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42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5:3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五、歸納婦科血症,把握治療關鍵血症的範圍較廣,凡是血液不循常道而溢於脈外的出血性疾患都屬之。


就婦科病而言,血症一般包括月經過多、崩漏、經行吐衄、經前便血以及惡露不絕等。


此外,由瘀血引起的某些病症,如痛經、閉經、產後血暈等,從廣義來說,亦當包括在內,但習慣上並不列入血症的範圍。


茲將婦科血症的主要治法與方藥及其治療上的幾個關鍵問題,根據裘氏的臨床體驗,分述如下:(一)婦科血症的主要治法1補氣攝血法:五臟之中,脾統血。


唐容川說:「其氣(指脾氣)上輸心肺,下達肝腎,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謂居中央暢四方者如是;


血即隨之運行不息,所謂脾統血亦即如是。


設若脾胃虛弱,氣不攝血,流溢脈外,就會變生各種出血病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5:5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辨證要點:出血量多,或歷久不止,色淡紅,質稀,面色萎黃,少氣懶言,精神委頓,食欲不振,頭暈目眩,大便偏溏。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或大而無力。


若失血過多,氣隨血脫者,證見面色白,冷汗自出,神識昏沉,四肢不溫或厥冷;


脈浮大無根,或細弱如絲。


常用方劑:心脾兩虧,統血無權,血不歸經者,宜歸脾湯;


中氣下陷,氣不攝血者,宜補中益氣湯;


對氣虛崩漏者,裘氏經驗方參耆膠艾湯效果良好;


若氣隨血脫,出現虛脫險象者,急宜益氣固脫,方用獨參湯,或參附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6:0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病案舉例:患者羅某某,16歲,學生。


1973年6月14日初診。


患者初潮月經今年一月。


開始數月尚屬正常,於5月13日月經期間勞累過度,以致量多暴崩不止。


門診時面色白,頭暈、心悸、腹痛,繼則昏厥。


檢驗血紅蛋白僅4克%,收入住院,並輸血200毫升。


診脈濡大帶芤,苔薄質淡。


屬氣不攝血,慎防陰陽離決之變。


擬補氣攝血,急塞其流:炒黨參15克、仙鶴草30克、陳棕炭12克、地榆炭12克、煅龍牡各30克、黃芩炭4.5克、山楂炭12克、三七末1.5克(吞)、香附炭6克。


3劑。


二診:服藥後陰道出血明顯減少,經色轉淡,腹痛已除,仍感頭暈心悸。


脈象轉緩,重按無力。


出血過多,氣陰俱傷。


再從原法去山楂、香附,加紅棗4枚、茯神12克、石榴皮12克。


6劑。


三診:陰道出血已淨,尚有少量淡黃色分泌物,夜寐不酣,心悸怔忡,面色稍轉紅潤。


脈象細濡,苔薄白。


再從補氣養血固澀:炒黨參12克、山萸肉12克、煅龍牡各30克、石榴皮12克、炒棗仁9克、荊芥炭4.5克、紅棗15克、白芨末1.5克(吞)、制遠志4.5克。


5劑。


四診:陰道未再出血,惟感乏力肢倦,胃納不佳。


脈細弱,苔薄白微膩。


前方去荊芥炭,加六神麯9克、穀芽12克。


五診:選投補氣健脾,諸症好轉,患者要求出院。


複查血紅蛋白為7.5克%。


繼以調補脾腎,丸劑緩圖,以資鞏固;


並囑服藥外,當宜珍攝。


按:患者係勞累過度,元氣受損,致經量如崩,乃至氣陰俱傷,陰不抱陽,陽不攝陰,勢將陰陽離決。


急擬峻補氣血,固攝止崩,以防厥脫。


藥後症勢顯獲轉機,繼以原方增刪,病情逐漸好轉。


以後按服丸劑,以善其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6:2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清熱涼血法:嚴用和說:「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


蓋血得熱則淖溢……」張景岳說:「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迫血妄行。


至於產生「血熱」的機理,有因心火亢盛,血無所主;


有因肝經火熾,藏血失職;


更有臟陰不足,虛火內動,損傷衝任,而致經血妄行。


所以,同是「血熱」,臨床當分實熱、虛熱兩種類型,而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


辨證要點:實熱者,出血量多勢急,色鮮紅或紫紅夾塊,面赤氣粗,口渴心煩,怕熱喜冷,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象洪大有力或滑數;


