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師垂教】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7:06 | 只看該作者

醫生甲


請老師談談此證的辨證思路。


[老師]在臨床中,患者經常出現大便秘結,或三五日1行,或七八日1解,便時乾澀困難,同時伴有腹部脹滿,胸脘滿悶,煩熱,經常噯氣,嘔逆,飲食減少,或兩脅脹痛,或呼吸不順暢而氣粗,漸漸出現頭暈目眩、耳鳴,或頭部脹痛者,並不少見。


高齡者尤多。


其大便秘結難行,或用瀉下藥,或用潤腸藥,雖可暫通,而過後更甚;


其胸腹脹滿,飲食少思,噯氣、嘔逆,極似氣機鬱滯,食積不消,但施以行氣消導之品,藥後稍舒而藥停依舊;


其頭目眩暈耳鳴口苦,似為上焦有熱,用清熱瀉火之品而療效不能持續者,皆可考慮為本證。


因大便秘結,在用瀉下藥與潤腸藥後而效果不能持續者,說明其證非為熱結或腸燥。


若係熱結便秘,當用苦寒瀉下之品後,隨著大便之通利而熱邪自去,熱邪去而津液不傷,自無再秘之理。


如屬腸燥津虧便秘,用滋陰潤腸之品而大便滑潤後,說明陰液漸復。


而此證初用雖通而停後無效,其秘結既非熱結,又非腸燥。


其胸腹脹滿,脅肋不舒、噯氣、嘔逆等,用行氣開鬱消導之劑,疏而又滯者,說明其證非氣鬱食積可知,且其並無飲食自倍之因,即或少食或不食,而諸症並不減輕。


其頭目眩暈、耳鳴、口苦等,如為上焦有熱,服清熱泄火之品當火熱漸除,頭目自然清爽。


而此證則不然,服藥則清,藥過則否。


何處之火熱,如此難除?


且去而又至,其宋何易?


其火伏於何處?


凡此種種,皆緣於胃氣不降,諸臟腑之氣升多降少,漸漸鬱滯化火而然。


故選用沉重降下之品,使胃氣降而胃用復,則諸上逆之氣皆得順降,而臟腑之氣機漸可復常,大便自然通潤,而脹滿、痞悶自除,氣降則火也降,眩暈、耳鳴、口苦、胸中煩熱等症,不用清涼而自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7:25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乙


請老師談談胃氣下降之機理及所產生的症狀。


[老師]要談清這一問題,得先從脾胃談起。


脾胃二者,一臟一腑,一陰—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納受水穀,消導運化,升清降濁之任務,而為人體後天之本,精津氣血生化之源。


其中脾主升清,以陽氣為主,喜燥而惡濕,喜暖而惡寒。


故脾之不升,多由陽氣不足,而化寒化濕,以致清陽不升,水穀之精氣下流,從而出現泄瀉或便溏,倦怠,少氣,肢體困重無力等症。


胃主降濁,以陰液為用,喜潤而惡燥,喜涼而惡熱。


故胃之不降多由陰液不足而化熱化燥,以致濁陰不降,糟粕不得下行,出現便秘、脹滿、暖氣、嘔逆、食少等症。


造成胃氣不降之原因很多:有由於稟賦者,來源於先天,自幼即有便秘習慣;


有由於飲食者,或過食辛辣至陰傷多火;


或食物過於精細,少食蔬菜、粗糙食物;


有由於性情急躁而多怒,肝膽之火偏升,以致胃氣不降者;


有由於肺氣肅降不行而上逆,影響而致胃氣不降;


有由於年齡偏高,腎陰不足而致者,此類患者較多。


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特別是腎陰不足,收斂攝納之力漸弱。


以致衝脈之氣上衝,進而導致胃氣不降。


蓋衝脈起於胞中,並足少陰腎經之脈挾臍—亡行。


如腎陰虛收攝之力弱,則衝氣易於上逆。


衝脈之氣上逆日久,可引起陽明之氣上逆。


因衝脈從足陽明經之氣街穴出於體表,旁陽明之脈而行。


反之胃氣不降也可導致衝氣上逆。


此患者之自覺有氣從少腹上衝,即為衝氣上逆之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7:45 | 只看該作者

人身之氣機,有升有降


大抵肝脾之氣宜升,肺胃之氣宜降。


升降不息,氣機周流則臟腑之氣調和而人體康泰無病。


若用各種原因造成胃氣不降,其初起時有不降,如不愈則經常發作。


時間既久,遂成胃氣不降之證。


胃氣不降,則難於傳導下行,引起大腸之氣也滯而不暢,遂成便秘不通。


胃腸之氣不通於下,則蓄積於中而現痞悶脹滿之症。


下既不通,必反上行,因而出現食少、暖氣嘔逆等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8:02 | 只看該作者

