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36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3: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近代也有用此方隨證加減,治療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結節性紅斑、風濕性關節炎(有風濕結節者)等病的報導。


孕婦及無瘀血者忌用。


附原方:柴胡15克、瓜蔞根9克、當歸9克、紅花6克、甘草6克、炮山甲6克、酒浸大黃30克、桃仁50粒(去皮尖研如泥)。


除桃仁外,挫如麻豆大,每服一兩,水一盅半、酒半蠱,同煮至七分去渣,食前,溫服之,以利為度,得利痛減,不盡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1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沙參、知母利弊一得沙參能補肺陰而生肺氣,故熱而氣虛者,用之可清熱補氣。


沙參又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因肺氣上逆而血阻於肺者,用之可清除血阻,使血脈通暢,且疏通而不燥烈、潤澤而不滯膩。


凡熱傷肺氣,氣傷而血阻,血阻而擾心,心亂而有驚氣諸證,沙參皆能主之。


外感風寒的咳嗽和肺中素有內寒的咳嗽均須忌用。


古人雖然有「人參補五臟之陽,沙參補五臟之陰」的論法,但本品若與人參相提並論,則實為差之太遠,用者要心中有數。


知母可潤腎燥。


腎惡燥,燥則開闔不利而水濕蓄鬱不行,本品能潤腎燥故對濕熱鬱阻而肢體浮腫之證,有良效。


知母性寒滑、下行,用於治熱,有熱去陰生之效。


若用之太過,可致脾胃受傷,真陰暗損,因此藥並非滋陰補益之品。


用之於祛邪則可,用之於扶正則不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2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五、竹瀝小議竹瀝味甘微苦辛,性寒,為祛痰要藥,能祛經絡四肢、皮裡膜外之痰濁,是其特點。


對肝風內動,風痰上擾,症見仆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痰聲轆轆,半身不遂,言語失利等,可用竹瀝9~30毫升(總入生薑汁二、三滴),隨應證湯藥沖服(不會吞咽者可用鼻飼法)。


對小兒痰熱壅盛,上擾生風而致驚風抽搐,咬牙吊眼,口吐痰涎泡沫,可用本品清心胃痰熱,化痰熄風,常用3~6毫升灌服,或隨湯藥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2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對肝氣鬱滯化熱,痰熱蒙蔽心竅而神明失常,或罵人打人,爬屋上牆,或獨自哭笑,自言自語者,可用竹瀝清熱化痰,滑腸通便,與鬱金、天竺黃、菖蒲、遠志、香附、生赭石、青礞石、膽南星、生鐵落、黃連、黃芩、大黃等同用,既可清熱滌痰,又可開竅寧神。


對高熱性疾病在高熱階段突然出現神志昏迷,痰聲轆轆,譫語、煩躁者,可用本品配合牛黃、廣犀角、生地、元參、鬱金、黃連、連翹心、天竺黃、遠志、菖蒲等同用,豁痰開竅,清心寧神。


在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病出現上述證候時,亦常用竹瀝汁送服抗熱牛黃散(安宮牛黃散)0.6~1.2克(常用鼻飼法),對祛痰、清熱、醒神都有説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3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白芥子、天竺黃、竹瀝皆能祛痰,然白芥子性溫,除皮裡膜外之痰;


竹瀝性寒,偏於除經絡之痰。


至於天竺黃清心經熱痰,其性偏燥;


而竹瀝也能清心經熱痰,其性滑利,三者同中有異,不可混用。


由於竹瀝性寒滑,對腸胃虛寒之人,更不宜多用。


所以臨床上使用竹瀝時,須加入生薑汁2、3滴(注意加入生薑汁須在服用前將鮮薑切碎絞汁滴入,不可在服前1~2天即預先加入,這樣常變酸味而失效),調勻後服用。


這樣既能免除其寒滑之性,又能助其宣行通暢,更好地發揮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4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六、源堤歸壑湯方論焦氏有自擬的「源堤歸壑湯」,用於治療懸飲(滲出性胸膜炎胸腔積液),頗有佳效,屢用屢驗,救治多人。


茲擇一例介紹其處方及其精闢的方論。


處方:全瓜蔞30克、川椒目6~9克、杏仁9克、枳殼9克、桑白皮12克、葶藶子9克、廣橘紅9克、茯苓15~25克、冬瓜皮30克、淡豬苓15克、車前子(布包)9~15克、澤瀉12克、桂枝5克。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4:5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患者曹某,男,18歲,農民。


