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聖心源】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6:05 | 只看該作者
壬水失藏


則陽泄而腎寒。

水寒不能生木,木氣下郁,則生疏泄。

木以疏泄為性,愈郁則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時欲發舒之故也。

遇夜半陽生,木鬱欲動,則夢交接。

木能疏泄而水不蟄藏,是以流溢不止也。

甚有木鬱而生下熱,宗筋常舉,精液時流。

庸工以為相火之旺,用知母、黃柏瀉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6:35 | 只看該作者
乙木之升


權在己土,木生於水而實長於土,土運則木達。

以脾陽升布,寒去溫回,冰泮春生,百卉榮華故也。

蓋戊土西降,則化辛金,北行則化癸水,己土東升,則化乙木,南行則化丁火。

金水之收藏,實胃陰之右轉,木火之生長,即脾陽之左旋也。

土濕陽衰,生氣不達,是以木陷而不升。

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運,乃以清涼固澀之品,敗其脾陽而遏其生氣,病隨藥增,愈難挽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6:35 | 只看該作者
乙木之升


權在己土,木生於水而實長於土,土運則木達。

以脾陽升布,寒去溫回,冰泮春生,百卉榮華故也。

蓋戊土西降,則化辛金,北行則化癸水,己土東升,則化乙木,南行則化丁火。

金水之收藏,實胃陰之右轉,木火之生長,即脾陽之左旋也。

土濕陽衰,生氣不達,是以木陷而不升。

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運,乃以清涼固澀之品,敗其脾陽而遏其生氣,病隨藥增,愈難挽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6:57 | 只看該作者
玉池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龍骨(二錢) 牡蠣(三錢) 附子(三錢) 砂仁(一錢,炒,研去皮) 煎大半杯,溫服。

遺精之證,腎寒脾濕,木鬱風動,甘草、茯苓,培土瀉濕,桂枝、芍藥,疏木清風,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龍骨、牡蠣,藏精斂神。

水土暖燥,木氣升達,風靜郁消,遺泄自止。

其濕旺木鬱而生下熱,倍茯苓、白芍,加澤瀉、丹皮,瀉脾濕而清肝熱,不可謬用清涼滋潤,敗其脾腎之陽。

蓋腎精遺失,泄其陽根,久而溫氣亡脫,水愈寒而土愈濕。

火土雙虧,中氣必敗,未有失精之家,陰虛而生燥熱者。

其木鬱下熱,脾陽未虧,清其肝火,不至為害。

若脾陽已虧,誤用清潤,則土敗而人亡矣。

仲景《金匱》亡血失精之義,後人一絲不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7:12 | 只看該作者
靈雪丹


甘草 薄荷 甘遂 朝腦 陽起石 紫蘇葉(各三錢) 共研,碗盛,紙糊口,細錐紙上密刺小孔。

另用碟覆碗上,碗邊寬余半指,黑豆面固。

濟沙鍋底鋪粗沙,加水。

坐碗沙上,出水一寸。

炭火煮五香,水耗,常添熱水。

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許,研細,蟾酥少許,人乳浸化。

蔥涕、官粉、煉蜜為丸,綠豆大,瓷瓶封收。

津水研半丸,掌上塗玉塵頭。

約一兩時,塵頂蘇麻,便是藥力透徹。

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若遺泄不止,勢在危急,先煉此藥,封之日落,研塗。

一夜不走,腎精保固。

徐用湯、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7:33 | 只看該作者
氣血


氣統於肺,血藏於肝而總化於中氣。

胃陽右轉而化氣,氣降則精生,降化於陽也,脾陰左旋而生血,血升則神化,陽生於陰也。

精未結而魄先凝,故魄舍於肺,氣魄者,腎精之始基也,神未發而魂先見,故魂舍於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氣也。

氣,陽也,而含陰魄,是以清涼而降斂。

血,陰也,而吐陽魂,是以溫暖而升發。

及其魂升而神化,則又降而為氣,魄降而精生,則又升而為血。

蓋精血溫升,則蒸騰而化神氣,神氣清降,則洒陳而化精血。

精血神氣,實一物也,悉由於中氣之變化耳。

火金上熱,則神氣飛揚而不守,水木下寒,則精血泄溢而莫藏。

故補養神氣,則宜清涼而滋益精血,則宜溫暖。

氣秉辛金清涼之性、清則調暢,熱則鬱蒸,暢則沖虛,郁則滯塞,滯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溫暖之性,溫則流行,寒則凝瘀,行則鮮明,瘀則腐敗,腐敗而不升,故病下陷。

氣滯之家,胸膈脹滿,痰嗽喘逆,半緣上中之虛熱,血瘀之人,紫黑成塊,杯碗傾泄,多因中下之虛寒。

下寒則肺氣之降於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熱則肝血之升於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

