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內經太素】

 關閉 [複製鏈接]
2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1:56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愿聞自然奈何?


岐伯曰: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


循掘決沖而經可通。


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


(夫自然者,非為自能與也,所謂因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通之如臨深決水,取自然之便而水可竭,故曰自然也。平按:循掘,掘字原缺,《靈樞》、《甲乙》作掘,下經文亦作掘,袁刻作地恐誤。決衝下《甲乙》有罔顧堅密四字。此言,此字原缺,《靈樞》、《甲乙》作此,袁刻作於恐誤。注夫自然者,袁刻脫自字。)


黃帝曰:愿聞人之白黑肥瘦少長,各有數乎?


(白黑,色異也。肥瘦,形異也。少長,強弱異也。刺之淺深多為分不同,故曰有數也。平按:注多下恐脫少字。)


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


(此為肥人。平按:盈《甲乙》作盛。注此為肥人《靈樞》、《甲乙》作經文。)


廣肩腋項,肉薄皮濃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而濁,其氣澀,其為人貪於取與,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


(此黑色人也。平按:皮濃《靈樞》、《甲乙》作濃皮。臨臨然下《甲乙》有者字。澀下《靈樞》、《甲乙》有以遲二字。取與《甲乙》作取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2:49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瘦人奈何?


岐伯曰:刺瘦人者薄皮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瘦人,謂夭□□皮也。平按:注夭下原缺二字,謹依經文擬作色薄二字。袁刻夭作天,皮作人。)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


岐伯曰: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端正長濃者,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之。


(常,謂平和不肥瘦人。刺之依於深淺常數,不深之不淺之也。平按:長濃《靈樞》作敦濃,《甲乙》作純濃。常數之《靈樞》作常數也,《甲乙》作其常數。)


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


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縱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


(壯士,骨□堅大者也。平按:縱節《靈樞》、《甲乙》作緩節。堅堅《甲乙》作驗驗,注:「一作監監。」注骨下原缺一字,謹擬作節。)


勁則氣滑血清,刺此淺而疾之。


(勁,急也。)


黃帝曰:刺嬰兒奈何?


岐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豪針,淺刺而疾發針,日再可也。


(刺嬰兒日再者,不得過多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4:05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


岐伯曰:血清氣滑,疾瀉之則氣竭焉。


(自有血清氣滑,刺之如臨深決水,不可行也。若血濁氣澀而形壯氣盛,可取自然之便,刺而瀉之,如臨深決水。平按:氣滑《靈樞》、《甲乙》作氣濁。)


黃帝曰:循掘決沖奈何?


岐伯曰:血濁氣澀,疾瀉之則經可通也。


(循其血氣,掘決其沖,瀉而通之,使其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5:03 | 只看該作者

黃帝問曰:逆順五體,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薄濃,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平按:逆順五體《甲乙》作逆順五體經絡之數,直接下文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無言人骨節之小大及余已知之矣數句。)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弱,血氣■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乎?


(平按: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甲乙》作血食者三字,注云:「《九墟》作血食之君。」《靈樞》■弱作軟弱。)


岐伯答曰:夫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氣滑則出疾,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


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刺大人者微以徐,此皆因氣■悍滑利者也。


(脈氣五十動有代者,順也;不滿五十動一代者,逆也。言大人食以膏粱,布衣□□□□□□□□故刺之深淺去留之異也。平按:氣滑則出疾下《靈樞》有「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甲乙》同,惟氣澀上無其字。注布衣二字下原缺八字,袁刻補食以菽藿四字,仍與缺處未盡合,謹依經文擬作「匹夫之士食以菽藿」八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5:22 | 只看該作者

黃帝問曰:形氣之逆順奈何?


