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4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1:5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1氣血虛虧型:多因脾虛失運,化源不足所致;


或因久患慢性病,氣血耗損而成;


或因墮胎、多產等失血過多,營陰內虧而起。


主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眩暈心悸,納少便溏,四肢不溫;


以往經行後期,量少色淡,漸至閉止;


脈象細軟,舌質淡紅。


治法與選方:治宜健脾益胃,補養氣血。


方用歸脾湯或八珍湯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2:1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許某某,35歲。


閉經13個月,面色蒼白,神倦乏力,身形消瘦,食欲不振,頭暈心悸,腰酸。


病由1962年小產後引起。


脈象細弱,舌質淡紅,苔薄白。


診斷為氣血虛虧型閉經。


治宜補氣養血。


藥用炙黃耆、丹參、雞血藤各12克,炒當歸、炒黨參、炒白芍、炙雞內金各9克,炒川芎2.4克。


上方隨症加減服40餘劑後,月經來潮,3天淨,色量尚可,後用當歸補血丸合香砂六君丸調理,觀察3個月,經行正常。


按:本例閉經由小產引起,結合臨床見證,顯係氣血兩虧之象。


故用參、耆以健脾益氣;


歸、芍、丹參、川芎、雞血藤以養血調經;


更佐雞內金以醒胃悅脾。


服後月經來潮,續用當歸補血丸合香砂六君丸,意在調理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是治本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2:3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氣滯血瘀型:多因情志不遂,思慮過度,致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而成。


主證:情緒急躁,頭暈脅痛,胸悶少食,口苦咽乾,噯氣吞酸,乳房作脹,脈象弦細或弦澀,舌苔薄黃。


治法與選方:治宜疏肝理氣,活血祛瘀。


方用逍遙散合烏藥散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2:4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艾某某,37歲。


閉經6個月,少腹作脹,似有痞塊攻竄,兩乳脹痛,納穀不馨,頭暈腰酸,帶下頗多。


脈來弦澀,舌苔薄黃,質紫紅。


診斷為氣滯血瘀型閉經。


治宜疏肝理氣,活血祛瘀。


藥用酒當歸、酒赤芍、大麥芽、製香附各9克,雞血藤、丹參、夏枯草各12克,青皮、川芎各4.5克,山楂、川楝子各9克。


上方加減連服40劑後,月經轉正常,量中等色黯,少腹脹痛悉減。


再投疏肝理氣、活血調經之藥,觀察3個月,經行正常。


按:本例中醫辨證屬氣滯血瘀。


藥用香附、青皮、川芎、川楝子疏肝理氣,合當歸、赤芍、雞血藤、丹參活血祛瘀,加夏枯草、山楂軟堅消結,藥後經水得轉正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3:1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衝任不足型:先天腎氣不足,幼年多病,或房勞過度,或多產傷腎,致衝任兩脈虧損,血海空虛,月事不以時下。


主證:面色蒼白或灰黯,形寒怯冷,腰脊酸楚,眩暈耳鳴,舌質淡白,脈象沉細或細弱。


治法與選方:治宜溫補腎陽,調養衝任。


方用右歸丸合桂仙湯化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3:3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於某某,38歲。


停經一年半,眩暈腰酸,四肢不溫。


兩脈細弱,舌苔薄白而滑。


診斷為衝任不足型閉經。


治宜補腎溫宮。


藥用淫羊藿、仙茅、當歸、蓯蓉、巴戟天、炒赤芍各9克,紫石英30克,肉桂末1.2克,炒川芎2.4克,河車大造丸12克(分吞)。


上方隨症加減服15劑,月經來潮量少。


後仍用桂仙湯加味,以鞏固療效。


按:桂仙湯有溫補腎陽,調攝衝任的作用,對衝任虛寒而致的閉經,常獲良效。


現代醫學所稱的卵巢功能紊亂引起的閉經,應用桂仙湯,療效亦較滿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3:5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陰虛內熱型:常見於多產婦女,或熱病之後,或久患宿疾,以致營陰內耗,虛陽偏亢。


主證:身形瘦削,午後潮熱,口乾咽燥,眩暈腰酸,心悸少寐,舌紅絳、苔剝、脈象細數或細弦。


治法與選方:治宜滋陰清熱,養血調經。


方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或秦艽鱉甲湯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4:1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樓某某,38歲。


