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直解】

 關閉 [複製鏈接]
24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3:09 | 只看該作者

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篇

 

帝曰:何謂神?

 

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 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云,故曰神。

 

神乎神,是至神而莫若神也。

 

耳不聞,是無聲也。

 

雖曰無聲,覺目明心開,而志先慧覺然獨悟矣。

 

口弗能言,是無臭也,雖曰無臭,覺與眾俱視而我獨見矣。

 

適若昏,是無象也,雖曰無象,覺昭然獨明,若風吹云而見蒼天矣。

 

夫無聲無臭無象,而獨悟獨見獨明故曰神。

 

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

 

診三部九候之法,而以形神為之原,則《靈樞》九針之論,所言天忌者,可不必存於胸中也。

 

此一節,言用針之道,貴得其神,得其神而形可不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3:21 | 只看該作者

離合真邪論第二十七篇

 

離合真邪者,真氣邪氣,彼此相離,勿使合也。

 

邪入經脈,則真邪相合,從而察之,必使真氣弗失,邪氣弗入。

 

蓋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瀉之,其病立已,瀉之立已,則合者使離,故曰離合真邪也。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

 

承上編先知《針經》之意,而言九針之道,備載針經八十一篇,余已盡通其意。

 

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瀉於榮輸,余知之矣。

 

《針經》大意如此,余已知之。

 

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余愿聞邪氣之在經也,其 病患何如,取之奈何?

 

針經多論正氣之虛實,未詳邪氣入經,故以為問。

 

岐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

 

起,猶立也。

 

聖人立人身脈度循行之數,必上應天,下應地。

 

故天有二十八宿之度,人有十二經脈,以應於天;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以應於地。

 

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

 

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

 

天暑地熱, 則經水沸溢;

 

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

 

泣,作澀。

 

卒,音促,俱下同。

 

地之經水,氣通於天,故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

 

如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澀。

 

凝澀,不行也。

 

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

 

沸溢,汛濫也。

 

若陰陽不和,卒風暴起,風行水渙,則經水波涌而隴起。

 

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 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

 

人之經脈,合於經水,氣通於天。

 

若夫邪氣之入於脈也,天寒則人血凝澀,猶之天寒地凍,經水凝澀也。

 

天暑則人氣淖澤,猶之天暑地熱,經水沸溢也。

 

虛鄉之邪,因人經脈虛而入客,猶之卒風暴起,故亦如經水之得風也。

 

經之動脈猶言風入於經,而動其脈也。

 

其至也亦時隴起,猶之經水遇風,波涌而隴起也。

 

其不因於邪,則血氣之行於脈中,循循然。

 

循循,次序貌,猶之天地溫和,而經水安靜也,此人之度數,所以應於天地也。

 

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 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中,去聲。

 

處,去聲,下處同。

 

脈之大會,在於寸口,其至寸口而中手也,則時大時小,大則脈氣有餘,故邪至;

 

小則脈氣凝實,故平。

 

邪氣之至,其行無常處,或在血分之陰,或在氣分之陽,而不可為度,從其在陰在陽而察之,審其三部九候之中,邪之所在,卒然逢之,勿使真邪相合,是當早遏其路。

 

下文云,逢而瀉之,其病立已,同一義也。

 

吸則內針,無令氣忤;

 

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 氣為故;

 

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內,音納,下內針之內同。

 

忤,逆也。

 

大氣,針下所聚之氣也。

 

方吸則內針,其氣始行,無令逆也。

 

寧靜其心,久留其針,以針引邪,無令邪之四布也。

 

方吸則轉針,欲以得氣,為復其故。

 

候呼則引針,呼盡針乃去,使針下所聚之氣皆出,此瀉邪之法,故命曰瀉。

 

此一節,言人身經脈,應於天地,邪氣卒至,當急瀉之,勿使真邪相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3:29 | 只看該作者

離合真邪論第二十七篇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

 

邪氣卒至,當急瀉之,真氣不足,則當補之,故為此問。

 

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 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 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推,退,平聲,下同。

 

