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26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19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腸 便血何如?

 

因上文喘鳴病肺,而問大腸之腸 也。

 

腸 者,寒熱之邪,傷其陰絡,泄瀉下利也。

 

熱氣盛而血溢腸外,則便血,寒氣盛而津溢腸外,則下白沫,寒熱相持,血與白沫相兼而下,則下膿血,帝故各舉以問。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腸 便血,則陰虛於內,身熱則陽虛於外。

 

《陰陽別論》云:陰陽虛,腸 死。

 

故身熱則死。

 

寒者,身不熱也,不熱則陰虛而陽不虛,故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27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腸 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

 

腸 下白沫,乃寒汁下泄。

 

脈沉則血氣內守,故生;

 

脈浮則血氣外馳,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34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腸 下膿血,何如?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腸 下膿血,乃血與白沫相兼而下。

 

其脈懸絕,則津血內脫,生陽不生,故死;

 

脈滑大,則陰陽和合,血氣充盛,故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42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腸 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泄瀉下利,屬於腸 ,非便血白沫膿血之腸 ,故曰腸 之屬。

 

上文言身熱則死,又言脈懸絕則死,帝承上文之意而言,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帝承上文之意以問,伯亦承上文之意以對。

 

夫滑大者,既曰生,則懸澀者曰死。

 

懸澀,懸絕之漸也。

 

須知腸 之脈,不宜懸澀矣。

 

懸澀將絕,當以五臟之死日期之。

 

《陰陽別論》云:肝至懸絕,十八日死;

 

心至懸絕,九日死;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50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癲疾何如?

 

承上文肺病之喘鳴,大腸之腸 ,而問心病之癲疾消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癲疾則心不神明,病當何如?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

 

脈小堅急死不治。

 

心不受邪,脈搏大滑,則正氣內持,邪不干臟,故病久當自已;

 

脈小堅急,乃正氣不足,邪必干臟,故死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58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心不受邪,則癲疾之脈,宜虛乎,抑宜實乎?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心不受邪,其脈宜虛,故虛則可治;

 

實則邪氣內入,故實則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05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癲疾則心氣寒,消癉則心氣熱,故問消癉之脈,虛實當何如?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

 

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火熱而渴,消癉病也,其脈實大,脈病皆為有餘,雖久可治;

 

脈懸小堅,則病有餘,脈不足,久則正氣益虛,故不可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17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皮與肉為形度;

 

骨度者,腎之合;

 

脈度者,心之合;

 

筋度者,肝之合。

 

承上文諸病,而問形骨脈筋之度,必知內外相合之度,始知致病之由,故復問之。

 

岐伯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

 

岐伯二字,舊本訛帝,今改正。

 

度有淺深,合於四時,故春亟治經絡,經絡無病,筋度和矣;

 

夏亟治經俞,經俞無病,脈度和矣;

 

秋亟治六腑,六腑無病,通體之形度和矣;

 

冬則閉塞,閉塞者,宜用藥調之,而少針石也,閉塞內藏,骨度和矣。

 

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申明所謂少針石者,乃骨度無病,勿針石以泄之,非癰疽發於骨度之謂也。

 

若癰疽發於骨度,乃少陰神機所主,當亟刺以泄其毒,不得頃時之緩,而使神機之回也,此言癰疽發於骨度也。

 

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旁三 ,與纓脈各二。

 

,音季,余篇同。

 

骨度為陰,故言癰疽,形度脈度筋度為陽,故言癰,不言疽。

 

癰發於通體之形度,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故不知其所,將成未成,故按之不應手,時腫時消,故乍來乍已。

 

肺主周身之氣,故刺手太陰旁三 。

 

手太陰旁,膺胸之旁也。

 

 ,針眼如小瘡也。

 

三 ,針瘡凡三也。

 

纓脈,結纓兩旁之脈也。

 

各二,左右各刺其二也。

 

此言癰發於形度也。

 

腋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 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

 

脅上曰腋,少陽行身之側部,合於腋,故腋癰大熱,當刺足少陽五,以泄其熱,刺之而熱不止,則刺手心主三。

 

心主包絡之脈上抵腋下也。

 

更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

 

大骨之會,臂骨與手交會之處也,此言癰發於脈度也。

 

暴癰筋 ,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暴,凶暴也。

 

毒瓦斯深入,內傷其筋,則為暴癰。

 

筋 ,隨大筋之分理而痛,謂不掀痛於外,而隱痛於內也。

 

皮毛之魄汗,不盡出於外,由胞中血海之氣,不足於內也。

 

筋 ,胞虛不可以刺,故治在經俞。

 

治,調治也。

 

使胞中血氣,由內達外,則 者強,雍者通,此言癰發於筋度也。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