胃氣不降


可影響肺氣之下降,於是出現胸中滿悶,呼吸不暢,或胸中煩熱。


肺胃之氣不降,則肝之疏泄受阻,從而鬱滯不疏。


且氣有餘便是火,故出現頭暈脹痛、目眩、耳鳴、口苦等症。


也可由於氣逆不降,漸致血隨氣升,氣血逆上也可導致吐血衄血等症。


可見,胃氣不降之原因,非止—端。


胃氣不降所導致的結果,也並非只是胃腸本身的病變,而是由於胃氣不降,導致諸臟腑的氣機升降失常,升多降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8:18 | 只看該作者

醫生甲


請老師談一下此證的治療原則。


[老師]前面講過,胃氣不降由多種因素造成,胃氣不降又可導致各臟腑氣機失調,升多降少。


因而在治療此證時,既要抓住病證的關鍵,以降胃氣為主,又要適當考慮致病之原因及所導致的後果,輔以相應的治療。


從本患者以前的治療用藥可知,如果醫生不能對患者各種症狀進行綜合的、整體的分析處理,而是把各種症狀割裂開來,正如患者所講述的那樣,那麼其結果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由於不能對疾病有整體、有機、正確的認識,所以不可能達到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地步,效果也…—定不會理想。


即或有人能識得此證為胃氣不降,但由於用藥不當,療效也不會滿意。


我們根據張錫純的經驗,以赭石為治療此證的主藥。


張氏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愚數十年經驗以來,治此證者,不識凡幾,知欲治此證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也。


蓋赭石對於此證,其特長有六:其重鎮之力能引胃氣下行,一也;


既能引胃氣下行,更能引胃氣直達腸中而通大便,二也;


因其饒有重墜之力,兼能鎮安衝氣使不上衝,三也;


能制肝木之橫恣,使其氣不上千,四也;


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胸膈煩熱,頭目眩暈自除,五也;


其力能降胃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涼開破,分毫不傷氣分,轉能有益於血分,六也。


是以愚治胃氣逆而不降之證,恒但重用赭石,即能隨手奏效也」。


此患之治即以赭石為君,輔半夏、竹茹以增其降胃之功;


山藥、玄參益腎陰而斂衝氣;


麥冬滋肺陰而助肅降;


歸、芍養陰血而柔肝體,麥芽、茵陳疏肝氣而暢肝用;


加牛膝引氣血下行。


如此,則胃、肺、衝氣下降而氣血下行,肝氣疏達而火鬱自散。


從而收到大便通,脹滿消,頭目清的功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6:58:30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丙


腦立清是降壓藥,老師為何用它治療此證呢?


[老師]腦立清丸是由赭石、半夏、牛膝、磁石、珍珠母、膽汁、冰片、薄荷冰、酒麴等藥製成。


其中赭石用量最多,占全方(除酒麴)總量的28%以上。


再加半夏、牛膝(皆為本患者之主要藥物)之重占全方的54%多。


其他如磁石、珍珠母等,也都是平肝潛陽,重鎮降逆之藥,對於諸氣逆上者正屬對證。


雖然腦立清之藥物與患者之證情尚不能完全吻合,但從大體上看,也可算作方證基本相符。


在現有的中成藥中,也只能以此為首選了。


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夜尿頻數長春中醫學院教授 肖永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3:06 | 只看該作者

金X X,女,53歲,1981年8月來診


患者數年來,經常頭目暈眩,腰膝酸軟無力,走路腳下無根,並有心悸、失眠、氣短等症。


血壓經常在22.6/13.3kPa左右,需經常服用降壓藥。


也曾用過中藥湯劑及腦立清、清眩丸等。


用過之藥物係:石決明、珍珠母、龍骨、牡蠣、菊花、白芍、生地、玄參、龜板、夏枯草、牛膝、代赭石、鉤藤、龍膽草等。


由於效果不佳,且體力越來越弱,故此前來就醫。


詢其病史與症情,患者於三四年前月經開始紊亂,時有時無,有時漏下不止,持續很長時間,逐漸出現頭暈眼花,身疲無力,尤其覺得兩膝酸軟,兩腳走路時無根,頗有頭重腳輕之感,並有心悸、失眠、健忘、氣短等症。


以後月經漸少,終至斷絕,但上述症情並不見輕。


到醫院檢查,血壓高於正常,服一段時間降壓藥,症狀即見好轉,停藥後即復發。


雖曾服過中藥也不見效,且出現食欲減退,大便稀溏。


細問其病情,發病初期心中時有煩熱,頭面部時時有升火之感,手足心有時也出現發熱,以後—蔔述症狀漸漸減少,繼之以全身疲乏無力,時時畏寒,手足在天冷時常常發涼怕凍,小腹常覺發涼,小便清長,次數增多,尤其是夜間尿更頻數。


絕經期以前每夜小便1次或不起夜,現在每夜可達3?


