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注金匱要略】

 關閉 [複製鏈接]
8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2 23:58:32 | 只看該作者

中風歷節病脈證治第五

 

一條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本經之中風。與傷寒論中之中風。其不同者有二。以傷寒論之所謂中風者。單是冬月之寒風。


故其遺暑濕燥火。而獨入寒門者此也。


寒風兩襲經絡。而交爭於營衛。


故立見發熱等之表症。此則三時之風。以其不兼寒氣。


故但覺營血微煩。而衛氣不密。因循時日。而不即發者。一也。


又傷寒所言之風寒。單是外邪。


故外邪一散。了無余事。本經所言者。又是三時之風。平素襲入。風氣通於肝。因而外邪與肝臟之虛相結。及上焦之陽一虛。不拘經絡腑臟。隨其虛處。而肝以陰臟之氣。變動生風。且挾外邪而暴中之。


如二條三條之症矣。


是比傷寒所言之風。多一肝臟之虛邪。二也。


知此二者。則傷寒金匱。其中風之名同症異。並遲速微甚之機。俱洞徹矣。


此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營衛痿頓。未經勾結臟邪。而為中風之輕症者也。


蓋謂人身肢體。惟是衛陽外密。營陰內主。


故得乾健坤順之用。而輕便靈動者此也。


若陽氣原虛。外風中入。則風邪持陽而耗陰。 陽氣受持。則失其健用而軟弛。陰液漸耗。則失其順正而硬強。此不遂之所由致也。


但風屬陽邪而善走。不拘或左或右。中則從巔至末。而半邊之身。俱不遂者勢也。


若或但見一臂不遂。則是痹著之病。另見痹門。不可誤認為陽邪善走之風因矣。


下文又言不遂之脈以證之。


夫風性疏洞而善汗。且屬陽熱之邪。善汗。則汗泄而衛陽益虛。


故脈微。陽熱。則液傷而營陰自短。


故脈微而且數也。


言半身不遂之症。診其脈又微數。則是確為中風使然。而非痹病無疑矣。


微數、就營陰衛陽而言。則知脈亦指寸口。與下文二條三條同一診法。然則主桂枝湯以散風。加人參、附子、以補其微。加當歸、阿膠、以滋其數。或不失仲景之意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2 23:59:56 | 只看該作者

二條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 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 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此平時外風中入。而與肝臟之虛邪相結。於是皮膚經絡腑臟。各隨虛處。而外鼓上浮以暴中之者也。