 

少陰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員利針。

 

腹中卒暴而滿,太陰脾土病也。

 

按之不下,既滿且硬,不應指而下也。

 

取手太陽經絡者,以小腸居胃下,化物而出,乃胃之募也。

 

取而刺之,以瀉腹滿。

 

又取少陰俞所以行泄其水也。

 

少陰俞,即腎俞也,兩旁去脊椎各開三寸。

 

各刺其五,用員利針者,《九針十二原》論曰:針大如厘,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蓋腎俞兩旁,不可深刺,故用厘針泄腎臟之水氣,以治腹滿,上文形度骨度脈度筋度,未及於脾,此舉脾病,以足形度之義。

 

霍亂,刺俞旁五,足陽明及上旁三。

 

霍亂,胃病也。

 

霍亂之病,脾胃不和,故亦刺少陰俞旁五。

 

病在陽明,故刺足陽明,及上旁三,陽明胃俞,在腎俞之上,故曰及上旁。

 

三者,兩旁各三刺也。

 

本經論五臟,必兼言胃,故舉胃病以足五臟之義。

 

刺癇驚脈五,針手太陰各五,刺足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旁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25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

 

足太陽,舊本訛經太陽,今改。

 

癇,癲癇也。

 

驚,震驚也。

 

癇驚之病,病在於脈,故刺癇驚脈有五,其一針手太陰各五。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出腋上,循 內,各五者,左右各為五刺,刺之所以和金氣也。

 

其一刺足太陽五,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循足太陽之脈,而五刺之,所以和水氣也。

 

其一刺手少陰經絡旁者一,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系不可刺,故刺經絡之傍,刺之所以和火氣也。

 

其一刺足陽明一,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 中,下循鼻外,上入齒中,刺之所以和土氣也。

 

其一取足上踝五寸,上踝五寸,膽足少陽光明穴也,刺三針,光明之上下也,刺之所以和木氣也。

 

癇驚之病,陰陽不交,水火不齊,故為臟腑五行之刺,以足臟腑五行之義。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

 

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 病也;

 

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

 

 跛,寒風濕之病也。

 

暴,卒也。

 

 ,踐履也。

 

跛,不正也。

 

治病之法,各有內外上下之因,當從其因而察之。

 

凡治消癉病起於內,仆擊病起於外,邪在上則偏枯,邪在下則痿厥,邪在中則氣滿發逆。

 

此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之病,有虛有實,若肥貴人,則膏梁之疾,而為有餘也,氣機隔塞而閉絕,以致上下不通,推其致病之由,則卒憂之病也。

 

卒然厥逆,不通於上,則暴厥而聾,不通於下,則二便不調,偏塞閉不通,此暴憂內因之病,故曰內氣暴薄也。

 

不從內暴憂外中風之病,則秉質故瘦,留著而不去之病也。

 

若足踐履而行不正,非故瘦之疾,乃寒風濕外因之病也。

 

凡此諸病,虛實不同,當察其因而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33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黃帝曰:黃膽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五臟不平,六 腑閉塞之所生也。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帝因岐伯之言,申明臟腑受病,各有所生,知其所生,則知虛實之因,而治之不難矣。

 

黃膽暴痛,癲疾厥狂,病雖發於一時,乃久逆之所生也。

 

五臟之氣,貴得其平,五臟不平,由六腑不和,故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致上下九竅不利,由穀氣少入,穀神內虛,乃腸胃之所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43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太陰,脾土也。

 

陽明,胃土也。

 

胃納水穀,借脾氣營運,充於腑臟,而經脈以和,四肢以榮,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為太陰陽明論。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陽明為表,太陰為裡,太陰主脾,陽明主胃,脾胃表裡,皆屬乎土,何以生病而異?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更,平聲。

 

太陰,陰也,陰在內;

 

陽明,陽也,陽在外,是陰陽異位也。

 

春夏為陽,則陽實陰虛,秋冬為陰,則陰實陽虛,是更虛更實也。

 

春夏為陽而陰盛則逆,秋冬則從;

 

秋冬為陰而陽盛則逆,春夏則從,是更逆更從也。

 

陰在內為陽之守,陽在外為陰之使,秋冬從陰,春夏從陽,陰陽互從,是或從內,或從外也。

 

一歲之中,所從不同,故發而為病,亦有陰陽之異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7:54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帝曰:愿聞其異狀也。

 

有異名必有異狀,狀名之實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 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 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 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

 

天為陽,故陽者,天氣也,主外,地為陰,故陰者,地氣也,主內。

 

陽剛有餘,陰柔不足,故陽道實、陰道虛。

 