次之多,且有尿意緊迫不能自禁之感。


口不渴,即或飲水,也只飲熱水,如飲冷水則胃部不適,全身發冷。


患者面色蒼白,口唇淡潤,眼胞虛浮,舌淡紅體胖,苔白而滑潤,脈沉弱。


據其發病年齡,病後之變化,與其症情分析,此證屬肝腎不足,陰(血)陽(氣)兩虛之侯。


治以補肝益腎,雙培陰陽之法。


用二仙湯加減。


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益智仁15g,狗脊15g,寄生20g,川續斷20g,當歸15g,白芍20g,生山藥20g,白菊花15g,生地15g,陳皮15g。


水煎,日1劑,分3次服。


3劑後,覺頭目眩暈減輕,腿腳略覺有力。


又3劑後,大見好轉。


這時,有位老中醫為其處方,服2劑後,症狀加重,又來求治於餘。


視其方,乃鎮肝息風湯加減。


仍用前二仙湯加減之方。


9劑後,頭暈目眩明顯好轉,腰膝也無酸軟,腳下已無飄浮之感。


尤其明顯好轉的是,小腹、四肢已不發涼,全身已不畏寒,且有溫暖感。


小便次數也減小,每夜1?


次,其緊迫不禁之感已無。


後用人參養榮丸、金匱腎氣丸等鞏固療效。


其血壓量過幾次,大致在18.6/12,0kPa左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3:24 | 只看該作者

醫生甲


高血壓所致之頭暈目眩,一般多用平肝潛陽法,老師為何用補腎壯陽法?


[老師]高血壓病是西醫根據患者的動脈血壓長期持續性偏高(尤其是舒張壓)而定名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據其臨床表現,中醫可按眩暈、頭痛等進行辨證論治。


《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是以此證之證治多不離乎肝。


認為此證多由肝陽上亢或肝火偏旺所致。


導致陽亢或火旺的原因很多,或由恚怒不解而肝陽暴張,或因憂鬱不已而氣鬱化火,或由肝血不足而肝陽失濡,或因腎陰虧損而肝木失涵。


故張山雷在《中風斠詮》中力主此證應重用滋陰潛鎮之法,用金石介類藥,重墜潛降,以乾肝陽。


張錫純在此基礎—亡,進一步提出,滋陰養血、重鎮潛陽與肅肺、降胃、疏肝之法結合應用。


其所制之鎮肝息風湯,即重用地黃、萸肉、白芍等滋陰血之虛以涵木;


龍骨、牡蠣、龜板等重鎮以潛陽;


玄參、麥冬清肅肺氣,使肺氣肅降下行,自能鎮制肝木;


赭石降胃氣而安衝氣。


以上諸藥能降諸臟腑逆上之氣,再加牛膝之引氣血下行,以利於亢陽之平降。


但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喜條達而惡抑鬱。


其氣剛暴,尤惡強制平降,故加茵陳、生麥芽等升發之品以疏達肝氣,再加川棟子引肝氣下行,使不上逆。


故此方誠為治陰虛陽亢之良方,現代臨床中應用較廣。


但從臨床實踐看,高血壓之屬陰虛陽亢者固多,而屬於其他證者也不少。


如本患既無陰虛火旺之五心煩熱,面紅如醉;


也無衝、胃之氣上逆的氣從少腹上衝:也無便秘、噯氣;


更無肝陽上亢、氣血逆上之頭中脹痛發熱,目脹耳鳴,脈弦長有力。


卻有身疲乏力、心悸失眠、氣短健忘等氣血兩虛證;


又有腰膝酸軟、腳下無根等肝腎不足,筋骨軟弱之象。


更現面白、畏寒、肢冷、小腹發涼、夜尿頻數難禁等陽氣虛衰、腎關失固之徵。


況其在服用滋陰潛鎮等寒涼藥後,出現食欲減退,大便溏稀等症,說明藥不對證,其人中陽不振。


從上述一系列症狀看,其證不僅陰血不足,更兼陽氣衰弱,特別是腎陽虛衰之象尤為明顯。


中醫治病,藥為證發,有是證則用是藥。


故我們據其症情採用了補陰血、助腎陽之法,收到了較滿意的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3:48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乙


請老師談一下此證的病機與治療。


[老師]本患者之病大約起子三四年之前。


開始時月經紊亂,經漏不上而且持續時間較長。


之後才出現頭暈目眩,身疲乏力,腰膝酸軟、腳下無根等感覺,並伴有心悸、失眠、氣短、健忘等症。


除—上述症狀外,開始時有心中煩熱,頭面部升火等症。


以後才逐漸出現畏寒、手足發涼、小腹發冷、夜尿增多的現象。


從上述的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部過程看,其病以先傷陰血開始,初起時表現為陰(血)傷有熱證,而後逐漸出現陽虛則寒的局面,是為陰損及陽,陰(血)陽(氣)兩虛證。


《內經》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一般來講,人當40歲前後,人體的陰血與陽氣都開始虛衰,生機逐漸減退。


