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一般來講,肺胃津虧,其證轉輕,腎陰虧損,病情較重。
常見外感邪熱入裡,傷津化燥,輕者表現肺胃津虧,症見口燥咽乾、渴飲、燥咳、苔黃燥等
。
治以甘寒滋潤之品,如麥門冬、沙參、石斛等。
方用益胃湯。
重者熱邪深入下焦,耗陰劫液,腎陰虧涸,症見口燥咽乾,唇焦齒槁,舌質乾絳等,治以鹹
寒增液之品,如阿膠、生地、元參、龜板、鱉甲等。
方用三甲復脈湯。
可見,胃與腎的關係失調,主要表現陰虛不滋,化燥傷陰。
但在臨床上,實際是關係肺、胃、腎三臟。
一般謂上燥則咳,屬肺燥,中燥則渴,屬胃燥,下燥則結,屬腎燥。
但也須知道,三者的燥證所見,雖有先後輕重之分,但往往相互影響,交錯混雜。
如口燥咽乾,既可見於胃津不足,亦可見於腎陰虧涸。
因此在治療上,往往考慮輕重藥並用,甘寒潤胃、鹹寒滋腎相互配合運用,這樣既可起到杜
漸防變之效果,又可體現中醫綜合兼顧的組方原則。
另外也應知道,潤胃滋腎方法的運用,其範圍是很廣泛的,不論外感熱證,內傷勞熱都可應
用。
運用得當,效如桴鼓。
當然有時也要同其他方法配合應用,始為得當。
余曾治金某某,1989年因罹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入院。
當時病人高燒,體溫40℃以上,經連續輸血4300ml、化療等效果不顯。
已下病危通知。
家屬邀余會診。
症見:體溫40℃,面色白光白,兩顴泛紅,精神委頓,神識恍惚,語言低微,口腔有多處
黏膜潰瘍,皮膚有散在血斑。
訴口乾口渴不欲飲,心悸氣短,眩暈。
腰膝酸軟,乏力不支。
舌質淡紅而乾,苔黃糙,脈細數。
中醫辨證,證係氣血虛損,復感外邪,邪熱熾盛,灼陰劫液。
當內外合治、滋腎益胃,以滋化源;
益氣養血、清解祛邪。
處方:生地30克、元參20克、阿膠9克(烊化)、龜板30克、沙參15克、麥門冬9
克、太子參20克、黃耆30克、山萸肉30克、枸杞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20克、銀花20克、連
翹15克、板藍根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青蒿9克。
水煎服,日服三次。
連續服藥3劑,感染控制,壯熱已退。
但仍有低熱。
顯然是邪熱雖退,陰津未復,陰不濟陽,餘熱遺留。
治以滋腎益胃,調養氣血。
處方:生地20克、元參15克、龜板30克、阿膠9克(烊化)、沙參20克、石斛20
克、太子參20克、黃耆20克、枸杞15克、山萸肉20克、女貞子15克、丹參20克、雞血藤20克、
青蒿9克、地骨皮9克、大棗10枚。
水煎,日服三次。
連續服藥20劑,體溫恢復正常,諸證好轉。
以後的治療,針對氣血兩虛,突出培補脾腎,調養氣血,兼顧甘咸滋潤。
在上方基礎上,隨證加減。
另外,以人參研粉吞服,早晚二次,每次各服15克。
3個月後,血象基本正常,出院在家堅持服中藥治療,一年後隨訪,病情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