍12克,粉丹皮12克,代赭石18克,小春花10克,陳皮5克,半夏6克,茯苓10克,制膽星6克,天竹黃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並配服牛黃清心丸,每晚1丸,分二次服。


此方服4劑後驚恐症狀減輕,精神好轉,但夜寐欠安,煩躁,心悸。


前方去水牛角加羚羊角3克(磨衝),遠志肉6克,酸棗仁12克,五味子3克。


水煎服,7劑。


仍配服牛黃清心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2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診時,患者的驚慌恐懼症狀明顯改善,神情安定,夜寐轉佳,大便通調。


但胃納較差,夜寐夢多,舌質稍紅苔白膩。


以參苓白朮散加佩蘭、荷葉、夜交藤、合歡皮、地龍乾、小春花。


又服4劑後,驚惶恐懼症狀消失,胃納漸增,余無異常。


〔評析〕對本例老年驚恐證,著重以祛痰寧心法配合養陰清肝法治療,方用羚羊角、石決明、代赭石、丹皮、小春花以清肝熱定心神;


以乾地黃、白芍養肝陰;


又用導痰湯(去枳實)加天竺黃理氣祛痰、清心定驚;


且配服牛黃清心丸以增強清心定驚之效。


所用諸藥,其祛痰定驚、清肝寧心的作用顯著,故三診後驚恐症狀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3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寒痹案高某,女,30歲。


患者2年來經常出現全身關節疼痛,每於天氣變化或遇冷時加劇。


近5日疼痛發作,尤以上肢關節和右側腰腿部酸痛為甚,痛處固定,按之痛甚,彎腰及右腿抬高困難。


舌暗紅邊有瘀點、苔白,脈弦細而澀。


證屬風寒痹痛,且日久氣血瘀滯,脈絡閉阻。


治宜活血行滯、祛風散寒、通絡強筋,擬烏頭湯合活絡效靈丹加減。


(1)黃耆30克,川草烏各5克,乳沒各10克,元胡索10克,桃仁6克,紅花5克,丹參12克,當歸6克,赤白芍各10克,牛膝12克,續斷12克,寄生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2)七葉蓮根40克,南天竹30克,雞屎藤30克,合瘦肉50克燉服。


以上兩方各服10劑後肢體及關節疼痛明顯減輕,右腿已能抬起。


又按原方加減,前後又予以續服14劑後,肢體疼痛消失,步履自如,為鞏固療效,又囑其服前方4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4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無論風寒濕痹或熱痹,如反復發作遷延日久,則風寒濕邪必入於血脈,而出現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凝滯的證候。


血瘀久痹的疼痛一般較為劇烈,痛有定處,有時可見皮下瘀斑或關節周圍結節,舌色黯紫,脈細澀。


俞氏在臨床上常以活血祛瘀與宣痹通絡之法合用,每用張錫純的活絡效靈丹加味(丹參、赤白芍、當歸、桃仁、乳香、沒藥、三七粉)配合祛風散寒除濕或清熱的藥物治療。


重視活血祛瘀、疏通脈絡是俞氏臨床治痹的特點之一。


他常運用此法治療日久不愈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等而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對於久痹,俞氏則常加入蟲類搜剔絡道之藥,如白花蛇、烏梢蛇、地龍、全蠍、蜈蚣等藥,以增祛瘀通絡、除痹止痛之功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3: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胸痹案林某,女,47歲,胸部疼痛時緩時劇三年餘,經福建省某醫院診為:「1、心肌炎。


2、肥厚型心肌病。


近日胸痛又復發,以左胸痛為甚,伴胸悶氣短,呼吸不暢。


舌淡紅邊紫斑苔薄白,脈沉緩。


證屬氣血鬱滯、胸陽不振,治宜活血祛瘀、通陽止痛。


處方:京丹參12克、白桃仁6克,當歸身6克,川楝子12克,元胡索10克,赤白芍各10克,蘇薤白6克,乾瓜蔞24克,清半夏6克,朱砂麥冬15克,夜交藤12克。


5劑,水煎服。


又配服復方丹參片。


上方服後,左胸痛時顯減輕,余症亦改善,仍守前方又繼服7劑後,精神轉佳,胸痛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0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胸痹以胸悶胸痛或心痛、呼吸不暢為主要特點,常見於現代醫學的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損害、肋間神經痛等。


俞氏認為,胸痹的主要病變多在心和肺,其發生與氣血功能紊亂和失調有關。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如情志所傷,肝鬱氣滯日久常致血流不暢,心脈瘀阻而為胸痛;


或素體陽氣不足,胸陽不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脈絡痹阻而致本病。


故本病是以脈絡瘀阻為病變重點,日久不愈則「久病入絡」,其血瘀之象更為突出。


俞氏治胸痹常採用調理氣血之法,尤其是對胸痹日久,絡脈不通,胸部悶痛或鈍痛者,則著重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法治療,常用血府逐瘀湯或活絡效靈丹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


對本例患者在運用活血祛瘀治胸痹時,同時注意到病性的虛實,注意到標本緩急,即運用活血祛瘀、「通則不痛」這一治療原則,又善於配合理氣化痰、益氣通陽等治法,標本兼治、通補兼施,以協調人體氣血陰陽和臟腑的功能,加速病情的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1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臨床用藥經驗談古人云:用藥如用兵。


只有認真辨證用藥,深諳藥性並能靈活運用,方可藥證合拍,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療效。


現將個人臨床用藥的一些經驗和認識介紹於後,供同道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2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臨床用藥須靈活,藥味輕重要適宜根據疾病的性質和病情的緩急,掌握藥物用量變化,臨床用藥每有輕劑和重劑之別。


