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98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0:5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例:楊某,34歲,初診1990年7月6日。


結婚三年未孕,腹腔鏡檢查:雙側輸卵管通而不暢。


測基礎體溫有雙相,但呈爬行上升。


自感神疲嗜臥,腰脊酸軟,性欲淡漠,大便時溏。


舌淡紅、苔薄白、邊有瘀斑,脈細軟。


證屬脾腎不足,氣血兩虛,予健脾益腎、補氣養血之法,藥用參耆四物湯加川斷、桑枝、桑寄生、狗脊、菟絲子、覆盆子、懷山藥等,排卵期酌加石楠葉、仙靈脾、巴戟;


便溏加焦白朮、芡實、補骨脂等。


調治半年,精力充,大便實。


1991年2月1日複診,經水過期10日未轉,尿HCG陽性,繼以健脾益腎,養血安胎,當年得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經行乳脹非獨肝鬱足厥陰肝經上膈,布胸脅,繞乳頭而行;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從缺盆部直行之脈經乳中直至足背上,故古人有「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之說。


肝之性最急,宜順而不宜逆,順則氣安,逆則氣動。


恚怒憂思抑鬱則傷肝,疏泄失常,乳絡阻滯不暢。


經前陰血聚於下,衝脈氣盛,循經上逆,發為經前乳脹,日久成結成核,故世人慣以疏肝解鬱法統之。


朱氏認為女子以血為用,經孕產乳、數耗陰血,「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水者藏陰之根本也。


腎之經脈起於湧泉,「由內廉而上,在太陰經之後行入乳內,傍近膻中。


腎水虧乏,水不涵木,肝木失榮則成鬱或逆,發為經前乳脹,甚者接近排卵期已脹痛難忍。


遇此若一味疏肝,則陰血更虛,乳脹愈甚,非滋腎平肝不能治。


朱氏常用生熟地、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玄參、沙參等滋養腎陰;


淡芩、青蒿、鉤藤、夏枯草、川楝子等清解肝熱,少佐代代花、綠梅花、柴胡等疏肝鬱,路路通、王不留行通絡止痛,更年期經前乳脹者喜加紫草、生牡蠣、白花蛇舌草,效果尤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1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例:張某,45歲,1991年4月22日初診。


近一年經間乳房脹痛,經前尤甚,不敢觸衣,經行自緩,經期延長,經量偏多,煩熱口燥,神疲膝軟。


末次月經4月2日,9天方淨,時值經間,諸症蜂起,觸之乳房脹硬。


舌暗紅、苔薄膩少津,脈細滑帶數。


證屬時屆更年,腎虛肝旺,衝任氣滯,乳絡失和。


治擬滋腎平肝,疏衝和絡。


予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生地、玄參、青蒿、夏枯草、紫草、生牡蠣、白花蛇舌草、川楝子等,服藥10餘劑,5月19日經汛延期而至,乳脹大減,煩熱悉消,經量適中,6天淨。


再繼以滋腎平肝調治2個月,經前乳脹未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止血四法通澀清養血乃身之本,循行脈中,周流不息,調和五臟、灑陳六腑,滋養神氣,濡潤筋骨。


女子經孕產乳皆以血為用,雖有經期、產後之出血(經血、惡露),但有正常的期、量,反之為病態。


出血乃婦科一大症,如崩漏、月經過多、經行吐衄、經間期出血、胎漏以及惡露不絕等,其中以崩漏最為常見。


《醫部全錄》謂:「婦人崩漏,最為大病。


朱氏精於辨證,用藥簡捷,止血頗具章法。


歸納為通、澀、清、養四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3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通———祛瘀止血,引血歸經通者,通因通用也。


因瘀血阻絡,血不循經而致崩漏乃臨床所常見,其因不一:或肝氣鬱結,氣滯血瘀;


或鬱久化熱,血熱煎熬成瘀;


或經期感寒飲冷,寒凝血滯;


或產後殘瘀未盡,新血不得歸經;


或氣虛運血無力,留滯成瘀;


也有因血室未閉,誤犯房事,熱瘀交結。


由瘀致崩漏,必先祛瘀,瘀散脈通,出血自止。


朱氏常用祛瘀止血藥蒲黃炭、熟軍炭、山楂炭、花蕊石、牛角腮、茜草、三七末,以及仙鶴草合益母草,中成藥震靈丹。


朱氏謂血瘀有氣滯、氣虛、陽虛血寒、外傷脈絡以及與寒、熱、濕、痰等邪氣夾雜之別,故運用祛瘀止血藥需酌情與理氣、清熱、溫經散寒、益氣養血、滋補肝腎等法相結合。


妊娠胎漏下血,前人忌用活血化瘀之品,朱氏認為血貴濡潤宣通,安胎之方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可以促進血供,達到養血活血安胎之效,孕前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經常腹痛者尤宜。