上條是未經勾結臟邪之風。


故直曰風之為病。又曰中風使然。此則已經內通肝氣。變動而出。


故但曰邪而已矣。


脈之寸口。在表。應皮膚經絡。在上。應頭目口鼻。在內。則腑應膻中。臟應心肺者也。


今其脈舉之得浮。按之而緊。緊則寒氣凝斂之象。浮則陰血空虛之象。寒虛兩相搏於寸口。以寸口之在表者斷之。


則先是皮膚之大血空虛而見浮。肝木之陰邪外鼓而見緊。


故知邪在皮膚也。


此時若主桂枝湯以走皮膚。外加補血之當歸。以平其浮。加祛寒之附子、麻黃。以緩其緊。則賊邪猶可瀉也。


夫浮者。分肉之大血虛也。


大血既虛。則托於皮膚中之絡脈。其營血之虛更可知。彼皮膚猝暴之邪。


如同流賊。經久不瀉。則乘虛而貫入絡脈。於是從絡而或左或右。各隨所注而上頭目。邪勝。則正不能束邪。


故受病一邊。反覺寬緩。正不勝。則邪反乘正。


故不受邪一邊。便覺緊急。邪滿正虧。常相侵犯。


如正氣之引邪以自就者然。則口鼻反向不受病一邊而僻。且莫能自主而不遂矣。


邪在於絡四句。又補言浮者血虛一段。以申明首條當半身不遂之意。蓋謂血虛而絡虛者。不特一僻已也。


或左則左俱病。或右則右俱病。小絡少血。而以氣通肌肉者。


故受邪。則捍格而氣不通。 此不仁所由見也。


大經少氣。而以血養筋骨者。


故受邪。則遲謾而血不周。此重而不勝所由見也。


蓋善行數變之風邪。病則半身不遂。有必至之勢者、此耳。下文入腑入臟兩段。又從浮緊之脈。推展而言其重症也。


夫即寸口而診其內。左手之腑屬膻中。膻中如政府。為心君出入之靈道。浮則心氣上虛。緊則寒斂而神明內閉。


故邪入其腑。即不識人。右寸之臟屬肺。肺金主聲音。系靈機出納之橐龠。浮則肺氣內虛。緊則寒切而管簧勁急。


故邪入其臟。舌即難言。且此臟主游溢精汁之權。浮則有升無降。浮而緊。為寒液上泛之象。


故口吐涎。左寸不言心而獨言其腑者。以入心則死。無症可言故也。


門人問曰。中風為臟邪。各因虛處。而外鼓上浮以中之者。既聞其義矣。


夫入臟入腑之症。並見皮膚經絡等候。是從下焦而上入腑臟。因而由腑臟之胸分。溢出於經絡皮膚之表。其理可以神會。每見皮膚經絡之症。識人能言。則腑臟之未病。鑿鑿可據。若謂上從太陽之胸分而外出者。則膻中及肺。一臟一腑。皆麗胸中。邪既從此經過。則腑臟安得不病。而獨皮膚經絡乎、既不從胸分而外出。敢問何由而中於表。竟與腑臟不涉耶。答曰。太陽管皮膚經絡。固矣。


其陽明等五經之氣。各另開門而自出其經絡。以附於太陽之表。此蓋由本臟之經。而出之太陽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1:27 | 只看該作者

三條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就至數之不及四五至而言。緩、就體狀之懈弛松寬而言。陽氣微。而鼓動之機不能貫珠連續。則遲。


故曰遲則為寒。精悍衰。而不能充滿脈體。則緩。


故曰緩則為虛也。


夫寸口之外應者。則主營衛經絡。今其部位見緩。若系中取之而在營分。則精血衰而不能充於脈中。


故為松寬不飽之象。則知緩為亡血所致矣。


此句是客。若系浮取之而在衛分。則是悍氣衰而不能令於脈外。


故為懈弛不挺之象。則知緩為中風所致矣。


此句是主。以下文單言氣而不言血故也。


營衛屬經表。是邪已中其經矣。


於是經氣自虛之因。則經大氣小。而串動如蟲行皮中。


故身癢。中風之因。風為陽邪而善化熱。則傷其絡血。而發為忽起忽落。半含半露之癮疹矣。


又寸口之上應者。則主心肺胸膈。今其部見緩。則是心肺夾空之氣不足。以致風邪入於其中。胸中為真氣氤氳之位。邪氣乘之。


則相犯而不容。


故滿。又胸中為息道游溢之鄉。邪氣入之。


則機滯而艱澀。


故短氣也。


此承首節。而言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為未經勾結臟邪之症也。


但細按本篇前後。共論九條。計方二道。除下文等六條。俱論歷節外。而論中風者。止此三條。又除第一條及第三條。言單中外風之外。其言兼中臟邪者。僅有第二一條。且後文兩方。俱確系歷節治例。而中風一門。並無方藥。殘缺無疑。嗟乎、照妖之寶鏡失圓。垂世之鼎彝折足。真令人飲恨無窮也。


海內藏仲景全書之古本。或原文具在。或論條方治。有坊本所遺失而未經載刻者。倘能賜教示知。以廣鄙陋。是有望於博雅之君子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1:41 | 只看該作者

四條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


如水傷心。歷節痛。 黃汗出。


故曰歷節。 寸口。當指左心右肺而言。右寸之脈屬肺。肺主氣而配天。天者。高遠之象也。


故其脈常浮。今反浮為沉。是肺氣下郁之應。又肺腎為子母。腎藏精而主骨。肺脈下沉。是肺以金母之氣。而下伏於腎子之骨間矣。


故曰沉即主骨。沉即為腎也。


左寸之脈屬心。心主血而應夏。夏者。開張之象也。


故其脈常來盛去衰。今反盛為弱。是心血內滯之應。又心肝為子母。心脈內弱。是心以火子之液。而內結於木母之筋脈矣。


故曰弱即主筋。弱即為肝也。


夫諸筋皆屬於節。節者。神氣游行出入之所。又陽氣者。柔則養筋。今神氣內郁下伏。不能游行出入以養筋。其故何也。


惟是夏月及用力而汗出。則心肺之氣血。正在發揚。若乘此入水。則水寒之氣。束肺抑心而下結。內伏於筋骨之節縫。


故歷節痛。黃汗出者。郁水寒而成濕。郁氣血而生熱。濕熱交並於歷節之外故也。


此言歷節之成於寒濕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1:54 | 只看該作者

五條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 此即汗自出之脈。而概言受病之因。不提歷節者。以汗自出之人。有成中風。


如本篇之一條三條症者。有成風濕。


如濕門之五條八條症者。不止一歷節。而歷節亦在其中。


故但言其脈症。以為受病之地而已。蓋謂汗出入水。其病歷節。固如上條所云矣。


但凡汗多之脈。便宜自防。不但不得入水。並亦不可被風也。


倘若趺陽之胃脈。浮而且滑。滑為津液完聚之象。滑見於胃。則胃中水穀所化之氣自實可知。浮為在表。滑從浮斷。則其津液不輸他臟別腑。而上蒸外泄以為表汗。又可知也。


夫胃中之津液。自實而不輸臟腑。則筋骨內失所養。加之汗出。則衛氣必衰。而風邪易犯。此與勞汗當風。及汗出入水。同具受病之地。雖中風、風濕、歷節等候。 未辨所成。然皆不可不防微杜漸者也。


