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注金匱要略】

 關閉 [複製鏈接]
20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6:32 | 只看該作者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


令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


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寒疝腹痛逆冷。詳已見。若其人太陽胸分之陽虛。則疝氣從腹上胸。且從胸而外出太陽之經絡矣。


夫手足為陽氣之充。寒疝之邪逆之。


則其中似有捍格。而為頑濃之狀。是不仁也。


身體有通陽之脈。寒疝之邪逆之。


則其中如有阻滯。而為脹滿之狀。


故疼痛也。


以灸刺治經。其如病之本在臟。以諸藥治裡。其如病之標又在經。


故皆不能治也。


惟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者。以烏頭及蜜合煮。即前條烏頭煎之義。所以溫胃陽。而消寒逆之疝。則腹痛逆冷內愈。此治其本也。


以桂枝湯解而合服之者。桂枝本湯。為行陽走表之劑。且以烏頭煎為佐。則又能從手足身體。而除寒解疝。其不仁、疼痛等症。焉有不外愈者乎。


此治其標也。


合標本內外而並治之。


其主之也宜矣。


如醉狀。倦怠不寧之貌。蓋將飛者翼伏。陽氣縮而欲伸之象。得吐中病者。吐能提氣。亦大氣一轉。其病乃散。陽勝而陰自化之理也。


名之曰抵當者。與傷寒之抵當湯丸同義。蓋傷寒之湯丸。為抵敵其熱。而當住攻心之勢。且瀉熱者宜下。


故病去於利。此症之湯。為抵敵其寒。而攔當熄火之機。且溫上者。 宜提。


故中病於吐耳。烏頭無枚數。以本方用蜜二斤。與烏頭煎之用蜜二斤準之。


當亦用五枚耶。或問不仁字。醫經之言手足皮膚不等。古人何不從痹重板滯等名。取其一而狀之。


而獨曰不仁者。是何義也。


前賢既無確解。子又云似有捍格。而為頑濃之狀。則與俗所云麻木者近似。而於不仁何取乎。


答曰。少陰君主之官。深藏奧府。而其所發之陽神。充周遍滿中。復余靈醒昭覺之用。


故雖麥芒隱刺。識痛楚於刀針。而蚤虱微蹤。辨馳驅於車馬。此心君之陽德。仁被要荒之象。譬之天地陽春無跡。而草根樹杪皆通。譬之父母慈愛中懸。而兒隱女微必洞。此皆仁之為用也。


若其素夙無病。而手足皮膚。一時但覺格頑濃之狀。則是心陽不貫。


如人君之不能以仁遠被。而天地父母之陽春慈愛。於此獨薄者然。


故曰不仁。是則不特痹重板滯。不可以名此。即麻木之似是者。亦不得取以相代。以痹重板滯及麻木等。皆一枝一體之自為病。


故就病者一邊言之。


此則手足皮膚。本自無病。蓋就心陽不貫一邊而言也。


古人狀病之細密類如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6:48 | 只看該作者

二十條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若病疝之人。診其陽明之脈。舉之見數。沉之則如兩頭繃急而緊。此乃弦脈。名雖同緊。而非如轉索之謂也。


弦脈狀如弓弦。往下按之而不下移。


如兩頭繃急之象。


故亦名為緊。其實是數而弦也。


下文兩緊字同義。蓋形如奪索之緊。為真正陰寒。微明將熄之應。大溫大灸。九死一生。況敢下乎。


凡言弦緊緊弦。俱緊急之緊。弦脈之勁疾者是也。


其謂數弦之脈。皆因陰寒之疝。上衝陽位。經久不消。以致微陽失下運之用。而大便不去。 一則積成假熱。再則胃液亦枯。


故數也。


又弦為肝脈。弦而如弓弦之不可下按。則又木得寒而枝勁之象。夫熱而液枯者當下。陰木之邪上乘而至勁急者。又非合溫藥以下其寒不可也。


下文兩脈。又從數弦而推展之。


凡陽明之脈。實弦而似緊。又大而遲者。弦緊為肝氣上乘之診。大則中空而液短。遲則鼓謾而陽虛。心下為胃之脘。胃中陰陽俱虛。而肝木以寒疝乘之。


謂非心下堅硬而何。又大為陽明之本脈。按之而見實弦似緊之緊。則陽腑中有陰臟之客氣顯然矣。


曰可下者。猶言皆可以溫藥下其寒之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7:02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一條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