岐伯答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


(急瀉邪氣,補形氣也。)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


(急以正氣補之,氣實則病除也。)


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俱不足者,不可行刺,宜以湯藥調也。)


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實虛。


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形氣為陽,病氣為陰,□俱有餘者,可以瀉邪氣以調形氣使和也。平按:注陰下原缺一字,右方剩氣字半形,謹擬作氣,袁刻脫。)


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薄。


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陰陽相錯。


(滿而補之,陰陽之氣,滿於□□故曰四溢。腸胃氣聚,所以脹而充郭。肝肺俱滿,故曰內■。叱鄰反。陰陽俱盛,所以相錯也。平按:《甲乙》四溢作血氣皆溢,內作內脹。注滿於下原缺二字,上一字不可考,下一字下半剩又字,謹擬作四肢二字。)


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攝辟,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


(攝辟,腸胃無氣也。攝,紙輒反。平按:竭枯《甲乙》作枯竭。攝《靈樞》作HT■,《甲乙》作懾。焦《靈樞》作■。)


故曰用針之要,在乎知調,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光,章盛貌。神內藏者,五神守藏也。平按:知調下原缺一字,《靈樞》作陰與陽調陰與陽七字,《甲乙》重調字,謹依《甲乙》擬作調。乃光《甲乙》作乃充。使神內藏,使字原缺,謹依《靈樞》、《甲乙》補作使,袁刻作五。)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經,下工絕氣危生,故下工不可不慎也。


(平氣,致氣和也。下工守形,不知□氣,傷口□實,故不可不慎也。平按:《甲乙》無「故下工」三字。注氣傷上原缺一字,謹依經文擬作平。傷下原缺二字,謹擬作生損二字。)


必審其五臟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


(五脈,五時之脈也。柔粗,謂調尺之皮膚柔弱粗強也。平按:審下《靈樞》無其字。《甲乙》審作察,變化上有之字,下無之病二字,應上有相字,皮下有膚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36:11 | 只看該作者

九針所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二第七《官針》篇,又見《甲乙經》卷五第二,惟編次前後略異。


九針之要,官針最妙。


(官者,謂用針時□□於針也。平按:九針之要《靈樞》、《甲乙》作凡刺之要。)


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不能移。


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


(平按:■《靈樞》、《甲乙》作癰。)


病深針淺,病氣不瀉,反為大膿。


病小針大,氣瀉大疾,必後為害;


病大針小,大氣不瀉,亦復為敗。


夫針之宜,大者大瀉,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言九針之用,所宜各異,並言用法也。平按:大疾《靈樞》、《甲乙》作太甚。必後為害《靈樞》作疾必為害,《甲乙》作病後必為害。大氣不瀉《靈樞》作氣不瀉泄。亦復為敗《甲乙》作亦為後敗。)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針於病所,膚白勿取。


(■針頭大末兌,主瀉陽氣,故皮膚痛無常處,陽氣盛也。痛處膚當色赤,故白處痛移,不可取也。)


病在分肉間者,取以員針於病所。


(員針之狀,鋒如卵,揩摩分間,內不傷肌,以瀉分氣也。平按:注狀下袁刻脫鋒字,卵下袁刻多一形字。)


病在脈氣少當補者,取以■針於井滎分輸。


(■針之狀,鋒如黍粟之兌,主當行補於井滎之輸,以致於氣也。平按:滎《甲乙》作營,袁刻作榮。)


病為大膿者,取以■針。


(■針之狀,末如劍鋒,以取大膿也。平按:大膿者《甲乙》作大膿血。■《靈樞》、《甲乙》作鈹。)


病痹氣暴發者,取以員利針。


(員利針狀如耗。耗,毛也。用取暴痹。)


痹病氣痛而不去者,取以豪針。


(豪針之狀,尖如蚊虻之喙,靜以徐往,留之養神,以取痛痹也。平按:痹病《靈樞》作病痹。)


病在中者,取以長針。


(長針之狀,鋒利身薄,以取臟中遠痹也。)


病為水腫不能過關節者,取以大針。


(大針之狀,尖如■,■如平■,其鋒微圓,以通關節也。平按:《靈樞》過作通。注狀下袁刻脫尖字。)


病在五臟固居者,取以鋒針,瀉於井滎分輸,取以四時。


(鋒針之狀,刃三隅,以發固居之疾,瀉於井滎分輸,取以四時也。平按:《甲乙》輸作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58:40 | 只看該作者

三刺

 