按李氏舊注云。前節汗出。則腠理開而受風。入水。則寒氣勝而透骨。 故濕流關節。歷節而痛。是外因也。


此節趺陽脈浮滑。胃中水穀濕熱之氣。蒸發於外。以致汗出受風。亦歷節而痛。是內因也。


汗即是濕。汗出受風。是亦風濕相搏之症。全注中如此等議論。不可多得。但按本經第一篇。 仲景以從內出外者為外因。從外入內者為內因。李君倒置言之。


未免從俗而失本經之旨。當分別觀之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2:08 | 只看該作者

六條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陰。指尺部而言。謂足少陰腎經也。


浮脈。即瞥瞥如羹上肥之謂。非藹藹如車蓋者。蓋少陰浮而有力。則當浮出表分。不合見筋骨之歷節痛故也。


弱。


如弱水不能載羽之象。掣痛。即掣肘之義。謂痛如把持而不得屈伸也。


足少陰腎臟。其所主在骨。其經脈則由本臟出脊。下行足內之後側。而終於涌泉。且是經氣嘗不足。 而血嘗有餘者也。


其脈。


如石投水中。泛泛而悠揚下沉者為正。今其脈如羹湯上之油珠。瞥瞥然而上浮。及少按之。


則如弱水之不能載羽而又見弱。夫脈之所以不弱者。以氣能載脈。而血能載氣故也。


則氣不足以載脈而弱。謂非血不足以載氣之所致乎。


且弱從浮見。則知弱非臟中之精不足。而為本臟經脈中之血不足無疑矣。


風為陽邪。嘗欲外洞。


故浮。且浮從弱斷。則是因經脈之血短。而風邪乘空入之。


以致正氣從邪而上浮。


故曰浮則為風也。


以陽熱之風。與不足之血。兩相搏結於經脈。於是從少陰之經脈。而溢入骨節。則風熱煩疼。血虛干痛所必至矣。


此歷節之因於少陰血虛而風中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2:22 | 只看該作者

七條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盛人。兼肢體魁梧。肌肉豐濃而言。盛人、當陰陽兩足為合。乃其脈澀小。澀則血虛。小則氣弱。是脈不充形矣。


且驗其外症。呼吸孱而短氣。則與脈小之氣弱相應。自汗出而液傷。則與脈澀之血虛相應。合之歷節疼而不可屈伸。則因疑可以生悟矣。


夫現是盛人。則脈症不該虛弱。現病虛弱。則其人不合尚盛。是知為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之暴病矣。


蓋盛人原是煩熱。加以浮熱之酒性。兩熱相灼。則蒸出脾胃心肺之液而汗出。汗出則血傷。


故脈乍澀。又汗出則氣泄。


故脈乍小。且汗出而氣血兩虛。


故當風而風得以襲之。


而成歷節耳。暴病於盛人尚無所損。盛人非飲酒安能暴病。仲景之診法。何細密至此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2:37 | 只看該作者

八條


諸肢節疼痛。身體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2:51 | 只看該作者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知母(四兩)防風(四兩)麻黃(二兩)附子(二兩炮)白朮(五兩) 甘草(二兩)生薑(五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總承上文四五六七諸條。而言其症治。


故不曰歷節。而曰諸肢節疼者。猶云寒濕、風濕、中風。諸樣肢節疼痛之謂。羸。肌肉瘦削也。


六經之用。經絡外走。骨節內通。然後使水中之壬上升。火中之丁下降。骨節病風濕。則陽液不升。


故身體羸。陽氣不降。


故腳如脫也。


風淫巔疾。


故頭眩。濕淫氣滯。


故短氣。溫溫欲吐者。風濕交持。而陽明中土。有化霧上騰之象。主桂枝芍藥知母湯者。真功極窮泉。用周天表者之所經營而得者也。


夫四條之汗出入水。是水寒抑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者。五條之胃實自汗。雖不言濕。而於言外。見自汗者為風所襲。必將郁其汗而成種種之症者。七條之酒汗當風。是風邪蔽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者。則歷節之候。除六條血虛而單中風之外。余皆濕因。以腎為水臟而主骨與濕相召。


