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07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4:1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其他療法的輔助辨證用藥1手術輔助用藥:惡性腫瘤手術後,常出現一些全身症狀,如發熱,盜汗或自汗,納差,神疲乏力等。


中藥可補氣生血,使免疫功能儘快恢復,同時又有直接的抗癌作用。


因此,加用中藥可儘快恢復體質,預防和控制由於手術所致的對癌細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治法以健脾益氣、滋陰養血為主。


常用方劑:十全大補丸、參苓白朮散、當歸補血湯、聖愈湯、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4:2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放療輔助用藥:放射性炎症表現局部灼痛,黏膜紅腫充血,舌紅苔黃,脈數。


治以清熱解毒,並根據不同臟腑辨證用藥。


如六味地黃湯、白頭翁湯、導赤散、養陰清肺湯等加減;


消化道反應表現胃納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舌紅或暗,苔白膩或黃膩。


治以健脾化痰、通腑理氣、化瘀止痛。


常用方如香砂養胃丸、香砂六君子湯、溫膽湯、芍藥甘草湯、調胃承氣湯、失笑散等,據證選用,隨症加減;


白細胞減少治宜調補氣血,補益肝腎,方如當歸補血湯、左歸丸、右歸丸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4:3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化療輔助用藥:消化道反應表現噁心嘔吐,胃納減退,胃脘部不適或疼痛,腹痛或腹瀉,舌質淡暗,苔白膩,脈滑或數而無力。


治以理氣開胃,芳香化濕,緩中止痛,溫中止瀉。


方如楂曲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湯等;


白細胞減少的治法同上。


免疫功能下降,治以補氣健脾溫腎,藥物如黃耆、黨參、五加皮、枸杞、白朮、冬蟲夏草、靈芝、丹皮、菟絲子、仙靈脾、何首烏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4:4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鉤端螺旋體病案張某某,女,20歲,農民。


1971年9月20日因畏寒、發熱、頭痛、身痛、小腿疼痛二天前來就診。


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球結合膜明顯充血,心肺無異常發現,肝脾未捫及,雙腎區輕度叩擊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顯著,腓腸肌明顯壓痛、舌質紅、苔薄白、脈數,病前經常下水田打穀,今年未注射鉤體病預防菌苗。


當即診為暑溫,並初步診斷為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而入院治療,同時抽血作鉤體培養及凝溶試驗。


入院後,以銀翹合劑治療,每日2劑,分6~8次頻服,因中毒症狀較重,同時給予靜脈補液支持。


經治療50余小時,體溫降至正常,症狀體徵隨之明顯減輕。


住院6天,痊癒出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4: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病最後確診為鉤體病流感傷寒型。


診斷的主要依據是:發病急驟,在惡寒、發熱的同時,有明顯的全身疼痛、結合膜充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及壓痛,小腿疼痛及腓腸肌壓痛明顯;


在流行季節、流行地區發病,有疫水接觸史,未作鉤體病的預防注射;


凝溶試驗的結果第一次陰性,第二次黃疸出血型,第二次效價高出第一次4倍以上,具有診斷意義。


在治療方面,所採用的銀翹合劑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除濕的作用,方中銀花、連翹、黃芩、梔子、淡竹葉清熱解毒,蘆根清熱生津,白茅根清熱利水、涼血止血,佩蘭芳香化濕。


其組合針對鉤體病的病機,故能收到良好療效。


由於鉤體病暑熱之勢較甚,對於病勢較重者,常需1日服藥2劑,多次頻服,以保持藥物的有效劑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0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淋證案鄺某某,男,55歲,住西昌縣農村。


1975年6月12日初診。


患者一天前開始腰疼,小便頻急短數,尿道澀痛,小腹墜脹,午後足脛發腫。


惡寒發熱,頭痛,一身酸痛不適,汗出,口乾,精神萎靡不振,舌苔薄膩,脈浮數。


小便常規檢查:膿球++,白血球+,蛋白陰性。


診斷及辨證:尿路感染;


