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84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7:0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毛某,男。


副睾丸炎由濕熱所釀成。


黃柏5克,粉丹皮9至冬葵子9克,上牛膝12克,澤瀉9至,大小薊各9克,荔枝核12至生側柏葉30克(煎湯代水)另:銀花12克,生山梔9克,代茶。


二診:睾丸炎除局部療法外,清諒解毒、通利二便。


銀花12克,大小薊各9克,丹皮9克,蚤休5克,土牛膝9至桃仁12克,夏枯草9克,菊花9克、『蒲公英9克,粉草落9克,車前子葉各9克,甘草梢5克,生熟錦紋各6克,元明粉12克(分兩次衝入)三診:睾丸炎雖未消盡,但已不如前之掀紅腫大。


一3犯~土茯苓24克,鳳尾草12至)生山梔9、克,馬鞭草12至黃柏5至銀花15至蒲公英9克,小薊9克、蚤休5克,山慈菇3克(切片)「四診:」治睾丸炎不外通利二便,消炎尚屬次要1郁李仁9克(打)小薊龐克,桃仁泥兒克,苦參片5克,黃柏3克,甘草3克。


(《章次公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7:20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子癰相當於急住睾丸炎或副睾炎。


多由濕熱下注肝絡、氣血凝滯而致。


常法以龍膽瀉肝丸瀉肝清熱利濕為主方。


例一屬肝氣失疏、濕熱交阻,由於肝火不盛,故洽以硫肝理氣、清熱利濕,是為常法中之變法。


例二為副睾炎,中醫辨證亦屬濕熱壅遏所致,治以通利二便為主,清熱解毒散結為輔。


通利二便的目的,為使濕熱毒邪從二便利泄;


但患者如無大使難,則不須用通便法。


細玩章氏立方』主治明確、藥用精純而效專,在主觀上有欲結合西醫藥理的思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7:37 | 只看該作者

(三)臀癰


尹××,男,32歲。


門診號:攏0187。


初診日期、1968克,2月13日。


=一、=:1=、=臀部腫痛、發熱已八天。


『現病史已臀部初起一小紅疙瘩,輕微癢痛,逐漸加重,伴有發冷發熱,注射青黴素數日不效。


來院就診時仍發熱,口乾,不思飲食)大便乾,小便黃赤。


因局部腫痛影響走路。


檢查:體溫38.8℃,左側臀部紅腫範圍約8×5釐米,灼熱明顯,有壓痛拒按,觸之稍軟,但波動不明顯。


左側下肢活動受限,左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壓痛。


化驗檢查:白細胞計數30,00/立方毫米。


脈弦數,舌苔黃厚,舌質紅。


辨證:毒熱壅滯,發為臀癰。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內托。


方藥:金銀花15克,公英15克,連翹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青陳皮12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外用鐵箍散軟膏圍帖。


2月15日:體溫38.6℃,服藥後,臀部紅腫漸退,疼痛仍劇烈,尤以夜間為甚。


局部波動明顯,局麻下切開一小口,流出膿汁約100毫升,用紅粉紗條填塞,繼以解毒內托之劑。


金銀花15克,公英30克,連翹15至花粉12克,地了15至當歸9克,敗醬草15克,黃芩12克,青陳皮12克,局部每日換紅粉紗條一次。


2月17日:局部周圍紅腫已消,疼痛已止,有時局部有癢感如蟲行,瘡面肉芽組織紅潤,有少許膿液外溢。


體溫恢復正常,白細胞計數13,600/立方毫米,膿汁細菌培養結果為大腸桿菌,擬以理氣活血、清熱解毒為法。


當歸12克,青陳皮15克,全栝蔞15克,紅花9克,金銀花15克,公英15克,連翹15克,生甘草9克,局部換藥同前。


上方加減3劑後,瘡口日漸變淺,瘡面清潔,六天後瘡口癒合,痊癒出院。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7:5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此案除局部癰腫外,有發冷發熱及內熱症候。


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內托法,後配合切開排膿,局部紅粉紗布填塞,其後則以解毒內托、理氣活血為主。


初診時曾用鐵箍散軟膏圍貼,有束毒追膿之功,臨床用以療癰瘡、治諸般腫毒。


趙氏運用多種醫療手段,在治法的配合和治療層次的掌握方面頗有法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8:10 | 只看該作者

(四)疔瘡

 

例一


王某某,男,62歲。


門診號:480388, 初診日期:1972年4月3日。


右手腫脹疼痛兩周。


患者於兩周前因玻璃刺入右手中指感染,局部出現紅腫疼痛,手掌麻木,發燒38℃。


經注射鏈黴素、卡那黴素,口服土黴素及中藥,發熱稍退,但手掌、手背腫脹逐漸明顯,手指不能彎曲,腫勢逐漸向上蔓延至手腕以上,疼痛難忍,右前臂麻木,噁心,食欲不振,自感手部骨痛,每日晚仍發燒至39℃以上。