故直入其所主之骨節。則治例當注意在腎家矣。


但腎中陰陽自足。則雖中風濕。勢必外推於自汗。下推於小便。而令其邪自去。何得安然遺於骨節。而成歷節等候乎。


則腎氣之衰弱。已鑿鑿可據。虛則補其母。離桂枝芍藥知母湯。將誰任乎。


知母色白。而味淡氣薄。色白應西金。氣味淡薄。則輕清應在天之象。


故為肺家第一專藥。此救肺之白虎湯用知母。補肺之百合知母湯用知母。又其確證也。


以辛溫之桂枝。與之平配。則桂枝因知母而直入肺家。是以桂枝之辛。挑動肺氣。而以其溫通和肺神也。


又恐辛甘之性。從上發汗。而不下入腎經之骨縫。


故又佐以酸斂之芍藥。少少下引之。


而使辛鹹溫熱之附子。一直接入腎臟。然後君以燥濕之白朮。散濕之生薑。臣以甘緩之甘草。使培骨節之土氣。總交於發越之麻黃。又從筋骨間。而徐徐透為微汗也。


殿之以防風者。防風能密衛氣。恐風濕去。而復為風所襲耳。然則以附子為入腎之向導。以白朮、生薑、甘草為除濕之中軍。以麻黃為班師之首領。以防風為留鎮之善後。以桂枝、芍藥、知母。原為後軍之督率。而不意便道中。卻收去風之奇捷矣。


神哉方也。


六條之少陰血虛。單中風而成歷節者。雖無郁汗之濕。其腎氣之虛。與中風之宜從汗解俱同。以鄙意擬之。


於本方去除濕之白朮、生薑。換補肝血之當歸。補腎血之生地。則易一主將。而全軍俱變矣。


故其曰主之者。是以此方為主。原與人以神明進退之用。而與他處之曰宜某湯者。其文例不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3:04 | 只看該作者

九條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熱。便為歷節也。


病歷節。 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3:19 | 只看該作者

烏頭湯方


川烏(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麻黃(三兩)黃(三兩)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


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五行各具陰陽。


如甲乙壬癸等類。而其性情好惡。常相反而不相同者。以陽生則陰死。陰生則陽死。


故也。


比如甲木生於亥。乙即死於亥。乙木生於午。甲即死於午。壬水生於申。癸即死於申。癸水生於卯。壬即死於卯之類。夫肝為木臟。木中甲陽而乙陰。甲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筋。


故性喜調暢。而內經以辛補之。


以酸瀉之者是也。


乙主陰象。內固其形臟以應肝。


故性喜斂束。而金匱以酸補之者是也。


然甲生則乙死。過辛而傷其形臟之肝。乙生則甲死。過酸而傷其余氣之筋矣。


蓋酸則斂肝之陰血者。並斂其養筋之陽氣。筋失陽健之用。


故緩。名之曰泄者。肝血不與筋俱。而其氣亦漸散泄也。


腎為水臟。水中壬陽而癸陰。壬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骨。


故性喜鎮靜。而內經以甘補之。


以咸瀉之者是也。


癸主陰象。內固其形臟以應腎。


故性喜降潤。 而金匱以咸補之者是也。


然壬生則癸死。過甘而傷其形臟之腎。癸生則壬死。過咸而傷其余氣之骨矣。


蓋咸則抑腎之陰精者。並抑其強骨之陽氣。骨失陽健之用。


故痿。名之曰枯者。腎精不與骨俱。而其氣亦漸枯槁也。


骨之陽病而枯。筋之陽病而泄。兩相搏結。則是肝腎斷其所養。而筋骨之氣漸泄。名曰斷泄。不亦宜乎。


以上言肝腎筋骨之自為病也。


經絡之營氣。雖化於胃中之水穀。然實與肝腎之精血相貫通者也。


肝腎病斷泄。則營氣以不通而漸微。其胃中所化之悍氣。又乘營陰而出為外衛者。營氣既微。則衛不能獨行而自盛。


故營衛俱微矣。


此言肝腎病於內。因而營衛亦病於外也。


御。


如執御之義。上焦胸中之陽。中焦胃分之陽。 下焦命門之陽。皆以精血為車。而御之以周行者也。


肝腎之精血。內斂下伏。則三焦之氣。無所乘駕。而漸冷之意。亦在言外矣。


此言肝腎病於下。因而胸中胃分。亦病於上矣。


四屬。即指上下內外也。


承上文而言酸收咸降。使精血內斂下伏。以致肝腎之陽。內病下病。於是營衛外微。三焦上弱。而上下內外之四屬。俱捍格而有斷絕之勢矣。


經絡之營衛俱微。


故身體羸瘦。肝腎之精血。為酸鹹之味所斂伏。


故獨足腫大。黃汗出也。


陰氣自伏。則陽氣自微。


故脛冷。即上文筋緩骨痿之理也。


假令發熱。則是陽氣不獨行。而鬱於筋骨之縫。其為歷節無疑。此言歷節之外症。以證其四屬斷絕之意。主烏頭湯者。以通陽透節之烏頭為主。而用蜜熬以為煎者。取其留連胃中。以為內通外達之地。然後以甘緩之甘草。破芍藥之酸斂。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內入筋骨。以實表之黃。監麻黃之發越。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外行營衛。將肝腎之伏陽一起。則蒸其精血。而與三焦營衛。復得交通矣。


