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3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2: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張氏帶的博士研究生中,有6人做了針刺法研究題目,這就構成了他的針刺手法的系列研究。


這一系列的研究清楚地說明了張氏的針刺手法從理論到實踐是有章法可循的,為我們醫學工程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和範例,也更加強了我們對張氏針刺手法與現代科學接軌的信心。


在今天來說,張氏的研究又有一層新義。


一方面,他的針刺手法系列研究,使當今中醫針灸的實踐與研究和古代成果對接;


另一方面,他的系列研究成果又為針刺手法與現代科技工程對接提供了可能。


這才是真的繼往開來和承前啟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2:4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從國際針灸學術動態看針灸發展趨向自從進入了70年代,國際針壇上起了極大的變化,接連不斷地召開了八次國際性針灸學術會議。


近4年期間,每年2次,且其規模越來越大,內容也越來越廣泛和豐富,其發展確有一日千里之勢。


從參加國家和人數的逐增情形看,也是如此。


從所看到的材料看,國際針壇學術論文所涉及的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針刺原理和臨床;


(2)針刺鎮痛;


(3)針灸古典理論及其傳統基礎;


(4)經絡穴位的研究;


(5)針麻原理及臨床;


(6)針灸臨床的實驗研究;


(7)電子技術的應用(新技術新儀器);


(8)電生理、神經生理與針刺;


(9)針灸實驗病理學研究;


(10)各種針法的研究。


從這些內容以及時間的進度上看,國外的針灸學術和我國的針灸學術遙相呼應,我們多數走在前面。


尤其近些年來,針麻的影響是最深遠的,震動也是最大的。


針麻的興起,對各國針灸工作者構成一個巨大的鼓舞,對於長時期牢固不可衝破的中西醫間界限更是一個有力的衝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2:5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當今的世界在為人類醫治疾病上,開始遇到了困難。


大量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和副作用;


化學製劑的毒性尤為嚴重;


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也不安全。


許多臨床家都在努力尋求有益無害的治病方法。


另一方面,隨著免疫學研究的進展,現代醫學從理論上找到了針灸有效的依據。


這是近幾年來「針灸熱」流行於四方各地的主要原因。


現在,在世界範圍內針灸治療的適應範圍越來越擴大,從許多慢性病,逐漸擴展到急性病乃至於傳染病;


更值得注意的是針灸治癌的苗頭。


針麻原理的研究結合著針灸治病原理研究的進行,迅猛地發展。


這和我們國家有些單位的作法顯然是不同的。


這些單位把針麻研究和針灸治病原理研究脫節開來。


外國人研究工作中的主要困難是沒有中國針灸醫生的配合,精於中國針灸傳統理論的人很少,為此,他們常常要遠道跋涉去香港、臺灣和南洋找老針灸家,而我們的某些人天天和針灸臨床有接觸而不能利用他們,不去從針灸豐富經驗出發考慮問題。


這些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0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是有條件的,是有來有往的。


我們不拿出像樣的東西是無法換回像樣的東西的。


中國的針灸學術在外國人眼裡是個像樣的東西,不少科學家和學者為了向中國學習針灸和針麻,嚮往著中國。


既然如此,國外需要,國內也有條件,我們就應該大力發展針灸學術,造福全人類。


可以肯定,針灸學術的發展前途是無限寬廣的。


你不去發展,人家也要發展。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是勤勞勇敢而智慧的。


我們不能等待著「牆內開花,牆外結果」,我們應該盡全力爭取牆內牆外一片紅。


我們應當對歷史盡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現在國際針壇上是有鬥爭的,這一點集中表現在爭奪學術主導權。


美蘇(指前蘇聯)兩國都投放了相當人力物力從事針灸和針麻的研究工作。


前蘇聯衛生部長親自參加學術會議,就頗可說明問題;


在美國連續召開了國際性針灸學術會議。


他們在針壇上的伸手,不是沒有緣由的。


我們是針灸的祖國,我們應該怎麼辦?