閉經5個月,頭暈目眩,午後潮熱,形瘦神疲,下肢酸軟。


脈象細數,舌紅苔薄。


證屬陰虛內熱。


治宜滋陰清熱,佐以調經。


藥用秦艽、知母、銀紫胡、青蒿、赤芍、牡丹皮各9克,丹參、地骨皮各12克、炙鱉甲15克,炙甘草3克。


上方隨症加減服10餘劑後,潮熱始退,脈數轉緩,惟月水未下,形瘦神倦如前。


此因久病之軀,氣血大耗,血海空虛,經水無源所致。


繼用歸脾湯加減以資化源。


藥用黃耆、生地、丹參、雞血藤各12克,當歸、酒赤白芍、黨參、白朮、茯神各9克,廣木香、炙甘草各3克,川芎2.4克,另龜鹿二仙膏12克(烊衝)。


上方隨證出入連服20餘劑,經水轉正常,量少,色黯,囑繼服前方調理鞏固。


按:本例經西醫診斷病理報告為「子宮內膜結核」。


中醫辨證屬陰虛內熱型閉經。


故初用秦艽鱉甲湯加減滋陰清熱,服後潮熱雖退而經水未下。


蓋此類病證,患者大都氣血俱耗,欲補養氣血,必當資其化源,故改用歸脾湯化裁,意在溫補心脾,氣血同顧,氣壯則能生血,藥後經水得轉,獲效顯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4:3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風寒凝結型:經期受寒,或食生冷之物,寒氣客於胞門,結於衝任,阻其經絡,致經水不行。


主證:神色委頓,少腹脹痛,腰背酸脹,白帶綿下,惡風頭痛,苔薄白,脈沉遲或緊。


治法與選方:治宜溫經散寒。


方用溫經湯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4:5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蔡某某,24歲。


經期涉水受涼,寒氣結於胞門,營血之行艱澀,閉經已四月,少腹時有脹痛。


脈來細澀,舌苔薄白。


診斷為風寒凝結型閉經。


治宜溫經散寒。


藥用桂枝、艾葉、蘇葉各4.5克,炒當歸、炒赤芍、製香附各9克,川芎2.4克,吳茱萸1.8克,炒丹參12克。


上方服7劑後經轉,繼用八珍湯加減以善其後。


按:本例閉經,因感受風寒,邪氣客於胞門而起,故於養血調經藥中,加桂枝、艾葉、蘇葉之類以祛風散寒,冀其外邪得去,營血通暢,則經水自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5:1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臨證思路1注意調理脾胃:閉經的成因不一,治法各異,臨床以氣血虛虧型最為常見。


辨證推因,大多由於脾胃虛弱,化源不足引起。


蓋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有傷,內則臟腑失養,外則肌膚失充。


在女子,則衝任失調,血海空虛,閉經等證,由是作矣。


故對閉經治療,調理脾胃,實為重要的法則。


不僅對氣血虛虧患者治療多從補益脾胃立法,而且對其他各型,亦往往隨症加入健脾和胃之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5:2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重視舒肝解鬱:歷代醫籍對閉經病因病機的論述,很重視精神因素的影響。


如《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濟陰綱目》亦云:「人有隱情曲意,難以舒其衷者,則氣鬱而不暢,不暢則心氣不開,脾氣不化,水穀日少,不能變化氣血以入二陽之血海矣,血海無余,所以不月也。


這更清楚地闡明了情志不舒,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是引起閉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調整肝臟的功能,使肝氣條達,也是治療閉經的重要一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5:51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酌情活血祛瘀:活血祛瘀是治療閉經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法一般適用於氣滯血瘀的實證,但對其他各型,亦可根據病情的演變,酌情應用。


如對氣血虛虧和衝任不足型患者,可在補養藥中,適當加入活血祛瘀藥物,所謂「寓攻於補」,療效可能更佳;


或者先行補養,俟正氣回復,一般情況改善後,再用活血破瘀藥,以催促月經下行,常能應手取效,此即「先補後攻」之法。


總之,貴在臨證掌握時機,靈活變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6:0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欲孕必先調經:閉經與不孕有密切的關係,對月經不調而引起不孕的治療,當以調經為主,經調方能受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6:2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施治務求其本:現代醫學所謂「子宮內膜結核」引起的閉經,大多屬於陰虛內熱,氣血耗損之證。


治法初以秦艽鱉甲湯之類,以滋陰清熱;


俟骨蒸潮熱退後,繼用歸脾湯促其生化之源,使血海充盈;


再進補腎壯陽,使腎氣伸發,衝任受養。


如是則陰陽得平,氣血恢復,則經水自下矣。


否則,滋陰之品用之太過,會使脾胃受傷,腎陽被遏,於是化源更形不足,其病益甚。


總之,本病的治療,應用滋陰清熱的方法僅是權宜之計,而溫補脾腎,乃是治本之法,必須明確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8:5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痛經證治明辨虛實痛經是婦科的常見病,臨床以行經前後或經期少腹及腰部疼痛為主證,其主要機理為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月經期間抵抗力減低,易受六淫侵襲和七情所傷。