虛熱者,出血量較少,或反多,或點滴不止,色鮮紅或淡紅,顴赤,午後潮熱,眩暈心悸,五心煩熱,口乾咽燥,或夜有盜汗,腰酸痛,大便偏乾,舌紅裂少苔,脈細微無力或弦細帶數。


常用方劑:實熱者,宜清熱瀉火,清心火用三黃忍冬藤湯(經驗方),清肝火用龍膽瀉肝湯;


虛熱者,宜滋陰涼血,方用固經湯、參麥地黃湯之類。


病案舉例:患者胡某某,18歲,學生。


經淋四月餘,量較多,色鮮紅,伴口乾。


脈弦數,舌尖紅起刺。


心火亢盛,血熱妄行,擬清熱瀉火:忍冬藤30克、焦梔子9克、炒黃蓮2.4克、木根30克、貫眾炭15克、蒲黃炭9克、炙椿皮9克、馬齒莧15克、白芨末3克(吞)。


5劑。


二診:藥後經淨已10天。


脈細弦,舌偏紅。


擬清熱養陰,佐以固澀:黃芩9克、冬桑葉30克、炙龜板30克、生地黃30克、黃柏4.5克、墨旱蓮12克、煅龍骨15克。


7劑。


按:患者經淋雖久,但經量多而色鮮,是血熱之象;


且舌紅起刺,脈弦數,口乾,更是陽熱旺盛之據,故以清熱涼血為要務。


藥後經淋頓止,效如桴鼓。


複診考慮血去陰傷,余炎猶恐未盡,故繼用清熱養陰之法標本兼顧,以杜覆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7:0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3養血止血法:血症患者,由於血去過多,常導致營血不足。


因此,應用養血方藥,不僅有助於改善全身狀況,而且不少養血藥物具有止血作用。


當然,對於血去營傷的病人,養血固屬必要,但更重要的,在於消除出血的原因。


辨證要點:出血久而不止,色淡紅,伴面色白,頭暈乏力,心悸寐差,肢體麻木,皮膚乾燥,舌淡紅,脈虛細。


常用方劑:歸脾湯、膠艾四物湯、人參養榮湯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7:2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病案舉例:患者王某某,38歲,職員。


每月經臨量多,色淡紅,拖延八九天方淨,面色不華,頭暈,心悸,寐欠佳,一年前曾有流產。


脈來濡細,舌質淡紅。


檢驗血紅蛋白為8克%、血小板6萬/立方毫米。


脈證互參,係營虛血少,衝任不固。


治宜補養氣血,調攝衝任。


方用人參養榮湯加減:黨參12克、當歸10克、炒白芍9克、炒白朮9克、熟地黃12克、炙遠志5克、阿膠10克(烊衝)、茯神9克、龍眼肉12克、炙甘草5克、紅棗4枚。


上方連服10餘劑後,次月經行量減,其餘症狀亦有好轉。


按:流產後衝任受傷,經來量多,病延已久,營血難免耗損,因而出現頭暈、心悸、寐差、肢麻、脈細、舌淡紅等血虛證候。


故方用人參養榮湯增損,補養氣血,調補衝任而獲效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7:4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4調氣止血法:氣與血同源而異流。


各具陰陽之性,互為其根。


血之升降運行,皆從乎氣,故血證每由氣機失調引起。


如唐容川說:「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


所以在治療上,往往採取降其逆氣,平其肝氣,補其脾氣等法,使氣血調和,血自歸經。


辨證要點:氣逆者,出血多見於上,如經行吐衄,伴面赤氣急,頭暈頭痛,舌質多紅,苔薄黃,脈弦;


肝氣鬱結者,氣有餘便是火,而致藏血失職,衝任不固,出現經血妄行,伴精神鬱悶,煩躁易怒,胸脅脹痛,時欲歎氣,舌紅苔黃,脈弦澀。


常用方劑:氣逆而致經行吐衄者,宜用順經湯、歸經湯等;


肝鬱者,用逍遙散或丹梔逍遙散、開鬱止崩湯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8:0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病案舉例:患者唐某某,27歲。


情懷抑鬱,右脅脹痛,善太息;


每月經行量較多,色紫,伴鼻衄;


