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4:35 | 只看該作者

罹患濕病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一為行於霧露、雨淋水浸、坐臥濕地等外邪入侵機體;


二為過食肥厚、嗜煙酒、冷飲蘊積胃腸,瀦而化為痰濕;


三為脾氣虛不能運化,水濕內停,濕從中生。


但三者都必有脾土運化失職為先決條件,一是外來濕邪過盛,超越了脾的正常防禦機能;


二是胃納濕毒,直接損傷脾胃;


三是後天脾虛,無力運載。


這樣就造成了濕邪損傷脾胃功能,中樞不能運轉,形成惡性循環,致內外合邪,濕留中土,濕病成矣。


路氏對濕滯中土的主要治療大法是健運,但在具體應用中,視病情又結合宣化、溫化、清化、溫通、通利、淡滲、疏導、消導、燥濕、行氣、降氣等靈活施用。


方無定方,大體藿朴夏苓湯、甘露消毒丹、三仁湯、溫膽湯、六君子湯等類方。


藥物分上、中、下三焦病情選用而各有所側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4:58 | 只看該作者

如路氏治一吳姓患者


女,58歲。


1985年5月20日突然發燒39.6℃,經某醫院檢查發現右下腹壓痛,診為「闌尾炎」入院準備手術治療。


查血,白細胞17000/mm3,B超未發現異常。


右下腹壓痛不明顯,3日無大便,伴見高熱,噁心嘔吐,確診為腸梗阻,遂靜脈滴注抗生素,以期退熱後手術。


但高熱依然,加重藥量,日輸液量2500毫升,高熱未退,嘔吐反劇,吐出物為膽汁性胃容物。


頭暈加重,劇烈頭痛,肢腫,尿少。


經查發現有「腦水腫」、「腎盂積水」,通知病危。


隨請路氏會診,觀患者面色萎黃晦黯,神情淡漠,目不欲睜,自謂頭重似物壓頂,悶痛,周身酸楚,噁心嘔吐,輸液尤劇,惡寒甚,身熱,捫之初覺熱勢不高,久則灼手,脘痞腹脹,叩之然,下腹部無壓痛及包塊,舌淡苔白膩,脈細濡而數。


證屬脾陽衰微,失於運化,水濕內盛所致。


以振奮脾陽,溫化水濕治之。


處方:藿香10克(後下)、半夏10克、桂枝10克、雲苓12克、炒蒼朮10克、厚朴12克、炒枳實10克、羌獨活各10克、陳皮10克、白芷10克、絡石藤15克、生薑3片。


服藥1劑,嘔吐止,大便通,熱已退。


上方去藿香、白芷、生薑、絡石藤、陳皮,加用細辛、乾薑、黃耆、防己、草蔻仁,連服5劑,諸證悉除,查血、尿、體溫正常,痊癒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5:16 | 只看該作者

(三)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


升清降濁必賴樞機之調順脾與胃的升清降濁,實際是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物質方面與功能方面,並賴其正常的樞機運轉活動而實現。


物質方面是將飲食水穀消化、吸收,精氣(營養物質)、津液(水分)上升通過肺、心、腎的作用,輸布全身,供機體生命活動的需要,糟粕部分通過腸道、膀胱排出體外。


功能方面是以脾胃的營養物質為基礎,通過氣化作用實現其樞紐迴圈功能,以及在肺腎的作用下,維持機體的水液代謝平衡。


只有脾胃升降功能正常,才能水竅通利,腠理固密,統攝血液正常運行,四肢肌肉強勁有力等。


一旦脾胃升降功能被破壞,內環境紊亂,則百病蜂起。


現舉路氏治一「術後黏連性腸梗阻」患者,可從一個側面說明脾胃升降功能對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5:39 | 只看該作者

張某某


男,35歲。


病歷號006511,初診日期1960年11月12日。


患者於1959年8月2日因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脹無肛門排氣,腹部X線揭示腸腔內有液平面,診斷為:「絞窄性腸梗阻。