凡治療病邪在表、病位在外、在上者,應以「輕清」見長,用藥既選「輕清宣透」之品,又取「劑小藥物」。


余在處方中的藥味一般在8~10種之間,用量也偏輕,如治外感表證,每用辛散輕宣的荊芥、薄荷、防風、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竹葉等,藥量大多僅用6克。


治外感頭痛所常用的「加減川芎茶調散」(川芎6克,羌活6克,薄荷5克,白芷6克,荊芥5克,防風6克,細辛3克,蔓荊子6克,甘草3克),用藥輕巧,以輕清取勝。


治咳嗽的加減止嗽散中的荊芥、百部、陳皮、杏仁、浙貝、款冬花等藥用量也多在5~6克左右,旨在輕宣肺經之邪。


然而治療慢性頑疾,或病情重、病勢急之證,余則每用重劑,認為非重劑則難以奏效,尤其是方中的主藥,用量重才能直達病所,挫其病勢。


如治一例暴喘重證患者,曾用來復湯(山茱萸60克,生龍牡各30克,白芍18克,黨參15克,炙草6克),其中山茱萸60克單味濃煎服。


山茱萸有補腎斂氣固脫的作用,用量重而療效佳。


又如治脾虛水腫的加減五皮飲(黃耆30克,帶皮茯苓30克,赤小豆15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2克,陳皮5克,地膽草30克,五加皮12克,澤瀉12克,車前子12克),重用方中主藥,臨床每獲良效。


治療中風偏癱的補陽還五湯中黃耆用量,多在30克以上。


應用礦物和貝殼類藥物,也常以重劑量取效。


例如近兩年來曾用石膏30~60克配以四妙散,治療數例濕熱痹證,療效甚佳;


去年治一例眩暈伴兩耳脹痛的肝陽上亢的患者,用石決明、牡蠣、珍珠母、磁石各30克,並配合其他平肝養陰熄風藥物治療,效果很好。


又曾用鱉甲30克、牡蠣30克、內金10克配合養陰軟堅、理氣化瘀之品,治療數例肝脾腫大患者;


常用牡蠣30克、海蛤殼30克配合理氣散結藥物治癭腫;


治咳喘呃逆證,每以代赭石24至30克配方;


治耳鳴常以磁石30克配方等等。


臨床應根據病情的需要,酌量用藥,或輕或重,靈活施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2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適當運用對藥兩種藥物配成的「對藥」,是前人經驗的總結,不但能取相得益彰的協同作用,且能提高主方的療效。


余常以寒溫並用、升降配伍,或以作用相似的藥物組對,提高藥效。


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3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威靈仙和薟草:兩藥均有祛風濕通經絡之功效,但威靈仙辛溫,止痛作用較強;


薟草苦寒,以祛風除濕為著。


兩藥配合,一溫一寒,協同作用,不但祛風濕止痹痛作用增強,而且寒溫適中,故多用於治風濕痹痛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4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赤芍和白芍: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緩急。


兩藥配合,一散一斂,補瀉並施,能達涼血養血、散瘀止痛之目的,治痹痛日久、體虛夾瘀者尤為適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4:5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川芎和白芷:川芎有祛風止痛之功,其性升散,善行頭目,為治頭痛要藥;


白芷芳香上達,祛風止痛,以治陽明經頭痛、眉棱骨痛見長。


兩藥配合,能增強祛風止頭痛的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0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辛荑和蒼耳:辛荑芳香走竄,善通鼻竅,為治鼻淵良藥;


蒼耳亦屬疏風祛濕通竅之品。


兩藥合用,以增強疏風通竅作用,是臨床治療急、慢性鼻炎常用的對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夜交藤和合歡皮:兩藥均入心、肝經,同具養心、安神、解鬱之功能。


二藥相伍,功效益彰。


故臨床對兼有虛煩失眠者,每在方中加入夜交藤、合歡皮,療效頗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6.杏仁和浙貝:杏仁苦泄降氣,止咳平喘;


浙貝母清熱散結,化痰止咳。


兩藥相伍,一降一散,善於清泄肺中痰熱,常用以治療痰熱鬱肺之咳嗽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2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7.羌活和獨活:羌活能祛風濕,善治上半身疼痛;


獨活治風濕痹痛,尤以下部痹證為宜。


兩藥配合,一上一下,各司其長,用以疏調太陽經氣,治風寒濕痹周身疼痛、項背拘急,效果甚佳。


余在臨床上還常用半夏和陳皮相伍,治痰飲咳嗽;


五靈脂和蒲黃相伍,治血瘀痛經;


雙鉤藤和雞胗花相伍,治肝熱頭暈;


枇杷葉和馬兜鈴配合治肺熱咳嗽;


瓜蔞和薤白配合治胸痹;


延胡和川楝子相伍治脘腹疼痛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3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動物藥品的運用動物藥屬血肉有情之品或行通走竄之物,其治療作用常是植物藥或礦物藥所不能代替的。


余常在多種疑難雜症和急性病的治療中,選用各類具有特殊功效的動物藥,謹舉例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5:35:4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地龍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痙、通絡除痹、止喘利尿及降壓的多種作用,可廣泛應用於臨床。


如對百日咳、驚厥、小兒高熱、支氣管哮喘、癲癇、濕熱痹痛、高血壓以及丹毒、濕疹、燒傷、下肢潰瘍等諸類疾病,配用地龍治療,臨床療效甚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3 00:55 , Processed in 0.23145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