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一、完善建立中風病中醫理法體系(一)正本清源———病名、病位研究中風一病,基源於《內經》,立論於《金匱》,後人多有闡發。
由於各家崇尚不一,語義概念更迭,學說紛絮,故定病證名成為進行中醫臨床病證研究的開端。
《內經》中類似中風病的論述很多,但所用病名則因其不同的臨床表現和發病階段而異。
如卒中昏迷有「僕擊」、「大厥」、「薄厥」等描述,以半身不遂為主要表現者有「偏枯」、「偏風」、「偏身不用」等名稱。
到了漢代,《金匱要略》始稱本病為中風病,並對其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確定了本病的基本內涵。
隋唐時代,《諸病源候論》中分列中風候、風癔候、風口噤候、風舌強不語候、風失音不語候等。
《千金要方》記載「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癔,四曰風痹」。
主要是按臨床不同的主症對中風病進行分類。
至於宋代,《三因方》中又有「卒中」的論述。
金元以後,根據對中風病病因認識的不同,王履又把中風分成真中風、類中風。
張景岳則稱之為「非風」,而樓英則又稱為「卒中風」。
根據中風病臨床表現的不同,王肯堂則又提出中風須分陰陽,提出陰中、陽中的概念。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稱中風病為「內風」。
到近代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錫純受中西匯通思想的影響,較明確地提出了本病相當於西醫的「腦充血」。
1983年王氏主持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中風病學組,提出定中風為病名,指內中風,別稱卒中。
此後又通過許多次全國性中風專題學術會議及內科學術會議討論,於1986年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製定了《中風病中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進一步提出統一病名為中風病。
隨著中醫病證標準化和規範化研究的深入,1992年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症協作組會議上又建議統一中風病作為病證名,在CCD(TCD)編碼中,中西醫一致。
並通過中風病的定義:中風病是在氣血內虛的基礎上,遇勞倦內傷、憂思惱怒、嗜食厚味及煙酒等誘因,進而引起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充犯腦,形成腦脈痹阻和血溢腦脈之外所致,臨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症,並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的特點,好發於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