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三、脾陰芻議關於「脾陰」的問題,古醫籍有零星記載,但未予重視。
近些年來,又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還有人作專題研究。
這無疑是有益的。
最早提出「脾陰」的是明代醫家繆希雍。
他說:「胃氣弱則不能納,脾陰虧則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溫補為治脾虛之法,而不知甘涼滋潤益陰之有益於脾也。
自清代至民國時期,對脾陰的討論才多起來,分析其背景,一是溫病學說形成期間,特別重視溫熱病傷陰津的特點,當然首先考慮脾胃之陰;
二是唐容川、張錫純等中西匯通派從現代胃腸生理學知識中得到啟發。
不論出於何種考慮,從生理上認識脾胃陰陽是對的。
《易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張介賓說:「道者,陰陽之理也;
陰陽者,一分為二也。
道即法則、規律。
不論是用陰陽來定義法則、規律,還是用法則、規律來定義陰陽,陰陽的對立統一既是絕對又是相對的。
縮小到五臟來講,每一臟都可分陰陽,如心陰、心陽,腎陰、腎陽……;
相對而論,肺分肺氣、肺陰,肝分肝氣、肝血,也是陰陽。
當然,脾也可以分脾陰、脾陽。
六腑中,胃可分胃陰、胃陽,而其他五腑則習慣上不提膽陰、膽陽,膀胱也不分陰陽,腸也不分陰陽。
但與五臟相配,就賦予六腑為陽的概念了。
這就是習慣上很少稱「脾陰」的道理。
脾與胃的關係比較特殊。
古人非常明白,脾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上占主導地位,但脾的概念比較抽象,不像其餘四臟在抽象概念中各有一個相對的實物。
胃也是消化的器官,雖然從屬於脾,但胃確實有形有物可見。
因此,《內經》在確定了脾與胃各自的功能後,又往往將脾與胃相提並論,甚至當互詞使用。
這也是脾與胃常常同治的道理,既然脾與胃關係密切,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故脾氣既虛,胃氣也不足;
胃陰既虛,脾陰也不足;
補脾氣之藥,也可補胃氣,滋胃陰之藥,也可滋脾陰。
臨床上,有脾胃氣陰兩虛者,而很少有脾陽虛與胃陰虛同時存在,也很少有脾陰虛與胃陽虛同時存在的情形。
葉天士時或提及脾陰,實際上也是胃陰的互詞。
原則上,「納食主胃,運化主脾;
脾宜升則健,胃以降則和;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
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是正確的,脾胃同治也是對的,要把四君子湯理解為補胃氣,把益胃湯理解為滋脾陰,又未嘗不可,因為目前還沒有公認的鑒別脾陰虛還是胃陰虛的可靠指標。
脾實質的現代研究,目前多是從口腔、胃腸分泌液中找指標,脾胃同治,更有依據,也許脾陰、胃陰也就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