特別是女人,在七七(49歲)前後,大多腎氣虛衰,衝任虧損,天癸竭,地道不通,月經斷絕。


本患者初病之時正屬七七之際,加之長期經漏不止,陰血損耗。


陰虛則熱,故初起有五心煩熱、頭面升火之症。


此種熱象為虛熱,乃由陰血虛損不足以配陽,而陽氣相對亢盛所致。


由於陰血之耗傷過多,則陽氣必然因之而虛乏。


蓋陽以陰為宅,陰以陽為根,陰陽互為生養之前提。


陰虛太甚,必然導致陽氣之生化無源,而相繼出現陽氣虛的情況,是為陰損及陽,此時多為陰陽兩虛證。


其所以出現頭暈目眩,一由血虛氣弱,不能—上升而濡養於頭;


二由腎陰腎陽虧損,精髓不充。


蓋腎主骨而生髓,腦為髓海。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


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


(《靈樞•海論篇》)故在治療此證時,既要「壯水之主,以生精血」,又要「益火之原,以生陽氣」。


(《醫學會心錄》)陰陽並補,既於陰中生陽,又於陽中生陰。


方中所用當歸、白芍、生地、山藥在於滋養陰血之虛;


仙茅、仙靈脾、巴戟天以扶助陽氣之弱;


寄生、川斷、狗脊補肝腎,強筋骨以生髓益腦;


益智仁合山藥,有益脾腎之陽而收攝陰液之功,對於脾腎陽虛而陰液不攝之證最宜。


綜觀此方補陰而不傷陽,助陽而不灼陰,陰陽並補,相得益彰。


二仙湯原方有知母、黃柏,因此證已無內熱之象,放去之,恐其苦寒,有礙於陽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4:07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丙


眩暈證應如何辨證治療。


[老師]眩暈是患者之自覺症狀。


「眩者,言視物皆黑;


暈者,言視物皆轉。


—二者相兼,方曰眩暈。


若甚而良久方醒者,又名鬱冒」。


(《證治匯補》)從臨床來看,「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皆能眩暈」。


外感證引起的眩暈,大抵其人素無此症,只是在外感的同時出現,病見於暫,隨著感證的治癒而眩暈自除。


若無表證而經常眩暈,則多為內傷所致。


內傷眩暈,大抵不外火暈、痰暈與虛暈三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4:29 | 只看該作者

所謂火暈


是指火熱亢盛所致之眩暈,以肝陽上亢及肝經熱盛為多見。


其證或因五志過急而化火,或由陰血虛衰而陽亢。


症見眩暈耳鳴,頭脹而痛,每因勞累或恚怒而加劇,面時潮紅,急躁易怒,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如屬肝火盛者,可用龍膽瀉肝湯或當歸龍薈丸;


若屬肝陽上亢者,可用鎮肝息風、三甲復脈、大定風珠等滋陰而潛陽。


若實熱太甚而眩暈不可當者,丹溪用大黃酒炒為末,每服5-10g,茶水服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4:47 | 只看該作者

痰暈


多由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所致。


其症頭重如蒙,胸悶脘痞,噁心,嘔吐清水痰涎,少食,身重,舌體多胖,苔白而黏膩。


宜以二陳湯為主方。


其加減方如半夏天麻白朮湯、溫膽湯皆較常用。


中焦濕盛加藿香、白蔻;


下焦濕盛加澤瀉;


痰鬱化熱可加黃芩、黃連等。


虛暈是指因虛而眩暈,臨床較為多見。


屬氣血虛者,症見面色蒼白,唇甲無華,少氣懶言,倦怠嗜臥,心悸失眠,動則加劇,遇勞即發。


宜補氣養血,可用當歸補血、歸脾、八珍等。


若氣虛較甚者,可用補中益氣。


其因於腎虛者,多因色欲太過,或遺泄無度,致腎精虧損,髓海不足。


其症腰膝酸軟,神疲健忘。


偏於陰虛者,多見酸心煩熱、尿赤、舌紅,宜六味、杞菊、左歸輩滋補腎陰;


偏陽虛者,多四末不溫,畏寒,尿頻而清白,舌淡,可用腎氣、右歸類益火助陽。


若眩暈因下虛甚者,可用鹿茸25g,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許,頓服,以峻補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5:05 | 只看該作者