經手術治癒出院。


同年12月及次年9月、10月皆因腹痛、嘔吐診為「術後黏連腸梗阻」而又曾3度手術。


末次術後月餘,再次出現腹脹、腹痛,無排氣,限於體質因素無法更行手術,請路氏診治。


現症:腹脹難忍,下午尤甚,兩脅滿痛,大便秘結,腹中雷鳴,神疲乏力。


舌淡紅,脈弱微弦。


綜合分析,證屬中陽衰微,陰寒內盛,氣機乖戾,升降失常。


治以溫補中陽,行氣通腑。


處方:黨參9克、白朮9克、茯苓12克、橘紅6克、麥芽12克、建曲9克、川附片先煎6克,草蔻仁後下4.5克,廣木香後下4.5克,2劑。


藥後腹脹脅痛大減,已下乾結大便數枚。


仍脘悶納呆,口淡無味,舌脈同前。


上方加黃耆繼服3劑,藥後胃納漸增,二便已調,脈沉無力,舌質偏黯,苔薄白,偶有腹脹感。


病雖向愈,仍有中焦虛寒,脾陽未復之象。


處方:黨參9克、炙黃耆9克、乾薑5克、半夏9克、白朮9克、建曲9克、木香後下4.5克、白芍9克、橘紅9克、川附片先煎6克,3劑。


藥後諸症消失,痊癒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5:55 | 只看該作者

(四)存得一分胃氣


便有一分生機,新病久病臨證莫忘顧護脾胃古人將脾胃稱之為「水穀氣血之海」,「倉廩之官」等,無非是強調脾胃是人體必需物的倉庫和起供養作用而已。


所以歷代醫家都很重視顧護脾胃機能對疾病恢復的重要作用。


路氏臨證時博采仲景、東垣、葉桂等諸家之長,顧其潤燥,重在升降。


保護胃氣的具體運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攻邪不忘護胃,大積大聚、外感裡實等臨床多暫以攻邪治其標,此時注意去邪莫傷胃氣,用藥不過分克伐,邪去六、七即轉為調和。


二是慎用滋補常佐理氣,即便是虛損病人,必用滋補之品,常以清養,不過膩補,並佐玫瑰花、綠萼梅、預知子等輕柔理氣之品。


三是體虛久病即便挾實亦不妄攻,並忌用大苦大寒、滋膩壅中、香燥耗氣藥物。


常以羌活、防風、升麻、柴胡、荷葉、荷梗、葛根等健脾益氣之品以升脾陽,而用炒杏仁、枇杷葉、竹茹、玉蝴蝶、蘇梗合清養胃陰之味以降胃氣。


特別提出西藥的缺憾,有很多藥品對胃損傷嚴重,此化學的毒害,不能認為是疾病的自身表現,這是給現代醫生臨床帶來的新課題和增添的難點,應詳為辨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6:08 | 只看該作者

例如劉某某


76歲,素體脾腎兩虛,運化遲滯。


1980年春節,偶進食炸熳頭3小片,食後自覺脘腹脹痛,不思飲食,無大便。


病人自服木香檳榔丸,每服6克,兩日之內連服3次,藥後大便仍未行,繼服果導片,一晝夜泄瀉竟達30餘次,便下稀水,色如咖啡,致脘悶堵塞,無食欲,神疲氣微,皮膚枯澀。


路氏診時見舌胖淡而苔白稍膩,脈象虛弦而數。


認為屬脾氣虛弱而運化無力,復過用消伐,脾胃大傷。


遂投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2劑大便成形,納食增加,精神轉佳,臨床治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6:20 | 只看該作者

又如李某某


女,36歲。


患者因膽結石症於1975年8月住北京某醫院,接受中西醫結合「總攻」排石治療,第一天服藥後腹瀉3~4次,第二天藥後大便十餘次,旋即出現呃逆頻作,脘痛墜脹,體力不支等不良反應,因而停攻,腹瀉亦自行停止,但患者右脅綿痛不休,便溏乏力,8月16日查肝功能異常,轉氨酶520單位,9月6日邀路氏會診。


患者面色萎黃,精神委靡,氣短息促,語言無力,呃逆納呆,脘腹脹滿,便溏乏力,脈沉細無力,尺部尤弱,此乃脾胃受損,升降失調之證;