有些久漏病人常伴全身乏力,懶言少氣,腰膝酸軟,乍見一派虛象,萬不可見虛誤補,須注意有虛中夾瘀之證,所謂「久漏必有瘀」,往往瘀血排除,流血即止,所伴症狀亦隨之減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4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澀———止血塞流,勿忘澄源澀者,收斂固澀,止血塞流。


前人止崩有「塞流、澄源、復舊」三法。


朱氏主張三法需密切配合。


出血是一症狀表現,其因有寒熱虛實之別,故止澀塞流應與澄源並舉。


若不審病源盲目止澀,往往塞而不止,即使暫時止住,也易復發。


如傅山謂:「世人一見血崩,往往用止澀之品,雖亦能取效於一時,但不用補陰之藥,則虛火易於衝擊,恐隨止隨發,以致終年累月不能痊癒者有之。


臨床選擇具有雙相調節或雙重作用的止血藥組方,如活血止血藥,已見前;


涼血止血藥:生地炭、旱蓮草、鹿銜草、藕節;


益氣止血藥:焦潞党、焦白朮、炒懷山藥、芡蓮須;


補血止血藥:地黃炭、蒲黃、阿膠;


固腎止血藥:炒杜仲、炒川斷、桑螵蛸、旱蓮草、麻根、覆盆子、山萸肉、五倍子;


溫經止血藥:炮薑、艾葉、赤石脂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1:5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清———清熱涼血,血靜則甯婦女「崩症熱多寒少」,熱有實熱、虛熱之分。


其因有過食辛辣;


有風熱外襲、熱入血室;


有鬱怒傷肝,肝火內熾、熱迫血行;


有非時行房,熱瘀交阻;


也有時屆更年,陰血虛損,肝旺腎虛。


血「靜則歸經,熱則妄作」,欲使血止,務使熱清,熱清血自寧。


血熱出血,勢急色紅,煩熱口渴不欲飲、舌深紅,苔薄少津,脈弦數;


而陰虛出血,多見舌暗紅,脈細弦數。


實熱出血,朱氏常用生地、大小薊、地榆、側柏葉、椿根皮、炒丹皮、白頭翁、玉米須、貫眾炭等;


若經行吐衄,多選用白茅根、藕節、炒山梔;


盆腔炎之熱瘀交結經淋腹痛者,需加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藥,如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紅藤、柴胡、玄胡、川楝子、熟軍炭之類。


陰虛出血,常用二至丸、麻根、桑螵蛸、龜銜膠、鹿銜草、生地炭等,注重在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桑椹子、山萸肉、枸杞子、麥冬均可選用,俾肝腎陰血充足,血無熱迫,則寧靜如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四)養———扶正固本,復舊善後養者,一為扶正補虛而止血,一為復舊善後防復發。


宋?陳自明《新編婦人良方補遺大全》曰:「婦人崩中者,由臟腑傷損,衝脈任脈血氣俱虛故也。


五臟之中,「脾健則統血,肝平則納血,腎足則固血。


衝為血海,任主胞宮,若衝任受損,則經血失約。


肝腎乃衝任之本,肝主疏泄而司血海,腎主胞宮而藏精氣,精血同源,肝腎一體,故前人謂「補肝腎即補衝任」。


臟腑經脈虛損多由稟賦不充,後天失養,勞傷過度,將息失宜;


或由鬱怒驚恐,損及臟腑而致衝任不固,崩漏不止。


脾虛失統,治以健脾攝血;


腎陽虛衰,精血不固,治以溫腎固衝;


腎陰不足,肝火偏亢,治以滋腎平肝、固攝衝任。


心主血,「心和則血生」,崩漏出血病人情緒極易緊張,心神不安,血海難寧。


《醫部全錄》曰崩漏「治當大補氣血之藥,奉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止。


朱氏遇此多選用遠志、朱茯苓、酸棗仁、淮小麥、合歡皮、首烏藤之類養心疏肝安神,療效頗顯。


崩漏日久,氣血耗傷,臟腑虛損,故需復舊善後,既恢復臟腑氣血功能,又防止復發。


如《葉氏竹林女科》所說:「如不端本,則散失之陽,無以自持。


《丹溪心法附余》也謂:「若只澄其源而不復其舊,則孤子之陽無以立。


朱氏認為復舊善後需注意幾點:①純虛無邪則補益兼以固澀之品,治以脾腎,可用八珍湯、歸脾湯、左歸丸、右歸丸等方;


②本虛兼有宿疾,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治宜補虛兼以祛瘀、清熱、軟堅消瘤;


