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案評析】
[評析]古今方書,皆分中風為閉、脫兩大證型。
臨床所見,閉證多而脫證少,初起即出現脫證者更少。
常見之脫證,實由閉證發展而成,內閉至極,乃急轉而為外脫,此「重陽必陰」之理也。
故閉證救治得當,可以避免脫證之發生。
方書又將閉證區分陰閉與陽閉,其實不必拘泥。
陰閉並非陰寒之證,僅其所出現之外證,與陽閉相較,有動靜之稍異,即風、火、痰三者,孰為主次而已,其為實證則一也。
《內經》云「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此時並走於上之氣血,已轉化為邪,並非正常之氣血,故《金匱》亦揭示此為實證也。
王旭高《環溪草堂醫案》治中風一案云:「痙盛神昏,風淫火熾極矣。
夫內風多由火出,欲熄其風,必須鎮逆。
王氏針對「氣血並走於上」之病機,提出鎮逆一法,確有真知灼見。
此例乃仿其法,用《金匱》風引湯取諸石藥之悍滑疾,大寒沉降,直折風火上騰之威。
而方中又汲取葉天士治某嫗中風一案,所用「苦降辛泄」法加入秦皮、草決明、蒺藜、鉤藤等藥,整體大用,故屢收捷效。
閉證得開,險浪得平後,多數患者有後遺症,以偏癱失語為主。
王清任認為,人身有十分元氣,若虧損五成,則不能周流全身,於是半身不遂,故立補陽還五湯,以補其元氣,使歸還所虧損之五成也。
近年此方被廣泛用於中風癱瘓之治,甚至有定為中風後遺症之治療常規者。
然數十年來臨床所見,此症屬氣虛夾瘀者,僅十之三四,而陰虛陽亢者,則超過半數。
蓋內風萌動根源,乃人身陽氣之變,且患者多是中年以後,經云「人年四十,陰氣自半」,加之煩勞操持,精血暗耗,腎陰不足,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陡化內風,而成大厥。
厥回神醒之後,標症暫解,而陰虧之本質未變。
腎陰不榮舌本,故言語艱謇;
肝腎精血不足濡養筋骨,故肢痿若廢。
劉河間有地黃飲子一法,為此等證而設。
然此際臨床見證,多有虛陽尚伏於肝臟、瘀血又滯留脈絡,故投劑不宜過溫,補養劑中又須兼活血祛瘀。
故將地黃飲子去桂附之辛溫助火,更酌用性質和平之當歸、雞血藤以活血祛瘀。
王道之方,利於久服,雖無近功,卻收良好之遠期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