故知有宿食。 大承氣湯主之。


此下三條。承前十三條之腹滿不減。設為問答。而申言內實宜下之脈症也。


胃為水穀之海。其所化之津液。 上之從脾以滋肺。下之從肺以灌肝腎者也。


寸口為心肺之應。若其脈舉之見浮大。按之見澀。夫浮為氣機上郁之診。大為陽明本脈。澀則津液不滋之象。且浮又底虛。大又中芤。以浮大之反面。與無陰之澀脈正合。 則是陽明之氣不下通。而上郁心肺之夾空。並無胃液上滋之應矣。


尺中為肝腎之診。浮之見微。而沉之亦澀。則是胃中無悍氣下充。


故微無精汁下潤。


故澀。即經所謂二陽發病。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之理也。


夫寸口。則逆熱浮而土液不蒸。尺中。則悍氣衰而精汁不灌。謂非宿食內結胃腑。陽液不暇自救。焉得有此干浮虛燥之脈乎。


此從胃之上下兩頭。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7:1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二條


脈數而滑者。實也。


此有宿食。可下之。


宜大承氣湯。 不言部位而但曰脈。蓋亦指陽明而言。末後兩言脈緊同義。數為在腑。又數為熱。滑者。穀氣自結。而不灌注四旁之象。夫在腑有熱。而穀氣自結。非胃實而何。此從胃之本位。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又一也。


既曰實而又曰有宿食者、非復也。


蓋以實言症。而以宿食句。還答問語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7:31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三條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


當下之。


宜大承氣湯。 此緊承上文脈數而滑句。蓋脈不數滑。則下利不欲食。便不得斷以宿食故也。


言陽明之脈。數而且滑。倘然下利。則數為胃火自盛。而滑為穀氣自還之應。便當能食。今不欲食。則系宿食占其胃分。而其所以下利者。 為氣滯旁流之故。猶云但不欲食。雖已經下利。亦不得為數滑者。寬其下也。


此從消息飲食而知宜主大承之症者。又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7:4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四條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宜瓜蒂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7:59 | 只看該作者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


不吐者。少加之。


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諸虛者。不可與之。


脘。即胃之管。自喉嗓下至胃。作三分。


故有上中下脘之別。任脈之經穴以當之而外得名者。李氏援以注此。 未是。若宿食在胃之上脘。而未入胃腑者。大承下之。


則宿食高。而攻下之藥。低不能及。且徒傷其胃氣。不如越而吐之之便矣。


瓜蒂蔓生。氣味苦寒。且其性屬上提。而不容下墜者。蔓生則走胃絡。味苦則能使胃系急而自拳。


凡氣寒者。俱為胃之所惡。其性上提而不容下墜。


故能令胃氣上涌而致吐也。


但吐則傷陰。而火氣自浮。此吐家必生煩熱懊之症。香豉滋陰降氣。


故煮汁和服者。蓋為預防之計。以濟其偏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8:15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五條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緊為寒。緊如轉索。蓋索具堅收。轉呈短縮之象。夫陽明胃腑中。因寒斂而見堅收短縮者。非宿食而何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8:27 | 只看該作者

二十六條


脈緊。頭痛。惡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緊承上文轉索而言。頭痛。胃中結氣上衝之應。惡風寒者。無精悍以行其衛氣故也。


故知有宿食不化。 此與上條。俱當著眼在脈緊二字。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蓋緊如轉索。即是胃陽虛冷。不能運化。 以致宿食停滯。與二十一等三條之下症大異。