陽主外,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陰主內,故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腑為陽,故陽受之則入六腑,臟為陰,故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陽氣外浮,不歸於陰,故身熱不能時臥,而上為喘呼;

 

入五臟,則陰寒內盛,不和於陽,故 滿閉塞,下為飧泄,而久為腸 。

 

此陰陽不同,而腑臟外內之病,所以異也。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 者,上先受之;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喉司呼吸,肺氣所出,故喉主天氣;

 

咽納水穀,下通於胃,故咽主地氣。

 

風為陽邪,故陽受風氣;

 

濕為陰邪,故陰受濕氣。

 

陰氣從下而上,上而外,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手指之端;

 

陽氣從外而上,上而下,故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陽氣在上,極則乃下;

 

陰氣在下,極則始上,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極乃下也;

 

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極乃上也。

 

此陰陽不同,而風濕上下之病,所以異也。

 

此一節,論腑臟外內風濕上下,而太陰陽明之病,所以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01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上文言腑臟外內,風濕上下受病之異,未明其狀,故有脾病而四肢不用之問。

 

四肢不用,其狀異矣。

 

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為,去聲下同。

 

稟,猶受也。

 

四肢皆受氣於胃,而陽明胃氣不得至於四肢之經,必因於脾,乃得至經而受氣於胃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四肢不得受胃中水穀之氣,而水穀之氣,外行四肢,內資五臟,氣日以衰。

 

肺主氣也,脈道不利,心主脈也,而肝主之筋,腎主之骨,脾主之肌肉,皆無水穀之氣以生,故四肢不用焉,所以脾病而四肢不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08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肝心肺腎,主春夏秋冬四時,脾不主時,故舉以問。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

 

長,上聲。

 

脾不主時者,以脾臟屬土,位治中央,常以春夏秋冬四時,為肝心肺腎四臟之長,一時各十八日寄治,一臟之中,共主七十二日,所以不得獨主於時。

 

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著,昭著也。

 

胃土水穀之精,昭著於外,由脾臟之氣營運,故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萬物皆生於土,故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

 

經脈上下資生於土,故上至頭,下至足,無處不周,雖欲主時,不可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17 | 只看該作者

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篇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上文云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問脾胃皆屬土,以膜相連,何以能為胃行其津液。

 

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 之行氣於三陰。

 

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故足太陰者,三陰也。

 

足太陰主脾,其脈中貫胃,下屬脾,上絡嗌,而脾土之氣通於五臟之陰,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三陰,主五臟也。

 

陰主裡,陽主表,故陽明者表也。

 

胃納水穀為五臟之腑之海也,稟太陰之運動,而亦為之行氣於三陽,三陽,主六腑也。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 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太陰行氣於三陰,陽明稟太陰之氣,而行氣於三陽,是五臟六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受氣於陽明,實受氣於太陰,故脾臟為胃行其津液,所以以膜相連,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也。

 

若脾臟不為胃行其津液,則四肢不得稟陽明水穀之氣,氣日益衰,肺氣虛也。

 

陰道不利,即脈道不利,心氣虛也。

 

而肝主之筋,腎主之骨,脾主之肌肉,皆無陽明水穀之氣以生,故四肢不用焉。

 

此一節,言太陰脾臟,為胃行其津液,而充於腑臟,達於四肢,所以脾病而四肢不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25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脈解論第三十篇

 

承上編《太陰陽明論》,而更為陽明脈解也。

 

陽明屬土,故惡木;

 

陽明熱甚,故惡火:陽明厥逆,故惡人;

 

四肢實,則登高;

 

熱盛則棄衣;

 

不欲食,則妄走。

 

皆陽明經脈之病,有生死虛實之殊,故以為解。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

 

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

 

愿聞其故。

 

惡,去聲,下同。

 

《靈樞?經脈》論云:胃足陽明之脈病,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帝引此以問。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

 

胃者土也。

 

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聞木音而驚者,陽明胃脈屬土,土惡木克之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32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脈解論第三十篇

 

帝曰:善。

 

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其惡火者,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皆盛,邪客之,則熱甚而惡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39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脈解論第三十篇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厥,厥逆也。

 

惋,驚顧也。

 

陽明惡人者,胃絡之脈,不能上行外達,則厥逆,厥逆則喘急而驚顧,驚顧則惡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46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脈解論第三十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喘惋之證,有死有生,故復問之。

 

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胃絡上合心包,旁通支腋,今胃氣厥逆,病連少陰之心臟則死,病連心包之經脈則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8:55 | 只看該作者

陽明脈解論第三十篇

 

帝曰:善。

 

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 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陽明病甚,則發狂,故舉以問。

 

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四肢者,諸陽之本也,今陽氣有餘而盛,則充溢四肢而實,實則能登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2: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