熱淋———下焦濕熱。


治擬清熱利濕,佐以達邪外出。


用銀翹八正散化裁:銀花30克、連翹12克、蒲公英30克、瞿麥15克、蓄15克、荊芥9克、薄荷9克、黃柏12克、黃芩15克、車前子12克、滑石15克、甘草梢6克,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1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6月13日二診:患者來時兩人扶著,氣乏無力,坐下後頭伏桌上,其家屬云:服上方1劑後,毫無效果,諸證如前,而現又增加發燒,湯水不下等症,恐藥不對證,要求另外處方。


診其脈仍浮數,右關部按之無力,此乃邪氣亢盛,而正氣不支,宜前方加泡參24克、建曲12克、生穀芽18克,益氣開胃,囑其家屬將此三味加入未服完的藥中,煎水,1日服4次,以觀後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1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6月15日三診:患者背著背篼獨自乘車前來就診,言其服藥後,頭痛、發燒、汗出、口渴、足脛腫皆大減,精神好轉,食欲增進(每餐約100克),腰痛,小便頻數短急也有減輕。


舌紅,苔黃而膩,脈象滑數。


此乃邪勢頓減,而濕熱尚存,病退藥減,前方減去銀花、連翹、荊芥、薄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2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6月18日四診:上方服2劑後,腰痛、小便頻急短數等症大減,足已不腫,精神好轉,食欲增進(每日可食500多克),但尚感腰痛、溲黃,時感澀痛或頻急,苔黃微膩,舌質紅,脈滑略數。


此乃濕熱未盡,繼以清熱除濕而減其勢。


瞿麥15克、蓄15克、滑石15克、焦柏12克、甘草梢9克、苡仁12克、泡參15克、建曲12克、穀芽12克、續斷12克,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3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6月25日五診:服藥後飲食正常,能參加輕微家務勞動,惟感腰酸脹、左邊微疼痛,腿軟無力,溲微黃,口乾,苔少質紅,脈細數。


此乃濕熱傷陰之證,治宜養陰固腎,佐以清利未盡之濕熱。


生地12克、山藥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菟絲子12克、續斷12克、苡仁12克、滑石15克、甘草梢9克、木通9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4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患者初診表現為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故小便頻急短數、尿道澀痛、小腹墜脹;


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腑病及臟,使腎也受累,而腰為腎之府,故現腰痛;


濕性黏滯而重著,有下流沉滯之性,午後屬陰,濕邪亦屬陰,兩陰相合,溢漬於四肢,故午後足脛發腫;


濕熱蘊蒸,由裡達表,正氣欲鼓邪外出,故現惡寒發熱等一派表證;


患者脾氣素有不足,又加之陽氣被濕邪所傷,故食少、精神萎靡不振;


舌苔薄膩,脈象浮數,皆為濕熱初犯之象。


根據脈證,顯屬下焦濕熱蘊結、水道不利之熱淋。


故治宜清熱利濕,佐以達邪外出,擬以銀翹八正散化裁。


方中以瞿麥、蓄、蒲公英、黃柏、黃芩等清熱解毒、泄熱下行為主;


輔以滑石、車前子淡滲之品同瞿麥、蓄等以利水通淋、分清濕熱;


佐以銀花、連翹、荊芥、薄荷達邪外出;


並以甘草梢調和諸藥,且直達莖中以緩急止痛。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之效。


病員年近六旬,中州之氣素有不足,故初診以苦寒滑利之品,有克伐脾胃之弊,因此藥至而病仍不退,故在二診方中加入扶脾益胃之品,收到良好的效果,體現了中醫治病重視辨證施治、因人制宜的特點。


繼後濕熱大衰,惟出現一派陰虛症狀,是由於濕熱傷陰所致,故以養陰固腎、清理未盡之濕熱為法,擬以二至丸、生地、菟絲子、淮山藥、續斷等養陰固腎及苡仁、滑石、木通、甘草梢等淡滲之品,調理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5:5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胸痹心痛案案1:曾某某,女,41歲,胸膺部疼痛不適3個月,心悸,短氣乏力,有時頭暈欲倒,納差,舌質紫,脈遲,脈率44次/分(心電圖檢查為竇性心動過緩)。