故前條但曰有宿食。此條亦曰宿食不化。而俱不出方。則其為宜溫胃陽。而資其自化。與不欲攻下之意。已在言外。即或不得已而用下。其亦宜大黃、附子之溫藥耶。又本文脈症。全是傷寒。而獨斷為宿食不化。以脈緊為陽明部中之脈緊。而頭痛惡風寒等之外症。又為陽明風寒症中之所絕無者。從兩經經腑。其脈症之交錯處看出。


故知表非太陽傷寒之症。而裡為陽明宿食之脈矣。


以此二者。


故曰當著眼在脈緊。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8:41 | 只看該作者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一條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此篇就風寒之邪。中於本臟。而言其輕重之不同。以補傷寒論中之所未備也。


蓋傷寒論中。於直中三陰之外。經臟同病。余俱先病經絡。而後遞入臟腑。


故發熱疼痛等候。俱經絡之症。此則三時之風寒。單為中臟。


故其輕重生死之候。俱在本臟。而不及經絡者。此也。


五臟之經。各出而附於太陽之表。以與衛氣相會。肺之經穴。外走手內之上側。又肺附於脊。與背貼近。且肺主呼吸。


故經穴脊背以及息道。俱能使肺中風寒也。


風為陽邪。善能化熱以傷津液。


故精氣不能游溢而口燥。又肺受風熱。則自剝其膏液以塞清虛之管。


故喘也。


運與暈同。風邪善動。而實至高之肺。


故其氣上旺下衰而身運。脾肺同主太陰。


故輕靈旋轉。嘗有上下合德之妙。肺病。則天氣不下交。而脾土失升降之用。


故身重也。


肺主氣。氣為風邪所摶。則上浮外驚。而不與陰氣相接。


故頭目軀殼。殊覺如兩層而病冒。又肺病。則不能轉運陽氣。


故腫。不能傳送水道。


故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8:53 | 只看該作者

二條


肺中寒。吐濁涕。 肺中寒。則葉卷而氣結。不能蒸其津液於四布。而上泛為濁涕。且肺寒鼻塞者。出氣難、而入氣較易。


故常縮鼻中之濁涕而見於吐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9:08 | 只看該作者

三條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


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死臟者。臟中所藏之陰陽。俱將死之候。與下文四臟同義。虛、就脈體之中空而言。弱、就脈機之鼓微而言。


凡脈之形體。陰血主於內。


故充實。裡陰竭。則脈體中空而虛。又脈之鼓動。神氣努於下。


故內強。裡陽竭。則脈機底軟而弱。夫肺之精汁最高。浮之虛。是肺中之真陰將絕也。


肺之神氣在脾。按之弱。是肺中之真陽將絕也。


合而狀之。


竟如蔥葉。蓋浮取之。


則見上皮。沉按之。


則得中芤之象也。


下字指關部而言。


凡脈之來。俱自下而上。平人重按寸口。本部脈雖不見。而關前隱隱有上引之勢者。以脾胃之土氣。為肺金之根蒂故也。


若得浮虛、按弱之脈。肺中本部之陰陽既竭。已為危診。而關上寸下。又無上引之機。是無根也。


不死何恃乎。


古人狀肺脈者。曰毛。毛者。非牛、羊、犬、馬、之毛。乃禽鳥之羽毛也。


蓋因按羽毛者。中既有主。而散見於兩旁者。常若有不可尋其邊際之狀。是中實而外虛者。羽毛之象也。


夫中實者。積陰而有質可憑。外虛者。積陽而無象可得之妙也。


今如蔥葉。則外有邊皮。而中無主令。正與毛脈之中實外虛者相反。況更無土氣以托根乎。


故必死也。


本篇言五臟風寒傷著者。共十六條。除第九條自愈不用藥外。惟七條之肝著。十五條之脾約。十六條之腎著。立有治例。余則並無方藥者。以五臟風寒及傷損諸候。俱不治之症故也。


所以第一條言中風之死症。第二條言中寒之死症。此條合言其死脈耳。蓋一條之口燥而喘屬陰絕。與浮之而虛之脈相應。運重而冒以及腫脹屬陽絕。與沉之而弱之脈相應。二條之吐濁涕屬陰陽兩絕。與浮虛沉弱之脈雙應。細玩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9:23 | 只看該作者