十多天來咳嗽、氣短,咳時牽引胸脅疼痛,尤以左側明顯,只能向左側臥,走路則喘,口乾不欲多飲,食欲不振,二便尚調。


舌苔薄、淺黃,脈象沉細數。


西醫學檢查:左胸叩診實音,心濁音界消失。


心臟右移,在胸骨右側才可聽到心音,未聞雜音。


胸部X線透視:左側滲出性胸膜炎、左胸腔積水,縱膈被迫右移。


四診合參,診為懸飲。


治以消飲逐水之法,用源堤歸壑湯稍事加減。


處方:全瓜蔞30克、川椒目9克、桑白皮12克、葶藶子9克、廣橘紅9克、澤瀉12克、豬苓15克、茯苓15克、車前子(布包)12克、杏仁9克、枳殼9克。


水煎服,5劑。


二診時,諸症略減輕。


上方去橘紅,加桂枝5克,冬瓜皮30克,5劑。


服藥後,小便顯著增多,曾有一夜排尿一大盆。


5劑藥服完後,已不咳不喘,能平臥及向兩側臥,心臟聽診已復位。


又服5劑,諸症消失,食欲增加,每日可吃500多克,已能乾農活。


仍投第二診方,前後共服24劑。


兩個月後X線胸透:胸水完全消失。


以後追訪,體健,正在乾農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0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方論:《金匱要略》痰飲篇中有「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的記載;


《諸病源候論》:「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府,結而成痰。


一般來說,痰飲源於腎、動於脾、貯於肺,治療痰飲要從肺、脾、腎入手。


治肺是「導水必自高源」,治脾是「築以防堤」,治腎是「使水歸其壑」。


所以要順氣、化濕、利水。


對於水飲結積久者,還要兼用消飲破痰之劑攻之。


前人有「治飲之法,順氣為先,分導次之,氣順則津液流通,痰飲運下,自小便而出」的經驗,又有「及其結而成堅癖,則兼以消痰破飲之劑以攻之」的主張。


《金匱要略》中雖有治懸飲的「十棗湯」,但因其藥有毒性,攻力猛峻,不適於常服及體弱者。


焦氏根據其多年臨床經驗,參《醫醇剩義》椒目瓜蔞湯方,加重其用量增減其藥味,組擬成源堤歸壑湯。


方中用川椒目、瓜蔞、葶藶子、桑白皮逐水消飲;


以杏仁、枳殼、橘紅順氣、降逆、化痰;


茯苓、冬瓜皮,利濕健脾;


又以澤瀉、豬苓、車前子,導水下行自小便而出。


《金匱要略》中指出,治療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故又加桂枝助陽化氣以導利水飲從膀胱氣化而出。


實踐證明,於方中加入桂枝後,患者的小便量明顯增多。


本方採用了「導水必自高源」的精神,從治肺(順氣、消痰飲)入手,結合利水(治腎)、化濕(治脾),並運用「以溫藥和之」的經驗,屢用於臨床,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1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一、正顏湯組成:荊芥9克、防風10克、白附子6克、白僵蠶10克、全蠍10克、白芷10克、葛根12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炙山甲6克、地鱉蟲6克、鉤藤20克、蜈蚣3條。


功能:散風活絡,疏解陽明。


主治:中風病中絡證口眼歪斜,也適用於顏面神經麻痹等。


方解:本方係牽正散加味而成。


方中以荊芥祛血分之風(和/或用芥穗散顏面之風),防風疏散經絡之風,共為主藥;


全蠍、蜈蚣熄風解痙,祛毒定驚,白僵蠶祛風解毒,白附子入頭面祛風化痰,白芷入陽明散寒通竅,鉤藤清心涼肝、熄風定搐,共為輔藥;


葛根解肌活絡,專入陽明經,桃仁、紅花活絡行血,以達血行風自滅之旨,共為佐藥;


炙山甲直達病所,通行經絡,為使藥。


諸藥合用,共達散風活絡、熄風祛痰,以正顏面歪斜之功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2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二、回陽固脫湯組成:人參10~20克、制附片10~15克、生龍骨20克、山萸肉15~20克、生牡蠣20克。


急煎灌服。


功能:大補元氣,回陽固脫。


主治:中風脫證,氣虛陽脫,冷汗濕衣,四肢厥冷,脈象虛散或細弱。


方解:本方乃參附龍牡湯加味而成。


方中以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固脫為主藥;


制附片回陽救逆,以復四肢厥冷為輔藥;


龍骨、牡蠣收神潛陽,為佐藥;


使以山萸肉斂汗益陰,補腎固脫。


用於陽氣欲絕、神浮魂散、呼吸欲斷之危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3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三、活絡復遂湯組成:桑枝30~40克、地鱉蟲6~9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皂刺6~9克、赤芍10克、蜈蚣3~4條、鉤藤30克、半夏10克、化橘紅12克、茯苓15克、地龍10克、川斷15克、牛膝15克、炙山甲9克。