要認真對待才行。


我們再不投放人力物力,再不提出來講清情況,還在中醫發展的長河裡靠邊慢慢向前遊,恐怕後果是嚴重的,針灸學術的失傳和衰敗不是沒有可能的。


如果我們在針灸學術上變成第二等乃至於第三等,反過來到外國去「留學」,那我們將沒法向人民交待,我們就會成為民族的罪人。


從現階段歷史情況看,「針壇外交」一定可以和「乒壇外交」相媲美,而且很有可能超過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2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特別是我國處於新的歷史時期,要進行向「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進軍的新長徵的今天,憑藉我國的針灸學術,我們將能在有來有往的科技交流中,得到很大的益處。


結合我國的情況,聯繫國際上的動態談幾點在針灸學術發展上的看法。


指導針灸臨床的經絡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組成部分。


它和所有的中醫理論體系中的其他部分一樣,完全是從和現代西醫觀點不同的另一個側面來觀察人體機能現象的。


這種理論特點是整體地看待一個活的機體,把各部位之間看成是不可分割和相互聯繫的。


它是從臨床精細觀察並不斷總結治療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又不斷接受新的臨床實踐的檢驗,而不斷發展的。


我們研究經絡理論是為了不斷提高它和更好地完善它,使之更有效地指導針灸臨床實踐和其他中醫各科的實踐。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樣做也自然豐富了現代醫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3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現代生理學我們要借鑒,但不能離開「洋為中用」這個原則。


本著這個原則,我們就不該用西醫框子對它進行鑒定;


認為合乎西醫的觀點就是對的,不合乎西醫觀點的就是錯誤的。


用現代科學手段去研究經絡和用現代西醫理論去鑒定經絡,完全是兩回事,不能混淆。


我們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後者。


那種研究一點就往神經裡歸一點,對上一個號就入一個座,最後必然把經絡乃至於整個中醫理論體系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哪還有什麼中西醫結合可談呢?


應當注意到的是,經絡理論的肢解,實際上是中醫理論體系的肢解,也就是整個中醫學術的肢解。


這種連鎖反應是不可以不注意到的;


否則,到頭來我們只能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4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美國的一位醫學博士NR高頓在《美國針灸雜誌》(1977年第三期)發表過一篇文章,重點地提到了這個問題。


他的觀點很啟發人。


他說不少西醫高手從成見出發,怎麼也接受不了中國的針刺療法;


他們完全不相信針刺會真正治病,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心理療法。


然而針灸的實踐教育了他們之中的某些人,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許多醫生感到棘手的病人,在針刺治療中逐漸恢復了健康。


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為了發現新事物和認識新問題,一個人必須是無知的。


高頓先生認為這句話雖說不夠完善,欠準確欠全面,但它包含了一個重要真理:腦子裡充滿了各種成見(先入為主的觀念)的人是無法接受新事物的。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虛懷若穀」,也是這個意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3:5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國外對經絡的研究越來越重視,改變了過去只用神經觀點解釋針灸原理的做法。


由於結束了成見的束縛,他們的思路也就越來越寬廣,如從「力」和「能」的觀點來探討的就大有人在。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1953年德國人鮑爾在他的《針術在科學上和治療上的價值》一文中提到:「從歐洲學校中訓練出來的醫師不可能瞭解中國針灸理論,必須除掉機械論觀點去擴充科學研究,發展新的生理學觀點,在這方面不能單靠醫學,還要取得人類學和生物學的合作。


這位德國學者的觀點,是很有意義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0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關於經絡的研究,我國近年來投入了很大力量,但和其他課題相比較,依然是薄弱的。


我國對於經絡的研究是從穴位感受器到針感(穴位針感)、經絡感傳、體表和內臟的聯繫等幾個環節同時進行的,幾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


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關於經絡感傳的研究。


經絡感傳做為一個客觀現象,已經得到了肯定。


通過在各種人群裡進行普查,對於這種現象的分佈特點,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


對於它的基本特徵和一般規律性,也初步有所認識,並找到了某些間接的客觀指標。


現在除了繼續摸規律性東西外,主攻方向是它的直接客觀指標及其在臨床的應用(診斷和治療)。


關於腧穴的研究,為世界各國所重視。


其中包括腧穴的本質認識、腧穴的物理特性和腧穴的命名等。


在腧穴探查儀器方面,國外有些進步,但並不太大。


他們的探測指標多屬皮膚電方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0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多年來,腧穴在我國急劇膨脹。