③青春期、生育期婦女崩漏之復舊,要促排卵,調週期,而更年期婦女則需促其絕經;


④慎房事、勿勞作、怡情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五)四法兼備,知常達變通、澀、清、養是朱氏常用的止血四法,由於崩漏出血病入症情復雜,臨證實踐中四法多兼而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2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通澀兼施(祛瘀止血法):單通恐經行量多或傷及腎氣,單澀(止)懼留瘀之弊,故寓通於澀。


朱氏常取藥如仙鶴草配益母草、熟軍炭合炮薑炭、川牛膝伍川斷,以及具有通澀雙相作用的藥物如楂炭、茜草、花蕊石、海螵蛸、三七末等組方。


通澀比例視情而定,或以通為主,輔以止澀;


或以澀為主,佐以活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3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清通兼顧(清熱化瘀法):宜於熱瘀交結之經淋崩中伴腹痛,常見於經期或產後誤犯房事、人流或放環後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盆腔炎等症。


朱氏多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敗醬草、紅藤、蒲黃、赤芍、柴胡、玄胡、川楝子、茜草、楂炭、劉寄奴等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41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3清養並舉(清肝益腎法):宜於素體陰虛內熱或出血日久,陰血耗傷,虛熱內生,迫血妄行者,滋水涵木,相輔相成。


朱氏常用生地、白芍、淡芩或青蒿、地榆、側柏葉、椿根皮、女貞子、桑椹子、枸杞子、旱蓮草;


心火盛加川連、蓮芯、炒山梔、朱燈芯、遠志等;


更年期加紫草、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牡蠣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5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4澀養並重(益氣止血、益腎固衝法):張從正曰:「邪未去而不言補,補之則適足資寇。


澀養之法宜於瘀血已淨,脾腎氣虛,衝任固攝乏力者。


取補養和固澀止血藥同用,也可選澀養兼備之藥。


朱氏善用芡實、蓮須、桑螵蛸、海螵蛸、仙鶴草、仙桃草、山萸肉、覆盆子、五倍子、金櫻子、焦潞党、焦白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2:5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5通澀清養四法並舉(清熱養陰、化瘀攝衝法):宜於陰虛內熱兼有瘀滯之崩漏出血,如更年期伴子宮肌瘤之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或盆腔炎病久陰血已耗,經行腹痛量多夾瘀之症。


朱氏亦提倡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如遇經漏、胎漏,用藥出血不止,須注意有無宮頸息肉;


對經淋不止,尤其是更年期、老年期經斷復來者,尤須排除子宮內膜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0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五、甯神定志顧護胎元歷代醫家對安胎之法各有所論,汪石山有養血健脾、清熱疏氣為主之說;


趙養葵提出了固腎安胎;


葉天士主涼血順氣安胎;


其中以朱丹溪「清熱養血安胎」對後世影響較大。


先賢所論安胎諸法,悉從其親身實踐總結而來,然如景岳所說:「胎氣不安,證本非一,治亦不同。


……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


同時又指出:「安胎之方不可執,當隨證、隨經,因其病而藥之,乃為至善。


朱氏臨證善於體察婦人之情及致病之由,對安胎之法,自有其獨到之見。


經長期臨床觀察,婦人受妊之後,常有「胎不安則寐亦不安」之情,提出安胎還須使妊婦神志安寧。


蓋女子以陰血為主,陰血易耗難成,受妊之後陰血聚下以蔭養胎元,陰血偏虛,肝木失於濡養,致虛火旺盛。


其次,婦人性善抑鬱,受孕之時,生理狀況發生突然變化,若精神一時未能適應,情緒常易緊張不安。


尤其前有墮胎史,或多年艱嗣,思子心切,一旦受孕而見有腰酸、見紅、小腹隱痛下墜等胎動不安諸症,或因妊娠惡阻嘔吐不食,難免憂心忡忡,以致寢食不安,心緒不寧。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悲哀憂思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七情所傷可致胎動不安甚至胎墜,古人對此早有訓誡。


胎兒在母腹之中,全賴母之真氣,情志失調,臟腑不安,氣血難以順和,胎必失所養。


《女科集略》云:「受妊之後,宜令鎮靜,則血氣安和。


《竹林寺女科秘要》又云:「胎氣宜清不宜熱,宜靜不宜動。


因此,安胎同時應使妊婦神志安寧,亦為安胎之要。


朱氏喜在安胎藥中加用鉤藤、首烏藤各15克,謂鉤藤能平肝清熱安胎,首烏藤則養血安神,二藥相伍,共奏清熱平肝,寧神定志以安胎元之功。


寐安神寧,肝得濡養,則氣血平調,胎亦有所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1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況西醫在治療胎漏、胎功不安或妊娠惡阻時亦常輔以鎮靜藥物如安定、利眠寧等。