咳嗽連聲、乾咳無痰已月餘


長春中醫學院教授 肖永林 長春鐵路醫院 徐鐵梅 患者王X,男,43歲,1987年12月14日初診。


該患咳嗽已月餘,曾多次就醫,服用過各種中西藥物,始終無效,故前來求治。


其發病過程,大約於1個月前偶感全身不適,微惡風寒,喉癢咳嗽,鼻塞不通。


曾去衛生所就醫,診為感冒。


給予VC銀翹片、止咳片、速效感冒膠囊等藥,之後,全身不適、畏寒、鼻塞等症逐漸好轉,但咳嗽卻不見好轉,其咳嗽為乾咳無痰,或有時咯出少量痰塊。


每於晚卜睡覺時及早晨起床時連聲咳嗽,聲音重濁,且每因風冷則咳嗽加劇。


若室內比較溫暖則不咳嗽。


自患病以來,未曾發燒,汗不出,口不渴,心不煩,小便清利,大便正常,飲食如故。


細詢其症情:口唇發乾但不渴飲,咽喉發乾而癢,癢甚則咳嗽不上。


舌質淡紅,苔薄白而略少津。


自病後曾先後服過速效感冒膠囊、感冒清、克感敏、甘草片、VC銀翹片、川貝精片、蛇膽陳皮末及桑菊感冒片等,效皆不顯。


聽說吃梨可以止咳嗽,但用後咳嗽依然。


咳甚則胸脅疼痛。


據其症情,發病過程及服藥情況,綜合分析,此證為寒燥傷肺,肺氣不利而致咳嗽。


治以辛開溫潤法。


用《醫學心悟》之止嗽散加減:荊芥10g,陳皮10g,甘草10g,桔梗10g,百部30g,紫菀20g,款冬花20g,紫蘇葉10g杏仁15g,生薑10g。


水煎服,日2-3次。


2劑後,咳嗽大減,又4劑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5:19 | 只看該作者

醫生甲


清老師談一下診治此證的思路。


[老師]臨床上遇到咳嗽患者,首先當辨別其為內傷咳嗽還是外感咳嗽。


此患者平素既無咳嗽痰飲之宿疾,又無肺氣肺陰不足之虛象,只於1個多月前偶感外邪而發病,雖然咳嗽始終不愈,但並無氣短乏力,痰多氣逆,潮熱顴紅等症,顯非內傷咳嗽。


且其初起伴有全身不適、畏寒、無汗、鼻塞等症,則其證實屬外感咳嗽無疑。


既知其為外感咳嗽,則當辨其為何邪所傷。


從發病季節來看,其病開始於11月中旬前後,正值霜降、立冬之交,正是氣溫逐漸轉寒,而又燥氣偏盛之時,斯時燥寒之氣正盛。


燥寒之氣傷人,一為寒邪從外而受,束閉皮毛,而邪氣內舍於肺;


一為燥寒之邪從口鼻而入,直傷於肺。


再從其臨床表現來看,其症有寒無熱,且有口燥咽乾而癢、乾咳無痰等症,與燥寒之邪所引起的症狀正相符合。


再結合其曾服用過的藥物來看,多係清熱化痰藥(如川貝精片)及辛涼解表(如銀翹片、桑菊感冒片)藥,服後無效,說明此證之咳嗽,既非因於痰熱鬱肺,也非由於風熱襲肺。


這也為我們的辨證提供了必要的佐證。


既為燥寒而致之咳嗽,故採用辛開溫潤法,以辛溫之品開肺而散寒,溫潤之藥溫肺而潤燥,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5:34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乙


請老師談一下寒燥咳嗽及其證治。


[老師]寒燥咳嗽即涼燥咳嗽之寒證偏重者,一般發生於深秋與初冬之時。


從時令與主氣來看,秋分至小雪之間燥氣當令,其時多晴少雨,燥氣偏盛。


此段時間內,由於氣溫有寒(涼)熱(溫)之別,故燥證有溫燥與涼燥之不同。


從秋分至霜降之間(大約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氣溫尚高(華北及西北地方尤為明顯),此時燥熱之氣較盛,如感受燥熱之邪所引起的疾病,稱為溫燥;


霜降之後,氣溫急驟下降,氣候轉冷,此時燥涼之氣偏盛,感之者即病涼燥。


在東北地區,此時之氣溫已相當寒冷,如仍稱為「涼」,已不足以說明其實際情況,故稱之為「寒」。


由「燥涼」之邪引起之病稱為「涼燥」,故我們因之將「燥寒」之邪引起之咳嗽,稱為「寒燥咳嗽」。


這種咳嗽在秋末、冬初之際相當多見。


有的患者久治不愈,可延及整個冬季。


病情輕者,可以漸漸自愈。


此證之久治不愈,並非由於其證難治,而是由於治不對證而致。


肺為嬌臟,既易傷於熱,也易傷於寒,更易病於燥。


當深秋初冬天氣乍寒,氣候偏燥之日寸,人們尚難於完全適應。


特別是在氣溫時寒寸熱,寒熱劇變的情況下,極易感受燥寒之邪而為病。


其證既有寒束皮毛之表證,又有燥傷肺津之裏證,故往往出現全身不適或疼痛、頭痛、畏寒、無汗、鼻塞不通等表證,同時又以咳嗽為主要症狀。


其咳嗽的特點為頤嗽連聲,咳聲重濁,乾咳無痰。


即或有痰也少而成塊(如其人痰濕素盛,也可出現痰多清稀之症),遇寒則咳嗽加劇,故每當到室外或半夜室溫最低時,或於晚間睡前脫衣及早晨穿衣時,由於寒涼之氣襲於皮膚,內舍於肺,故出現咳嗽連聲。


遇熱則咳嗽減輕或完全不咳。


由於燥氣傷肺,津液不足,故又表現為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成塊,且有咽乾而癢,口唇乾燥等症。


只是這種表現常不引人注意,如不提示,患者往往不會言及。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此證之關鍵在於寒、燥二字,而其中以寒為主,燥則次之。