至其純用辛甘之味。不特辛以破酸。甘以救咸。且病機發於補陰而賊陽。


故方意專於升火以運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3:30 | 只看該作者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一條


問曰。血痹從何得之。


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


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皮膚及經絡中之血。凝而不流者為血痹。痹者。卑也。


著也。


正氣卑弱。而血液有沉著之象。


故曰痹。仲景設為問答。而言尊榮人欲多。則精耗髓空。


故其骨軟弱。養濃。則氣熱薄浮。


故肌膚豐盛。骨弱。則不能內強。肌膚盛。 則不勝外任。皆不堪疲勞之應。若困於鞅掌。及房室等事。疲其筋骨。勞其形體。則煩熱而其氣益浮。


故汗出而倦臥也宜矣。


然精虛氣浮。因疲勞而致煩汗者。其虛陽未及安插。而諸節煩疼。不能安臥。


故不時動搖者常也。


動搖則生微風。謂不乘汗出之隙。而被之也得乎。


夫所以行血者氣也。


今風邪所被之處。則其氣遺血而內縮。血以不得氣導而欲凝。遂得此血痹之病矣。


以上言初得之因也。


微者。陽衰氣弱之應。澀者。血流遲緩之應。人身精悍之氣。充滿流行。則血液隨之而輪轉無滯。脈自微澀。則其陽氣之鼓動。原自淺軟。因而陰血之流行亦自遲慢也。


此句言其脈之大概。小緊。即弦脈之細而微急者。弦脈屬木。於邪為風。又弦而細小。 為陽衰之診。夫寸應表而關應裡。今從寸口至關之上。則不表不裡而正應營分。於營分而得風賊陽微之脈。則其血之痹可必也。


以上二句。猶云但看六部大概本脈。原自微而陽虛。因之澀而血慢之人。又加寸口至關以上。弦而小緊者。便是風賊陽微。而為初得血痹之候也。


針法。以毫針作三刺入穴。候一二呼。


或三四呼。


則本經真陽之氣以護穴而裹針。使針尖堅重而不可轉。然後從緊處緩緩推運。則針之引陽。


如裊絲卷線而至穴下。


故曰針引陽氣。然陽者正氣也。


正復。則風邪自散。而所痹之血。仍從氣而俱行矣。


故曰脈和緊去則愈。然則針之而脈未和。緊未去者。其亦下條黃桂枝加生薑去甘草互詞耶。此言初得之治法。一則以所痹之血未老。


故引本身之陽氣。迎而導之。


而其痹復通。且此條重寸口關上四字。以寸口關上。為在上在表之應。在上。應肩背肘臂。在表。應經絡皮膚。其痹淺。


故可用針以引其氣耳。經穴不能備載。另詳銅人圖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3#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3:44 | 只看該作者

二條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症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桂枝五物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4:01 | 只看該作者

黃桂枝五物湯方


黃桂枝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二字。具上條尊榮人八句在內。蓋謂痹症之已成者。


故直謂之曰血痹。陰陽。指關之前後而言。微者。上文微澀之互詞也。


猶言六部之脈。大概俱是微澀。而寸口關上尤微。則其精悍之不充可見。獨於尺中。仍從微處。兼見小緊。小緊為痹脈。尺中小緊。則為在裡在下。而其痹當應胸腹腿足矣。


身體不仁。詳別見。風痹與血痹。邪同而受傷則有辨。蓋風邪傷氣。氣因避邪。挾血而縮入者為風痹。風邪傷氣。氣因避邪。遺血自縮者為血痹。是血痹之為病。委民眾父老退避三舍而去之之象。風痹之為病。讓空以與狄人之義也。


如風痹狀。但指不仁一症而言。


故外症十字當作一句讀。以血痹較風痹多掣痛故也。


主本湯者。蓋因此症。原屬氣虛血謾。風邪被之。


正氣自卑。而血液凝著之所致。則補氣為第一義。祛風為第二義。行血為第三義。


故以補氣之黃。加於祛風之桂枝湯內。而行陽活血。各得其妙矣。


倍辛溫之生薑者。所以行黃之性。而使虛陽收恢復之功也。


桂枝湯內。獨去甘草者。以小緊見尺中。痹在抱陰之胸腹。及下部之腿足。


故不欲使甘緩者浮之中上也。


不啜熱粥。


如桂枝湯之服法者。原以氣虛血滯而致痹。恐因汗而反泄其氣血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5#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4:15 | 只看該作者