平按:此篇自所謂三刺至不可以為工也,見《靈樞》卷二第七《官針》篇,又見《甲乙經》卷五第二。


自凡刺之屬三刺至穀至末,見《靈樞》卷二第九《終始》篇,又見《甲乙經》卷五第五。


所謂三刺則穀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


(三刺者,陽邪刺,陰邪刺,穀道氣刺也。陽邪浮淺在皮,故一刺淺之,陽邪得出也。平按:三刺下《甲乙》有之字。)


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間也;


(陰邪次深,在於肌肉,故再刺出之也。平按:分下《靈樞》、《甲乙》有肉字。)


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


(穀氣者,正氣也。故後刺極深,以致正氣也。平按:《甲乙》已入上有後刺深之四字)


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


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


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


此之謂也。


(逐邪氣者,逐陽邪。來血氣,引正氣也。下,穀氣不下,引之令下也。平按:以逐邪氣《甲乙》作以逐陽邪之氣,無而來血氣四字。以致陰氣之邪《甲乙》作以致陰邪之氣。)


故用針者,不知年之所加,氣之衰盛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人之大忌,七歲以上,次第加九,至一百六,名曰年加也。不知年加氣之衰盛虛實為不知也。)


凡刺之屬,三刺至穀,(三刺得於穀氣也。平按:《靈樞》、《甲乙》穀下有氣字。)


邪僻妄合,(陰陽二邪,妄與正氣相合。一也。)


陰陽易居,(臟腑一氣相乘,名曰易居。二也。平按:《甲乙》易居作移居。)


逆順相反,(營氣逆肺,衛氣順脈,以為相反。三也。)


沉浮異處,(春脈或沉,冬脈或浮,故曰異處。四也。)


四時不得,(謂四時脈不相順。五也。平按:《甲乙》不得作不相得。)


稽留淫■,(言血氣或有稽留壅遏,或有淫■過度。六也。)


須針而去。(以此六過,故須微針以去之也。)


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


所謂穀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穀氣至也。


(已補而實,已瀉而虛,皆正氣至,故病愈也。平按:《甲乙》一刺再刺下均無則字,穀氣至三字不重。)


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


(行補瀉已,邪氣已去,以陰陽未調,病雖不愈,後必愈矣。)


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矣。


(引上經證也。平按:痛《甲乙》作病,《靈樞》針下無減字。)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


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重實瀉之為易,重虛補之為難,故先補後瀉也。)


三脈重足大趾之間,(三脈,足陽明、足厥陰、足太陰三脈也。足太陰脈起足大趾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不言大趾岐間。此言重在大趾間者,從大趾端,循大趾內側入大趾間,以過核骨而上也。足厥陰脈起大趾叢毛上,入大趾間,重在太陰之上,上循足跗。足陽明支,別跗上,入大趾間,重在厥陰之上。平按:重《靈樞》、《甲乙》作動,《甲乙經》注云:「一作重。」又注重字原抄均作重,袁刻易作動。)


必審其實虛,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


(必審大趾間三脈虛實,以手按之,先補虛者,後瀉實者。若不知三脈有實,瀉其虛者,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也。)


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脈動而實且病者疾瀉之,虛而徐者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


其重也,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太陰在下。


(三脈有動而實者,有徐而虛者,皆審調補瀉也。平按:而實且病者《靈樞》、《甲乙》病作疾。《甲乙》疾瀉之作則瀉之。其重也《靈樞》、《甲乙》重作動,《甲乙》注云:「一作重。」太陰在下《靈樞》、《甲乙》作少陰在下。)


膺輸中膺,背輸中背。


(膺輸在胸中,背輸在背中也。平按:輸《靈樞》、《甲乙》作■。)


肩■虛者,取之上。


(補肩■肩井等穴,曰取之上也。平按:■《靈樞》作膊,《甲乙》作髀。)


重舌,刺舌柱以■針。


(重舌,謂舌下重肉生也。舌柱,舌下柱。以針刺去血也。平按:■《靈樞》、《甲乙》作鈹。)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腎足少陰脈主骨,可守足少陰脈發會之穴,以行補瀉。肝足厥陰脈主筋,可守足厥陰脈發會之穴,以行補瀉也。)


補須一方實,深取之,希按其■,以極出其邪氣;