檢查:右側手掌及手背部腫脹明顯,皮色微紅,按之較硬且痛,稍有波動感,腋淋巴結可捫及、有觸痛,白細胞計數14,200/立方毫米,上午體溫37.9℃,晚上最高體溫39℃以上。


脈滑數,舌質紅、苔黃膩。


辨證:毒熱壅滯,經絡阻隔(託盤疔)。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通絡。


方藥:金銀花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黃芩15克,赤芍9克,歸尾9克,薑黃9克,白芷9克,佩蘭9克,雞血藤30克,霍香9克,酒軍9克,4月26日:按上方加減治療,手掌及手背腫脹基本消失,體溫一直正常,中指仍腫脹,右上肢發麻仍未解,舌苔黃膩,脈沉,納差,口苦,燒心,大使乾、二三日一行,尿黃。


進一步分析其病情,係因濕熱與毒熱交熾阻隔經絡,纏綿日久。


擬以活血通絡、清熱利濕為法。


一3;


5一歸尾12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白芷9克,公英12克,澤瀉9克,霍香9克,澤蘭9克、薑黃9克,按上方加減繼服,5月19日複查時腫脹已消,囑加強手部功能鍛煉。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8:3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鐘××,男,18歲。


下頷部生瘡3天。


3天前下頜部發一小疹,翌日即灼熱而痛,日漸擴大,疼痛發硬,影響咀嚼,伴有惡寒發熱,食欲減退。


曾用西藥未愈。


局部5×4釐米硬腫浸潤,有數個膿頭已破;


流膿不多。


舌質紅,薄黃苔,脈弦數。


辨證:疔瘡散毒。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銀花丹皮生地白芷紫花地丁梔子蒲公英連翹黃芩另服紫雪丹,每日三次,每次1.5克。


外敷撥毒膏於瘡頂,瘡周厚圍六合丹。


兩天後腫硬漸消,化膿潰破,繼用清熱解毒之劑內服,當膿排盡;


乃用化腐生肌藥方治之,共治二十天痊癒。


附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29:51 | 只看該作者

(1)拔毒膏


蓖麻子肉93克,上松香(研)、銀朱(研)、輕粉(研)、樟腦(研)各15克,冰片(研)6克。


製法略。


(2)六合丹:大黃、黃柏各93克,薄荷葉、烏梅肉各46克,白芷18克,亮煤炭55克,麵粉155克。


製法略。


(吳介誠《瘡瘍經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1:58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汪××,男,38歲。


右口角生瘡5天,面部發腫加重3天入院。


5天前右上口角生一小瘡,用手抓破,次日面部腫痛,畏寒發熱,近3天腫痛加劇,不能張口進食,四天來大便未解,小便黃短,曾外敷草藥未效。


體溫39℃,白細胞11,200/立方毫米,血片膿培養均為「金葡」生長。


胸透:右胸腔大量積液。


診為敗血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因呼吸困難而作氣管切開。


中醫以清熱解毒、涼血養陰為治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4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6:23 | 只看該作者

方藥


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野菊花生地丹皮鮮蘆根石斛花粉乳香大黃甘草另服紫雪丹,每天6次,每次1.5克。


瘡面用拔毒膏外敷,四周用六合丹圍敷。


3天後體溫降至37℃東右,血培養陰轉,大便仍燥結,脈數有力,精神好轉。


上方去野菊花、鮮蘆根、花粉、乳香,加敗醬草、川貝母、栝萎殼,紫雪丹改為每天服4次,每次1.5克。


住院第8天,體溫正常,治以清熱解毒豁痰法:方藥:銀花連翹黃芩黃連紫花地丁栝萎殼浙貝桔梗花粉甘草局部處理同前,情況更趨好轉,停服紫雪丹。


住院18天患部瘡口乾淨,停外用藥。


住院20天拔除氣管切開插管,35天痊癒出院。


(吳介誠《瘡瘍經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7:03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夏××,男,22歲。


五天前右唇生一癤,擠壓後高燒。


診斷:唇癰、敗血症,血培養證實。


用大劑抗菌素、支持療法、物理療法,仍未效,轉入昏迷,腋下體溫40℃以上。


中醫會診:面頰皆腫,壯熱神昏,口噤不語,兩手握固,目赤,上唇腐爛出血。


辨證;


疔毒走黃,毒陷心包。


治法:清熱解毒,芳香開竅。


方藥:紫花地丁60克,帶心連翹15克,金銀花30克,生甘草10克,川貝(去心)10克,丹皮6克,赤芍10克,黑山梔10克,鉤藤(後下)10克,用水煎,衝入菊葉汁一杯,並調下紫雪丹3克,犀黃0.6克,鼻飼給藥。


外治:瘡頭摻黃升丹,貼黃連膏,掀腫處用金黃散外敷,兩委中穴放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7:16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昨進藥,次日下午體溫37℃,神志較清,能講一句話,治法原意擴充,藥用:安宮牛黃丸2粒(研)西黃1克(研)犀角粉1克,分3次鼻飼,5小時一次。


