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三通、三補」可作為治療冠心病的綱領,提綱挈領方可執簡馭繁,知常達變。
在具體運用時強調辨證論治,謹守病機,明辨虛實,分清主次,通補並用,標本兼治,從而打斷臟腑內虛,邪實內生的惡性病理迴圈,調節臟腑陰陽氣血津液之功能,改善臨床症狀,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時間。
中醫藥對冠心病的主要治法治法常用藥物適應證候備註活血通絡丹參,川芎,赤芍,紅花,鬱金,降香,三七,當歸,延胡,薑黃,莪朮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澀結代本病最常用的一通豁痰通絡瓜蔞,薤白,半夏,枳實,厚朴,桂枝胸膺窒悶,氣短喘促,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苔厚膩,脈滑兼痰濁阻閉者用之芳香溫通蘇合香,檀香,冰片,良薑,蓽撥,細辛心痛較劇,胸痛徹背,感寒痛甚,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苔白,脈沉細心痛較劇及現寒象者用之補氣人參,黨參,黃耆,白朮,黃精,五味子倦怠懶言,短氣乏力,遇勞更甚,自汗,舌質淡,脈弱乏力為三補中最常用的一補補陽附子,乾薑,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肉蓯蓉,補骨脂,菟絲子,鹿茸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蒼白,唇甲淡白,脈沉細或遲陽虛多由氣虛發展所致補陰玄參,生地,麥冬,天冬,女貞子,旱蓮草,龜板,石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或細澀部分病例可與氣虛同時出現三、癌症的中醫藥治療概要(一)中醫對癌症治療原則就其本質來說,癌症屬於正虛邪實、邪盛正衰的一類疾病,所以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扶正祛邪,攻補兼施。
正如《景岳全書?積聚》在論述積證的治療原則時說:「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
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
凡積聚未久而元氣未損者,治不宜緩,蓋緩之則養成其勢,反以難制,此所急在積,速攻可也。
若積聚漸久,元氣日虛,此而攻之,則積氣本遠,攻不易及,胃氣切近,先受其傷,愈攻愈虛。
扶正主要是根據正虛側重的不同,並結合主要病及臟腑而分別採用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治法。
祛邪主要是針對病變採用理氣行氣、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