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五)用藥輕靈毋傷胃氣《內經》反復強調人以胃氣為本,得穀者昌,失穀者亡;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以胃氣之有無來判斷病情,推測預後,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李東垣將人之元氣與胃氣等同起來,以示胃氣之重要;
張介賓在《類經》、《景岳全書》中論之甚詳;
治療傷寒、溫病也以顧護胃氣為要務。
王氏指出,疑難危重病症有許多特殊性,治療用藥有許多宜忌,但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用藥要輕清靈動,毋傷胃氣。
他說:「人以胃氣為本,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在具體臨證用藥時又每每不知輕重緩急。
飲食要經脾胃消化吸收,才能化生氣血津液,藥物也要經脾胃吸收,才能發揮治療作用。
大多治病藥物,都或多或少有些毒、副作用,有些毒、副作用直接損傷胃腸。
疑難危重病人大多伴有胃腸功能衰減,甚至連正常飲食都不能運化,更何況性味有偏的藥物?
故對這類病人的用藥,在配伍和用量上都要時時考慮扶持胃氣,更不可損傷胃氣。
即如張介賓在理論上說得頭頭是道,但具體製方用藥,也難免失之呆滯,陳修園大有異議。
王氏總結的經驗是:凡性味過偏,有損胃氣的藥物,不可久用重用;
金石、貝殼、某些蟲類藥物最損胃氣,不得已而用之,要配用護胃之品,如參、朮、山藥、粳米、焦三仙等;
梔子、芩、連苦寒類藥物,多用、久用則傷脾胃,少量則苦味健胃;
消化道出血之屬寒者,宜用薑、附、丁、萸、肉桂,但應避用桂枝,後者可加重或誘發出血;
味厚氣烈者,用量宜小;
滋膩者,配以辛香醒脾之品,如砂仁、白蔻、陳皮之類;
剛燥者,濟之以柔潤;
即使是補氣健脾的人參、黨參,也要慮其有助熱、橫中之弊,通常可選用泡參、太子參、西洋參。
關於如何判斷胃氣的有無,王氏認為,切脈是否不徐不疾,從容和緩,只是一個方面,觀察舌苔之多少、有無也很重要。
年老久病,或病情危重,或癌腫經手朮、放療、化療後,若舌苔花剝或極少,是胃氣已傷,亟宜扶持胃氣;
舌苔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是胃氣來復,預後較好;
若舌苔從少到無,甚至舌光如鏡面,或如去膜豬腰子色,是胃氣將絕,預後很差。
其次是觀察飲食和大便,若原發病不在胃腸卻出現持久的食少、納呆,或大便稀溏,即可判斷胃氣受傷,宜先扶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