四條


肝中風者。頭目。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木臟。與東方風氣相通。


故肝常出而應風也。


臟中陰陽自虛。則肝因而中風矣。


目皮之簌簌跳動者。曰。氣虛之候也。


頭目俱者。肝中風。則臟真之氣自結。而失其疏暢之用。


故不能上貫頭目。而氣虛動矣。


此與後文浮之而弱之脈應也。


肝惟多血。


故能養其筋脈。使之調達。肝絡內布於脅。風淫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痛。傴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脅絡拘急。


故行常傴。而寬其脈以緩痛耳。甘為脾土之味。肝急而遺其苦於所勝。


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縱其所好以自救也。


其曰令人嗜甘。則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


三句一意。蓋兩脅痛句為主。而以行傴。外診其形。以嗜甘。內診其性也。


此即後文按之如索及不來。或曲如蛇行之應。肝家之死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9:38 | 只看該作者

五條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陰之下。陽氣常虛。而與客寒相召。


故中寒也。


手厥陰心包。行手之正內側。得足厥陰上浮之陽。與之交暢。


故兩臂輕便而能舉。中寒。則肝氣凝斂而不上充。


故其內側板滯而不能舉矣。


肝脈絡舌本。臟寒。則火不能蒸血以為津液。


故舌本燥也。


肝木苦急。


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鬱耳。肝之內絡。上貫於膈。胸中痛者。寒邪陰沁而拘急也。


不得轉側者。合兩臂不舉。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則遺其禍於所勝。而脾胃受窘。


故食則吐。 吐則胃中之悍氣愈虛。而不能攝其津液。


故汗出也。


此亦與下文死脈的對之症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09:51 | 只看該作者

六條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為多血少氣之臟。


故真陽最貴。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自和。真陽外充。則神完而脈機自滿。今以木脈而浮之見弱。是枝葉之不能上榮者。知神去而機將息矣。


索者。緊短之狀。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經下結者。 知氣削而質欲枯矣。


此肝死臟之正脈。下文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脈中之漸變者也。


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輕取者。略略沉按之之謂。不來者。不特按時斷絕。即再浮之。


而亦不能乍還。殘陽不勝六菽九菽之重也。


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彎曲。


如蛇之行走。即俗稱屋漏痕者是。真氣之有去而不復返之象也。


故皆主死。然斷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 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時計而已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10:05 | 只看該作者

七條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方佚) 肝以陽氣為貴。木得春而枝葉融和。性情舒暢之理也。


著者。留滯之義。臟中陽虛。而陰寒之氣。不能融和舒暢。且肝絡從少陽之脅而上貫於胸。


故其黏滯之氣。留著於胸也。


夫肝之陰氣。既著於胸。則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緊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蓋按則以動而微開肝氣之郁者。一也。


按則以實而下驅著氣之浮者。二也。


又按則以他人手足之陽熱借溫至陰之寒逆者。三也。


曰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苦。 即胸中所謂扳緊者是。先未苦時。常欲飲熱者。熱乃陽類。胸將著而求救於外火也。


不言食熱而曰飲熱。從木性之喜水。而尤宜伏雨也。


旋覆花從春以及秋杪。叢生而繁花。得陰陽之氣最勝。


故為肝經之氣藥。且體輕(體輕、就其瓣落。而花蒂如耳捻之狀而言。)味鹽。體輕、則盤旋於上焦。味鹽、則終覆為下潤。


故又為胸中之降藥。以之主胸上之肝著宜矣。


獨是名存方缺。深為恨惜。以愚鄙擬之。


或合桂甘薑半。及細辛等味。以為佐使乎。


或問肝在下焦。何以病肝著者。其症卻在上焦耶。答曰。肝木藏精汁於下。而浮神氣於上。胸中者。神氣之所榮也。


木衰而巔頂之枝柯。先見枯勁。此肝著之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10:28 | 只看該作者

八條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手少陰經脈。外見於手內之下側。又口鼻之息道。內絡心包。


