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注金匱要略】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4:19 | 只看該作者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枳實(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厚朴(四兩)栝蔞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4:30 | 只看該作者

人參湯方


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分之陽虛。而下陰上湊。


故心中痞。但痞之為病。常隨陽氣之起伏以為消長。


故腹滿時減者。痞之候也。


今其氣逗留而結在胸。以致胸滿不減者。此留氣也。


譬之天地。寒云斷腳。冷霧橫拖。逗留於太虛。而不收不散之象。是從胃脘中路上浮。而已據胸中矣。


加之脅下以肝膽之逆。從旁搶心。而爭趨空處。此雖胸中陽虛之所招致。填膈之品。固宜首重。以降逆陰。然其留氣結胸。猶之賊據城郭。掃除之法。不得不與撫綏兼施矣。


故以散氣之枳實。開痞之厚朴為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風蕩雲霧而去留氣也。


然後以薤白、桂枝之辛溫而甘者。填胸陽以引其氣。以栝蔞實之甘寒而潤者。走絡脈以入其痹。猶之人尿、豬膽及柏葉等之反佐也。


於是留氣散而胸陽上復。則不治逆而逆將自靖矣。


至於枳實、厚朴。欲並用其苦味以泄土邪。


故久煮之以取其重濁。薤桂二味。欲單用其溫陽以通天氣。


故略煮之以取其輕清耳。人參湯亦主之者。蓋人參補氣。白朮填胸。乾薑散結開痞。甘草浮緩上托。使一團太和之氣。氤氳胸中。上則旁導陽氣而治痹。下則照臨陰氛而消逆。其於留氣之結胸者。舞干羽而有苗格化矣。


或曰。前湯是治全症之方。後湯是單治脅下逆搶之方。又曰。服前湯而留氣已散。痞結已開。後湯所以愈痹。而為善後之劑也。


二說雖與仲景一條。而主兩湯之文例不合。然皆近理。


故俱存之。


以俟有識者之鑒定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4:41 | 只看該作者

六條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


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4:53 | 只看該作者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茯苓(三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以煮五升。服一升按之。


則日三服之下。當缺夜二服一語。蓋不瘥更服。是更作一服之謂。若謂即服此二升。金匱前後諸湯。並無一劑分作數服。今日服一半。至明日服完。為更服之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5:08 | 只看該作者

橘枳生薑湯方


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上虛而中下之逆邪有二。濕與寒是也。


肺性惡濕復惡寒。濕則肺滯。寒則肺斂。俱能使膈膜之痹處作痛外。而又能令其氣塞且短也。


濕氣上逆者。以茯苓之溫胸燥濕者為主。佐杏仁以利肺竅。而以浮緩之甘草。托之上行而留戀之。


則濕去滯通。而氣之塞且短者可愈矣。


故主之。


寒氣上逆者。以辛溫之橘皮為君。溫則暖膈。辛則散結也。


生薑祛寒止逆。而性復宣通。與犀利之橘皮相濟。則成和風爽氣之象。然後佐以破留氣之枳實。則寒去而肺暢。氣之塞且短者亦愈。


故曰亦主之。


然二湯皆微弦兩責之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5:20 | 只看該作者

七條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5:34 | 只看該作者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即前條茯苓杏仁。及橘枳湯之合症合方也。


緩急統胸痹之全症而言。


凡喘息咳唾。背痛短氣。及不得臥等候。有時而緩。有時而急者。以其人之脾胃。素有客濕客寒之邪。上衝下伏之所致也。


夫陰陽五行。生扶囚謝之化。人身之臟腑。與天地準。


故火土之氣衰。而水木為妖者。得丙丁戊己而持。得壬癸甲乙而甚。持則病緩。而甚則病急者。一也。


且濕氣浸淫。寒氣勁迫。是濕邪為害尚緩。而寒邪為害則急者。又一也。


故其謂病痹之人。其諸痹症。或緩或急。此濕寒之氣在中焦。以上窺胸陽之往復。而為更迭入寇之象。


故主祛濕利水之薏苡者。即上條茯苓甘草杏仁湯之義。配溫中行陽之附子者。即上條橘枳生薑湯之義。而進之者也。


至杵為散而連服其渣質。則留連胃中。使寒濕既去。而其干溫之化。還浮於太虛。則填胸貫絡。而痹自愈。此雖似乎單責陰弦之脈。注意在討賊一邊。不知蕩平之後。陽微大振。而賀太平者。卻正在朝廷也。


噫、神矣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6:20 | 只看該作者

八條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6:34 | 只看該作者

桂枝生薑枳實湯方


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痞及諸逆之由於胸陽虛餒者。詳已見。心之所以如有依輔者。真氣為之旁薄故也。