(量此補下脫一瀉字。方,處也。欲行瀉者,須其瀉處是實,然後得為瀉也。深取之者,令其出氣多也。希,遲也。按其■者,遲按針傷之處,使氣泄也。平按:希《靈樞》、《甲乙》作稀。■袁刻誤作病,注同。)


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無使邪氣得入。


(行於補者,須補處是虛也。淺刺者,惡其泄氣,所以不深也。以養其脈者,留針養其所取之經也。按其者,按針傷之處,疾關其門,使邪氣不入,正氣不出也。)


邪氣來也堅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針下得氣堅疾者,邪氣也;徐和者,穀氣也。平按:堅《靈樞》、《甲乙》作緊。)


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


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


(實者,邪氣盛也。虛者,正氣少也。)


刺諸痛者深刺之,諸痛者其脈皆實。


(脈之實滿為痛,故刺深也。平按:《靈樞》無深刺之諸痛者六字。)


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


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腰以上為天,肺主天氣,故手太陰、手陽明主之也。腰以下為地,脾主地土,故足太陰、足陽明主之也。平按:《靈樞》從腰以上者上有故曰二字。《甲乙》兩主之上無皆字。)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手太陰下接手陽明,手陽明下接足陽明,足陽明下接足太陰,以其上下相接,故手太陰、陽明之上有病,宜療足太陰、陽明,故曰下取之;足太陰、陽明之下有病,宜療手太陰、陽明,故曰高取之也。平按:注故手太陰陽明下袁刻脫之上二字。)


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足之三陰三陽之脈,從頭至足,故病在頭取之足也。足太陽脈循腰入■,故病在腰以取■也。)


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


(頭手足有病之處,其候皆重,各審其病生所由,以行補瀉也。)


春氣在豪毛,(人之豪毛中虛,故春之陽氣在豪毛。平按:《靈樞》無豪字。)


夏氣在膚,(膚,肉上也,陽氣在皮肉也。平按:膚上《靈樞》、《甲乙》有皮字。)


秋氣在分肉,(分肉,謂■肉分間也。)


冬氣在筋骨,(筋附骨上最深,故冬陽氣深在筋骨也。)


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


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


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秋冬之齊者,刺至筋骨,言其深也。春夏之齊,刺在於皮膚,言其淺也。平按:《甲乙》為齊下無故字。)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


(人之病痛,以手按之,得與□□□□□□□病在深在□□□□平按:《甲乙》病痛者作刺之痛者。)


病在上者陽也,在下者陰也。


癢者陽也,淺刺之。


(衛氣行皮膚之中,壅遏作癢,故淺刺之也。平按:《甲乙》「癢者陽也淺刺之」七字在「病在上者」上。注衛氣袁刻作沖氣。)


病先起於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


病先起於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皆療其本也。平按:《靈樞》兩起字下無於字。)


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


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


(留久者,則無熱動針留之為寒,無寒靜針留之為熱也。)


刺熱厥者,二陰一陽;


刺寒厥者,二陽一陰。


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


一陽者,一刺陽也。


(皮為陽分也,肌肉為陰分也,刺熱厥者,二度刺陰留,補其陰也,一度刺陽留,瀉其陽也。刺寒反之。平按:自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至一刺者陽也《甲乙?針道終始》篇無此二段。)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久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病久益深,物理之恆,故非深取久留,不可去之。邪氣不能速出,故須間日而取。取之氣調左右,血絡刺而去之,可謂盡刺之理者也。平按:刺久病者《靈樞》、《甲乙》作刺此病者。)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脈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以下繆刺之法也。形肉未脫,察其形也。少氣,察其氣也。脈躁,察其脈也。有此三種所由,必須繆刺大絡,左刺右,右刺左也。)


散氣可收,聚氣可希。


(希,散也。繆刺之益,正氣散而收聚,邪氣聚而可散也。平按:希《靈樞》、《甲乙》作布,恐原抄傳寫之誤。)


深居靜處,(為針調氣,凡有六種。深□□□□□□靜。一也。)


與神往來,(去妄心,隨作動。二也。平按:與《靈樞》、《甲乙》作占。注隨作二字袁刻缺,此本尚完。)