中藥則除具有鎮靜寧神作用之外,尚有通過調整臟腑陰陽平衡,從而改善、緩解症狀,使神志清寧,情志安然,達到安胎的目的。


安胎的同時,注意妊婦精神情志的調治,是朱氏安胎法中的獨到之處。


如治陳某案,患者28歲婚後孕一次不慎致胎墜,此乃第二次受孕,刻下已二月有餘,尿妊娠試驗陽性。


覺神疲乏力,兩目乾澀,腰際酸楚,大便艱結。


因第一胎流產,恐再蹈覆轍,以致煩躁不安,夜寐不佳,白晝頭痛。


舌質紅、苔薄少津,脈細滑。


辨為陰血不足,虛火旺盛,肝氣上逆。


治擬清熱養陰,平肝甯神以安胎元。


藥用:生地12克、淡芩6克、白芍9克、鉤藤(後入)15克、首烏藤15克、合歡皮12克、女貞子12克、桑椹子12克、麻根12克、柏子仁12克、陳皮45克,藥後寐安神寧,肝熱得平,諸症亦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2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六、不孕症辨證論治女子結婚兩年以上,配偶健康,精液檢查正常而不受孕,或正產、流產後又有兩年不孕者,稱為不孕症。


前者為原發性不孕,後者為繼發性不孕。


有的屬於生理性的,也有屬於病理性的。


除了屬於病理變化引起的不孕症外,若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如無子宮、無卵巢、無子宮內膜,實質性的子宮和實質性輸卵管等等,則非藥物所能解決。


祖國醫學對不孕症的認識,在《濟陰綱目?求子篇》中說:「婦人之不孕……當求源而治之,至於大要則當審男女之尺脈。


又說:「有因邪傷衝任,宿疾淹留,傳遺臟腑,或子宮虛冷,或氣旺血衰,或血中有伏熱,又有脾胃虛損不能營養衝任。


這說明古人認為不孕症不能單獨責之女方,並須詳審不孕原因。


首先要審男女之尺脈,這是因為尺脈屬腎,腎藏精氣,主生長發育和生殖。


臟腑功能正常,氣血旺盛,陰陽平衡為受孕基本條件。


如稟賦不足或婚後縱欲則氣血虧欠,衝任虛損而致不孕。


其次,當審女方有無邪傷衝任,而致經帶為病,絡道受阻,胞寒胞熱,體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均能導致不孕。


同時須注意雙方情懷和諧,交之以時,否則亦為不孕原因之一。


不孕症在臨床上分虛實兩大證型。


虛證分脾腎陽虛和肝腎陰虛;


實證主要是衝任受損、絡道受阻;


也有虛實並見者。


治療應按審因論治,治病求本的原則,實則攻之,虛則補之。


如有經帶癥瘕等證,則當先治病調經,再論種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3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虛證1脾腎陽虛經期不准,量少、色淡或閉經,神疲納呆,畏寒,腰部酸楚有寒冷感。


性感淡漠,大便溏薄。


脈沉細遲,尺脈沉細軟,舌淡苔薄有齒印。


基礎體溫單相型或呈爬行上升,輸卵管造影顯示暢通。


治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健脾和胃,養血調經。


方藥: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陳皮6克、薑半夏6克、廣木香45克、砂仁3克(後下)、當歸9克、赤白芍(各)9克。


成藥: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丸、歸脾丸、附子理中丸等可酌情選用。


待脾胃調和,氣血充足,月經通調,然後轉入第二階段調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4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第二階段:溫養衝任,益髓填精(適用於排卵不理想者)。


方藥:黨參9克、黃耆9克、當歸12克、白芍9克、川芎45克、熟地12克、菟絲子12克、覆盆子12克、紫河車9克、鹿角片9克、巴戟天9克、甜蓯蓉12克。


上藥於經淨後起服約7~14劑,以冀基礎體溫出現典型雙相曲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8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6 14:33:5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第三階段:溫腎助孕。


方藥:黨參12克、黃耆12克、當歸12克、熟地12克、鹿角片9克、仙靈脾12克、仙茅12克、巴戟天9克、石楠葉9克、蛇床子9克、四製香附丸12克(包煎)。


上藥於月經週期的第十一天起服,用5~7劑。


2肝腎陰虛月經失調,量少、色紫或閉經。


頭暈失眠、心悸、咽喉乾痛、口苦口糜,便堅,面色萎黃或有色素沉著,腰痛肢軟。


脈弦細、尺弱,舌紅或暗紅、少苔或剝。


基礎體溫雙相或高溫雙相,輸卵管造影通暢。


治療分兩個階段進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2 06:09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