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2:44 | 只看該作者

2.對溫病學說的研究及其《寒溫統一論》的完成


(1)寒溫一脈同流:萬氏對在《傷寒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溫病各家學說的研究中發現,幾乎每一位有成就的溫病學家,都是在對《傷寒論》作了精深的研究之後,發現其對溫病論述之不足而予以補充完善的。


溫病各家著作中,處處顯露出羽翼《傷寒論》的用心。


如《溫病條辨》針對《傷寒論》太陽篇風溫逆證有證無方的缺陷,發明風溫衛、氣、營、血各階段辨證與治法方藥;


又針對《傷寒論》厥陰病篇對厥陰病主症、病機、主方等論述不清的疑竇,闡明了厥陰溫病昏、痙等主症的熱閉心包、熱動肝風等主要病機,並創立了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清開法主方(被後世譽為「三寶」)。


萬氏把溫病厥陰病與傷寒厥陰病合看,這一疑問就渙然冰釋了。


作為《傷寒論》的繼續發展,溫病各家學說在外感熱病熱化證方面的成就是超越了《傷寒論》的。


顯然,這是前人認識外感熱病寒化與熱化兩個主要方面的過程,這一過程儘管是漫長的,它畢竟是完成了。


只是由於傷寒和溫病兩派傳人逐漸形成了門戶之見,劃若鴻溝,不相為謀,致使寒溫之爭歷數百年而不息。


這在過去一段時期內,雖曾有過因百家爭鳴而推陳出新的積極意義,但今天看來,這種門戶之見只能各自限制自身的發展,已毫無積極意義可言。


現今中醫臨床大都兼收並蓄而左右逢源,並常依臨症需要,靈活變通,寒溫合用。


一個高明的中醫,必然是對寒、溫兩說均有研究的理論家。


因此,萬氏在研究傷寒學說的同時也研究溫病學說,他從50年代起,就發表了《寒溫縱橫論》和《溫病概說》、《溫熱論初探》,且為江西中醫學院撰寫了《溫病講義》,並對伏邪學說進行了深入探索,發表了《從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談到溫病的新感和伏氣》和《論伏邪與內因的關係》等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2:59 | 只看該作者

(2)寒溫統一歸真


在深入研究了寒、溫各自的理論之後,發現寒、溫兩說實為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前人分別發現、發展了它的一面。


時至今日,我們理應予以綜合,使其完整。


為此,萬氏晚年致力於傷寒與溫病的病因病機及其內在聯繫的探討,試圖從基本理論上使其歸於一統。


在發表了《傷寒病因病機論》後,又發表了《溫病病因病機論》和《寒溫病機論》。


在此基礎上,發現傷寒與溫病在各自發病的外因(外五淫毒、外五疫毒)、內因(內五淫邪、內五體質)及其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等方面均有密切的內在聯繫。


這就是他之所以發表《關於傷寒六經和溫病三焦、衛氣營血辨證論治體系的統一問題》,《八綱統一寒溫證治,建立熱病學科體系》等文的思想基礎,也是他明確提出「寒溫統一」主張的根據。


早在70年代初,他就曾為江西中醫學院主編過《熱病學講義》,發表過《關於傷寒與溫病合編為熱病學的商榷》一文。


當80年代初國內醫壇就此展開廣泛討論時,他又連續發表了《寒溫統一的理論與臨床》、《漫話寒溫統一》和《再談寒溫統一》等文,最後著成了《寒溫統一論》,為建立外感熱病辨證論治體系作出了貢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3:13 | 只看該作者

3.對寒、溫、內、外統一的熱病學說的研究及其《熱病學》的完成


(1)熱病寒、溫、內、外統一的思想基礎:傷寒學說是論述一切外感熱病的學說,內涵是廣泛的。


但由於「狹義傷寒」的概念根深蒂固,使之易與《傷寒論》劃等號,故將「廣義傷寒」的提法回歸《內經》「熱病」是有現實意義的。


這不僅可以理順傷寒、溫病、熱病等的病名概念的關係,而且有利於把與外感熱病密切相關的內傷熱病說統括起來討論,使之成為一門獨立、完整的熱病學科。


對此,萬氏早在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所作的《討論八綱、六經、三焦、衛氣營血和臟腑經絡辨證論治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不可分割性》的學術報告中,就已具有這一思想基礎。


