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二)腎藏精,為發育、生育之源腎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關鍵在於「腎藏精」的作用。
《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
《聖濟經》亦說:「散專精而孕氣,動而有能,植而有生者,均賦是也。
精有兩類,一類是男女媾精之精,它是生育繁殖的根本。
《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
此即指先天之精而言。
但先天之精在生化過程中強與弱是賴腎氣之盛衰而決定的。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此所謂「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係指女子十四歲左右,腎氣旺盛,生殖機能開始成熟,卵血精受,故有月經變化。
所謂「丈夫二八天癸至」,此「天癸」實指「天壬」而言。
壬癸皆屬北方水,然而「癸」為陰水,而「壬」為陽水,故男子則為「天壬」至,而有精氣溢瀉的變化。
《聖濟經》說:「陽施陰化,胚胎既融,必為有形之始」。
《四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是也。
然女子三十五歲,男子四十歲以後,腎氣漸衰,生氣日減;
待女子四十九歲時,天癸告竭,男子六十四歲時,天壬亦枯,則出現女子經閉,男子精少而不能溢瀉的生理變化,故不能再生育子女,同時性情變,形體也隨之衰老,最後而終其天年。
一類是腎受藏五臟六腑之精,即後天水穀所化之精。
後天之精可滋養先天之精,此為後天養先天,先天濟後天之用之意。
故前人有曰:「腎者,主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是精藏於腎而非生於腎也。
五臟六腑之精,腎藏而司其輸瀉,輸瀉以時,則五臟六腑之精相續不絕。
因此,測腎精的盛衰,當求之於脾胃及飲食五味之盛衰,亦即「精受於先天,養於後天」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