功能:祛風化痰,活血通絡。


主治:中風病中經證。


半身不遂,手足不利,肢體拘急僵掣,或肢體癱軟弛滯,脈弦滑,舌苔白者。


方解:本方用桑枝通達四肢關節,祛風活絡,兼補肝腎;


地鱉蟲破血逐瘀,通經活絡為主藥;


紅花、桃仁、赤芍通經活絡,行血散瘀,皂刺消痰散結,深入病所,蜈蚣祛風解痙,鉤藤熄風活絡,共為輔藥;


更以半夏、化橘紅、茯苓化痰祛濕、健脾和中,地龍活血通經,川斷、牛膝補腎壯腰膝,增氣力,共為佐藥;


使以炙山甲活血通絡、直達病所。


諸藥共奏祛風化痰,活血通絡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4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四、三合湯組成:高良薑6~10克、製香附6~10克、百合30克、烏藥9~12克、丹參30克、檀香6克(後下)、砂仁3克。


功能:疏肝和胃,理氣醒脾,溫經活絡。


主治:長期難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藥無效者)。


胃脘喜暖,痛處喜按(但不能重按),大便或乾或溏,舌苔白或薄白,脈象弦,或沉細弦,或細滑略弦,虛實寒熱症狀夾雜並見者(包括各種慢性胃、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黏膜脫垂、胃神經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脘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5:5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方解:本方乃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三方組合而成,故名「三合湯」。


其中良薑辛熱,溫胃散寒,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氣行滯,利三焦、解六鬱。


二藥合用,善治寒凝氣滯胃痛。


寒凝重者,重用高良薑;


因氣滯而痛者,重用製香附。


百合湯由百合、烏藥組成。


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鬱氣,肺氣降,胃氣和,則諸氣俱調;


配以烏藥快氣宣通,疏散滯氣,溫順胃經逆氣。


二藥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鬱氣,又能防止百合平涼有礙中運。


丹參飲為丹參、檀香、砂仁三藥組成。


其中丹參味苦,性微涼,活血祛瘀,通經止痛。


檀香辛溫理氣,利胸膈,調脾胃。


砂仁辛溫,行氣調中,和胃醒脾。


三藥組合,丹參入血分,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滯,又能理胃氣。


故本方對久治難愈,氣滯血瘀,正氣漸虛的胃痛,既能活瘀定痛,又能養血、益胃、醒脾、調胃;


既理氣又調血,既主寒又主滯。


用於治療心腹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較全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1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五、四合湯組成:高良薑6~10克、製香附6~10克、百合30~克、烏藥9~12克、丹參30克、檀香6克(後下)、砂仁3克、蒲黃6~10克(布包)、五靈脂9~12克。


功能:疏肝和胃,理氣醒脾,溫經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同三合湯,但兼見胃脘刺痛,痛處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間痛重,脈象沉而帶澀,證屬中焦瘀血阻滯者。


方解:本方係三合湯與失笑散合用組成,故名「四合湯」。


方中蒲黃活血散瘀,五靈脂行血止痛,二藥合用,又合以丹參,對中焦瘀血阻絡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療效。


四方(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失笑散)合用,既可行氣滯,又可活血絡;


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故對久治不愈之胃痛能發揮特有的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19 | 只看該作者

龍瑞敏編


中醫兒科名醫劉韻遠 劉慧麗李桂茹閻慧敏整理 編者按:劉韻遠,河北邢臺市人,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首都醫學院兒科係教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29 | 只看該作者

劉氏於


1935~1938年和1939~1943年分別在河北醫學院和華北國醫學院學習,並拜名醫施今墨為師。


自此後長期在北京從事醫療工作。


其醫德高尚、療效顯著,在全國中醫兒科界享有盛譽。


曾任中華兒科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學會常務理事、顧問兼兒科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在50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劉氏潛心鑽研,對《傷寒論》頗有研究,能把《傷寒論》的理、法、方、藥運用於兒科臨床,常用《傷寒論》方加減治療小兒消化係疾病、呼吸係疾病和急性傳染病。


如用小青龍湯加減治小兒哮喘、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小兒急性腎炎、麻杏石甘湯加減治小兒肺炎、金匱腎氣丸加減治小兒消渴等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在望舌方面,他發現小兒舌面紅點的變化與外感病有密切的關係,為中醫診法提供了新的資料。


在用藥方面,他善用「藥對」,使中藥的相須、相使、相畏、相殺作用能夠很好發揮。


他所創制的濕疹方、鼻炎Ⅱ號方、便血方、小兒感冒衝劑、健兒片、兒童咳液、喘寧片等療效較好,多已製成成藥投放市場。


劉氏主要論著有:參加撰寫《中國醫藥百科全書?中醫兒科》、《實用兒科學?中醫藥》、《中醫兒科學》以及《劉韻遠臨證薈萃》、《名中醫治療小兒常見病百問》和論文30余篇。