這一學術思想形成的過程是先進行了寒溫統一,而後才發展成內外統一的。


前述70年代初主編《熱病學講義》,發表《關於傷寒和溫病合編為熱病學的商榷》,並主持建立了熱病教研室,培養了一些熟悉且能融匯傷寒和溫病兩門課程的教學人才,但還僅限於寒溫統一,未達內外統一。


其後,萬氏在從事寒溫統一的理論與臨床研究過程中,深切地感到,外感熱病常因復雜的內傷情況而影響著熱病的發展過程和轉歸,而大多數的內傷熱病又常常由外感熱病誘發,或病程中兼夾著外感熱病。


並認為這正是仲景外感傷寒與內傷雜病匯合,著成《傷寒雜病論》的主旨所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3:42 | 只看該作者

(2)熱病寒、溫、內、外統一的必然結果


如前所述,中醫的外感熱病理論,固須將傷寒、溫病的理論系統綜合,加以整理,成為一個完整的外感熱病理論;


內傷熱病理論也須全面整理,使之與外感熱病理論冶於一爐,讓二者在《熱病學》中熔為一體,則是現代臨床的需要和熱病理論發展的必然結果。


因為在現代臨床上,大量的外感熱病是由西醫接診的。


他們廣泛應用的抗生素一般來說是有效的,但也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


如普遍存在耐藥性、毒副反應、易過敏,以及用之不妥而出現的菌群失調;


對免疫機能低下的個體療效不理想;


對病毒感染性熱病無效等等。


而這些,又常常與患者的個體特異性(如伏邪的存在、體質的陰陽偏頗、內傷疾病的影響等)有關。


中醫對此有較大的優勢,事實上有許多嚴重的外感熱病,當西醫束手無策時,中醫運用外感與內傷相結合的觀點,常可應手取效。


中醫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但何以病人往往不找中醫而先找西醫呢?


為什麼一般中醫望危急重症之熱病而卻步?


難道不是「中醫治不了急性病」的俗見所致嗎?


而這一俗見之所以盛行,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未能把中醫熱病學術繼承發揚好。


萬氏在《論熱病的寒溫統一和內外統一》一文中,歷述外感熱病與內傷熱病的內在聯繫,指出在外感熱病中常可見到氣鬱、食滯、痰積、血淤發熱和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發熱等內傷熱病,從而明確地提出了熱病內外統一的學術主張。


幾經寒暑,數易其稿,終於著成了寒、溫、內、外統一的《熱病學》,為建立熱病學科體系竭盡心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3:59 | 只看該作者

站在寒、溫、內、外統一的這個新的起點上


如何使這一學術主張付諸實現,並使在現代熱病臨床中發揮指導作用?


這比之提出這一主張難度更大,涉及面更廣。


有鑒於此,萬氏帶領一班人,提出並設計了「應用寒溫統一熱病理論指導治療急症的臨床研究」課題(該題曾被列入國家科委「七五」攻關項目),以寒溫內外統一的熱病理論為指導,對多種發熱性疾病進行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以八綱統六經、三焦、衛氣營血和臟腑的辨證論治體系,能適應當前熱病臨床實踐的需要,能啟迪臨床思路,提高療效。


輸液現已成為現代臨床治療熱病的重要治療手段。


我們發現,它雖然有明顯的救陰作用,但因熱病患者在津傷的同時也耗氣,氣虛則難於運化直接輸入血中的大量水液,常常出現濕遏之象。


在燥熱尚不至釀成蘊蒸之勢,在濕熱證或寒證則往往助濕傷陽,或冰伏其邪,或傷陽入裡,令病勢轉重,纏綿難愈。


對此,我們提出了「辨證輸液」的主張,即:適量輸液(以舌質轉潤為適量,舌苔轉膩為過量)、溫控輸液(寒證和夾濕證維持恆溫32℃~35℃;