脈弦數,舌偏紅。


此乃倒經,由肝氣橫逆,氣有餘便是火,火性炎上,迫血上溢而致。


現經期將屆,先予疏肝解鬱,清火涼血。


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醋炙柴胡4.5克、當歸9克、生白芍9克、牡丹皮9克、焦梔子9克、龍膽草6克、香附炭9克、降香6克、川牛膝9克、煅瓦楞子12克、炙卷柏9克、白茅根15克。


5劑。


二診:經行兩天,量較多,無鼻衄。


脈弦,舌質紅。


原方續服3劑,並囑下次月經前再服5劑。


隨訪半年,倒經未作。


按:《內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經行鼻衄,是一種病勢向上的病變,多由血熱氣逆所致。


本例得之情懷抑鬱,肝氣拂逆,氣結化火,血隨氣逆火升而上溢,故令經行鼻衄。


方用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鬱以清肝火;


復入香附、降香降其逆氣,牛膝、瓦楞子引血下行。


如是,則鬱解火清,氣降血下,倒經遂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2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8:2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5祛瘀止血法:《內經》說:「血實者宜決之。


唐容川說:「瘀血不行,則新血無生理。


血症可由瘀血阻滯經脈而致,尤其是出血之後,每多留瘀。


瘀血不去,新血難安,血必復出。


因此,消瘀一法,亦是血證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


辨證要點: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紫黑有塊;


少腹脹痛,按之更甚,或少腹有瘕塊;


舌質紫黯有瘀斑,脈沉結或細澀。


常用方劑:桃紅四物湯、失笑散、震靈丹、少腹逐瘀湯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8:3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病案舉例:患者丁某某,17歲,學生。


經淋3月餘,間歇有之,量多少不一,色黯,少腹脹痛拒按,腰酸,頭暈,肢軟。


脈細澀,舌質紫絳。


氣滯血瘀,經水不得歸經。


擬蒲黃散加減:黑蒲黃9克、川芎4.5克、牡丹皮9克、製香附9克、生山楂15克、當歸炭9克、延胡索9克、荊芥炭4.5克、澤蘭9克、地榆9克、青皮4.5克。


5劑。


二診:服蒲黃散加減一劑後,次日經量增多,色黯夾瘀塊,腹痛頓除,6天後經淨。


續用八珍湯善後。


按:本例經漏,乃氣滯血瘀引起,即先賢所謂「瘀血佔據血室,女子血不歸經」。


其經水色黯夾血塊,少腹脹痛拒按,脈細澀,舌質帶紫,是辨證為瘀血的重要依據。


故用蒲黃散加減行氣逐瘀,瘀去新生,血能歸經,經淋自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8:5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6溫經止血法:出血之證固然以血熱者居多,然亦有因血寒而起者。


蓋氣屬陽,血屬陰,陰陽相互維繫。


若外寒傷陽,或陽氣素虛,致陽不固陰,血不循經而成血症。


此類患者,宜用溫經止血法。


辨證要點:血色清稀或紫黯,夾有血塊;


少腹冷痛,得溫稍減;


口淡不渴,畏寒怯冷,四肢不暖;


舌質淡苔白滑,脈遲。


常用方劑:溫經湯、理中湯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9:1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病案舉例:患者李某某。


38歲,工人。


每月經臨量多,色淡紅,夾有血塊;


少腹綿綿作痛,喜按喜溫;


畏寒怯冷,常感腰酸;


平時帶多,質清稀;


現經期將至,脈沉細遲,舌質淡苔薄白。


憑證參脈,顯係陽虛宮寒,衝任失固。


治宜溫經攝血,方用溫經湯加減:炒當歸9克、肉桂末1.2克(吞)、吳茱萸3克、乾薑炭4.5克、艾葉炭9克、炒小茴香3克、炒白芍10克、炒黨參10克、牡丹皮4.5克、炒麥冬10克、炙甘草4.5克。


5劑。


二診:經行已3天,量較既往減少,腹痛亦顯著減輕。


脈舌如前。


治守原法,前方續服3劑。


三診:經淨,擬金匱腎氣丸加味:熟地黃12克、茯苓9克、山萸肉9克、淮山藥12克、牡丹皮6克、澤瀉6克、肉桂末1.2克(吞)、淡附子45克、淫羊藿6克、菟絲子12克。