閉戶塞牖,魂魄不散,(去馳散,守魂魄。三也。)


專意一神,精氣不分,(去異思,守精神。四也。平按:不分《靈樞》、《甲乙》作之分。)


無聞人聲,以收其精,(去異聽,守精氣。五也。)


必一其神,令之在針,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


(休,平和也,平針下和氣。六也。平按:令之在針《靈樞》、《甲乙》作令志在針。微而浮之下原抄缺半行,細玩殘缺處,中間筆畫甚重,應是大字經文,謹依《靈樞》、《甲乙》補入「以移其神,氣至乃休」八字。)


男內女外,堅巨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男者在家,故為內也。女者出家,故為外也。是男為內氣,女為外氣。針下得男內氣,堅巨勿令出也。得女外氣,謹守勿令入內也。平按:男內女外《靈樞》注云:有作男外女內。《甲乙》作男女內外。巨《靈樞》、《甲乙》作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59:05 | 只看該作者

三變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二第六《壽夭剛柔》篇,又見《甲乙經》卷十第一。


黃帝問曰:余聞刺有三變,何謂三變?


伯高答曰:有刺營者,有刺衛者,有刺寒痹之留經者。


黃帝問曰:刺三者奈何?


(平按:《靈樞》三下有變字。)


伯高曰: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刺寒痹者內熱。


(刺營見血,出惡血也;刺衛見氣,出邪氣也;刺痹見熱,故曰三變。寒溫之氣停留於經絡,久留針使之內熱,以去其痹也。平按:注寒溫,溫字恐系濕字傳寫之誤。)


黃帝問曰:營衛寒痹之為病奈何?


伯高答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


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行。


(怫愾,上扶物反,下■氣反,氣盛滿貌。賁響,腹脹貌也。平按:氣痛時來時去《靈樞》作氣通時來時去,《甲乙》作氣血時來去。皮不行《靈樞》、《甲乙》作皮不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59:24 | 只看該作者

黃帝問曰:刺寒痹內熱奈何?


伯高曰:刺布衣者必火■,刺大人者藥熨之。


(平按:《靈樞》、《甲乙》必火■作以火■之,藥上有以字。)


黃帝問曰:藥熨之奈何?


伯高曰:用醇酒二十升,蜀椒四升,乾薑一升,桂一升,(平按:醇酒,二十升《靈樞》作二十斤。蜀椒,四升《靈樞》、《甲乙》作一升。乾薑,一升《靈樞》作一斤。桂一升《靈樞》作桂心一斤。)


凡四種,皆■咀,漬酒中。


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平按:《甲乙》皆■咀作各細咀,漬酒中作著清酒中,四丈下有二尺二字。)


皆並內酒中。


置酒馬矢溫中,蓋封塗、勿使泄。


(平按:溫《靈樞》、《甲乙》作■。蓋《甲乙》作善。《甲乙》泄上有氣字。)


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乾復漬,以盡其汁。


(平按:《甲乙》絮上無綿字。《靈樞》曝乾下有之干二字。)


每漬必■其日,乃出干。


(平按:乃出干,《靈樞》干下重一干字,《甲乙》作乃出布絮干之。)


並用滓與綿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


(平按:與綿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甲乙》作與絮布長六七尺為六巾。)


即用之生桑炭灸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平按:《甲乙》所刺作所乘。)令熱入於病所,(平按:《靈樞》、《甲乙》入下有至字。)


寒復灸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


即汗出,灸巾以拭身,(平按:《靈樞》作汗出以巾拭身。)


亦三十遍而止。


起步內中,無見風。


每刺必熨如此法,病已矣,此所謂內熱者也。


(酒、椒、薑、桂四物,性熱又泄氣,故用之熨身,皮腠適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氣不流之時,熨之令通也。■,弗禹反。咀,才與反。■咀,謂調粗細分等也。■,祖賴反,一日周時也。平按:如此法病已矣,《靈樞》、《甲乙》無法字。矣《甲乙》作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23:59:48 | 只看該作者

