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二)葉天士枇杷葉煎治腎炎水腫枇杷葉煎乃葉天士治療朱某喘脹之方,見《臨證指南?腫脹門》,徐靈胎評云:「喘脹此方甚合,足見心思靈巧,如此等治法,真可編入醫案。
何廉臣所編著之《通俗傷寒論》選錄此方,定名為「枇杷葉煎」。
何氏認為此方乃前賢寶貴經驗之一,應予發掘,以為今用。
枇杷葉煎方:(藥量乃何氏所改訂,較葉氏原方用量為大)枇杷葉煎15~30克,杏仁、焦梔皮、淡豆豉、通草各12~15克,茯苓皮20~30克,滑石24~30克,苡仁18~30克。
朱某之病,已到了「逆亂紛更,全無頭緒」地步,而葉氏僅用「凡此氣味俱薄,為上焦藥」以治之者,乃深得「輕可去實」之妙義。
此方之妙,在於杏、杷、梔、豉兩組藥物。
杏仁、枇杷葉微苦微辛,入肺理氣,辛者能開,苦者能降,則肺氣之壅塞者得以宣通,清肅之令行,三焦水道便暢通無阻。
焦梔善泄鬱熱,豆豉和中化濁,兩者合用,可以「宣其陳腐鬱結」,加上苓、苡、滑、通等淡滲而涼,於是氣化濕除,溺暢腫消矣。
且諸藥性質和平,不比發汗峻劑而損上焦之陽,瀉下峻劑而傷中焦之氣,利尿峻劑易耗下焦之陰,故雖久服亦未見有何副作用。
何氏運用枇杷葉煎治療腎炎水腫,逾40載,臨床加減化裁如下:1治急性腎炎有良效,以急性腎炎多實證故也。
然而臨床所見,每多兼證夾證,故在原方不變基礎上,應隨證加味:陽水暴腫,皮色光亮者,加麻黃9~15克,石膏30~60克;
水邪射肺,喘咳不得息者,加葶藶子15克,桑白皮20克;
小溲渾濁者,加川萆薢30克,菖蒲9克;
頭痛、脈弦勁(血壓偏高)者,加夏枯草15~30克,黃芩9~15克;
發熱咽痛,咳嗽,上焦有風熱者,加連翹15克,蟬蛻9克,射干12克;
濕熱浸淫,皮膚瘡癤者,加銀花、蒲公英各15~30克,土茯苓30克;
中焦困鈍,腹滿便溏納呆者,加蒼朮9克,厚朴、陳皮各6克;
下焦濕熱,溺澀莖痛者,加車前草、石韋各30克;
熱傷血絡,尿血者,加白茅根30~60克,旱蓮草15~3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