故心中風寒也。


心為火臟。以善於化熱之陽邪中之。


則風從火化。而臟中之真陰。不足以勝之。


故浮而發為表熱也。


翕翕。見傷寒桂枝症注。風火交煽之象。風木之邪。實於君火之臟。則飄忽如運樞。


故不能起矣。


飢出於胃。曰心中飢者。真陰受傷。干熱之燥化。而非真飢也。


邪熱剝心血於上。而中焦之陰。在悉索上供。而猶不敷之候。則連渣帶汁以上奔。


故食即嘔吐也。


條中凡四症。前發熱等三症。應下文四條浮之實之脈。食即嘔吐一症。應按之益躁疾之脈。蓋風火之邪上盛。


故浮之實如麻豆。真陰之液下竭。


故按之益加躁疾。亦死候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10:42 | 只看該作者

九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為君火之臟。體陰而用陽者也。


中寒則陰邪剝陽。其一種陰沁克削之候。常有似疼非疼。似空非空。令人憒憒然無奈。而莫可名狀者。蒜性辛辣耗削。多啖、則心中之非疼非空者似之。


故以之為喻也。


然此猶苦之未甚者。若劇、則寒邪已中於心。因從心而痛徹於背。或寒邪先中於背。因從背而痛徹於心。此中寒之最重。 又非啖蒜之比。竟如蠱毒之蟲。連心及背。走注穿嚙之象。夫心部之脈。浮主心氣。按主心血。心氣中寒則邪實。


故浮之實如麻豆。心血無陽則拘急。


故按之益躁疾。與上條同為死症。但上條為心中真陰先死。此條為心中真陽先死之異耳。脈浮二句。又就中寒者之活症而抽言之也。


蓋謂中寒之症既具。倘其脈得上浮。則浮為陽熱未服之應。又為大氣上轉之應。夫陽熱未服。則能自振以驅寒。大氣上轉。則能高越而提氣。


故自吐而愈可必也。


其曰脈浮者。自吐乃愈。則不浮者之不能愈。已在言外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10:58 | 只看該作者

十條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此條當與虛勞及驚悸門參看。心傷者。指心氣、心血、兩傷而言也。


勞倦、因勞而倦。


凡外而勞形。內而勞神者皆是。頭面赤者。勞則生熱。心血虛而不足以勝之。


故浮其熱於頭面也。


下重者。因勞而心氣愈餒。不能上提。 而有下脫之機致也。


氣削則不能自溫。


故心中塞痛。血虛則不能內潤。


故干煩也。


發熱者。即頭面赤之理。而外發為表熱也。


當臍跳者。心氣虛於陽位。將下招濁陰之上乘。而當臍之氣自動也。


脈指左寸而言。弦者。氣虛脈削。(從橫處而言其減瘦)氣寒脈急(從直處而言其拘緊)之應。夫症則陰陽兩虧。脈則神氣頓減。豈非心臟受傷之所致乎。


細按此條。俱系活症。其不出方者。或以虛勞中已詳之也。


今援虛勞之例。擬之以小建中。而加參歸麥。其庶幾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9:11:13 | 只看該作者

十一條


心死臟。浮之實。


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之為臟。於卦屬離。常外陽而內陰。外陽則為氣為火。其象有光焰而無形質。


故其脈浮而舉之。


常似大而且散者。以心中陽氣之充周也。


內陰則為精為水。其性宜流利而尤喜安頓。


故其脈沉而按之。


常似滑而且緩者。以心中陰血之靜鎮也。


若浮之實而如芝麻小豆之狀。是火無光焰。而形質代呈。則知臟中之真陽外亡矣。


按之而麻豆之形仍在。但覺益加躁疾。夫躁者。浮散而不返。疾者。堅搏而不和。是水源傾注而出之象。 則知臟中之真陰內竭矣。


故主死也。


前中風中寒之死症。配合此條之死脈。另是一種解法。非與此條之實脈及躁疾者。自相矛盾也。


蓋本條為正解。前二條從風寒之賊陰賊陽而言。


故實脈為邪實。躁疾為無陽無陰之診。確有至理。識者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6:03 , Processed in 0.35937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