真氣上虛。則心無憑藉。 有如空懸之狀。


故曰心懸。胸為陽位。陰邪留之。


則陰陽不相宜。而陰沁作痛。


故曰心懸痛也。


以辛溫之桂枝生薑填真氣者。所以治其心之虛懸。以苦溫開痞之枳實破留氣者。所以除其痛耳。大概即五條枳實薤白之湯意而變易之者也。


此及下文二條。又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


蓋謂胸痹者。見種種等候。固宜主此。 然不必執定胸痹。


凡上虛而下氣上犯。以致留而不散者。俱主之。


故於條端。既不冠胸痹字。而且曰諸逆云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6:57 | 只看該作者

九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7:18 | 只看該作者

烏頭赤石脂丸方


烏頭(一分炮)赤石脂(一兩)附子(半兩炮)乾薑(一兩)蜀椒(一兩) 上五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三服不知。稍加服。(梧子大者服一丸。恐有誤。) 細按症治。其脈亦當陽微陰弦。但微脈固在寸口。而陰弦之脈。當在關以下之尺中耳。人身心胸中之真陽。 外為周身衛氣之根。內為中下二焦之主。真陽上虛。而脾胃之邪。就近犯之。


則為四、五、六、七等條之症。若夫腎為牡臟。肝居至陰之下。其虛寒之邪。比之吳楚諸夷。周室既衰。而澤國蠻荊。亦來遠窺王室矣。


然肝腎之陰邪上犯。較之中土之逆為尤甚。


故心痛徹背。與四條之症既同。而胸陽內虧。衛氣衰薄。寒從背入。且與下陰之逆。起而貫痹者。同類而兩相感召。


故背痛而又內徹於心也。


夫三焦之化。陽從底生。蓋以命門之溫熱。 蒸熟水穀。而化悍氣。然後上熏如霧。而貯為胸陽者也。


況本症又屬下焦之寒逆乎。


是非溫下以溫上不可也。


故以烏頭之老陽。壯先天之元氣。以附子之生陽。發後天之化氣。取蜀椒之辛斂者。所以補其陽而封之固之也。


取乾薑之辛散者。又所以種其根而升之舉之也。


總交於氣重色赤之石中脂髓。以為使者。氣重、易致下行。色赤、偏宜陰臟。石中之脂髓。豈非欲其入精血中。而溫資始之化源乎。


丸非湯散之僅行上中者可比。且先食服之。


故知其責在下焦也。


弦脈主痛。今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皆由於肝腎之邪。


故知其陰弦在尺中。而非三條之所謂關上脈云云者也。


凡胸無痹病。而乍中寒者。亦有心背徹痛之症。並主此丸。


故曰。此與上條俱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7:48 | 只看該作者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一條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必便難。兩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


當以溫藥服之。


趺陽。足陽明脈也。


其脈微弦、微為胃中之陽土虛弱。弦為肝木之脈。木乘弱土。而凌其所勝。則其氣嘗縱肆於中部。


故法當腹滿。 若趺陽脈微。而腹又不滿。則是微為中氣不足。不能傳送。弦為寒燥津液。


故必便難。兩脅曰。少陽之部也。


微為中焦之膈氣不足。不能捍御。弦為肝邪有餘。上衝少陽。


故兩脅板疼而切痛。蓋便難者。氣機不下暢。


故變為上逆矣。


此虛二字。當少頓。猶云此因中虛。而下焦之寒氣上衝陽位故也。


溫藥。當指十五條之大黃附子湯。並理中四逆輩而言。門人問曰。弦脈氣削。是為寒診。夫子言之有素。頗聞梗概。然虛寒之脈。理宜泄瀉。今又云寒燥其津液。而有便難一症。是何理也。


答曰。陽臟得暴寒。則下生泄注。陰臟得固冷。則內結便干。 此天地之化。當春夏之陰晦。則云行雨施。入秋冬之嚴肅。則冰堅水涸矣。


又曰。同一趺陽之脈。微而且弦。何以有腹滿痛之異乎。


曰。胃中之腑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中行直上。


故腹滿。胃外之膈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兩旁挾上。


故兩疼痛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8:08 | 只看該作者

二條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


舌黃未下者。下之。


黃自去。 虛痞無形。


故按之不痛為虛。熱實有形。


故按之痛者為實。承上文言寒氣上衝而腹滿者。當服溫藥。若實痛者。則又非溫藥之例。而為可下之症也。


胃中熱實。則火土之色上浮。


故舌黃。未經下過者而下之。


則熱實下散。而火土上浮之色必消。


故黃自去。則既經下之而黃尚未去者。是為虛熱。其主竹葉石膏之候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38:32 | 只看該作者

三條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腹滿不減。固為熱實。即或少減。亦有胃氣漸復。而其熱實之滿。亦漸次消下者。


故猶不得直斷為寒也。


惟時減而復如故。則知人身之微陽有起伏。陽起則如陰晦欲霽。太陽一照。而山嵐海氛有卷藏之象。


故其滿時減。陽伏則又如方晴復晦。陰云鬱蒸。


故其滿復如故。此非寒氣上衝之滿而何。是當與辛甘之溫藥。益陽光以消陰氣矣。


此又申明首條宜溫之診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40:00 | 只看該作者

四條


病者萎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承上文言腹滿之人。陽氣垂亡。又有溫之而不受溫之死症。病者。即上文所云腹滿者。是也。


