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其二,張介賓(1563~1640年)的玉女煎,也是一張有名驗方,300年來馳騁於臨床建樹了不少功勳,即以口腔病來講,更是倚之為特效之方。
但不知怎樣,陳修園(1753~1823年)在《景岳新方砭》中謂:「仲景用石膏清中,……俱極神妙。
景岳竟與熟地、牛膝同用,聖法蕩然。
且命名曰玉女,自誇中露出不祥之兆,閔南風俗,人死,戚友具奠燭者,俱書於燭上曰,金童去引,玉女來迎。
余目擊服此煎者,無一不應此兆。
陳氏此議,太言之過甚了!
石膏與熟地、牛膝的同用,是「聖法蕩然」。
那末反問一聲,「聖法」是怎樣說的?
「蕩然」又在何處?
我恐陳氏亦無言可答。
陳氏目擊服玉女煎者,必應「玉女來迎」之兆,那末一無吉利的四逆湯與「黃土葬斯人」(《史記?張釋之列傳》語)的黃土湯,服了之後,也是「無一不應此兆也」嗎?
其三,《醫宗金鑒?外科心法》置於首位,第一首方劑的仙方活命飲,確是一張經得起考驗的良方。
用於急性扁桃體膿腫,凡發病到進藥在24小時內者,消散率達100%,48小時內達90%以上,72小時內接近50%左右。
但在張山雷(1873~1934年)的筆下竟然成為一無是處的害人方。
《瘍科綱要?治瘍藥劑總論》:「製方者,乃預設一通治百病之成見於胸中,宜其膚淺蕪雜,無一是處,而乃大張其名,眩人耳目,一則曰仙方,再則曰神授,自詡神通,適以彰其妄誕而已。
今試以仙方活命飲一方而論之,藥用……十三味,……似此溫涼並進,糅雜成方,而曰治一切病癰,不論陰陽,寧非大謬。
張氏利用其生花之筆,寫來娓娓動人,這篇評議竟成了一篇討逆檄文,駱賓王地下有知,一定自歎《為徐敬業討伐武照檄》的鋒利我不如君。
其實,張老先生對仙方活命飲的評議也太過分。
你談到「溫涼並進」,則一味大涼、一味大溫,組成的交泰丸如何評價?
「糅雜成方」,那末三補三瀉的六味地黃湯又作怎樣評價?
事實上方不嫌雜,只要配合得宜就是良方。
至於「乃予設一通治百病之成見於胸中」,似乎更難接受,根據《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謂:「此方治一切癰疽,不論陰陽瘡毒」,很清楚,它僅僅是癰疽瘡毒,絕對不是「百病」,乃是百病、千病、萬病中的一個病種而已。
所以「通治百病」,完全是張氏的曲解,它還是一首典型的瘡瘍專用藥方。
賢如吳、陳、張三公,難免尚有失之公平的偏激之言,遑論我們達理不透、修養不深的人!
以上數言,很可能導致幾篇「非議的非議的非議」更事在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