彈,平聲。

 

以至之以已通,下以合之以同。

 

抓,猶引也。

 

補不足者,當知其經脈之不足,故必先以手捫而循之,得其穴道之真,次則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分掰其穴,不使傾移,然後彈而怒之,以進其針,引而下之,以深其針,通而取之,以調其經,外引其門,使氣脈流通,以閉其神,使真氣內存。

 

針刺留呼,其數不同,留呼數盡,更當內針,而靜以久留,久留者,欲以氣至,為復其故,候氣之法,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仍當調適而自護。

 

上文候呼引針,大氣皆出,此候吸引針,使氣不得出,各在其針刺之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針下所聚之大氣,留止於內,此補正之法,故命曰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3:37 | 只看該作者

離合真邪論第二十七篇

 

帝曰:候氣奈何?

 

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護,此候氣之法,帝復問之。

 

岐伯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 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瀉之,真氣者,經氣也,經 氣大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

 

邪之中人,由絡而經,由經而脈,故邪去絡入於經也,則舍於血脈之中,邪氣始入,未為寒病,未為溫病,其寒溫未相得時,如涌波之初起也,起如涌波,則時來時去,時來時去,故不常在,邪不常在,治之常早,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

 

邪氣衝突,宜避其銳,無逢其沖而瀉之,逢沖而瀉,傷其經氣,則真氣亦傷。

 

夫真氣者,經氣也,瀉之則經氣大虛,故《九針十二原》論曰:其來不可逢,即此無逢其沖而瀉之之謂也。

 

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 復至,而病益蓄。

 

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

 

上文言大盛的可瀉,此言已過亦不可瀉。

 

故曰候邪不審,針下所聚之大氣已過,而復瀉之,則真氣外脫,脫則不復矣。

 

由是則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九針十二原》論曰:其往不可追,即此大氣已過,不可瀉之之謂也。

 

不可掛以發者,待邪之至時,而發針瀉矣。

 

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

 

故曰:知  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扣椎。

 

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此之謂也。

 

  針道至微,先後之間,不差毫發。

 

不可掛以發者,待邪氣之至時,而發針以瀉矣。

 

發針不得其時,若先若後者,傷其血氣,則血氣已盡,其病留中,而不可下。

 

下,猶退也。

 

取刺之道,貴得其時,故曰知其可取而取之,則如發機之神速,不知其可取而取之,則如扣椎之鈍朴。

 

故《九針十二原》論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即其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可取如扣椎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3:46 | 只看該作者

離合真邪論第二十七篇

 

帝曰:補瀉奈何?

 

帝先問補不足,未問瀉有餘,故為是問。

 

岐伯曰:此攻邪也。

 

不足者補之,帝先問之矣,此復為補瀉之問,則所問專在於瀉,故曰此攻邪也。

 

猶言此攻邪之問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

 

推 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溫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溶溶,流動貌。

 

逆,迎也。

 

溫,通調也。

 

攻邪之法,當疾出其針,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所以然者,此邪新客於身,流動而未有定處也。

 

未有定處,故推之則可前,引之則可止,若迎而刺之,所以通調其血也。

 

通調而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此攻邪之法為然,不使真邪相合也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00 | 只看該作者

離合真邪論第二十七篇

 

帝曰:善。

 

然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

 

伯言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又言寒溫未相得,如涌波之起,然有真邪相合,而波隴不起,則候之奈何?

 

岐伯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

 

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

 

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

 

故 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

 

別,音逼。

 

邪入而波隴不起,則直氣內虛,邪氣內陷。

 

候之之法,當以心審之,以手捫之,循其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

 

《三部九候論》云:「上下左右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期者,計其死生之時日也。

 

不知三部者,不能循三部之盛虛而調之也。

 

陰陽不別,不能察其左右。

 

天地不分,不能察其上下矣。

 

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不能察其相失及相減矣。

 

能循三部之盛虛而調之,必調之中府,以定三部,三部之中,胃氣為本,中府,胃腑也。

 

三部之中,又有九候,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則不能審其病臟以期之。

 