熱重於濕證為30℃,溫熱證為25℃;


燥熱化火、過高熱時為10℃以下)。


並對濕重於熱證提出「治濕不遠溫」的原則,認為只有用藥偏溫,才能較快地祛除濕邪,孤立其熱,從而達到加速治癒的效果。


綜觀萬氏對熱病學說的理論與臨床的研究不難看出:科學的研究思想與方法,永不止步的鑽研精神和理論聯繫實際的治學作風,是萬氏得以深入寒溫堂奧,再跳出寒溫窠臼,在繼承與發展熱病學說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4:27 | 只看該作者

二、對厥陰病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厥陰病理論


肇始於岐黃,形成於仲景,發展於後世傷寒、溫病學家,從理論到臨床,均有豐富的內容。


惜乎後世寒溫分立門戶,不相為謀,凡持傷寒陰陽六經說論厥陰病的,只是自限於《傷寒論》厥陰病篇,而難以明白曉暢,竟將持溫病三焦、衛氣營血說者大量有關厥陰病研究的成就拒之門外,坐令其成為「千古疑案」,使後學迷惑者久矣。


萬氏有鑒及此,從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出發,就臨床之所見、所需,實事求是地對前人的研究進行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整理,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厥陰病概念,並系統地論述了它的理法方藥,以期有利於當今臨床運用,從而提高其療效,促進其理論的發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4:39 | 只看該作者

(一)從源到流


澄清面目首先,從《內經》看:《內經》論及厥陰病的多篇中,應以《素問?熱論》篇為主。


其言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結合《素問?診要經終論》篇「厥陰絡者……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來看,顯然,《素問》厥陰病的主症有二:一為昏厥,即上述「不知人」;


二為痙厥,即上述「舌卷」、「囊縮」。


其病所則落實在手足厥陰經脈及其所屬的心包與肝,治療僅有針刺的汗、泄兩法,預後多歸死亡。


總的看來,《內經》奠定了厥陰病理論的基礎,雖則簡朴了些,但大體上把外感病最後陷入神昏痙厥的危重急症階段歸屬於厥陰病這一點,迄今仍不失為正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4:55 | 只看該作者

其次,從《傷寒論》看


《傷寒論》厥陰病比較明確的概念有三:一是厥陰病乃外感熱病的最後階段,該篇放在六經之末,預後條文最多,立意十分明顯;


二是厥陰病主症是厥,這從該篇論厥條文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


三是厥陰病階段面臨的生死預後,陽返則生,陽不返則死,這可從該篇55條原文中有25條是以厥熱勝復來判斷生死預後看出。


其疑竇與不足主要是:厥陰病特徵性臨床表現不明。


從《傷寒論》全書來看,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五篇都是在繼承《素問?熱論》等篇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唯獨厥陰一篇竟無隻字言及上述《素問》厥陰病之症,這是不能不令人懷疑的。


現在一般通行的《傷寒論》厥陰病篇共有55條,其中只有4條明文提到厥陰病,所述脈症又很簡略,且未出方;


其餘51條大都是泛論厥、熱、嘔、利等文,《金匱玉函經》且把另列為「辨厥利嘔噦病形證治」篇,置之於厥陰病篇4條之外。


這就毋怪乎引起近賢陸淵雷在其所著《傷寒論今釋》中發出了「傷寒厥陰篇竟是千古疑案」的慨歎。


但是,《傷寒論》厥陰病篇雖無上述昏痙明文,若能從其全書廣泛深入地探索,仍然是有跡可尋的。


如:太陽溫病逆傳厥陰,由於熱閉心包,肝之陽風內動,而見熱盛神昏鼾睡、語言難出、直視、瘛瘲;


陽明病並厥陰,由於胃熱上衝心包,引動肝之陽風,而見潮熱、不大便、神昏譫語、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視、脈弦;


少陽病並厥陰,由於神魂不寧,而見驚悸譫語;


少陰病並厥陰,由於密閉心包,肝之陰風內動,而見昏厥膚冷、躁無暫安時;


以及臟結的痛引少腹入陰筋;