5劑。


按:溫經湯有溫經散寒、補陽和陰的作用,是調經的主方。


本例證見經來量多色淡,伴腹痛喜按,畏寒怯冷,脈沉細遲,舌淡,為陽虛宮寒之候,故用溫經湯加減,溫經散寒以調經。


經淨後用腎氣丸法,取溫腎以益衝任,亦為治本之法。


由於婦科血症的病因病機錯綜復雜,所以上述幾種治法,往往相互配合應用,如補氣與養血、滋陰與清熱、止血與祛瘀等,不可截然分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9:2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婦科血症治療上的幾個關鍵問題1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中醫治病的特點是「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所以,對於婦科血症的治療,不可見血專事止血,當詳究出血之因,對症施治。


若非血熱而誤投寒涼,使血寒而凝,每致留瘀而使病情反復或起變化,必須注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9:4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掌握階段,因證施治:掌握病變的不同階段,分別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血症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唐容川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等四個步驟。


裘氏體會:當其出血之時,往往因來勢較急,若不速止其血,勢必導致亡血、虛脫等惡果。


根據「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應著重止血,此即「止血」為第一步;


血止之後,容易留瘀,瘀血不去新血難安,所以續用消除瘀血,俾瘀血得去,則血易歸經,此即「消瘀」為第二步;


血既止,瘀既消,但數日後復出血者,是病因未除,脈絡不寧,血不安其經故也,當審因論治,熱者寒之,寒者溫之,實者瀉之之類,使血得安則愈,此即「寧血」為第三步;


失血之後,營血必虛,雖病因得除,若不復其本原,恐療效不能鞏固,故需調補以善後,此即「補血」為第四步。


裘氏在治療崩漏時,根據病變的不同階段,掌握塞流、澄源、復舊三個步驟,即效法於唐容川之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0:59:5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3注意消瘀,防止瘀滯:消瘀法在婦科血症治療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則血症可直接由瘀血而起,二則出血容易留瘀,若不及時地祛除瘀血,血常間歇而復出,病情纏綿難愈。


所以臨床對因瘀血而引起出血者,應以消瘀為主,或止血消瘀並用,相輔相成,求其「經脈以通、血氣以從」,達到血行而止血的目的,此亦「通因通用」之意。


血止之後,為了防止留瘀,常在其他治法中配合消瘀之品,以杜覆轍。


前賢所謂「善止血者且無凝瘀之弊」。


裘氏在治療崩漏時,很注意診察患者腹部有無脹痛、血色之紫淡,有無夾塊等情況,再參以舌脈,審其有無積瘀,作為應用消瘀藥物的重要依據,慎防瘀滯為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0:1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4氣血兼顧,調氣止血: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調則血循常道,氣亂則妄行無度。


因此,治療婦科血症,調氣亦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如氣逆而致經行吐衄者,當以降氣為主,氣降則血亦下行而無上溢之害;


若氣陷而致月經過多、崩漏、經前便血者,宜補氣為主,氣充則攝血有權,血液自無下溢之變;


若氣滯而致血瘀者,當疏通氣機,氣暢則血液流通,瘀血自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0:4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5補養肝腎、調理衝任:補養肝腎也是治療婦科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蓋衝任隸屬於肝腎,諸如月經過多、崩漏等病證,多因肝腎虧損,衝任失調所致。


所以,補養肝腎即是調理衝任,衝任得固,經血自不妄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0:55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6調理脾胃,鞏固療效:治療婦科血症,調理脾胃是重要一環。


這是因為脾胃居中,為氣機升降之樞紐。


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若脾胃功能失健,升降失其常度,則血液就會上溢或下溢,而出現經行吐衄、月經過多、崩漏等疾。


所以治療血症,應用調理脾胃之法,使氣機升降復其常度,氣順則血安,自無錯行之變。


又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止之後,或恢復期,更需調理脾胃以資化源。


如是營血易復,有助於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3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1:1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閉經治療因證制宜閉經是婦科臨床常見的疾病,茲將裘氏對本病辨證論治,因證制宜的認識和體會作簡要介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4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2 11:01:31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一)辨證分型論治裘氏根據實踐,將本病分為氣血虛虧、氣滯血瘀、衝任不足、陰虛內熱和風寒凝結等五個主要類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 12:46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