五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二第七《官針》篇,又見《甲乙經》卷五第二。


凡刺有五,以應五臟。


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針,令針傷多,如拔發爪,以取皮氣,此肺之應。


(凡刺不減一分,今言半刺,當是半分,故以拔發爪,欲令淺刺,多則恐傷氣也。平按:毋令針傷多《靈樞》、《甲乙》作無針傷肉。發爪《靈樞》作毛狀,取上無以字。《甲乙》爪作狀。)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刺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


(左右前後針■,狀若豹文,故曰豹文刺也。中經及絡,以出血也。平按:《靈樞》、《甲乙》左右上無刺字。)


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開刺,一曰豈刺。


(刺關身之左右,盡至筋上,以去筋痹,故曰關刺,或曰開刺也。平按:開刺《靈樞》作淵刺,《甲乙》同,惟或曰淵刺又曰豈刺八字,在四曰合刺之下。)


四曰合刺,合刺者,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痹,此脾之應也。


(刺身左右分肉之間,■如雞足之跡,以合分肉間之氣,故曰合刺也。平按:合刺《靈樞》、《甲乙》作合谷刺。)


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腎之應也。


(依於輸穴,深內至骨,以去骨痹,故曰輸刺也。平按:輸刺《甲乙》作■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00:00:18 | 只看該作者

五臟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五第二十《五邪》篇,又見《甲乙經》卷九自第三至第八等篇。


邪在肺,則病皮膚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


(肺病有五。平按:皮膚下《靈樞》有痛字,《甲乙》有痛發二字。)


取之膺中外輸,背三椎五椎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起之。


(膺中內輸,在膺前也。膺中外輸,肺輸也,在背第三椎兩旁,心輸在第五椎兩旁,各相去三寸,按之快然,此為輸也。肺之五病,取於肺輸及肺缺盆中也。平按:輸《靈樞》作,《甲乙》作俞。三椎五椎《靈樞》作三節五臟,《甲乙》無五椎二字。以起之《靈樞》、《甲乙》作以越之。)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者,善螈節時腫。


(肝病有四也。平按:則兩脅中痛《甲乙》作則病兩脅中痛。行者善螈節時腫《靈樞》作行善掣節時腳腫,《甲乙》作節時腫善螈。)


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行間,足厥陰脈滎,肝脈也,在大趾間。肝在脅下,故引兩脅下痛,與《明堂》少異也。)


補三裡以溫胃中,(三裡,足陽明胃脈。人病寒中,陽虛也。故取三裡補足陽明,即胃中溫也。)


取血脈以散惡血,(惡血在內上下行者,取其病處脈血見者,刺而散之也。)


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痹。


(耳間青脈,附足少陽脈■脈,一名資脈,在耳本,如雞足青脈絡,刺出血如豆,可以去痹也。平按:痹《靈樞》作掣,《甲乙》作■。注附袁刻作跗。)


邪在脾胃,則肌肉痛。


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


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


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裡。


(陽氣,即足陽明也。陰氣,即足太陰也。此脾之七病,皆取三裡以行補瀉,故曰調之。平按:則肌肉痛《靈樞》、《甲乙》作病肌肉痛。善飢袁刻誤作善肌。皆調於三裡《甲乙》作皆調其三裡。)


邪在腎,則骨痛陰痹。


陰痹者,按如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


取之涌泉、昆侖,視有血者盡取之。


(涌泉,足少陰脈井,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中。昆侖,足太陽經,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腎之痹病,皆取此二穴,刺去血也。平按:則骨痛《靈樞》、《甲乙》作則病骨痛,按如不得作按之而不得。頸項痛《甲乙》作頸項強痛。)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


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


(心病三種,皆調其手心主經脈之輸也。平按:《甲乙》喜悲作善悲,而調之其輸作而調其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08:31 | 只看該作者

五節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真邪》篇。


自黃帝曰刺節言振埃至血變而止,見《甲乙經》卷九第三。


自黃帝曰刺節言發■至必應其針,見《甲乙經》卷十二第五。


自黃帝曰刺節言去爪至故命曰去爪,見《甲乙經》卷九第十二。自黃帝曰刺節言徹衣至疾於徹衣,見《甲乙經》卷七第一。


自黃帝曰刺節言解惑至疾如解惑,見《甲乙經》卷十第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五節奈何?