此氣血致病之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7:47 | 只看該作者
氣滯


肺主藏氣,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家之所播宣也。

氣以清降為性,以心火右轉,則化肺氣,肺氣方化,而已胎陰魄,故其性清肅而降斂。

實則順降,虛則逆升,降則沖虛,升則窒塞。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氣斂之也。

肺氣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則生上熱。

凡痞悶噯喘,吐衄痰嗽之證,皆緣肺氣不降。

而肺氣不降之原,則生於胃,胃土逆升,濁氣填塞,故肺無下降之路。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

氣滯之證,其上宜涼,其下宜暖,涼則金收,暖則水藏。

清肺熱而降胃逆,固是定法,但不可以寒涼之劑瀉陽根而敗胃氣。

蓋胃逆之由,全因土濕,土濕則中氣不運,是以陽明不降。

但用清潤之藥,滋中濕而益下寒,則肺胃愈逆,上熱彌增,無有愈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8:02 | 只看該作者
下氣湯


甘草(二錢) 半夏(三錢) 五味(一錢) 茯苓(三錢) 杏仁(三錢,泡,去皮尖) 貝母(二錢,去心) 芍藥(二錢) 橘皮(二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滯在胸膈右肋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8:17 | 只看該作者
氣積


肺藏氣而性收斂,氣病則積聚而不散,而肝氣之積聚,較多於肺。

肺氣積聚,則痞塞於心胸,肝氣積聚,則滯結於臍腹。

蓋氣在上焦則宜降,而既降於下,則又宜升。

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氣旺則氣升,生氣不足,故氣陷而下郁也。

而肝氣之下郁,總由太陰之弱。

以氣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於下陷者,恃肝木之善達,肝木之善達者,脾土之左旋也。

氣盛於肺胃而虛於肝脾,故肺氣可瀉而肝氣不可瀉。

氣積胸膈右肋,宜瀉肺胃以降之,氣積臍腹左脅,宜補肝脾以升之,此化積調氣之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8:32 | 只看該作者
達郁湯


桂枝(三錢) 鱉甲(三錢,醋炙焦,研)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乾薑(三錢) 砂仁(一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積在臍腹左脅者。

肺胃積氣,在胸膈右脅,肝脾積氣,在臍腹左脅,皆中氣虛敗之病也。

補之則愈悶,破之則愈結。

蓋其本益虛,其標益實,破之其本更虛,補之其標更實,是以俱不能效。

善治者,肺胃之積,瀉多而補少,肝脾之積,補多而瀉少。

半補而半行之,補不至於壅閉,行不至於削伐,正氣漸旺,則積聚消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8:49 | 只看該作者
血瘀


肝主藏血,凡臟腑經絡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

血以溫升為性,緣腎水左旋,則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陽魂,故其性溫和而升散。

實則直升,虛則遏陷,升則流暢,陷則凝瘀。

蓋血中溫氣,化火之本,而溫氣之原,則根於坎中之陽。

坎陽虛虧,不能生發乙木,溫氣衰損,故木陷而血瘀。

久而失其華鮮,是以紅變而紫,紫變而黑。

木主五色,凡肌膚枯槁,目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

而肝血不升之原,則在於脾,脾土滯陷,生氣遏抑,故肝無上達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陽衰陰旺,多生下寒。

而溫氣抑郁,火胎淪陷,往往變而為熱。

然熱在於肝,而脾腎兩家,則全是濕寒,不可專用清潤。

至於溫氣頹敗,下熱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慨論也。

血瘀之證,其下宜溫而上宜清,溫則木生,清則火長。

若木鬱而為熱,乃變溫而為清,而脾腎之藥,則純宜溫燥,無有二法。

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濕,土濕之故,全因水寒。

腎寒脾濕,則中氣不運,是以太陰不升。

水土濕寒,中氣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熱。

若誤認陰虛,滋濕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9:04 | 只看該作者
破瘀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桂枝(三錢) 丹參(三錢) 桃仁(三錢,泡,去皮尖) 乾薑(三錢) 首烏(三錢,蒸) 煎大半杯,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9:23 | 只看該作者
血脫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則脫亡而不守。

未脫之先,溫氣虛虧,凝瘀不流。

瘀少則結積而不下,瘀多則注泄而莫藏。

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塊,腐敗不鮮者,皆陽虛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蓋木性善達,水土寒濕,生氣不達,是以血瘀。

木鬱風動,疏泄不斂,是以血脫,而肺血之脫亡,較多於肝。

肝血下脫,則遺泄於便溺,肺血上流,則吐衄於口鼻。

以血在下焦則宜升,而既升於上,則又宜降。

降者,肺之所司,緣肺金主收,收氣盛則血降。

收氣不足,故血涌而上溢也。

而肺血之上溢,總由陽明之虛。

以血秉木氣,但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於上溢者,恃肺金之善斂。

肺金之收斂者,胃土之右轉也。

血盛於肝脾而虛於肺胃,其脫於便溺,則由肝脾之寒,其說於口鼻,或緣肺胃之熱。

而陽衰土濕,中氣頹敗,實為脫血之根。

若專用清涼滋潤,助陰伐陽,以敗中氣,人隨藥殞,百不一生。

此非血病之必死,皆粗工之罪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9:37 | 只看該作者
衄血