一些人認為腧穴就是狹義的點,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新腧穴不斷湧現,近乎氾濫。


一些人認為腧穴沒有任何特異性,主張取消腧穴。


這兩種認識顯然都是極端的。


多數人認為腧穴具有相對特異性,不是一個絕對的點。


為了區別這種錯誤的點的概念,有些人提出腧穴是一個相對的區域。


當然這個區域是在經上有穴位特徵的,不是漫無邊際的。


本著這種觀點指導實踐,收到了初步效果。


但在腧穴的問題上也有著不同的認識,因此是擺在針灸學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予以重視腧穴和經絡的研究。


這一點必須抓上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其次要整理和發展傳統的中國針術。


針術的歷史是悠久的,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注意針法並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針術,以後又不斷發展,到了元明形成了許多流派。


無數的實踐證明,在針上是有術的;


同樣一根針紮在同一穴上,對同一病人,由於操作者掌握之不同,所收到的臨床效果常常是很不一樣的。


這一方面,除日本和法國外,多數國家的針灸醫生是不講究的。


許多人不懂針刺手法,誤認為手法是無關緊要的,認為手法僅僅是個刺激量的問題,這是不對的。


事實已經證明,針刺手法不僅是個刺激量問題,卓越的手法可以控制針刺感傳的性質和方位,這怎能用刺激量一個因素去解釋呢?


在針刺手法方面,只要我們今後注意繼承和發揚、研究和整理,對提高針灸學術水準,提高針灸臨床療效,都將是非常關鍵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2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在針灸臨床治療學方面,我們是代代相傳,根底厚,無論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還是在臨床經驗方面,都是絕對佔優勢的。


國外除了日、德、法外,多數國家經驗不多。


就治療學來說,經驗尤為重要,這是我們的長處,應當繼續發展它。


但這個發展現在受到條件的限制,最主要的是沒有相當的隊伍;


沒有較好的臨床基礎,研究治療學上的問題,無疑是困難的。


抽出一定比例的針灸床位,建立一些針灸專科醫院都是必須的。


婦產、兒科、肛腸、口腔都能辦院,針灸為什麼不可辦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3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我們要寫好針灸史。


這項工作可以結合對中國古醫書的整理去進行。


據說,英國李約瑟(科學史家)寫了針灸史,我們歡迎。


但是寫針灸史我們具有更方便的條件。


我們有些專家,他們對古醫書和出土文物的佔有和理解,比外國人條件要優越得多。


現在國家在組織力量整理 古醫書(校釋為主),其中多數是和針灸有密切關係的,如《靈樞》、《素問》、《難經》、《甲乙經》、《針灸大成》。


這方面工作除日本做了一些以外,其他國家基本上是空白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3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實驗針灸學的崛起是特別引人注目的,這是歷史的必然。


它使多年的經驗醫學納入實驗認識的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儀器。


我國從1958年以來,從各個機能系統都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近年來對神經系統方面的影響,觀察材料是極其豐富的。


大量實驗針灸學的工作已為針灸學奠定了初步的生理學基礎。


實驗針灸學的工作如何進一步和臨床密切結合,和傳統理論相結合,是不能忽視的。


與此相適應,必須組織力量進行與針灸研究有關的電子儀器的研製。


從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看,從記錄儀器到治療儀器都遠遠不能適應針灸、針麻發展的需要。


因此建議各重點針灸研究單位都應該集中一些有關學科的人才,把這件工作搞上去,爭取加速改變我國這個方面的落後狀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4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經絡與腧穴的研究,我國一直領先。


在針刺手法和針灸臨床治療方面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經驗,寫針灸史也好,整理古典文獻也好,我們都不落後。


這樣綜合平衡,我國當然占領先地位。


在儀器研製方面,我們是落後的;


在實驗針灸學,特別是針刺的痛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國外有些項目有搶先的趨勢。


但我們只要能組織力量,充分利用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搞好多學科協作,重視傳統的特點,發展自己的長處,在戰略上擺對,在具體條件(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就一定能夠在國際針壇上繼續領先,穩操勝利之券,不斷把針灸學術推向新高度。


想把針灸學術水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就必須把針灸隊伍的水準普遍提高一步。


培養人才的途徑是多方面的,辦針灸學院,中醫院校設立針灸係,開辦各種類型的學習班,創設中級和高級的針灸專業學校等等。


我們已做了許多工作。


針灸老前輩一天比一天少,他們不能「久等」;