所以在治療此證時,以溫、潤為法,其中以溫為主,而以潤輔之。


所謂「辛開溫潤」之法,即以辛溫之品溫肺而散寒邪,溫潤之品滋陰而潤肺燥。


但必須注意的是,散寒之晶不可過於溫熱,恐傷津液而化燥;


潤燥之藥不可偏於寒涼,恐寒涼之葤益增肺寒。


故如沙參、麥冬、石斛、天冬、花粉、生地、玄參、玉竹等在溫燥時經常應用之藥,於此證則大不適宜。


此方中重用百部、紫菀、款冬花、杏仁等溫潤之品,既能溫肺而散寒,又能潤肺而滋燥。


又用荊芥、蘇葉、生薑等辛溫輕揚之品,輕浮以上達於肺而外達皮毛,使從皮毛而入之寒邪復從皮毛而外散。


再加陳皮、桔梗、甘草等調理肺氣而祛痰。


所用藥物正符合上面所談的治療原則。


過去,治療寒燥咳嗽皆以杏蘇散為主方,其方由二陳湯加杏仁、蘇葉、枳殼、前胡、桔梗、甘草、生薑、大棗而成。


雖有理氣化痰散寒之功,但藥物偏燥而少潤,故對於肺寒而燥者,似不如本方為佳。


近些年來每於秋冬之季的寒燥咳嗽,用他藥不愈者,常以此方取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5:55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丙


請老師講一下此證出現診治錯誤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老師]寒燥咳嗽,儘管各年中的發病情況不盡相同,有些年份多些,有些年份少些,但總地看來,每年的深秋與冬季,還是不少見的。


此種咳嗽,多數證情較為輕淺,可以不藥自愈。


證情較重的,如果辨證不確,治療不當,往往使病情遷延,久治不愈。


造成診斷(主要是辨證)和治療不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理論認識上的問題。


前面我們分析過,此證之病機主要為「寒」、「燥」二者。


但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有相當長的時間,對「燥」有所忽略。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中,有風、有寒、有火、有熱、有濕,而唯獨無「燥」。


又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痃瘧;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素問•生氣通天論》又說,「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秋季(特別是秋分之後)應為燥氣當令,而「上逆而咳,發為痿厥」,本為燥氣傷肺,津枯肺燥之結果,但經文中不言燥而言濕。


由於以上原因的影響,以致後世有「燥不為病」之說。


所以,在金元以前的醫學著述中,對燥病的論述是比較少的。


直至金元時期的劉河間,才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提出了「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一條,以補《內經》病機十九條之不足。


清•喻嘉言在《醫門法律•秋燥論》中改《內經》「秋傷於濕」為秋傷於燥,並制清燥救肺湯。


但其論證及用藥仍以燥熱為主。


其後費伯雄提出「以燥為全體,而以熱與涼為之用」之說。


至此對燥證的認識才轉為全面。


由於以上歷史原因,致使人們對燥證的認識有所疏漏,是在所難免的。


其次,從辨證上來看,也有一定的原因。


前面講過,對於本證在燥方面的症狀,如果醫生不予提示,詳細詢問,患者自己往往不太注意,也不會主動地告訴醫生。


這樣就很難考慮為「燥」證。


除了「燥」的表現易被忽略外,「寒」的臨床表現,也容易疏漏。


從中醫外感熱病學的發展歷史來看,在治療上曾出現過兩種大的差誤。


在清代溫病學派未形成之前,往往以辛溫之劑治療溫病初起,邪在衛分。


這樣勢必造成以溫助熱,傷津化燥之弊。


今天的情況恰恰與過去相反,而是多以辛涼(或寒涼)來治療風寒表證。


從現在的實際情況看,感受寒邪所引起的疾病,隨處可見。


但人們對「寒」的認識卻日益淡化。


人們往往只看到因寒所致之熱症,而忽略了病因之寒。


這種情況,不僅外感證中存在,而且在各科疾病中也皆存在。


這就難免使輕病變重,甚或長期不愈。


再次,與現在市場上中成藥的情況有很大關係。


從近些年的情況看,以治咳嗽為主要作用的中成藥,大抵皆為辛涼解表、清肺泄熱、化痰之類,如銀翹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川貝精片、蛇膽陳皮末、牛黃清肺散、珠黃散等比比皆是。


而辛溫宣肺或溫肺之藥少之又少,連前些年尚可見到的參蘇理肺丸、橘紅丸等也越來越少。


這不能不認為是造成以寒治寒的原因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6:21 | 只看該作者