右脅隱痛不休者,乃血不養肝,絡脈受阻,失其調達也。


治當益氣健脾,養血調肝,以歸芎異功散化裁治之。


處方:當歸9克、白芍9克、黃精12克、玉竹12克、黨參12克、山藥12克、炒白朮10克、陳皮9克、焦三仙各9克、甘草6克。


上方6劑後納穀見馨,又仿香砂六君子湯意進退,疊經四診,服藥20餘劑,至10月7日複查肝功能,轉氨酶已恢復正常。


後從「陰黃」著手治療膽結石,治以溫陽健脾,利膽祛濕佐以舒肝通絡,終以益氣健脾補腎之劑而收功,愈後隨訪4年,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6:34 | 只看該作者

二、重濕邪傷人多元性濕


本為水,天地四方。


無處不有,養育人間萬物。


人生其間,時刻不離,潤澤機體,為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若傷人則為邪氣,外濕因感天地之濕邪而發,內濕是臟腑功能紊亂或虛衰而生。


無論是「外感六淫」或「內生五邪」,兼挾濕邪傷人最多。


南北地域,四時節氣,無時無處不能傷人。


濕為陰邪,積而為水,聚而成飲,凝則為痰,化生百病,四肢百骸,經絡臟腑,無處不到。


其性重濁黏膩,易阻滯氣機,致病情遷延纏綿難愈。


路氏在臨證辨治中特別重視濕邪為患的多元性,對頑疾沉屙,從濕痰入手論治,每收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6:48 | 只看該作者

(一)濕邪傷人


先辨內外路氏認為:濕邪害人最廣,常與它邪兼挾為患,辨證論治,先別內外。


外濕多因梅雨季節,氣候多陰少晴,空氣潮濕;


或江淮以南,水域廣闊,氣候溫和,地濕蒸騰;


或夜宿野外,早起晨行,霧露浸漬;


或突受雨水澆淋,濕衣貼臉;


或水中作業及地下礦井勞作,水毒為患;


或久居低下卑濕之地;


……水濕之邪侵襲,超越了機體的正常防禦能力,遂成濕病,並隨感邪體質而有熱化、寒化之別。


易感人群往往以脾氣先虛或痰濕體質為多,且病情相對較重,因同氣相求使然。


另外,隨著時代的前進,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電氣化進入工作區及家庭,所帶來的時代新病亦不可忽視。


如夏季室外酷暑炎熱,室內冷氣習習;


或冬季戶外冰雪凜冽,屋內暖氣融融,這種乍熱乍涼,或乍寒乍暖的溫度懸殊環境,使人體腠理汗孔驟開驟閉,衛外功能驟然難以適應,應閉藏的反而人為的排泄,應發散的卻硬性閉阻,久而久之,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遭到破壞,失去其物質特定的內環境穩定性,閉阻體內的濁氣即化為濕邪為患。


內外合邪多因「病從口入」所致,如恣食肥甘厚味,或過食過飲,或煙酒成癖,或嗜濃茶乳酪,或喜食冰鎮雪糕,……停積腸胃,蘊濕生熱,脾陽受損,失其運化功能,即成:「濕困脾土」之徵。


內濕多因肺氣壅滯,不能宣發肅降,水氣不行;


脾氣虛衰,失其樞轉運化之職,不能升清降濁,蘊生痰濕。


腎陽虛失於溫化,氣虛失於通利,水濕瀦留;


心氣虛不能推動血液迴圈,血不行則水不利,遂成腫滿;


肝膽不能升發疏泄,鬱成濕熱;


三焦阻遏不能化氣行水,聚生痰飲。


可見濕邪病因復雜,涉及多臟,內濕外濕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辨證時首先明確標本內外先後,孰輕孰重,必須伏其所主,需先明所因,為「審因論治」打下基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7:09 | 只看該作者

(二)濕邪致病範圍最廣路氏認為


濕邪為害,具有多發性、復雜性、難治性的特點。


不獨南方,北方亦多濕邪,傷人甚廣,涉及各科。


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頭重如裹,倦怠乏力,脘腹脹滿,納呆,噁心嘔吐,口黏不欲飲,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舌體胖或有齒痕,苔白膩,或黃厚膩。


脈滑數或濡。


由於濕邪致病範圍甚廣,某病有濕邪之表現即合併有某種病的特殊症狀。


如濕溫病的濕熱不揚;