如寒邪客於衝任,與血相結而致經血凝滯;


鬱怒傷肝,致肝氣鬱滯,營血不暢,以及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肝腎虧虛,胞脈失養,均可引起痛經。


《景岳全書?婦人規》說:「經行腹痛,證有虛實。


實者,或因寒滯,或因血滯,或因氣滯,或因熱滯;


虛者,有因血虛,有因氣虛。


據此,臨床當分虛、實兩大類型進行辨證施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9:1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實證1氣滯血瘀型:多因憂思鬱怒,肝氣不舒,氣機不利,不能運血以暢行,以致血滯於胞脈而見痛經。


主證: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


氣滯為主者,脹甚於痛,脹甚連及兩脅,胸悶,或乳房作脹;


血瘀為主者,痛甚於脹,按之痛甚。


經水量少,淋漓不暢,脈沉弦或細澀,舌質偏紅或泛紫。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祛瘀。


主要方劑: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湯之類。


裘氏應用師傳秘方調經定痛散效果卓著。


若配合針刺合谷、關元、三陰交,方法簡便,取效更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9:31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封某某,26歲,已婚。


患者經行少腹墜脹,伴疼痛拒按,痛勢較劇,畏寒欲嘔,經量少,似不暢行,色紫夾小血塊,持續三四天,週期規則,病延二三年。


現經汛將至。


脈沉澀而弦,舌質尚潤伴紫,苔薄白。


辨證:氣滯血瘀。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行瘀。


方用: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木香9克、枳殼9克、香附9克、蘇木9克。


二診:服藥7劑,此次經轉較前暢行,經量增多夾紫血塊,痛勢顯減。


脈細澀,苔白。


改用疏肝順氣法,方用:香附9克、木香9克、烏藥6克、砂仁3克、白芍9克、熟地24克。


囑隔日一劑。


時隔五月隨訪,經行已無腹痛四月矣。


按:肝經鬱結,氣機失宣,氣滯血瘀,致經脈運行不暢,血阻胞宮而作痛,故以疏肝理氣、活血行瘀立法。


本例仿血府逐瘀湯,以芍藥、紅花養血活血,香附、木香、枳殼疏肝理氣,桃仁、蘇木行氣逐瘀,為塞者通之之法。


繼用《證治準繩》加味烏藥湯,以收全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9:4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寒凝型:多因經期涉水淋雨,或飲食生冷,感受寒邪,滯於胞宮,血得寒則凝,致經血運行不暢而作痛。


誠如張景岳所說:「經水臨行,誤食冷物,若寒滯於經,或外寒所逆,或素不慎寒涼,以致凝結不行,則留聚為痛。


主證:經前或經行少腹拘攣冷痛,或絞痛,得溫減輕,痛甚嘔吐清水,四肢不溫,經水量少色黯紅,淋而不暢,或夾有血塊,脈沉遲或沉緊,舌苔薄白。


治法:溫經散寒。


主要方劑:吳茱萸湯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10:0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病案舉例:患者何某某,已婚,36歲。


病延數載,曾在行經期涉水,經前三天腹痛感冷,至經行三五天腹痛加劇難忍,得溫略減,不能進食,嘔吐清水,自汗頭暈,臥不起床,經水逾期而來,經色黯淡,經量少,腰酸腹墜,面色蒼白憔悴,形態憂愁,經常不能參加生產勞動。


脈沉澀,苔薄白。


西醫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


患者不願手術,要求服中藥治療。


由外院轉入我科。


辨證:寒濕凝滯。


治法:助陽逐瘀。


方用: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當歸12克、川芎4.5克、炙甘草3克、艾葉4克、丹參15克、香附9克、鬱金6克、木香9克、炮薑4.5克、肉桂末2.4克(研粉和丸吞)。


二診:前方服後,腹痛減輕,略能進食不嘔,自汗已除,面容轉華,精神喜悅。


脈象遲緩,苔薄白。


前方有效,原法出入。


方用:桂枝4.5克、當歸9克、丹參12克、川芎3克、炒白芍9克、香附9克、艾葉3克、續斷9克、炮薑3克、肉桂末1.5克(研粉和丸吞)。


三診:由溫通行血法,胞宮寒凝,得暖而散,腹痛已除,嗣後每於行經前,服上方5劑,諸恙未現,腹痛若杳,恢復正常活動。


按:本例西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據其臨床表現,辨證為寒濕凝滯胞宮,血因冷而滯行,以致經來逾期,寒氣鬱於下焦,故現少腹劇痛,得溫略減。


法用桂枝湯復加肉桂,意在助陽逐瘀,調和榮衛,為寒者熱之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 14:44 , Processed in 0.1718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