夕陽未必遜晨曦,昂首闊步自奮蹄,願為中醫做貢獻,吐盡最後一根絲。


———劉韻遠 劉韻遠,字世錚,男,1917年4月出生,河北邢臺市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39 | 只看該作者

劉氏幼承家學


醫術受業於祖父文質公,時習中醫,初奠基礎。


高中畢業後於1935年考入河北醫學院學習西醫三年,1939年又考入華北國醫學院,學習中醫四年,畢業後又拜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先生為師,隨師侍診三年,努力學習施師的學術思想和醫療經驗,不斷提高診療水準,得到施師的高度評價。


1944年考取北京市衛生局中醫師,在北京懸壺應診。


劉氏於1950~1951年在北京大學醫學院附一院進修西醫兒科專業一年,結業後到北京兒童醫院工作。


1954年受院領導委託為本院籌建中醫科門診及病房工作,為開展中醫藥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多年來,一直擔任中醫科主任和主任醫師工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48 | 只看該作者

劉氏酷愛讀書


治學嚴謹,至今雖已過古稀之年,仍經常伏案讀書至深夜。


尤推崇仲景,潛心研究《傷寒論》,臨床辨證,皆循仲景之旨,遣方擇藥,皆遵仲景法度,以證為憑,既辨病又辨證,用六經之陰陽以揭示表裡寒熱虛實,然後施以治法,而出方劑。


劉氏巧妙地把《傷寒論》的理、法、方、藥運用於兒科臨床,取得很好的效果。


劉氏的臨床特點可概括為「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勿惑於炎症,重小兒特點;


勤求古訓,取諸家之長;


善用對藥以助藥力,藥少而精」。


劉氏在50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尤長於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的治療和研究。


對呼吸係(咳嗽、哮喘、肺炎等)、消化係(厭食、腹瀉、腸道寄生蟲病)和小兒急性傳染性疾病(麻疹、肝炎、腮腺炎、乙型腦炎等病)的診治莫不得心應手,隨撥隨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6:59 | 只看該作者

劉氏通過多年臨床實踐


發現了小兒舌面紅點的變化與外感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進行了「舌診動態觀察的研究」,取得了開拓性成就,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兒科臨床診斷學。


在改革劑型提高療效方面,劉氏將多年臨床療效較好的經驗方貢獻出來,與北京市藥材公司、同仁堂提煉廠協作,先後研製生產了「小兒感冒衝劑」、「健兒片」、「兒童咳液」等中成藥,投放市場療效極佳。


另外針對哮喘的治療研製出系列中成藥,有發作期服用的「喘寧片」、「痰飲散」、「痰熱散」,緩解期服用的「健寶合劑」等,在本院應用於臨床取得十分顯著的療效。


劉氏不僅臨床經驗豐富,而且理論造詣頗深,參加撰寫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兒科部分》、《實用兒科學?中醫藥部分》、《中醫兒科學》等,先後在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撰論文30余篇,先後在《中醫雜誌》、《北京中醫》等雜誌發表。


《劉韻遠臨證薈萃》和《名中醫治療小兒常見病百問》均已先後出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57:09 | 只看該作者

劉氏在全國中醫兒科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他曾任中華全國兒科委員會委員;


北京中醫學會常務理事、顧問兼兒科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市中醫專業高級衛生技術職務考核評議組評委;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西苑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評委,兼論文評閱人;


北京市藥材公司技術顧問;


《中國兒童發展》雜誌編委,《北京中醫》、《中醫雜誌》特約編輯;


1990年首批定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現授予北京兒童醫院中醫兒科特級專家,首都醫學院兒科係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劉氏不滿足於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使中醫事業後繼有人,所以他在培養中醫兒科人才方面,嘔心瀝血,先後為北京中醫學會舉辦了多期北京市和全國性高級中醫兒科進修班,大大提高了學員水準。


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親手帶培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兒科進修人員以及西學中的兒科醫生。


1990年,劉氏雖已過古稀之年,還接受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中醫藥管理局帶徒任務,正式接收了三名徒弟。


他不僅熱情傳授臨床經驗,更注意培養學生的高尚醫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文明行醫品德。


曾多次被評為醫院及市級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劉氏對中醫事業兢兢業業,幾十年如一日。


現雖年事已高,仍壯心不已,他決心要為中醫事業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熱,正如他自己提出的「夕陽未必遜晨曦,昂首闊步自奮蹄,願為中醫做貢獻,吐盡最後一根絲」的諾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1 18:56 , Processed in 0.4687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