雖有死期之大過且至,而工不能禁也。

 

大過,死期也。

 

工不能禁,不能預料也。

 

誅罰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

 

無過誅罰,則攻邪不當,故命曰大惑。

 

大經反亂,則正氣受傷,故真不可復。

 

用實為虛,則虛實不明。

 

以邪為真,則真邪不別。

 

如是以治,則用針無義,反為氣賊,而奪人正氣矣。

 

以從為逆,榮工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

 

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

 

予與同。

 

用針無義,必至以從為逆,而榮衛散亂。

 

反為氣賊,必至真氣已失,而邪獨內著。

 

奪人正氣,必至絕人長命,而予人夭殃。

 

因此不知三部九候之理,故不能使人久長於人世也。

 

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釋邪攻正,絕人長命。

 

不知人之三部九候,因不知合之天之四時,地之五行,不知人之三部九候,因不知天之六氣。

 

因加地之五運相勝,邪反釋之,正反攻之,而絕人長命矣。

 

此一節,申明候氣補瀉,當知三部九候,以為補正瀉邪之法也。

 

邪之新客來也,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瀉之,其病立已。

 

上文已言者,而復言之,以明邪氣新客,當急治之,勿使真邪相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06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通評虛實,猶言統論虛實也,大義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二語盡之。

 

然有氣熱脈滿,而為重實者,有脈虛氣虛,而為重虛者,有寒滿熱喘,腸 ,癲疾,消癉,癰疽,腹滿霍亂,五臟癇驚,內外上下,陰陽臟腑諸病,而或死或生,或實或虛者,故曰通評虛實也。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人身經脈貴得其平,故為虛實之問。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虛實者,非但經脈血氣之虛實,乃邪氣盛於人身則實,精氣奪於五內則虛,是邪實而正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13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虛實何如?

 

既虛既實,人之臟腑血氣當何如?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余臟皆如此。

 

氣主於肺,行於內外,故氣虛者乃肺虛也。

 

氣機營運,從下而上,故氣逆者,乃足寒也。

 

邪逆正虛,傷其五內,故非其剋制之時則生,當其剋制之時則死。

 

不特肺受火克,諸臟皆有所克,故余臟皆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21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何謂重實?

 

重,平聲。

 

余同。

 

因上文虛實而問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謂是重實。

 

重實者,言人身大熱之病,氣盛而熱,脈盛而滿,陰陽血氣皆實,是謂重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27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

 

氣熱脈滿,則經絡俱實,故為此問,而探其治。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

 

經絡皆實,氣血盛於陽分,是寸脈當急,而尺則緩也。

 

經實者治其經,絡實者治其絡,經絡皆實,皆當治之。

 

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

 

經絡內通血脈,外通皮膚,經絡盛則皮膚滑澤,經絡衰則皮膚澀滯,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物,猶形也。

 

類,猶合也。

 

物類者,五臟在內,皮肉筋脈骨,有形在外,而合於五臟者也。

 

始,先見也。

 

皮澀而虛,則肺臟亦虛,皮滑而實,則肺臟亦實,故夫虛實者,皆從其有形之外合,以先見也。

 

皮和肺,肉合脾,脈合心,筋合肝,骨合腎,故五臟調合於內,骨肉滑利於外,可以長久而永天命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35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

 

承上文經絡皆實,言更有絡滿經虛,經滿絡虛之不同,故有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並下經虛絡滿之間。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

 

治主病者。

 

脈口,寸口也。

 

經氣有餘,則脈口膚熱,絡氣不足,而尺膚寒也。

 

《榮衛生會》論云:榮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故以寸膚候經,榮為經也,尺膚候絡,衛為絡也。

 

秋冬之氣降而沉,故寸熱尺寒為逆,春夏之氣升而浮,故寸熱尺寒為從。

 

經絡外通皮肉,內通筋骨,膚之寒熱,其病有皮肉脈筋骨,淺深不同,貴得其主病之所在而治之,故曰治主病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42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經虛則經氣不足,絡滿則絡氣有餘。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虛,不足也。

 

滿,有餘也。

 

上文以尺候絡,故絡滿者,尺膚熱而滿,以寸候經,故經虛者,脈口寒而澀也。

 

寸為陽,主春夏,脈口寒澀,故春夏死,尺為陰,主秋冬,尺熱滿,故秋冬生。

 

承上文從逆而言,故曰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3#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49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治此者奈何?