萎。指面無生動之神氣而言。黃者。脾色外竄之應。躁則渾身毛竅。


如有芒刺。亡陽之汗將作也。


不渴。則內無陽熱可知。胸為陽位。今寒邪固蔽。由腹滿而上實胸中。於是寒氣憑高鼓吹。而下利不止。夫萎黃為脾陽中絕。躁為腎陽外絕。不渴為胃陽內絕。胸中寒實。為胸分之陽上絕。利不止。為元陽下絕。總以大劑薑附溫之。


其能使既冷之灰復熱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51:10 | 只看該作者

五條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寸口上應膈氣。為肺金之部。寸口脈弦。則肝脈之寒邪。上衝胸分之兩旁。不但縱以乘其所勝。而凌趺陽之胃土。並橫以乘其所不勝。而犯太陰之肺金矣。


故脅下拘急而痛者。肝邪上乘。肺氣縮而不舒之應也。


肝為陰臟。又寸口之部。亦外應表氣。今其脈上乘寸口。則陰氣外出以干陽位。


故惡寒也。


嗇嗇見傷寒論注。此申言首節兩疼痛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52:09 | 只看該作者

六條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臟腑諸陽之氣。其在人身也。


如輕煙薄霧。周流勻滿。


故經脈安和。中寒。則臟腑之本氣。為寒所逼而內伏。經絡之余氣。為寒所逼而上浮。上下薄引。則經脈乍弛。而絡脈乍滿。經脈乍弛。


故喜實其氣而腰欲伸。絡脈乍滿。


故喜引其端而輔呵欠也。


李氏引內經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寒清時舉。鼽嚏數欠。與此處之欠頗合。其引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


故數欠。是平人臥起之欠。並非倦怠欲臥之欠。與本文中寒喜欠者何涉。至其云欲入於陰。或陰加於陽二語。並不知內經所言陰陽上下相引之義。更誤。內經之意。蓋謂陰氣將積於下。陽氣未盡上浮。


故陰陽各相引於上下。而中虛作欠。則欲入於陰。 或陰加於陽。為何語耶。若倦怠欲臥之欠。則又系陽氣將伏於下。陰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下。陰引而上。陰陽相引而欠矣。


故曰並非倦怠欲臥之欠也。


其人、中寒喜欠之人。肺臟惡寒而開竅於鼻。肺寒。則自出其液。而推逐其所惡於上竅。


故清涕。清涕者。金寒水冷之應也。


肺合皮毛而主氣。寒則氣鬱而不與皮毛相合。


故發熱。色和為陽氣未服之應。嚏從搏擊而出。其象為雷。蓋肺能奮發而搏擊。以出其郁寒之義也。


仲景蓋謂中寒喜欠之人。肺氣不能震作而嚏。但出清涕。則肺已受寒。而其氣自阻。與皮毛之氣兩相拂鬱。


故必發熱。若其人面色沖和。知陽氣自勝。肺尚有權。


故能奮發而搏擊。以出其郁寒矣。


然則中寒喜欠者。但得色和善嚏。 其不發熱可知也。


此及下文三條。又論外寒中入。而成腹滿之症。本條言中寒而有嚏以出之者。有不能嚏出而發為表熱者。此雖非腹滿正文。然實為中寒腹滿之來路。


故首及之。


非泛言中寒之外感已也。


二條正言中寒之腹滿。三條言中風冷之人。本不腹滿。因誤下而致成腹滿之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7:53:10 | 只看該作者

七條


中寒。其人下利。以裡虛也。


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之人。但凡下利。則脾胃之陽氣裡虛。而腹中受寒。


故不能分別水穀而下利也。


脾肺同屬太陰。脾陽不振。肺氣可知。


故不能嚏以出之矣。


曰肚中寒。則腹之作脹。已在言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8:10:23 | 只看該作者

八條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穀氣不行。而反下之。


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也。


肥人陰津不虧。瘦人陽氣不虧。此定理也。


今以陽氣不虧之人。而繞臍作痛。則知痛非下焦虛寒上乘。明系風冷從臍入腹。而為邪正相持之痛也。


但風冷在腹。脾胃之陽。失運動之用。


故穀氣不行者。常也。


是宜桂枝加芍湯。外加乾薑細辛。以驅風散寒為合。乃誤以穀氣不行為積滯。而反下之。


則氣機因下而下陷者。必反浮而上衝胸膈。以致喘急矣。


若不從胸膈上衝。則胃陽虧於寒下之藥。而下陰上乘胃脘。遂致痞塞腹滿矣。


夫以陽氣不虧之瘦人。誤下之變。尚如此。則肥人而陽氣衰者。其害可勝言哉。


前兩條是從肩背所感之寒而言。此條又是從口鼻及腹臍所感之風寒而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8:11:15 | 只看該作者

九條


病腹痛。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6:14 , Processed in 0.39062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