腸傷寒的持續高熱,脈象相對濡緩,黃疸的脅痛;


心臟病的心悸,胸悶或胸痛;


急慢性腎炎的浮腫;


乙型肝炎的神昏、抽搐;


一氧化碳中毒的眩暈;


中風之偏癱;


肺炎之發熱咯痰;


痹病之關節疼痛或關節腔積液;


消渴病之攝多排多;


癲癇之卒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


精神病之狂躁;


還有肥胖病、帶下、淋濁、痢疾……泛及各個系統。


實際上是各種疾病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體質,在病變過程中所表現的以濕邪為主的特有證候群。


其兼挾證頗雜,病程綿長,「如油入面」難解難分,棘手難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7:31 | 只看該作者

(三)治療濕病


法從多途古人在治療痰濕病證方面,積累有很豐富的臨床經驗,如仲景提出:「溫藥和之」。


吳鞠通分三焦論治,亦有「善治痰者,不治痰而理氣」的論述。


路氏認為:治濕不惟溫、燥、化、宣、通、滲,還應兼顧調理臟腑氣機。


溫法,主要用於寒濕,或濕溫中的佐藥,意在通陽,藥如桂枝、厚朴等。


燥法:分苦溫燥濕,藥如蒼朮、白朮等;


苦寒燥濕,藥如黃柏、黃芩、大黃等。


化法:臨證用之較多,如芳香化濕,藥如藿香、佩蘭、白蔻等,恢復臟腑的氣化功能,引導疾病的轉化以及聯合其他治法組合使用。


宣法:主要是宣通氣機,宣發肺氣與宣散鬱結,藥如杏仁、浙貝、防風等。


通法是指疏通、通陽、疏導、宣通三焦氣機,藥亦選歸經於肺、脾、腎之品,屬上、中、下相結合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7:48 | 只看該作者

滲法指用淡滲、苦滲之品


引濕邪從小便排出,藥如茯苓、苡仁、車前子等。


路氏臨床運用時,往往是多法合用,上、中、下三焦同治,宣上、調中、滲下並施,常以中焦為重點。


特別顧護到肺之肅降,脾氣之運化,肝之疏泄,腎之開合,三焦之氣化。


對於濕邪侵襲在肌表、經絡、臟腑的不同部位,亦採用相應的治法,靈活權變,其上者引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驅邪於近途,或從汗解,或從便泄,或從中化。


遇有濕從熱化而成濕熱病,或從寒化而成寒濕病者,或濕阻氣機致臟腑功能失調,或遏阻經脈致氣血瘀滯,或濕邪過盛聚成水飲,或凝結為痰痹阻於臟腑經絡者……其治萬變不離其宗,總以治濕為主線,兼顧氣血。


通過臨床驗證,路氏從濕從痰入手,治癒過許多疑難雜病,諸如長年低熱、發作性睡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復發性腸梗阻、功能性巨結腸症、中風後遺症、腦震盪後遺症……。


現舉路氏治一濕邪阻滯致心律失常案,可窺其治療濕邪致病之臨床思路與方法之一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8:06 | 只看該作者

李某某


男,31歲,編輯,病歷號033585。


患者胸悶,心悸3年餘,加重6個月而收入住院。


1985年7月,在無明顯飲食不潔史的情況下,出現腹痛腹瀉,裡急後重,伴黏液血便,每日10餘次,即到某醫院就診,經血培養為沙門氏菌感染,給予黃連素等藥,服後效果欠佳。


一月後開始發燒,T39℃左右,寒顫,伴皮膚紅疹,心慌、氣短、乏力,而住院治療。


檢查發現頻發性室性早搏,檢驗GPT偏高,先後在省級以上多處醫院治療,症狀緩解出院。


1988年4月突然胸悶,左側胸背劇烈疼痛,伴窒息感,確診為「左側胸膜炎,少量胸水。


經用雷米封、鏈黴素治療,2個月後,出現頭暈如坐舟車,手足麻木,耳鳴等毒副作用。


此時胸水已消,胸膜稍肥厚,右上肺有三個鈣化點,遂停用抗結核藥,而用肌苷等靜滴,以營養心肌,中和鏈黴素的毒性反應。


10天後又現心慌、恐懼感,以夜間為甚,頻發室早,呈二聯律,服心律平等藥效果不顯。


又因飲食不謹慎,而見右下腹疼痛,劇烈腹瀉,伴黏液血便,裡急後重,寒顫,查大便有紅、白血球,曾用慶大黴素、黃連素等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8:25 | 只看該作者