岐伯對曰: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


(節,約也,謂刺道節約也。此言其名也。平按:固有五節,固字袁刻作刺。)


黃帝曰:子言五節,余未知其意。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也。


(以下言刺道五節之意也。外經者,十二經脈入腑臟者以為內經,行於四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平按:外經,經字《靈樞》無。)


發■者,刺腑輸,去腑病也。


(六腑三十六輸,皆為腑輸也。)


去爪者,刺關節之支絡也。


(關,四肢也。四關諸節,人余大節也。支絡,孫絡也。平按:關袁刻誤作開。注人余恐系人身之誤。)


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


(諸陽奇輸,謂五十九刺,故曰盡也。)


解惑者,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


(瀉陰補陽,瀉陽補陰,使平,故曰相傾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08:45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節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去陽病,余不知其所謂也,愿卒聞之。


岐伯曰:振埃者,陽氣大逆,滿於胸中,煩■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KT■不得息,(以下問答解釋五刺節義。埃,塵微也。謂此三種陽疾,惡於埃塵煙氣,其病令人氣滿閉塞,得喘息,言其埃也。KT■音噎也。平按:《靈樞》、《甲乙》大逆下有上字,煩■作憤■。病惡埃煙《甲乙》作病咽噎不得息。)


請言振埃而疾於振埃也。


(以上言其振埃也。刺之去病,疾於振埃,故曰振埃也。平按:而《靈樞》作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09:01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岐伯曰:取之天容也。


(天容,在耳下曲頰後,足少陽脈氣所發也。)


黃帝曰:其咳上氣窮■胸痛者,取之奈何?


岐伯曰:取之廉泉也。


(■音屈。窮■,氣不申也。廉泉,在頷下結喉上也。廉,斂鹽反。)


黃帝曰:取之有數乎?


岐伯曰:取天容者,無過一裡而止。


取廉泉者,血變而止。


黃帝曰:善。(一裡,一寸也。故《明堂》刺天容□一寸也。平按:無過一裡而止《靈樞》作無過一裡,《甲乙》作深無一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09:26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節言發■,余未得其意。


夫發■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


夫子乃言刺腑輸,何使然?


愿聞其故。(■,莫東反,謂目不明也。平按:輸《甲乙》作俞。腑輸下《靈樞》有去腑病三字,何下有輸字,《甲乙》同。)


岐伯曰:妙乎哉問也。


此刺之約,針之極也,神明類也,(刺節發■,謂□刺去■者也。神明,謂是耳目去■得明,故曰神明類也。)


口說書卷,猶不敢及也,(發■愈疾之速得於神,言書所不及也。平按:敢《靈樞》作能。)


請言發■,尚疾於發■也。


(岐伯望請自言發■之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09:47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善。


愿手受之。


(平按:《靈樞》作愿卒聞之。)


岐伯曰:刺此者,必於日中,刺其聽宮,中其眸子,聲聞於耳,此其輸也。


(平按:《甲乙》日中作白日中,聽宮作耳聽,注:一作聽宮。聲聞於耳,耳作外。)


黃帝曰:善。


何謂聲聞於耳?


岐伯曰:邪刺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其聲必應於針也。


(平按:《甲乙》邪刺作已刺,而疾偃其聲作令疾偃其聲,必應於針作必應於中。)


黃帝曰:善。


此所謂弗見為之而無目視,見而取之神明得者矣。


(日中正陽,故開耳目,取日中也。手太陽脈支者,至目銳■,卻入耳中。手足少陽脈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故此三脈皆會耳目聽宮,俱連目中眸子。眸子,目中瞳子也。刺聽宮輸時,朦朧速愈,故得聲聞於耳也。針聽宮時按鼻仰臥者,感氣合出於耳目,即耳通目明矣。此之妙者,得之於神明,非由有目而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10:05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節言去爪,夫子乃言刺關節之支絡,愿卒聞之。