陰陽易的少腹裡急引陰中拘攣等,即其例證。


由此可見,《傷寒論》厥陰病篇雖無昏痙之名,但從全書來看,卻有昏痙之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5:27 | 只看該作者

從而可知其厥陰病篇無隻字言及


上述《素問》「舌卷」、「囊縮」、「不知人」等厥陰病主症,竟然自食其在自序中「撰用素問九卷」之言,顯然是有脫簡的。


惟因後世傷寒學家出於尊崇仲景,不敢稍越雷池,大都恪守一般通行的《傷寒論》厥陰病篇55條,隨文衍義,雖亦言之成理,卻難令人無疑,尤其是以上熱下寒的「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厥陰病主症,顯然不符合傷寒熱病按六經傳變規律發展到最後階段的厥陰病危急重症的臨床實際,更難令人信服。


至於以厥為厥陰病主症,雖似可從,但僅局限於肢厥(四肢厥冷)和體厥(通身厥冷),而未涉及到昏厥和痙厥,也難令人滿意。


其中厥熱勝復雖有似於厥陰病特徵性臨床表現,但本症近今無人得見,只能存疑,未可曲解。


又由於厥陰病昏痙主症不明,因而厥陰病的寒厥或熱厥與少陰病寒厥或陽明病熱厥的鑒別點也就不夠明確,尤其在少陰病或陽明病並厥陰時,無法辨清病機重點是在厥陰,抑或在少陰或陽明,而難以作針對性的處理。


《傷寒論》在這方面顯然是有缺陷的,尤其是缺乏針對厥陰病昏痙的開竅熄風方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5:52 | 只看該作者

再次,從溫病學說看


溫病學家針對《傷寒論》厥陰病篇的不足,作了大量的補充。


例如葉天士《溫熱論》開宗明義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和《三時伏氣外感篇》「風溫者……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傷,此手太陰氣分先病,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血分亦傷」,以及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太陰溫病逆傳心包、神昏譫語、舌謇肢厥條所注「厥者,盡也。


陰陽極造其偏,皆能致厥,傷寒之厥,足厥陰病也。


溫熱之厥,手厥陰病也。


舌卷囊縮,雖同係厥陰現症,要之舌屬手,囊屬足也。


蓋舌為心竅,包絡代心用事,腎囊前後皆肝經所過,斷不可以陰陽二厥混而為一,若陶節庵所云,冷過肘膝便為陰寒,恣用大熱。


再熱厥之中亦有三種,「有邪在絡居多,而陽明證少者,則從芳香,本條所云是也;


有邪持陽明,陽明太實,上衝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體皆厥,當從下法,本論載入中焦篇;


有日久邪殺陰虧而厥者,則從育陰潛陽法,本論載入下焦篇」等,都對《內經》、《傷寒論》和《溫熱論》的厥陰病理論有所發展。


這裡有必要指出的是,吳鞠通對熱厥理論的發展雖功不可沒,但似乎手足厥陰分屬陽(熱)厥與陰(寒)厥,並以之為鑒別點大加強調,則有失偏頗,且不符合臨床實際。


因為寒厥證由少陰進入厥陰階段時,也是既厥且昏且痙的。


儘管吳氏熱厥證中未提囊縮一症,但肝風痙厥瘛瘲則比比皆是,他自己就沒有把足厥陰證排斥在熱厥之外。


顯然這是吳氏智者之一失。


綜觀上述,不難澄清厥陰病的真面目,並作出如下結論:凡外感熱病發展到最後階段,邪閉心包,肝風內動,呈現神昏痙厥等危急重症的,就是厥陰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6:10 | 只看該作者

(二)寒溫結合,證治詳明


1.從太陽溫病逆傳厥陰和太陰溫病逆傳心包看:《傷寒論》太陽溫病逆傳厥陰,由於熱閉心包,肝風內動,而現「身灼熱」、「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直視失溲」、「如驚癇時瘛瘲」等症。


仲景已有明示,只是當時對此尚缺乏經驗,未能提出方治,徒見其「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而已。


溫病學家對此則有突破性進展,如葉天士《溫熱論》,首先揭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機理,吳鞠通則在《溫病條辨》中詳論其證治,如上焦篇說「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