湯藥:鮮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銀花30克,地丁30克,天竺黃10克,川貝10克,帶子青蒿10克,甘菊花10克,草河車10克,鮮竹葉307克,黛燈芯3紮鮮菊葉汁一杯(衝)煎湯鼻飼,上唇腐爛用珠黃散和蜜調敷,其餘外用藥仍按原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8:00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中西醫治療兩天,體溫、脈搏正常,神志清楚,壯熱告退,目衄既止,唇內腐爛亦定,面目頸腫十去八九,口尚乾渴,脈數未靜,舌紅苔黃,餘邪未淨,改用下方:銀花藤30克,紫花地丁30克,連翹10克,甘菊10克,生甘草3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黑山梔10克,黃芩10克,鮮生地30克,鮮野菊葉汁一懷上犀黃0.3克,會診後5日,血培養(-),第9日局部紅腫基本消退,一般情況良好,能下床活動,以後單用西藥調理一月左右出院、(《許履和外科醫案醫話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8:14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疔瘡以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狀而命名。


多由感染風邪火毒所致。


《內經》並指出「膏梁之變」是疔瘡的發病因素之一。


根據其發於體表的不同部位,各目紛繁。


疔瘡發病急、變化快,初起如粟狀,繼則焮紅發熱,腫勢漸增,疼痛劇烈,甚者疔毒走黃。


治療以清熱解毒為大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8:32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名「託盤疔」,即「掌心毒」之「未老白頭,木痛而癢者」(見清?鄒五峰《外科真詮》)。


趙氏用五味消毒飲之銀花、公英、地丁,配合黃芩、赤芍、酒軍以清熱解毒;


苦參、六一散、桑枝、雞血藤以除濕通絡。


後參入活血、透膿、化濕等品,心思靈巧,方具新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8:4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下頷部疔瘡,其治亦重在清熱解毒,配合紫雪者,防毒熱內陷心包,「拔毒膏」為吳氏自訂經驗方,適應於一切癰疔、火毒、惡瘡初期膿未成或膿液不易排出者,功能托毒排膿;


六合丹為吳氏師傳秘方,治癰、癤、疔毒以及一切瘡瘍陽證,功能清解、斂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9:05 | 只看該作者

例三、例四


屬疔毒走黃、敗血症,症勢兇險,按其疔毒所生部位,二例均名鎖口疔。


例三除疔毒走黃、敗血症外,並有大量胸腔積液,呼吸困難,故採取中西醫結合救治,疏方為五味消毒飲加減方,配合紫雪丹及局部外用藥大致與例二同,而在主輔藥的配合應用方面,則根據具體症情的不同,各有特色。


例四高熱昏迷,毒陷心包。


治以清熱解毒、清心開竅為大法,配合外敷、針刺,發揮綜合療能,其效益彰。


按例四之治,解毒尤重於清熱,許氏於疔毒內陷心包,吸取溫熱病中「溫邪逆傳心包」治法,治療方藥中用紫雪、安宮牛黃丸,此為「異病同治」,是祖國醫學學術經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又:疔毒走黃之治,清?趙濂《醫門補要》主張用五味消毒飲加沒藥、牡蠣粉、牛子、皂角刺、僵蠶、草河車諸味,另加綠豆(約30克,)包煎為引。


我們過去在臨床上亦曾試用(一天服兩劑,每隔4小時服一次),對於早期患者確有良效,特別是對一些青、鏈黴素過敏或無效的病例,不妨試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9:18 | 只看該作者

(五)夭疽


唐左:夭疽腫硬,位在左耳之後,症由情志抑鬱,鬱而生火,鬱火挾血瘀踩結,營衛不從,頗慮毒不外泄,致育內陷之變,急與提托,冀其速腐,得膿為佳。


銀柴胡3克,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川象貝各6克,生草節2.4克,陳廣皮3克,炙遠志3克,炙僵蠶9克,炙甲片4.5克,皂角針1.5克,琥珀蠟礬丸一粒開水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9:36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前投提托透膿之劑,瘡頂紅腫高活,有潰膿之象,是屬佳兆;


惟恙從七情中來,務須恬淡虛無。


生黃耆9至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紫丹參6克,生草節2.4克,銀柴胡2.4克,生香附3克,皂角針4.5克,川象貝各9克,炙僵蠶9克,筍尖9克,琥珀蠟礬丸一粒開水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5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39:52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疽頂隆起,內膿漸化。


旋理調護,可保無慮矣。


全當歸6克,京赤芍6克、銀柴胡2.4克,生草節2.4克,川象貝各9克,炙僵蠶9克,陳廣皮3克,半夏曲6克,製首烏9克,香白芷1.8克,1(《丁甘仁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6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2:40:06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夭疸的病名見於《靈樞經?癰疽》。


此案屬鬱火挾血瘀凝結,丁氏慮其內陷,故疏方以托毒敗膿為主。


二診加用琥珀蠟礬丸(《外科正宗》方)者,以其有護心、散血、解毒之功。


三診重在調理)清餘毒而兼顧氣血,方頗可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16:52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