三條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平人。指無故者而言。


如傷暑、酒後、等類。俱能使一時之脈浮大。是其人不平。


故脈亦以不平見也。


若其人平平無故。而脈以大見者。則知其為勞也。


蓋腎為強力之官。所以藏精而化氣者也。


精滿之人。用力。則精能鼓氣於飽滿而外施。不用力。則精又能攝氣於虛無而內伏。


故雖勞。而不覺其為勞也。


若精衰氣餒。勉強任勞。 既不能鼓以充之。


復不能攝以伏之。


則神浮氣張。而脈大矣。


此句是就其脈之外面上面而言。極虛句。又推開脈大。另就脈之裡面底面而言。猶云平人浮取而大。沉取而虛。固是勞脈。若平人浮之雖不見大。單是沉之而脈見極虛者。亦是勞脈。蓋既為無故之平人。安得極虛至此。是必先因勉力任勞。將在裡在下之微陽虛氣。盡情外騖。而中無所有之象故也。


然同一勞。而其脈有浮大極虛之別者。因凡人表裡之氣。斷不停勻。 表氣較密。則勞而無汗。


故煩熱之勞氣鬱冒在外。而脈見浮大。若表氣更虛。這一勞便汗。裡氣有一往不停之勢。


故在表。不以浮大見。而在裡。單見極虛矣。


自此至後文十七條。俱從首條重困疲勞句。而言其變脈變症也。


蓋謂勞汗被風。則風邪滯血而為血痹。其不被微風而自成勞症。則又有種種之候云。門人問曰。謹按傷寒論。惟經前經後。熱入血室。另立婦人之條。余俱男婦同論。即金匱全經。除妊娠一門。專論婦人外。余亦通論男女之條也。


獨虛勞卷中。自三條、四條、五條、及七條、十條。俱以男子冠之。


夫冠以男子者。是與婦人女子無與之義也。


且六條曰陰寒。精自出。八條曰陰頭寒。九條曰失精。十三條曰亡血失精。十四條曰夢失精。則其無男子字樣者。而所論者亦屬男子也。


雖九條曰女子夢交。十三條曰婦人則半產漏下。正惟提出女子婦人二症。而其余俱論男子益可見矣。


將以為勞。僅男子之病也。


則今之婦人女子之病勞。而且死於勞者。何多耶。若謂同稟天地之陰陽。父母之精血而生之者。其病機當無所區別矣。


仲景何獨忍於婦人女子之勞且死乎。


答曰、淵哉乎問也。


此陰陽之奧府。軒岐之玄竅。仲景獨於仰觀俯察中得之。


而著為金科玉律之文。後之君子。雖東垣、丹溪輩。猶未之或知。況其他乎。


子姑坐而語汝。夫立極於陰、而其用在陽者。天之道也。


立極於陽。而其用在陰者。地之道也。


男子得天之化。


故立極於肝腎。而以心肺為用。心肺者。神氣之所托也。


根蒂之陰。虛於下。而不能縱送。則神氣之陽。餒於上。強力而用之。


凡曰支、曰持、曰鼓、曰努者。皆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4:32 | 只看該作者

氣不勝


則名為勞。是勞之為病。其機雖伏於肝腎。而病實成於上焦氣分者也。


婦人得地之化。


故立極於心肺。 而以肝腎為用。肝腎者。血液之所注也。


根蒂之陽。空於上。而不能提攜。則血液之陰。瀉於下。不禁而用之。


凡曰崩、曰帶、曰漏、曰淋者。皆血也。


血不繼。則名為枯。是枯之為病。其機雖發於心肺。而病實成於下焦血分者也。


然則勞為男子之氣病。枯為女子之血病。其初症各不相蒙。


故言勞而每冠以男子者此也。


至於枯之為病。發於心肺之不能上提。而陰血下脫。久則又以陰脫之故。而陽氣益虛。則下陰之濁質上乘。而見煩熱上氣。痰涎喘咳等候。始與男子之勞症頗同。勞之為病。發於肝腎之不能下固。而陽氣上空。久則又以陽空之故。而陰精愈脫。則殘陽之虛氣下陷。而見亡血、失精、盜汗、清穀等候。始與女子之枯症頗同。