「大人者癇……熱初入營,肝風內動,手中瘛瘲,可於清營湯中加鉤藤、丹皮、羚羊角」的清宮開竅法和涼肝熄風法,更顯然是對太陽溫病逆傳厥陰和太陰溫病逆傳心包證治的貢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6:33 | 只看該作者

2.從傷寒陽明病並厥陰和陽明溫病熱衝心包看


由於陽明胃絡通心,與心包絡(以至於肝)關係密切,所以陽明胃熱太盛,可循胃絡上衝心包,擾亂神明,甚至引動肝風,而見神昏譫語痙厥等厥陰證。


這在《傷寒論》陽明篇和《溫病條辨》中焦篇都是一致的。


但傷寒學家治療此證,只知攻下,不曉涼開,尚嫌不足。


溫病學家治此則較為全面,既不忘攻下,更重視涼開。


如「陽明溫病,面目俱赤,肢厥,甚至通體皆厥,不瘛瘲,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脈沉伏。


或並脈亦厥,胸腹滿堅,甚至拒按,喜涼飲者,大承氣湯主之。


「陽明溫病,汗多譫語,舌苔老黃而乾者,先與小承氣湯。


「陽明溫病,無汗,小便不利,譫語者,先與牛黃丸,不大便,再與調胃承氣湯。


「陽明溫病,下利譫語,陽明脈實或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脈不實者,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陽明溫病……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陽明溫病,下之不通,……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牛黃承氣湯主之」等,即其例證。


由此可見,陽明溫病併入厥陰的治法,不僅有專主大、小承氣攻下的,也有專主牛黃、紫雪涼開的,還有先與牛黃涼開,而後與調胃承氣攻下和以牛黃涼開為主而兼與大黃攻下的,必須根據其病情矛盾的主次方面不同,而靈活地掌握運用。


這也顯然是《溫病條辨》對《傷寒論》陽明病並厥陰的更為深入的發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6:59 | 只看該作者

3.從傷寒少陰病並厥陰和溫病少陰病並厥陰看


由於少陰心腎和厥陰心包絡與肝關係極為密切,故其為病常互相影響,或由彼而及此,或由此而及彼。


但從傷寒熱病六經傳變規律來看,則是少陰在前而厥陰在後的。


所以《傷寒論》根據《內經》六經傳變次序而以厥陰病篇殿其後,《溫病條辨》下焦篇首先提出少陰溫病治宜育陰潛陽法,方用加減復脈湯的陰虛陽亢證,是由「邪在陽明久羈」發展而成,顯示了陽明胃土燥傷少陰腎水,由中焦傳至下焦的病機;


然後提出由於陰虛陽亢,水不涵木,以致肝風內動而發展成為厥陰溫病治宜滋陰熄風法,方主大定風珠(即由加減復脈湯方加三甲、五味子、雞子黃組成)的陰虛風動證。


由此可見,厥陰病確是傷寒熱病六經傳變的最後階段。


有人認為,上述看法只適宜於下焦溫病,而不適宜於上焦溫病,因為溫病以上、中、下焦相當於病程的初、中、末期的緣故。


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就上焦溫病而言,雖然溫病多起於上焦太陰肺衛分,並常順傳至中焦陽明胃氣分,但是由太陰肺逆傳至厥陰心包營血分甚至引動肝風的,則又屬於衛、氣、營、血病程的最後階段,不能簡單而機械地把溫病的上焦完全等同於病程的初期。


下焦厥陰溫病也是以昏痙為主症的,這可從其「痙厥神昏,舌短煩躁,手少陰證未罷者,先與牛黃、紫雪輩開竅搜邪;


再予復脈存陰,三甲潛陽」條及其注解「痙厥神昏,舌謇煩躁,統而言之為厥陰證。


然有手經、足經之分:在上焦以清邪為主,若邪尚有餘,必先以搜邪」中很清楚地看得出來。


這是就厥陰熱化危證而言,至於厥陰寒化危證,同樣是以昏痙為主症的。


如《傷寒論》所謂「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名藏厥」和「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兩條,是即厥陰寒化危證的例證。