痹證日久,藥後漸虛


長春中醫學院教授 肖永林 陳鳳芝 劉X X,男,53歲,1986年4月來診。


該患於10年前因睡臥潮濕陰冷之處而關節疼痛。


其痛先從膝部開始,繼則足踝、髖部疼痛,漸至周身關節皆痛。


服用抗風濕藥而疼痛漸止,遂停藥。


但其後每因天氣寒冷,陰雨之時而又疼痛。


於每年春秋兩季氣候冷暖變化或寒熱劇變之時發作較為明顯。


開始時只覺疼痛,以後逐漸關節活動不靈,兩腿發涼,腳部尤甚,腰部轉側重滯,腰膝酸軟無力。


曾先後服用小活絡丹、風濕寒痛片、伸筋活絡丸、風絡痛、虎骨酒等。


自己又用走馬芹根(即獨活)、老鸛草(貫筋)、鑽地風、千年見等藥用酒泡,長期飲用。


以上藥物,在初服用時都有一定效果,感覺疼痛減輕,關節活動輕快。


但服稍久,則作用不佳,反而出現身體虛乏倦怠,周身關節有鬆散無力之感,腰膝酸軟,久立久行尤甚。


且口唇焦燥,渴欲飲冷,咽中乾熱如冒火,食欲明顯減退,動則心悸、汗出,而下肢仍覺發涼。


視其舌質淡紅而乾,脈象沉數無力。


據其症情,先宜滋養陰血,去燥熱而補不足。


藥用:生地25g,白芍15g,玄參25g,麥冬15g,寄生20g,川斷20g,牛膝15g,桑枝15g,甘草10g。


水煎3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


5劑後,覺口唇乾燥、渴飲、咽中乾而冒火等大有好轉,其他症狀未見明顯改變。


於是在前方基礎上,又加人參10g杜仲15g、枸杞果15g。


又5劑後,口唇咽乾、燥渴之症已基本消除,食欲增加,身體漸覺有力,出汗、心悸等症也有好轉,但腰膝酸軟無力、下肢發涼等症並未見輕。


視其舌上已經津回,又為其疏方:生地25g,白芍20g,當歸15g,黃耆15g,人參10g,川斷20g,杜仲炭20g,寄生20g,狗脊15g,枸杞子25g,巴戟天10g,羊藿葉10g,桂枝10g,牛膝15g,甘草10g。


5劑後,自覺身體倦怠無力、腰膝酸軟有所好轉,活動時心悸、汗出更輕於以前。


考慮數年之疾,非急切可以收功。


況此證並非純係外邪為患,而氣血不足,陰衰陽弱又占重要地位,故變湯劑為丸劑,以收緩圖之功。


使正氣漸復,則邪氣自去。


重為疏方:當歸25g,生地25g,山藥25g,黃耆20g,人參15g,白朮20g,茯苓20g,川斷20g,杜仲炭20g,寄生20g,枸杞子25g,巴戟天10g,羊藿葉10g,桂枝10g,牛膝15g,雞血藤20g,薑黃15g,甘草15g,白芍20g。


上方5劑,乾燥後,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5g,日服2丸~3丸。


11月中旬,患者來講,上藥共做蜜丸210多丸。


服用3個月左右,自覺身體逐漸有力,下體發涼疼痛、酸軟也有減輕。


另外,從前有陰部冷濕,陽舉不堅,性欲減弱,夜尿頻多之症(患者認為與本病無關,因而未向醫生講)也有明顯好轉。


所以,患者又按前方配藥5劑,最近服完,疼痛及酸軟等症皆無,而體力增強較為明顯,今秋變冷之時,亦未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06:44 | 只看該作者

醫生甲


看老師開的第一張處方,除了寄生、川斷、桑枝外,皆非治痹證常用葤,其意為何?


[老師]很對!


這張處方所用之藥,確非以尋常治痹證之藥為主,而是一張以滋養陰血又清燥熱為主要功用的處方。


所以這樣用藥是根據患者當時的具體證情而決定的。


因為本患者病痹的時間較久,且在長期服用祛風散寒除濕而通絡的藥物之後,出現一系列陰血虛少,燥熱內生之症。


此時若無視患者的這些症狀,而只是以為痹痛,繼續投以上述藥物,必然會火上添油,燥熱更甚。


何況患者在出現口唇咽部乾燥的同時,已經食欲明顯減退,說明其胃中燥熱,陰液傷耗已經很重。


患者的其他症狀,如身體虛乏、腰膝酸軟、心悸、多汗等,都說明患者當時的證情並非以邪氣痹阻為主,而是以正氣不足的虛象占主導地位。


因而在治療時,放棄了祛邪通痹止痛的治法,未有再用辛烈燥熱通竄之品,而是以補虛扶正作為本病的主要治則,特別是在補虛中,首先採用了滋陰血、清燥熱之法。


藥用諸如生地、玄參、麥冬、白芍等柔潤寒涼之品,意在清燥熱,復胃陰以使食欲增加。


通過治療過程說明,也正像所預料的那樣,在應用上法後,燥熱漸除而胃陰漸復,飲食增而精微化,氣血漸充,陰陽漸旺,為以後的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11:47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乙


痹證皆因風寒濕三氣侵入人體而致,其證屬實,可是老師的幾張處方皆似以補為主,是否此患之病是虛證呢?