故論男子之勞。 而兼曰女子夢交。婦人則半產漏下者此也。


且子亦知婦人女子之所以無勞。並其病且死者。似勞而實非勞之故乎。


夫勞以氣言。婦人女子。本坤地之順承。其氣常主靜而不用。


故雖多欲而無房室之勞者一也。


不觀青樓中人者乎。


人盡可夫。經數十年而未聞有勞且死者。可證矣。


又婦人女子無用氣之任。


如所謂支持鼓努以傷其氣者。二也。


即山鄉窮穀。亦有操井臼之勞者。然其心思愚朴。肺氣完固。則又不能為勞所病矣。


此婦人女子所以無勞之道也。


然則子之誤認為勞者何因乎。


推原其要。皆責之手少陰。而分之。


則有順逆兩境。逆境二因。曰灰悔。曰嗔怒。順境二因。曰媲妮。曰不夫。二者。皆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之類也。


夫先甘後苦。先逸後勞。以至事去莫追。此生難挽諸境。致不能堪。於是神息則如火之漸灰。氣卑則如心之抱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4:48 | 只看該作者

神氣日削


而不能上提。則下泄之諸症見矣。


若夫婦姑反唇。黃紫競色。伯姊多乖。良人不德。齒上鋒芒。眉頭戈戟。情理外持。懊內積。伏嗔噎怒。木鬱成火。馬刀懸癭。腋下乳左。堅腫切痛。此猶外苦。怒鼓嗔橫。氣不中聚。陽上暈眩。陰下流注。陰陽決離。良工之所莫愈者也。


至於順境二因。其機皆發於男女。但淫火之由來。有內外之別。從內出者。並無見聞感觸。因腎精充足而自奮。壬水之氣上交。而心中丁火。始有洋溢飛走之象。 是陽道陰庭。先已動跳於下。而淫心後覺者。比之冬至之管灰吹動。而漸蒸為大地陽春之義也。


從外入者。 心腎本自空寂。因耳目見聞。入通心主。君火之愛慕熱於上。則由心系之絡腎者。


如郵傳馬遞。而交通命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5:09 | 只看該作者

命門者


相火也。


君相合德。則雷令風行而下頒。男之陽道。女之陰庭。以火氣吹之。


而動且跳矣。


是所謂外入者。由自上而下者也。


仙家以外入者。謂之種蒔藥苗。內出者。謂之天然藥苗。其逆則成丹。另有奧義不論外。 而順則成人之道。男女一交。則火從水去。氣逐精消。譬諸天地媾。而云行雨施。則煩熱躁濕之郁氣頓解。而清寧各得其所矣。


若夫白晝清虛。緣窗深奧。風流夫婿。撩鬢畫眉。輕薄郎君。簪花勻面。在男子以為乘一時之興。而不知受之者。早心怡神蕩。而飛馳外入之淫機矣。


夫君相之火。交煽於兩腎間而無所事。則其火既不能下泄。復不能上回。而橫流於帶脈。帶脈得火氣之吹噓而作脹。


故初症則兩腰沉墜而疼痛。且如欲大小便之狀而不得。繼則化為白淫而下注者。真氣推而送之也。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初以心氣乍動。而腎精乍泄。久則心氣虛於上。而腎精之帶下者成路矣。


推而廣之。


同床御外家。明火焚妻。隔被調妻。暗刀刃外家。 而於天命何尤哉。


此媲妮之流毒如是也。


若乃火勝血熱。氣薄精稀。其人好淫而易泄。好淫。則多無端而勾引其生春。易泄。則每有合而拋捐於中路。此致蕙死蘭枯。較之媲妮者為尤速。謂之不夫。不亦宜乎。


凡此二因。比之天氣下施。地氣上應。云稠陰重。雨腳正懸。爾乃天氣忽收。地氣不攝。淫光燭空。虹環青紫。燠熱塞氣。 潮濕欲流。民物躁擾。臟腑烏能堪此乎。


況帶淋之所注者。陰血之變相也。


血泄則氣衰。


故月事不以時下。舊血不去。新血不生。其不成枯症而死也得乎。


夫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者。是言無夫而生內出之因。不知有夫無事之媲妮。及有夫有事之不夫者。其外入之因。理同。而病機則一。


