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五、特重腎命之陽,尤長補火益元《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
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從男女交合,到生命的形成,到機體的成長,到精神意識的覺悟謀慮,到臟腑功能的發揮,
到四肢百骸的運動,到五官的言、行、視、聽,到氣、血、津、精的化、貯、布、用,到水穀精微的吸收,糟
粕的排泄,凡人體生命活動的進行,無一不是陽氣作用的具體表現。
人身陽氣根植於腎精,發源於命門,循三焦運行全身,陰無陽不化,精無陽不成,血無陽不
生。
趙獻可喻之為「走馬燈」中之火,張景岳視之為人身之「大寶」,確為人體生命活動之原動
力。
倘若真陽竭絕,則生機頓息。
因此,陳氏在研治內傷雜病時,特別重視腎命,尤其長於補火益元。
他指出:當今內傷雜病中,陽虛者過半,造成這種病理傾向的原因有三,一是生活,二是醫
藥,三是疾病本身。
世人不懂得「夫精者,生之本也」的重要性,不知節欲保精,積精全神,而是「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令真陽虧損,此養生不慎所致也。
自明清以降,熱病之說昌行,本有羽翼傷寒之功,孰料臨證運用,多偏執一端,濫用苦寒,
致令虛寒病患者,又歷雪上加霜之不幸,久而傷及真陽,此醫誤藥誤所致也。
雜病多虛實相兼,矛盾交織,病程較長,五臟之傷,窮必及腎,無論所衰在何臟何腑或何種
基礎物質,日久必累及腎陰腎陽。
陰虧者陽無由生,陽虧者陰無從化,陰陽互根,其盈虛總是緊密聯繫的,此雜病病理特點所
致也。
正是由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使得臨床所見,陽痿早洩、宮冷不孕、肢體不溫、二便清冷
、筋骨痿軟、心胸痛悶、腹脹納呆、喘咳無力、氣短自汗、痛經閉經、白虛胖、關節冷痛等與陽虛關係密切的
病症比比皆是。
人知陰精難成易虧,不知真陽易耗難生,補陰精者多,壯元陽者少,因而更使得陽虛患者與
日俱增。
陽氣虛衰,人體氣血津液必然氣化不及,布運遲緩,甚至瀦留停積,而生痰水瘀濁之變,成
為內傷雜病的重要成因,也是內傷雜病的重要病機。
要想對這類病症進行有效治療,就必須從根本上糾正這一病理機制。
其最精當、最強而有力的糾正措施,不是行氣利水,不是破瘀蕩濁,也不是宣肺滌痰,而是
益火培元。
命火旺則三焦元真充沛,氣血流轉,陰凝自散;
元陽盛則臟腑強健,形骸堅勁,化育無窮,生機勃然。
不化痰而痰自化,不蠲飲而飲自蠲,不行氣而氣自行,不散瘀而瘀自散。
益火培元可以重新啟動和最大限度地調動機體的排汙去廢和自我修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