[老師]從痹證的原因來看,因風寒濕氣侵入,致經絡失暢,氣血痹阻而成。


邪氣盛則實,故治療痹證大抵皆以祛風散寒除濕為主,日久者往往佐以活血通絡之法,所謂「治風先治血,血活風自滅」,即寓此義在內。


這是痹證的一般情況。


由於內在的和外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疾病的證情是不斷變化的,實與虛,寒與熱,表與裏,陰與陽都可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


就談此患吧,其病有邪實的一面,但又有虛的一面。


嚴用和在談到痹證的發病時說,「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


(《濟生方》)張介賓更強調「惟氣血不足,故風寒得以入之」。


(《景岳全書》)周學海則主要從正氣不足的角度講,「凡人之身,衛氣不到則冷,榮氣不到則枯,宗氣不到則痿痹不用」。


(《讀醫隨筆》)此其一也。


第二,「初病多實,久病多虛」,這是許多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痹證也不例外。


當初病之時,由於疾病主要表現為邪實的一面,而通過治療或疾病本身的變化,邪實漸漸減少,而正虛的表現便逐漸突出。


此患者之臨床表現就是如此。


其開始以疼痛為主症,可後來漸致腰膝酸軟無力,不耐久立久行,全身虛乏無力,倦怠;


動則心悸、汗出;


以至後來典型的陰血虛虧,燥熱內生之象。


第三,藥物的作用。


「藥性皆偏」。


每種藥物都不例外,既有治病的一面,又有致病的一面。


就拿治療痹證的藥物來講,這類藥物大抵以辛溫(熱)燥烈通竄者為主。


它可以通暢經絡,宣暢氣血以收祛風散寒除濕而止痛之功。


但如常服久服,必然會產生耗散氣血、灼傷陰液,使氣血不足,陰液虧少,肝腎損傷,筋骨痿弱的後果。


因而痹證至於後期,其諸多症狀,往往已經不是邪氣痹阻而致,卻多半是自身氣血陰陽失調(或因病久之變化,或因藥物之作用)而致。


這些失調,多以偏虛為主。


因而治療本患所用之方藥,是以調補陰陽氣血之失調為主的,而未用常用的治療痹證的藥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7:18:31 | 只看該作者

醫生乙


治療本患的幾張處方,藥物的變化有無規律?


為何要這樣加減?


[老師]前面講過,患者後期之臨床症狀,主要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


氣血不足應重在調補中焦脾胃,使脾胃之氣健旺,能納能化則氣血漸生;


陰陽兩虛當重在滋補下焦腎肝。


因腎主骨而肝主筋,患者腰膝酸軟無力,不耐久立久行,以及陰部冷濕,性欲減退,陽舉不堅,夜尿頻多等,皆係肝腎不足,筋骨痿弱,陰陽兩虛之證。


虛者當補。


但當患者尚存有一系列燥熱症狀的情況下,則應先予滋陰,免使補益陽氣之時而火熱更盛,更傷陰液。


可是此時之熱並非實熱內熾,而是由於辛熱燥烈行散之品過於應用,傷耗陰液而至之燥熱,所以不能用苦寒之品,恐苦寒化燥傷鑰而敗胄,只宜用寒涼柔潤之藥,使津液生而虛火降,胃陰復而胃用行。


於是食欲旺盛而穀氣增,精微化而氣血之生有本,陰陽之復有望。


且胃陰一復則約力也易運化,可免虛不受補之虞。


當此目的達到後,則適當地減去一些寒涼降火之品,如玄參、麥冬。


加入益養血氣之味,如人參、枸杞子、當歸、黃耆等。


用藥之後,見其氣血虛衰諸症稍有起色,而虛熱之症未生,故又相機加入補肝腎,強筋骨,助陽氣之品,如杜仲、狗脊、巴戟天、羊藿葉等藥。


在用上藥後,並未出現燥熱津傷之症,而陽陰氣血之虛象逐漸好轉,才在最後的丸劑中又加入白朮、茯苓等燥濕健脾之藥,以增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生化之本。


另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始終用了寄生、川斷、牛膝等。


因這3味藥,藥性平和,既能補肝腎,強筋骨,而又無燥熱助火、寒涼傷陽之弊。


且寄生又能養血祛風,川斷、牛膝又能活血通絡,對於由痹症而漸出現肝腎不足、筋骨酸軟疼痛者,正合其宜。


使補中有通,則補而不滯;


通中有補則行而不傷。


其他如雞血藤、巴戟天、羊藿葉等藥的選擇也注意了其各自的特點。


雞血藤可補血活血而祛風濕、舒筋脈;


巴戟天補腎陽而強筋骨,其性溫而不燥熱;


羊藿葉雖性較溫熱,易於動火,能祛寒濕而宣通不滯,且其用量不大,而又伍以地、芍等涼潤之品,則陰陽並補,相得益彰。


在應用諸多補藥之時,只選用1味理氣行滯,辛溫健胃兼能活血通痹之薑黃,而未用其他理氣之品,恐其化燥傷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1:42 , Processed in 0.12303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