診為心痛,辨證屬陽氣虧虛,心脈瘀阻。


給服益氣溫陽、活血化瘀的方藥(黨參、黃耆各30克,仙靈脾、丹參各15克,白朮、補骨脂、桂枝、肉蓯蓉、莪朮、赤芍各12克,甘草9克,紅花6克)。


治療3個月後,胸部疼痛不適及心悸短氣等症狀均有減輕,脈細,脈搏增至60次/分。


繼續服用上方2個月後,胸痛、心悸短氣等症狀明顯好轉,已無頭暈欲倒之現象,胃納基本恢復正常,脈搏能維持在64次/分左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0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案2:呂某某,男,42歲,幹部。


因心前區刺痛頻繁發作1個月前來就診住院治療。


患者11年前曾出現過高血壓,經服降壓藥後血壓恢復正常。


3年前曾發生過心動過速,2年前開始出現心前區刺痛,每次持續數秒鐘,僅為偶發。


1個月前因飲酒誘發心前區刺痛,並有緊縮壓迫感,疼痛向背部放散,每次痛約數秒,痛止後心前區如手掌大的一塊區域緊壓不適。


近4天發作尤為頻繁,每日約20餘次。


短氣、乏力、納差、脈細數、舌質紅、苔薄。


診為心痛,辨證屬氣陰虧虛,心脈瘀阻,給服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的方藥(黃耆、黨參各30克,麥冬、五味子各9克,玄參、丹參各15克,川芎、赤芍、降香、薑黃各12克,紅花9克,夜交藤15克)。


服藥3天後,心前區疼痛發作次數減少,且疼痛過後已無明顯的緊縮感。


服藥半個月後,病情明顯好轉,心前區疼痛減至每日二三次,且疼痛明顯減輕。


精神、食欲基本恢復,脈細略數,舌質紅、苔薄白,繼續服上方鞏固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1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案1的臨床特點是在心痛的同時,有明顯的脈遲、短氣乏力、頭昏欲倒等症。


患者常需服用阿托品以增快心率,防止暈倒,但其藥效維持時間不長。


病狀之所以至此,不僅血脈瘀阻,正氣虧虛,且已發展至氣損及陽,陽氣虧虛。


針對其病機採用益氣溫陽,活血化瘀的治法,連續服用3個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種症狀明顯改善,心率增加至60次/分左右,已基本不需服用阿托品。


在溫陽藥的選用上,附子、乾薑、肉桂屬於溫陽之剛劑,溫陽作用峻猛,藥效發揮快;


而仙靈脾、補骨脂、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等屬於溫陽之柔劑,其特點是作用和緩但藥效持久。


本例因需長久服藥故以溫陽柔劑為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2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案2與案1的表現不同,在心痛的同時出現脈象細數,甚至陣發心動過速。


由於其有短氣、乏力、舌質紅、脈細數等症,故辨證屬於氣陰虧虛,心脈瘀阻,採用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的方藥治療。


重用參、耆以益氣;


同時取生脈散、增液湯之意,以黨參、麥冬、五味子、玄參等藥益氣養陰;


以丹參、川芎、赤芍、降香、薑黃、紅花等藥活血化瘀通絡;


配夜交藤養心安神。


藥證相對,故能收到良好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3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肺癌案梁某某,男,73歲。


1996年1月,因咳嗽,胸痛,納差,乏力數月,服用一般治咳嗽的中西藥物無效,經醫院作詳細檢查後診斷為肺癌(鱗癌)。


在知道肺癌的診斷後,因患者年事已高,本人及家屬均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故主要以化療及中藥進行治療。


