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五、弘揚經文發展創新對於仲景著作,歷代研究者眾,爭議亦多。
原著條文,或有論無方,或語言歧義,致後學難以適從。
杜氏研究《傷寒論》時,非常重視經文與臨床實際相結合,根據臨床體會加以注釋。
對原文未及之理法方藥予以充實,反對盲從,隨文衍義。
對仲景之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更便於後學深入理解和指導臨床。
對部分經文有證無治者,杜氏總是在臨床中加以摸索,補充行之有效的方劑。
如《金匱要略?歷節病篇》「以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指出當以四物湯加味。
對痰飲病「心下有痰飲」,背寒冷如手掌大,指出臨床久患痰飲者,大都有背部寒冷之證,
且常要注意背部保暖,否則易犯病或加重病情。
治療方法,仍應據「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在背部腧穴周圍貼敷白芥子、胡椒、乾薑
等辛溫之藥,從而彌補此條文有論無治之不足。
又如,《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篇》有「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對此,注家多注釋為氣利
,且有方無法。
杜氏則據臨床所見,指出原文之「下利氣者」是指下利時伴有矢氣,並非氣利病。
其病機乃濕邪內盛,脾失轉輸,水濕偏滲大腸,阻滯氣機之故,治以利其小便,分利腸中水
濕則利自止,此即利小便而實大便。
前人謂之「急開支河」之法。
此病證臨床上極為常見,尤以小兒為多。
其主症是大便稀薄或水糞雜下,小便不利。
一般用胃苓湯,兼熱者用柴苓湯化裁,充實了本病的病機主症、治法和方藥。
杜氏曾治一男孩,大便溏瀉半年餘,用中西藥抗菌消炎止瀉無效。
大便稀溏或夾雜有稀水,日2~4次,遇飲食不和則便次增多,腸鳴,小便量少,舌淡紅,
苔白膩,指紋紅。
此乃濕盛脾虛、脾失轉輸,下焦分利失司,水液偏滲大腸所致。
治未得法,故經久未愈。
治以胃苓湯化裁利濕健脾,復其分利之功能。
初服即有效,5劑藥盡而愈。
半年後隨訪未復發。
又如《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篇》第7條云「噦而腹滿,當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
愈」。
對於此條,因敘證簡略,有論無方,諸家常常一帶而過,很少應用。
杜氏卻悟出內在規律,將其運用於臨床。
如其曾治兩例呃逆(即古之「噦」),一例係積滯化熱,阻結陽明,濁氣上逆所致,投以小
承氣湯加味,藥後使噦止滿除。
另一例由下焦熱鬱水停,脾腎兩虛,水氣泛溢,肺胃之氣不降所致。
治用豬苓湯化裁,利水清熱,健脾固腎。
僅服6劑,即尿清利,噦逆止,浮腫顯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