尤其是前條,可以說是厥陰寒化危證的主文,因為傷寒脈微而厥,本屬少陰之陰盛陽衰,當用四逆湯以急溫之;


由於延誤失治,至七八日而現通身膚冷、手足躁無暫安時之症,這是少陰病陷厥陰的寒化惡候。


從《素問?刺熱》所謂「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來體會,既然肝熱的手足躁不得安臥,必身熱而小便色黃;


那麼肝寒的手足躁無暫安時,就必身寒而小便色白。


至其「熱爭則狂言及驚」,則顯然包含有昏痙在內。


並可推知厥陰「藏厥」的手足躁無暫安時,亦必包含有昏痙在內。


因為不僅熱閉心包,肝之陽風內動,可以出現昏痙,寒閉心包,肝之陰風內動,亦可出現昏痙之故。


本條還可與「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條合參,從其「躁煩四逆」輕於本條「膚冷」「躁無暫安時」來看,可見仲景對厥陰「藏厥」不出方治,實不言而喻,故後世注家多云不治。


但從「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條來看,又未嘗不可試用通脈四逆湯合吳茱萸湯,並適當加入溫熱的開竅熄風藥以搶救之。


這裡有必要強調的是,外感病的厥陰危證,大都包含著少陰陽盛或陰虛,陰盛或陽虛的病理基礎在內。


即:厥陰熱化危證(如熱閉心包或水不涵木而肝之陽風內動的昏痙等症)是在少陰陽盛或陰虛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成;


厥陰寒化危證(如寒閉心包或水助木邪而肝之陰風內動的昏痙等症)是在少陰陰盛或陽虛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7:13 | 只看該作者

(三)古為今用


推陳出新在瞭解了前人對厥陰病的研究成就與不足之後,擺在我們面前有待解決的問題就提出來了:厥陰病的實質是什麼?


其主要病證、病機怎樣?


臨床如何治療?


預後怎樣?


「七五」期間,我們對流行性出血熱這一急性傳染病進行了臨床研究,共觀察治療400余例,其中10%以上出現了痙厥神昏的厥陰病症,中醫組病死率僅366%,西醫組為1071%(P<001)。


對厥陰病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取得了一些第一手臨床資料。


現僅以此為例,就上述問題提出以下看法,供同道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7:25 | 只看該作者

1.厥陰病的實質


是外感熱病的最後階段,是手足厥陰經脈及其所係臟腑的病理變化。


對此,古今研究看法大體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7:40 | 只看該作者

2.厥陰病的主症


是神昏痙厥。


吳鞠通在自注《溫病條辨》下焦篇18條時指出:「痙厥神昏,舌謇煩躁,統而言之,曰厥陰證。


臨床實踐也完全證實:外感熱病最終階段總是陷入昏迷狀態的。


熱證如此,寒證亦無不如此。


病在少陰,神志尚清,進入厥陰,就神志不清了,而一旦陷入厥陰,往往救治極難。


因此,我們在出血熱的臨床工作中,特別強調注意「先兆厥陰證」,即觀察患者的神志與體徵。


只要患者煩躁甚,或語言不便,舌體欠靈,或白日嗜睡,錯語(如答非所問),或夜間多夢囈、譫語,或偶見無意識動作,等等,均應看作疫邪將要進入厥陰的先兆,必須及時開閉驅邪,扶正固脫,阻斷其向厥陰發展。


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病情的惡化,使許多病人避免了進入厥陰階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7:55 | 只看該作者

3.厥陰病的病機


是陰盛陽竭或陽盛陰竭或陰竭陽脫。


吳鞠通在自注上焦篇17條「邪入心包,舌謇肢厥」時指出:「厥者,盡也,陰陽極造其偏,皆能致厥。


譯成白話就是說:「厥陰是三陰之盡,陰盛陽竭固可為寒厥,陽盛陰竭亦可為熱厥。


把厥陰病病機闡述得何等地精確!