現主要症狀


胸悶心悸,頭暈乏力,盜汗,四肢厥冷,口乾納呆,腹脹腹瀉,日3~4次,且伴有裡急後重,舌暗有瘀斑,苔白膩,形體消瘦,脈細弱。


中醫診斷為心悸(心陽不足)、泄瀉(脾胃陽虛),治以溫陽益氣,健脾通絡之劑。


治療多日,大便仍日行3~4次,伴有黏液,心悸頻作,請路氏會診。


患者形體瘦削,面萎黃不澤,舌質暗,兩側有紫斑,苔薄黃而膩,大便日瀉3~4次,裡急後重,夾有黏液,為手陽明濕熱蘊結,氣血失和所致。


病程雖久,腑滯未除,仍宜清理大腸濕熱,調氣和血導滯。


處方:葛根10克、秦皮10克、白頭翁15克、敗醬草12克、大黃炭6克、烏梅6克、炒白芍15克、廣木香(後下)9克、炮薑6克、甘草6克,水煎服7劑。


藥後大便成形,小腹及臍周作痛雖減而仍有微痛,精神不振,早搏每於午飯後增多,舌體胖,苔白厚而黏膩,舌質兩側瘀斑少退,脈細澀。


為病久體虛,正氣不足,脾胃為濕邪所困而運化無權所致。


治宗前法,佐入益氣健脾之品。


處方:太子參12克、炒蒼朮10克、川朴10克、葛根12克、秦皮10克、苡米18克、烏梅12克、炮薑6克、鴉膽子16粒(另包)、桂圓肉6克(另包),分2次包鴉膽子吞服,水煎服。


以經方為主,稍事加減,並配合中藥灌腸。


諸證好轉,精神見振,室早除,別無不適,於3月25日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8:41 | 只看該作者

本例為濕邪阻滯心脾


氣機不利致心律失常案。


臨床遵循中醫自身理論體系及辨證規律,謹守病機,求其所屬,不囿西醫病名,不被眾多的症象迷惑,,從中找出濕邪引發心律失常之規律:1濕為陰邪,易傷陽氣;


2濕為標;


心脾氣虛為本;


3濕邪侵淫心脈,阻滯氣機,症見胸悶,心悸(心律失常,以頻發早搏為多),兼見脘痞、腹脹、納呆、噯氣、口黏、口乾不欲飲、大便溏薄不爽、脈濡等證;


4病情纏綿遷延不愈。


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辨病與辨證有機地結合,臨證機圓法活,用藥絲絲入扣,故能取得滿意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8:53 | 只看該作者

三、倡臨床思維科學化中醫臨床思維方法過程的總概括即「辨證論治」


是中醫學的核心、特色和優勢之一。


辨證是對疾病的病因、病機、病位、病情的發展演變特徵進行觀察分析及檢查診斷的推理過程,為更好地選擇最佳治療手段作準備,最根本的是獲得臨床實效。


論治包括「上工治未病」,即防止健康機體罹患疾病及使疾病向健康轉化的養生、防病、療疾決策的過程。


路氏在50餘年臨床工作中,十分講究科學運用傳統的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辨證精細,機圓法活,審病必求因,治病必求本。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法隨機轉,藥隨證變,從不按圖索驥而執古人成方以治今病,遵古人法度而不墨守成規。


取前賢之長,又能獨抒己見,從而達到幫助實現人的整體環境和諧穩定狀態的目的,常使一些疑難重病有振起之望,得以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9:21 | 只看該作者

三、倡臨床思維科學化中醫臨床思維方法過程的總概括即「辨證論治」


是中醫學的核心、特色和優勢之一。


辨證是對疾病的病因、病機、病位、病情的發展演變特徵進行觀察分析及檢查診斷的推理過程,為更好地選擇最佳治療手段作準備,最根本的是獲得臨床實效。


論治包括「上工治未病」,即防止健康機體罹患疾病及使疾病向健康轉化的養生、防病、療疾決策的過程。


路氏在50餘年臨床工作中,十分講究科學運用傳統的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辨證精細,機圓法活,審病必求因,治病必求本。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法隨機轉,藥隨證變,從不按圖索驥而執古人成方以治今病,遵古人法度而不墨守成規。