肺竅一鼻,肺氣降斂,則血不上溢。

肺氣逆行,收斂失政,是以為衄,其原因於胃土之不降。

《靈樞?百病始生》: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

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衄血者,陽絡之傷,則營血逆流,而衛氣不能斂也。

肺主衛氣,其性收斂,血升而不溢者,賴衛氣斂之。

而衛氣之斂,由於肺降,降則收令行也。

而肺氣之降,機在胃土,胃土上壅,肺無降路,收令失政,君相升泄,肺金被刑,營血不斂,故病鼻衄。

而火炎金傷,不皆實熱,多有中下濕寒,胃逆而火瀉者。

至於並無上熱,而鼻衄時作,則全因土敗而胃逆,未可清金而瀉火也。

外感傷寒之衄,亦非關火盛。

緣寒傷營血,營鬱而衛閉,衛氣壅遏,蓄而莫容,逆循鼻竅,以瀉積郁。

衛氣升發,故沖營血,而為衄證。

衄則衛郁瀉而表病解,原非火旺金刑之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39:56 | 只看該作者
仙露湯


麥冬(三錢) 五味(一錢) 貝母(二錢) 半夏(三錢) 柏葉(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杏仁(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衄血之證,火泄金刑,氣傷血沸,宜清金斂肺,以回逆流。

而必並降胃氣,降胃必用半夏。

近世誤以血證為陰虛,半夏性燥,不宜血家,非通人之論也。

若上熱非盛,而衄證時作,則全因中下濕寒,當加乾薑、茯苓溫燥之藥。

若大衄之後,氣泄陽亡,厥逆寒冷,宜加參、 、薑、附,以續微陽,清潤之藥,切不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40:12 | 只看該作者
吐血


血斂於肺而降於胃,肺氣能收,則鼻不衄,胃氣善降,則口不吐。

肺氣莫收,經絡之血,乃從鼻衄,胃氣莫降,臟腑之血,因自口吐。

而肺氣之斂,亦因胃氣之降,吐衄之證,總以降胃為主。

胃氣不降,原於土濕,土濕之由,原於寒水之旺。

水寒土濕,中氣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

蓄積莫容,勢必外脫。

土鬱而無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

凡嘔吐瘀血,紫黑成塊,皆土敗陽虛,中下濕寒之證。

瘀血去後,寒濕愈增,往往食減而不消,飲少而不化。

一旦土崩而陽絕,則性命傾殞,故大吐瘀血之家,多至於死。

其血色紅鮮者,則緣肺熱。

然始因上熱而究變中寒。

以血藏於肝而肝木生火,心火之熱,即血中之溫氣所化。

血去而血中之溫氣亡泄,是以大失血後,寒栗而戰搖也。

而其上熱之時,推其中下,亦是濕寒。

蓋君相之火,隨戊土下降,而歸坎水,則上清而下暖。

胃土不降,則君相升泄。

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

非己土之濕,而胃何以逆!

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濕!

胃逆火泄,升炎於上,而坎陽絕根,其腎水必寒。

寒水泛濫,其脾土必濕,理自然也。

若夫零星咯吐,見於痰唾之中者,其證稍緩。

以血去非多,則氣泄有限,雖亦中下寒濕,而一時不至困敗。

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潤,敗其中氣,則亦歸死亡耳。

血證是虛勞大病,半死半生,十僅救五。

而唐後醫書,皆滋陰瀉火,今古雷同,百不救一,實可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40:24 | 只看該作者
靈雨湯


甘草(二錢) 人參(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乾薑(三錢) 柏葉(三錢) 丹皮(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40:40 | 只看該作者
治大吐瘀血者


吐血之證,中下濕寒,凝瘀上涌,用人參、甘草,補中培土,茯苓、乾薑,去濕溫寒,柏葉清金斂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尤當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血本下行,肺胃既逆,血無下行之路,陳菀腐敗,勢必上涌。

舊血既去,新血又瘀,逆行上竅,遂成熟路。

再投清潤之藥,助其寒濕,中氣敗亡,速之死矣。

若溫中燥土,令其陽回濕去,復以半夏降逆,使胃氣下行,瘀血既吐,鮮血自不再來。

若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當大用。

其零星咯吐,紅鮮不凝,雖有上熱,亦非實火,稍加麥冬、貝母,略清肺熱。

總以瀉濕培土為主,不可過用苦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40:54 | 只看該作者
白茅湯


人參(二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麥冬(三錢,去心) 茅根(三錢) 芍藥(三錢) 五味子(一錢) 煎大半杯,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3 16:41:14 | 只看該作者
治零星吐鮮血者


血之零吐紅鮮者,雖緣土濕胃逆,而肺家不無上熱,瀉濕降逆之中,自宜加清肺之藥。

若相火極旺,則加黃芩而倍芍藥。

仲景三黃瀉心湯,是治相火之極旺者,但此等頗少,未易輕用。

若上熱不敵下寒之劇,當大溫水土,清潤諸法,切不可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