國外針灸形勢逼著我們上,工作也要求馬上追上形勢。


我們不僅要上,而且還要上得高些。


這是學術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交流的需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4:5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為了長遠的利益,應該立即創造條件,多開設針灸學院。


這一點不抓上去,我們將來就被動,以日本為例,他們現有47所高中等針灸專業學校。


按人口計算他們1億人,我國的人口幾乎10倍於他們,我們有400多所才能頂上他們。


但我們現在僅有一所。


我們辦學不能不考慮國際行情。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既不能觀望,也不能等待。


力量越等越弱,條件越等越差。


只有乾才行,在乾中這一切是都能解決的,現在的問題主要是思想能不能再解放一點的問題。


為了更多地出人才出成果,多辦幾個針灸研究所是必要的,培養更多的優質研究生也是必要的。


這樣,我國在針灸學術領域裡的育才體系才能一環接一環,日趨完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5:0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前蘇聯在我們建國不久就派人到中國學習針灸,以後多少年之中,到中國學習針灸的外國人陸續不斷。


隨著國家形勢和國際形勢的變遷發展,可以預料到,今後外國派留學生到中國學針灸的,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我們應該有個長遠的打算,我們搞得很細,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就會贏得更好的影響,就會增加我國對外進行技術交流的籌碼。


我們如果能源源不斷地為外國培養出一批批高級針灸人才,使他們回國後把針灸推廣開來,既提高了他們的威信,也提高了我們的學術威信,為我們中華民族增光,更使得中國的針灸為更多的人類造福,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他們是留學生,而且就是針灸專業的,他們必然會在本專業上孜孜以求。


國外的這批針灸骨幹力量培植起來了,我們的國際針壇主導權就會更加穩定和鞏固。


外國的針灸刊物,是相當多的,而我們僅有三種即《中國針灸》、《上海針灸雜誌》和《針灸臨床雜誌》。


相比之下我們的情形是多麼的不協調。


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應該結束了。


針灸文章的過度分散,很不利於針灸學術的發展。


希望各地有條件能夠辦到的,也辦幾種地方性針灸刊物,反映地區性特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5:1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學術期刊對於推動學術的發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懷疑的。


針灸臨床中的豐富經驗,要靠它廣泛而及時的交流;


針灸學術中不同觀點的爭鳴,要靠它提供陣地;


新技術新儀器新成果,要靠它去推廣;


國外的有關文獻和情報資料,要靠它去傳播。


學術性期刊向來和學術情報工作密切相關。


要發展針灸學術也必須把針灸學術情報工作搞上去。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瞭解國外情況和動態,或者不完全瞭解,都會給我們的工作造成困難,要想爭取拿到國際學術主導權就更不可能。


我國科技情報工作包括針灸學術領域的,很不適應。


在這方面,由於電子電腦的廣泛應用,國外的情報工作突飛猛進。


從情報技術方面,我們和某些國家之間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針灸學術情報就更遠遠地落後於他們。


怎麼辦?


我們也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和積極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否則,我們的工作就難以追上人家,就會步步落後。


比如第五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閉幕後半年多,我們才從日本朋友手裡得到會議論文摘要。


這樣,我們的針灸學術步伐和時代的步伐相比,是多麼的不協調!


直到今天我們沒有一套能夠反映世界歷屆針灸學術會議的完整資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21 18:55:1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國外情況就不同了,他們特別注意瞭解其他國家情況,尤其是中國情況,而且能做到非常及時,甚至沒有公開發表的東西,他們都可以迅速地得到手。


如我們在針麻研究方面的交叉灌流試驗是1972年的工作,而日本昭和大學麻醉科很快做了同樣實驗,並發表於1973年的《日本醫事新報》上,可見他們的行動多麼迅速。


我們既要抓世界針灸學術主導權,把我國針灸學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就必須健全情報機構,特別是情報的研究工作尤為重要。


僅僅把情報工作辦成消息和論文摘要是不行的。


其中要有供各級領導瞭解用以決定策略方針的參考資料,也要有各級不同科研人員所要瞭解的不同門類的技術簡報、譯報、全文,用以作為在科研工作中的借鑒,還要有供大家共同應當迅速知道的動態和消息。


這樣分量的工作決不是一個小組或幾位業余翻譯所能勝任的。


如果我們真的把這個主導權拿到手裡來了,那這個情報研究的內容和範圍就不知要比現在擴大多少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6:58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