 

上文言治主病者,此不言治,帝故問之。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此絡滿經虛,當灸陰刺陽,灸陰所以補經虛,刺陽所以瀉絡滿。

 

上文經滿絡虛,當刺陰灸陽,刺陰所以瀉經滿,灸陽所以補絡虛。

 

此以灸刺通於上文,則上文治主病者,亦當通如此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4#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4:57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何謂重虛?

 

因上文重實而問重虛。

 

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為重虛。

 

人身陰陽,不外脈氣,故提脈氣二字。

 

上虛者,脈氣虛於上之寸部。

 

尺虛者,脈氣虛於下之尺部。

 

脈主陰血,氣主陽氣,脈虛氣虛,則陰陽血氣皆虛,是謂重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5#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5:05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何以治之?

 

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

 

尺虛者,行 步 然;

 

脈虛者,不象陰也。

 

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知其氣脈死生,則知施治之法,故復言氣脈,不言治也。

 

所謂氣虛者,虛於寸部之陽,則言語無常,而心主之神明不聰也;

 

虛於尺部之陰,而為尺虛者,則足骨屈伸不利,故行步 然, 然,虛怯貌。

 

此言氣之虛也。

 

脈之大體,有陰有陽,若脈虛者,浮泛於上,有陽無陰,不能效象於陰也。

 

此言脈之虛也。

 

如此者,指氣虛脈虛也。

 

氣虛脈虛,診得皮膚滑澤則生,澀滯則死也。

 

蓋氣脈既虛於內,皮膚不可榮於外,明氣脈之虛而知其死生,則知治之法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5:13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承上文氣熱脈滿之意,言氣熱脈滿,是謂重實,有寒氣暴止,脈滿而實何如。

 

暴,卒暴也。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上文云滑則從,澀則逆,下文云從則生,逆則死,故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是知逆者因澀而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5:20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脈實滿,手足寒是實而逆則死:今寒不盡寒,而頭復熱如何?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手足寒而頭熱,乃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春時則寒中有熱,秋時則熱中有寒,故春秋則生,冬氣全寒,夏氣全熱,今寒中有熱,熱中有寒,不合天時,故冬夏則死。

 

若脈浮而澀,乃越於外而虛於內,澀而身有熱,乃虛於內而越於外,此根氣不足,故皆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5:56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其形盡滿如何?

 

承經絡皆實之意而言,經脈絡脈,統於周身,不但經絡皆實,而其形且盡滿,何如?

 

形,形身也。

 

滿,猶實也。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

 

其形盡滿者,陽氣浮越於外,故脈急大堅,而余於外,尺澀不應,而虛於內也。

 

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

 

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

 

岐伯 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

 

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上文云:滑則從,澀則逆,今脈急大堅,尺澀不應,如是者,故滑從則生,澀逆則死,帝復問之。

 

而所謂從者,手足溫和,溫和則滑也,所謂逆者,手足寒冷,寒冷則澀也,反復辨論,仍明滑則從,澀則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9#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03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承上文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之意,復問乳子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乳子秉質未充,借後天乳食以生,故胃氣行於四肢,而手足溫則生,胃氣不行於四肢,而手足寒則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樓主| 發表於 2015-3-25 18:16:11 | 只看該作者

通評虛實論第二十八篇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中,去聲,下同。

 

上文乳子病熱而脈懸小,此言乳子中風熱而脈實大,但舉喘鳴肩息,借岐伯以申明之。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乳子既中風熱,復喘鳴肩息,其脈當實大也。

 

脈實大而緩,脈有胃氣則生,脈實大而急,脈無胃氣則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3:35 , Processed in 0.18260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