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一)明五臟氣機活動特點陳氏指出:在《素問?五臟別論》有關臟腑藏、瀉、滿、實之論中
,藏與瀉相對而論,臟與腑完全對立,很容易使人在探討臟腑氣機活動特點時,建立完全對立的認識,加之後
世學者在研究發揮這段經論時,明於腑而晦於臟,只高揭「六腑以通為用」說之幟,卻不曾對五臟通塞有過隻
言片語的論述,所以,這段《經》論既是「六腑以通為用」說的濫觴,也是五臟氣機活動特點晦而不明的根源
所在。
他還進一步指出:要從學術本質上澄清這一疑點,就得首先辨明《經》論與後世「六腑宜通
」之說是否性質同一?
而要弄清這一點,就必須深刻瞭解《內經》原旨。
他認為,對於《內經》有關臟腑藏、瀉、滿、實之說的辨析,1986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
版,由成都中醫學院郭重夫教授主編的《黃帝內經講解》一書,最為暢達透徹。
其謂「五臟主藏精氣,其所藏精氣,即是水穀所化生的精微之氣。
只有所藏精氣豐滿充盛,五臟乃至全身的臟器組織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五臟精氣
宜貯藏於內,不宜散泄於外。
又:「『化』,指轉化。
『傳化物』,指六腑不但有傳送水穀的功能,而且也是水穀消化腐熟、化生精微的場所。
水穀只有在六腑中依次傳送,才能化生精微,排泄糟粕。
又:「藏,就是汲取水穀精華;
瀉就是傳送水穀,排泄糟粕。
所以臟有『滿而不實』,腑有『實而不滿』的特點。
顯然,《經》論所闡述的是臟腑生理功能特點,而並非臟腑氣機活動特點。
後世在研究闡釋這段《經》論時,提出的「六腑以通為用」說,並不是以「瀉」為根據得出
的有瀉才有通的結論,也不是對六腑生理功能的進一步概括,而是強調了「通」對六腑生理功能正常發揮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非「通」不能傳,非「通」不能化,非「通」不能瀉,非「通」不能維持其「胃實腸虛」,
「腸實胃虛」,「實而不滿」的生理狀態。
「通」是由六腑氣機升降來實現的,「六腑以通為用」,實質上是對六腑氣機活動特點的概
括,其與《經》論之藏、瀉、滿、實說雖有密切聯係,但一言臟腑生理功能,一言六腑氣機活動,性質絕不同
一。
因而在研究五臟氣機活動特點時,陳氏認為,絕不能簡單地以「藏」而「不瀉」去機械類推
,更不能錯誤地以「六腑以通為用」說為對照,反其意而求之,而應當是在深入研究「五臟藏精氣」之生理意
義的基礎上,去探求五臟氣機運動特點,才能得出真正符合客觀規律的認識來。
《經》論所謂「不瀉」,是指五臟所藏精氣不直接排泄於體外,並非藏而不用。
恰恰相反,五臟所藏精氣是機體生命代謝活動的基本物質,必然,也必須源源不斷地輸送到
機體包括臟腑在內的各個部分,機體生命代謝活動才能持續進行,作為健康機體的言、行、視、聽以及喜、怒
、憂、思、悲、恐、驚也才能正常發揮,六腑的「傳化物而不藏」,和五臟的「藏精氣而不瀉」也才能得以實
現。
五臟要正常地發揮其「藏精氣」作用和把所藏精氣輸送到全身,氣機通暢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前提條件。
不通,則六腑運化所得之精何由而入?
五臟欲藏無門;
不通,則五臟所藏之精何由而出?
機體欲用無路。
似此,五臟還有何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所以,只有「五臟宜通」才是五臟氣機活動特點的正確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