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二、治病先治心論隨著現代社會和科學的發展,現代醫學已開始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
醫學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治病而是治人———生活在復雜社會中,心理失卻平衡的病人。
這種轉變反映了現代醫學的發展趨勢,也是向著傳統中醫學體系的一種回歸現象。
中醫理論體系中的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等整體觀所強調的正是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心理特徵的綜合。
如內傷七情是中醫學三大病因之一,情志的失調可以致病,故有「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之說;
病可因情而生,亦可以情治之,所謂「怒傷肝,悲勝怒;
喜傷心,恐勝喜;
悲傷肺,喜勝悲;
思傷脾,怒勝思;
恐傷腎,思勝恐」,這種以情制情之法可謂病從心治之例。
從廣義的角度看,凡病皆宜先調其心。
《內經》認為治病與治國治民一樣,當以「順」為治,所謂順,非陰陽氣血順逆之順,而是指調順其心意情緒,以利治療和康復。
所以古人強調要「臨病人問其便」,這個「便」,不是讓病人隨心所欲,而是要使病人自覺地心情舒暢地遵守醫囑,配合治療。
這就需要先治其心,才能令其「順」,得其「便」。
《內經》特別舉例,王公貴族為病,因其驕恣淫逸,「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惟有「告之以其敗,導之以其善,尋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這樣苦口婆心,喻以利害,先治其心,後治其病。
對現今臨床醫學來說,治病先治心的原則尤為重要。
其內容也更加豐富。
例如,幫助病人恢復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指導患者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
消除病人的疑慮、緊張和恐懼心理,使其保持輕鬆、安定和樂觀的情緒;
讓患者瞭解患病的原因和影響因素,並為其製定和解釋必需的自我調理方法;
對患者自行採用的不當措施進行勸阻;
對可能出現的藥物反應預先加以說明等等。
對某些疾病如癌症,醫生有責任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保密,對其家屬則應如實地說明病情。
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裏,罹患癌症無異於被判了死刑,患者會因此喪失信心,而致病情迅速惡化。
故對其保密是維繫其精神支柱的一種可行之法。
一旦患者得知其病情真象而精神崩潰,為醫者仍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想方設法,鼓勵病人同病痛作鬥爭,直至戰而勝之。
此依然不外治心為上的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