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


股者,人之所以趨翔也,莖垂者,中身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爪,謂人之爪甲,肝之應也。肝足厥陰脈循於陰器,故陰器有病,如爪之余,須去之也。或水字錯為爪字耳。腰脊於手足關節為大,故曰大關節也。陰莖在腰,故中身。陰莖垂動有造化,故曰機也。精從莖中出,故為陰精□□為津液道也。平按:去爪《甲乙》作去衣。股■者《靈樞》作肢脛者。莖垂者《甲乙》作莖睪者。中身之機《靈樞》、《甲乙》作身中之機。注陰精下所缺二字,據經文應作之候二字。)


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飲食不節,言飲食過度。言其喜怒不時,反春夏也。)


津液內溢,乃下溜於KT■,(言飲食多,水溢,流入陰器囊中也。KT■音高。平按:《甲乙》作津液內流而下溢於睪。《靈樞》溜作留。)


水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滎然有水,不上不下,(水道既閉,日日長大也。滎然,水聚也。不上者,上氣不通。不下者,小便及氣下不泄也。平按:日大不休《甲乙》作炅不休息。注小便,袁刻小誤作水。)


■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


黃帝曰:善。


(以下言去爪也。蔽,塞也。言下■針,使水形不得匿而不通,不常閉塞。平按:■《靈樞》作鈹,《甲乙》常作裳故,命曰作名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10:22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節言徹衣,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愿卒聞之。


岐伯曰: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與熱相薄,熱於懷炭,外重絲帛衣,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閉塞不汗,舌焦唇槁臘,嗌干欲飲,不讓美惡也。


(臟之陰氣在內,腑之陽氣在外。陰氣在外,陰氣不足,陽乘之,故內熱薄停也。重絲帛衣,復衣也。臘,肉干也。內熱甚渴,故飲不擇美惡也。臘,性亦反。平按:與熱相薄《靈樞》作內熱相薄,《甲乙》作兩熱相薄。外重絲帛《靈樞》作外畏綿帛,《甲乙》無此句。《甲乙》衣下有熱字,又不可近席作身熱不可近席。《靈樞》不汗作則汗不出,《甲乙》作而不汗。槁臘《甲乙》作稿HT■,注云:「《黃帝古針經》作稿臘。」嗌干欲飲《靈樞》作干嗌燥。飲下《甲乙》無不讓美惡也五字。)


黃帝曰:善。


取之奈何?


岐伯曰:取之其府大杼三■,有刺中膂以去其熱,(大杼、內輸,皆是足太陽脈氣所發,瀉陽氣之要穴也。平按:其府《靈樞》、《甲乙》作天府。有刺《靈樞》作又刺。)


補手足太陰以出其汗,熱去汗希,疾於徹衣。


黃帝曰:善。


(手太陰主氣,足太陰主穀氣。此二陰氣不足,為陽所乘,陰氣不泄以為熱病,故瀉盛陽,補此二陰,陽去二陰得實,陰氣得通流液,故汗出熱去得愈,疾於徹衣,故曰徹衣也。平按:以出其汗《靈樞》、《甲乙》作以去其汗。希《靈樞》作稀,《甲乙》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10:42 | 只看該作者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惑何以解之?


岐伯曰:大風在身,血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餘,大風,(謂是痱風等病也。)


輕重不得,傾側宛伏,(手足及身不能傾側也。宛,謂宛轉也。)


不知東西,又不知南北,(心無知也。平按:《甲乙》作不知東西南北。)


乍上乍下,乍反復,顛倒無常,甚於迷惑。


(志昏性失也。平按:乍反復《靈樞》作乍反乍復,《甲乙》無乍字。)


黃帝曰:善。


取之奈何?


岐伯曰: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用針若此,疾如解惑。


(盡知陰陽虛實,行於補瀉使和也。)


黃帝曰:善。


請藏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靈蘭之室,黃帝藏書之府,今之蘭台故□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11:05 | 只看該作者

五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真邪》篇。


又自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至真氣存,見《甲乙經》卷五第二。


自請言解論至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見《甲乙經》卷七第三。


自大熱偏身至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見《甲乙經》卷七第二。


自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至末,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編。


惟自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以下至末,袁刻及別抄本均缺,平從日本仁和寺宮御所藏殘卷十三紙中檢出補入,經文楊注缺而復完,洵堪寶貴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8:1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