取前賢之長,又能獨抒己見,從而達到幫助實現人的整體環境和諧穩定狀態的目的,常使一些疑難重病有振起之望,得以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9:35 | 只看該作者

(一)辨病辨證一體觀從《內經》的十三方及仲景《傷寒雜病論》看


古代醫家是以辨病為主的。


由病因、病位元、主症、特徵的某一重要側面或數個方面綜合概括而成的中醫病名,是反映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特徵或發展規律的診斷概念,所以既辨證也辨病。


當前有一種誤解,認為中醫「只會辨證,不會辨病」,甚至於陷入「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圈子,顯然是不科學的。


目前臨床上特別令人擔憂的傾向是,將現代醫學診斷命名的疾病,臨床劃分幾個證型,製定幾種協定處方,然後「對號入座」處理。


將博大精深的中醫「辨證論治」給簡單化了,使醫者按圖索驥,減少了思維,缺乏應變能力。


因「按模型套用」臨床療效不佳而自暴自棄,甚至懷疑中醫學的科學性,而哀歎錯入門徑。


臨床無論是西醫診斷的病,還是中醫辨病辨證,在提出治療法則、遣方用藥時都有不足之處,這就看怎樣科學地將「病」與「證」相結合,靈活地運用到實際臨床中去。


如中醫所說的「一些病證,有的概念較模糊、籠統,就沒有西醫診斷的較明確。


西醫診斷的如高血壓、腎炎等病名,而不採用中醫辨證,只考慮去降壓,利尿消炎,則絕對不能正確指導治療,更談不上預期的療效。


故臨床既要中醫辨證辨病及識別西醫診斷的病,符合什麼就是什麼,萬不可生拉硬套。


臨床對辨病辨證,應有更高層次的互參結合,才能適應科學的發展和時代的要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19:57 | 只看該作者

如路氏於1985年7月治療一患者


係內蒙古牧民王某(病歷號:019945),男性,40歲,手足遇冷水或受涼即變白、麻木十三年,反復發作性全身浮腫三年,顏面、手背、前臂水腫性紅斑伴脫屑四個月。


曾經多家醫院診為「雷諾氏病」,「腎小球腎炎」,「肝腎綜合徵」等。


查:(1)低熱,(2)皮疹(面部紅斑、口唇萎縮斑),(3)關節肌肉疼痛,(4)雷諾氏徵,(5)血沉83mm/h,血色素105g,血小板10萬,(6)GPT275u,(7)蛋白電泳γ26.8%,A/G倒置。


尿蛋白(+++~+++),24h尿蛋白3.5g,尿肌酸184.3mg,(8)LE細胞(+),(9)X線胸透右側胸膜黏連,右肺盤狀肺不張,(10)腎圖:雙腎分泌段及排泄段均延緩,(11)B超示:肝大、肝內彌漫性損害,腹水。


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肺、肝、腎損害。


病人精神恍惚,形體消瘦,頭傾視深,口唇淡白萎縮,午後低熱,腹部膨隆,腹中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溏,雞鳴瀉,目窠如臥蠶,脛足腫脹,按之沒指,心悸氣短,關節酸楚疼痛,陽痿不舉。


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細微數。


診為「虛勞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1:20:15 | 只看該作者

辨證為


肝腎虧損,脾虛濕阻證。


治以培補肝腎,健脾化濕法。


經過分層次、分階段、標本兼顧治療三個月,藥物雖有加減,但治則不變,(始終未用西藥激素類)好轉出院,並配丸藥長期服用,以資鞏固。


連年隨訪,現仍能參加體力勞動。


本例患者,多病纏身,症情復雜難辨,醫者臨之有如面對一團亂麻,無頭可找,無續可縷,無從著手之感。


路氏採用辨病辨證相結合,治病必求於本,「本立而道生」,辨證如剝筍,層層剖析;


治病如抽絲,縷縷牽出;


科學分析,合理立法,果敢審慎,務求精當,故而取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14:01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