至其來路,寒厥證可由少陰寒厥發展而來;


熱厥證如《溫病條辨》所述有三焦之分:上焦由溫邪「逆傳心包」所致,中焦由「陽明太實,上衝心包」而成,下焦由手少陰證「日久邪殺陰虧」所致;


陰竭陽脫證則多由熱厥轉為寒厥而成。


在出血熱的臨床治療中,上述各證均可見到。


如休克期有疫邪直中少陰的陰盛格陽證,若救治不及,一二日即由淡漠→煩躁→恍惚→躁擾→神昏而陷入厥陰寒厥死亡;


有起病二三日即疫邪逆傳心包出現高熱、昏迷、譫語、躁擾、出血、尿少的厥陰熱厥證(發熱與休克、少尿三期重迭),若入院太遲,厥陰證悉具,亦多歸於死亡;


亦有病至七八日(少尿期),邪熱與瘀血、水濕內結陽明胃腸,二便不通,勢成關格,延至二三日,瘀熱內閉心竅,出現譫語、躁擾、神昏的厥陰證者,若能積極地通泄瘀熱水邪,以解陽明之結,開厥陰之閉,扶正驅邪以宣暢三焦氣機,尚有希望挽救,否則,亦難免一死;


還有病至十餘日,尿毒癥不解(少尿期或多尿前期),瘀熱水內結,陰液大量耗傷,正氣日見虧竭,漸至極度衰竭,體溫不升,演成陰竭陽脫證而亡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8:06 | 只看該作者

4.厥陰病的治療


從目前臨床水準來看,厥陰證悉具時,即使集中、西醫學之長,亦難以救治。


因而,加強對前述「先兆厥陰證」的預防性治療(也可說是「截斷療法」)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要做到及時治療「先兆厥陰證」,除對厥陰證的先兆臨床表現要有細緻的觀察、高度的警惕性外,還要對厥陰病的病機發展趨勢有足夠的瞭解。


「先兆厥陰證」的治療原則有二:辨證論治與中西醫結合。


具體運用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8:21 | 只看該作者

(1)先兆厥陰熱厥證


除上焦熱病「逆傳心包」的先兆不甚明顯,往往措手不及之外,中、下二焦陽明、少陰熱厥轉成厥陰熱厥者,均有一個漸進過程,先兆症狀完全可以把握。


治療原則是:救陰津、開熱閉、熄陽風。


首重驅邪開竅。


應在當用方藥中,因閉竅之邪的不同,加用不同的開竅熄風藥。


如熱閉選用清開靈注射液(北京中醫學院附屬實驗藥廠制)或牛黃醒腦靜注射液(上海產)加入當用液體中靜脈推注或點滴,能口服者可用「三寶」;


瘀熱閉選用神農33號注射液(天津危重急症研究所研製)靜注或犀珀至寶丹微丸(江西中醫學院研製)口服;


濕閉選用玉樞丹或蘇合香丸口服等。


在中醫增液針、養陰針(重慶中醫研究所研製)等大輸液尚未推廣使用之前,西醫大輸液亦有救陰之功,應結合使用(臨床實際已普遍使用)。


若有氣陰兩虧證,宜用參麥注射液(四川雅安制藥廠產)加入液體中靜滴,益氣養陰救脫之力甚強,邪實而正虛甚者用之,無助熱戀邪之弊,有扶正固脫以利上述祛邪藥發揮作用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 16:38:32 | 只看該作者

(2)先兆厥陰寒厥證


常由少陰寒厥惡化而來。


在陰盛格陽或戴陽時,往往伴見神志恍惚或無意識擾動等厥陰先兆症狀。


治療原則是回陽救逆,開寒閉、熄陰風。


首重破陰回陽。


可選用參附注射液(四川雅安制藥廠產)、參附青注射液(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研製)加入液體中靜注,或合用大劑通脈四逆加豬膽、人尿、蔥白等。


據我們的體驗,上述方藥猶有難為力者,建議起用生附子製劑,如北京中醫學院研製的「心脈靈」注射液(通脈四逆湯的新劑型),靜脈給藥,或可擔此重任(此藥惜乎尚未能生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4 18:11 , Processed in 0.3593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