患者症見胸痛,尤以左胸上部為劇,咳嗽,吐少量黏痰,短氣乏力,動則尤甚,納差,舌質紅,有瘀點,苔少,脈細數。


辨證屬氣陰虧虛,肺絡瘀阻,肺失清肅,治以益氣養陰,肅肺止咳,化瘀散結。


處方:生黃耆15克、黨參15克、麥冬12克、玄參12克、丹參12克、玄胡索9克、前胡12克、矮茶風12克、半枝蓮12克、藤梨根12克、苡仁15、建曲12克。


每2日煎服1劑,半月後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狀均有減輕,乏力有所改善,可至室外散步。


以上方為基礎加減化裁,結合化療,已治療3個多月,病情穩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4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肺癌是近年老年人中發病較多的惡性癌之一。


老年人年老體弱,不能或不願接受手術治療,而化療對全身損傷也比較大,中醫藥治療既能扶正,又能祛邪———一定的抗癌作用,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化療、放療的副反應,值得重視和採用。


該患者肺部積塊、胸痛、舌有瘀點,均為血瘀之象;


短氣乏力、舌紅苔少、脈細數故為氣陰虧虛;


而咳嗽、咯痰屬肺絡瘀阻,肺失清肅,故治以益氣養陰,肅肺止咳,化痰散結。


方藥黨參、黃耆、麥冬、玄參益氣養陰;


丹參、玄胡索活血化瘀定痛;


前胡、矮茶風止咳化痰;


半枝蓮、藤梨根及矮茶風、丹參、苡仁等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苡仁、建曲健運脾胃、固護生化之源。


可以看出李氏選藥精當,一物二用甚至多用。


由於方藥對證,故症狀有所減輕,而體力有所改善,可至室外散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生存期和提高了生活品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6:5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真中風類中風及外風非風內風名實探究中風係指以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為主症的疾病。


但歷代醫家對中風病的認識頗為分歧,論病名有真中風、類中風,論病因有外風、非風、內風,而且互有牽涉,眾說紛紜。


為了理清這些概念的含義,以利於對中風病的深入研究及學術交流,特對真中風、類中風及外風、非風、內風的名實作如下探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7:0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關於真中風及類中風在金元以前,中風本無真類之分。


中風的病名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首先採用的。


在病因的認識方面,唐宋以前的醫家雖然也認識到氣血內虛因素的存在,但主要認為係外風入中所致。


金元以後,逐漸認識到本病非外風所致,如劉河間認為是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


李東垣認為是正氣自虛;


朱丹溪認為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


雖然論點各不相同,各看到了中風病因的某一方面,但都主張內因為患,與唐宋以前的認識顯然不同。


真中類中之說首先是由王安道提出的,因為他看到對於中風病因的認識存在著上述兩種不同的看法,於是他採取了折衷的辦法,認為兩說都對,可以並存。


他在《醫經溯洄集?中風辨》中說:「因於風者,真中風也。


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真中風也。


「辨之為風,則從昔人以治;


辨之為火、氣、濕,則從三子以治。


此說一出,引發了後世對真中類中概念的紛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22:37:1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金元以後,許多醫家同意王安道的說法,將一般常見的中風稱之為「真中風」,將所謂外風入中,有六經形證的中風稱為「真中風」。


按照此種分類,則今天所見到的中風大都應稱為類中風了,而所謂外風導致的真中風則很少見到報導了。


另外,還有少數醫家把有中風徵兆而尚未中風者,稱為類中風,這就更使類中風的概念含混了。


我認為中風勿需分真類,實則病為一種。


內因致病的提出,是中風病因學上的一大進步,從現代對中風病因認識來看,也認為中風是由內因所導致(主要為風、火、痰、瘀、虛)。


外感風邪只可能是個誘發因素,而且只限於一小部分中風病人。


因此,作為中風的主要病因,可以除外外風,外風既被否定,真類中風分類的基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種類中風的概念,認為類中風是類似中風而非中風,其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症與中風相類,但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而與中風相別,此說以《醫宗金鑒》、《醫學心悟》為代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9 11:09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