故曰皆其類也。


門人曰。婦人女子。無勞症而但有枯症。且其所以致枯之因。千古未聞。夫子發此精鑒之奧。請記之注後。以與男子之勞症相為發明。余不能違。


故並附於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5:27 | 只看該作者

四條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裡虛也。


此言勞之根源。先由於陰虛之故。一句言色。二三四句言症。五六句言脈。皆一意也。


蓋謂面者。臟腑精華之所聚。而其色者。陰陽氣血之所榮也。


但氣為外充。血為內襯。


如以素縞而裹朱紫之狀。殊覺蘊藏之無盡者。 此氣血深濃之善色也。


若面色單薄者。在女子。因其血室有盈虛消長之妙。


故不在例內。若男子。則自少至壯。俱以陰血為根蒂。而無所盛衰者。今面色單薄。是但有氣而血不足以襯之之象也。


夫色薄既為血虛。而血虛之不足以自潤者。必借滋於外水。


故知其主渴也。


男子之血不當虛。而面色以血虛見。


故知其必從或吐或衄而亡血也。


渴與亡血。是就色薄句推出。喘悸。又就亡血句推出。蓋吐衄而亡血者。皆因心肺間之宗氣虛餒。而下焦之氣上衝。


故血亦隨沖氣而出上竅耳。沖氣上突。


故知其卒喘。宗氣上虛。


故知其卒悸也。


診其脈。若以浮見。則確為裡虛。而與色症相符矣。


夫浮為浮出在外。而中無蘊藏之象。是先因上焦之氣空。而致亡血。今又以亡血之故。而血虛於裡也。


若非上服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以填宗氣。下服瀉心湯。及腎氣丸等方。以救陰血。其能免於成勞而死乎。


細按此條病機之初起處。原發根於宗氣上空。因而喘悸亡血。 以致作渴而色薄。是當責在上焦之陽虛。而愚謂此言勞之根源。先由於陰虛者何也。


蓋仲景之意。以為宗氣上虛。原非重症。


凡驚駭憂思。以及大吐。俱能使心肺間。一時神損氣削而病此。倘填以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則實上以御下。復何沖氣下發。而致吐衄以亡血乎。


惟是血既亡去。則氣無根蒂而氣益虛。氣虛而不勝任。此正勞之所由作也。


是宗氣上空為輕症。失治而致亡血為重症故也。


色薄脈浮。兩頭是言診法。中間三症。是從色脈之診處。而逆推其病情。


故曰主。主字。直貫三句。猶言主渴。主亡血。主喘悸之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0:06:01 | 只看該作者

五條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人身上下兩焦。即易之太極圖也。


上焦之陽氣具白象。而心臟之血。陽中之陰極也。


下焦之陰精具黑象。而腎臟之氣。陰中之陽極也。


黑白不相為用。而其所以牽引控制者。惟是兩極互胎。而相為消長於其際耳。比如男子以腎精為根蒂。腎主水而色黑。腎精下足。則癸黑充腴。而其中壬白之陽極。積濃流光。由肝木之上升。而化為丙丁盛大之氣。輕便健立。施應無窮。復何病勞之有。若精衰極渺。則心肺間之宗氣。遂致短淺虧空。此樹木之根株不植。而枝葉自萎之理也。


將一身之肢體。猶或不能自支。而況被之以勞乎。


此病勞之所由作也。


但勞之為病。其症多端。而其道路。不外乎四者。蓋勞則殘陽餒氣。反浮張於在上在外。而作煩熱。以致咽乾喉痛者。一也。


勞則中氣內虛。不能鼓努傳送。因而大便艱難。小水不利。且兩便下停。而逆氣上乘胸中之空。遂致痰喘咳逆。吐血衄血等候者。二也。


又勞則心氣上虛。欲得腎氣以自實者勢也。


腎虛不能從肝而順生。睡則由肺而逆責以吸之。


夫心火之見腎水。為夫之象。心火之見肺金。為妻之象。因而夢接鬼交。每致遺泄者。三也。


且勞則上焦之天氣。失包裹提挈之權。而精汁虛脫。更因泄注下空。而上中二焦衰薄之氣。 乘機下陷。而為失氣洞利者。四也。


悉此四者。則自本條及後文十四條。其序症立方。針鋒逼對之精意。昭如日月矣。


脈虛就微按而言。上面猶有一浮字在。於下沉弦字。便可見矣。


夫虛脈為陰精內耗。弦脈為陽氣外削之診。今浮虛。是上焦之陽氣。空於無陰。沉弦。是下焦之陰精。餒於生陽。可知也。


別以男子者。以婦人女子之浮虛沉弦。為行經及經後之脈。則血虛於上。而氣削於下者。平脈。非病脈故也。


但此浮虛、沉弦之脈。又與少陽受風邪而下逆。以致心下悸。而腹痛者相同。然系少陽。當往來寒熱矣。


而今又無此。則其非少陽之邪可知矣。


然則其所以短氣者。上虛逆動。而吸氣不能深入也。


裡急。


如有大便而不得。有小便而不利者。中氣虛而不能鼓努傳送也。


面色白者。精血虛於內。而氣薄於諸陽之會也。


時目瞑者。氣機之根蒂內疲。而神光時欲掩伏也。


所以兼衄者。二便浮停而不下通。則沖氣上逆。而逼經血於巔頂也。


少腹滿者。即裡急小便不利之義。而知關元氣海之轉運無權矣。


謂非房勞而下傷元精。上傷宗氣之所致乎。


故曰勞使之然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0:43 , Processed in 0.40625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