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自宋代以來,不少醫籍都詳細記載了藥引的配伍目的和具體使用方法,藥引不僅和湯劑配伍,而且還廣泛地和成藥配伍應用。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788種中成藥中,幾乎每一種都記述了應配伍引藥的內容及服用方法,涉及中藥達90多種,囊括瞭解表、清熱、利水、祛風濕、溫裡、消導、行氣、活血、止血、化痰止咳平喘、開竅、安神、補虛、收澀、驅蟲等各類藥物,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成為中成藥與藥引配伍應用的典範。
如八正散用燈芯導熱下行;
失笑散用醋調服,引藥入肝經,對因肝經瘀血所致之疼痛尤為有效;
涼膈散用白蜜,既可緩和硝黃之峻下,又能存胃津,潤燥結,收以下為清之功;
菟絲子丸,其服法是以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溫酒或鹽湯下,空腹服,如腰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此方中的酒和木瓜即為藥引;
小活絡丹其服法是空腹冷酒送下,冷酒以助藥勢,可引諸藥直達病所。
故清?尤在涇《醫學讀書記》云:「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強調了引藥的作用。
元?李東垣說:「主病之為君,兼見何病,則以佐使藥分治之,此製方之要也。
又說:「君藥分量最多,臣藥次之,佐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與宣攝,則可以禦邪治病也。
明?何柏齋更進一步地說:「大抵藥之治病,各有所主。
主治者,君也;
輔治者,臣也;
與君藥相反而相助者,佐也;
引經及治病之藥至病所者,使也。
明確提出了佐使藥的作用。
《景岳全書》中記載的玉女煎,其方中用牛膝,則是用以滋補腎水,並可引熱下行。
洪基《攝生秘剖》中記載的天王補心丹,方中的桔梗,則是用來載藥上行,柯韻伯在論天王補心丹時說:「假桔梗為舟楫,遠志為嚮導,和諸藥入心經而安神明。
在這裡,引經藥既是其他藥物的嚮導,同時又能發揮自己的藥理作用。
李時珍《本草綱目?序列》中,列有引經報使一目,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引藥的重視。
清?張確《資蒙醫經》全面總結了引藥的作用:「酒入經為引者,取其活血行經;
薑入藥為引者,取其發表注凝;
小棗入藥為引者,取其消散開胃;
大棗入藥為引者,取其甯心利水;
燈芯入藥為引者,取其得睡神歸;
蔥白入藥為引者,取其補血健脾;
龍眼入藥為引者,取其發散諸邪勿住;
蓮實入藥為引者,取其清心養胃和脾。
藥引的應用在明清時期日趨完善。
綜上所述,藥引的應用可謂源遠流長,藥引的正確應用對引藥入經,直達病所,提高藥效,照顧兼症,扶助正氣,調和藥性,降低毒性,矯味矯臭,便於服用等都有著重要作用,是中藥配伍應用需要繼承與發揚的一個重要內容,應當努力發掘,並加以提高,使之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