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傷寒論》分心動悸、心下悸、臍下悸三類,大多與陽氣虛和水邪盛(小便不利)聯繫起來,特別是炙甘草湯證條把心悸與脈結代聯繫起來,這提示《傷寒論》討論的心悸屬於現代醫學的心肌勞損、心力衰竭、心律不齊等伴發心源性水腫(不排除其他原因的水腫)。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訓「悸」為「心動也」,又訓「怵」為「恐」,「惕」為「敬」,「憒」為「亂」。
可見,「悸」是指病人自覺心臟跳動(正常人通常感覺不到心臟搏動),「怵惕」、「憒憒」可能是病人自覺心臟跳動時感到的不舒適。
作了這樣界定,就可以只討論與心悸有關的「心動悸」、「心下悸」、「臍下悸」了。
仲景所說的「心動悸,脈結代」,無疑是心臟病變,包括心衰、心律失常,故病情較重。
「心下悸」通常指的是胃,但心臟也可以表現為心下動悸;
「臍下悸」按中醫來說,是腎陽虛,水邪為患,但也可能是心臟病患者自覺腹腔動脈搏動。
心陽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腎陽虛不能氣化水液,常伴見小便不利,水腫。
這一類心悸病比較嚴重,如果出現結、代、促脈,治療很難,預後很差,必要時應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其他臟腑的病變,如不寐、鬱證、外感病發燒等,都可能出現心悸,病人甚至可能以心悸、心煩為主要症狀來就診,但通常不嚴重,絕少有心中大動之感,也很少出現結代脈,發燒病人可能見促脈。
如《傷寒論》265條「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
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本條可理解為少陽病發熱,胃中不和,發汗不當反而加重;
胃不和則夜寐不安,睡眠不好,故心中煩而悸。
這是臨床上頗為常見的,並不像有些注家所說的那樣復雜,失之平正通達。
因此,王氏認為,這一類的心悸不必專門治療,其他臟腑的病治癒後,心悸也隨之消失,最多是在治療主病主證的方中適當給予養心安神,而重點應該討論心臟病變出現的心悸的治療。
王氏善用成方,故本節採用以方辨證的方式總結他治療後一類心悸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