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8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9:3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診見:患兒體屬素體脾肺兩虛,面黃形瘦,發稀而黃,平時汗多,外感易受,今年7月住院診斷為肺炎伴膿瘍,住院近半年好轉。


日前又有新感,鼻塞流涕,痰鳴咳嗽不爽,伴有氣逆,間有嘔惡,胃納不思,大便成形,小便短數,舌苔黃膩,指紋淡紫。


診查:兩肺聽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仍聞濕羅音,胸片示:右下肺炎伴膿瘍。


治法:清宣豁痰運滯。


處方:蟬衣2克、制天蟲6克、杏仁6克、竹瀝半夏6克、浙貝6克、化橘紅5克、茯苓9克、炒蘇子4克、冬瓜子9克、炒竹茹6克、炒淡芩2克、地龍6克。


7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9:4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診(11月25日):因路途遠,上方又服7劑,14劑服後,患兒鼻塞流涕明顯好轉,痰鳴咳嗽轉松,清晨咳多伴嘔吐,胃納漸增,大便成形,日一次,小便色清,苔中白膩,指紋淡紫,證屬外感已除,痰濁未盡。


治擬清肅化痰運滯。


處方:清炙桑白皮5克、前胡5克、清炙白前6克、杏仁6克、竹瀝半夏6克、神麯6克、炒穀芽9克、浙貝6克、化橘紅5克、炒蘇子4克、炒淡芩2克、雞金6克。


14劑。


三診(12月9日):上方服後,咳嗽偶有,痰鳴已除,面色漸紅潤,胃納增加,苔薄膩,指紋淡紫。


診查:兩肺聽診呼吸音清晰、羅音消失。


胸片複查示:兩肺未見實質性病變,心膈正常。


與市一院胸片相比,右下肺炎伴膿瘍已吸收(浙江中醫學院門診部攝片)。


治擬益肺固表,健脾化痰。


處方:炒蘇子6克、杏仁6克、薑半夏6克、茯苓9克、炒白朮5克、陳皮5克、炒苡仁9克、焦曲9克、炒穀、麥芽(各)6克、防風3克、生黃耆6克、枳殼2克。


7劑。


患兒又經上方加減調理月餘,胃納正常,精神活潑,體重較服中藥前增加2千克。


雖偶有感冒,但不日即愈,很少咳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19: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93年5月17日又去杭州市第一醫院複查胸片示:兩肺正常,未見實質性病變。


與1992年9月7日胸片相比,右下肺炎伴膿瘍已吸收(胸片號:979782)。


[評析]患兒素體脾肺兩虛,外感易受,反復痰鳴咳嗽延已半年餘,住院四次,均屬肺氣虛,外感引發咳嗽併發肺炎,而致肺膿瘍。


證屬痰熱內蘊,故纏綿難愈。


詹氏認為患兒脾肺兩虛,肺虛無以抗邪,反復外感;


脾虛生化無權,體力日虛,生化不濟,形體日瘦。


故必須脾肺兩顧。


一方面以清泄痰勢治其標;


另一方面則須調理脾胃,扶正固其本,以達到增強體力而抗邪之目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0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重視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小兒從新生到成童,由於身體各方面尚未完善成熟,正處於不斷生長發育過程中,其形體功能都隨時起著變化,與成人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尤其在生理病理方面各具有特點,這些都對小兒的健康、保育和疾病的發生、變化、診斷、治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1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必須正確認識生理特點小兒生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臟腑幼嫩,形氣未充」。


這是泛指小兒階段形體、臟腑、氣血、功能等方面均未發育成熟而言。


具體來說,小兒形體柔嫩,氣血未充,經脈未盛,神氣怯弱,內藏精氣未足,衛外功能不固,基本可概括為「稚陽未充,稚陰未長」這一特點。


另一生理特點,「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這是泛指小兒在不斷哺育下,茁壯成長之中,有著向完善成熟方面發展的生長能力。


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能力越強,速度越快,如一周歲時,其身長是新生兒的15倍,而二周歲只有新生兒的17倍;


體重一周歲時是新生兒的三倍,而二周歲只有四倍不到。


就是翻身、坐、爬、站、開步走等功能活動,亦基本上在一周歲內成長起來的。


這充分說明其生長能力是十分旺盛的,故稱小兒「純陽」之體,首先在《顱囟經》中提到「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


但決不能理解為純陽無陰之意,我們綜觀小兒的生理特點,其基本情況是形體柔嫩、氣血未充、臟腑未堅,不僅陰氣未長,陽氣亦未充也。


故決不能以「盛陽」來理解,只能認為小兒是在稚陽未充盛,稚陰未成長的基礎上,其生長發育能力是旺盛的。


上述兩生理特點是在小兒機體記憶體在的內在矛盾,且在不斷生長發育。


例如:小兒機體在不斷地產生矛盾,解決矛盾中,從而促使機體的不斷發育,迫切需要水穀精微的補充,以適應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


然生化之源的脾胃功能薄弱,而相對的小兒水穀精微的需要量比較大,因為他們不僅需要每天生活所需要的量,而且還需要不斷成長發育的機體對水穀精微的補充,這樣就增加了脾胃運化輸布的負擔。


存在著的這一內在矛盾,若調護得當,可以化矛盾為動力,使機體不斷生長發育;


若調護不當,外因可以通過內因而致病,如能及時治療,尚可治癒恢復。


所以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這生理特點,正確對待和處理這內在矛盾,使機體生長發育,否則就容易致病。


總之,這兩者在小兒機體內是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它可引起小兒機體不斷運動和發展,在運動和發展中成長發育起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24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應該認真對待病理特點小兒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比較薄弱,容易罹病,年齡越小,變化越快。


正如《景岳全書》中講:「小兒以柔嫩之體,氣血未堅,臟腑甚脆,略受傷殘,萎謝極易。


又如《溫病條辨?解兒難》亦說:「臟腑薄,藩籬疏,易於傳變;


肌膚嫩,神氣怯,易於感觸。


這些記載,都是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總結。


現在可從兩個方面來敍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33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1發病容易小兒由於形體柔嫩,抗病能力弱,容易發病,尤其脾肺兩方面更為多見。


萬密齋在《片玉心書》中說:「腸胃脆薄兮,飲食易傷;


筋骨柔弱兮,風寒易襲。


說得非常具體實際。


詹氏有「肺氣虛,藩籬疏,衛外功能不固」之說,認為肺為嬌嫩的藏器,它主氣而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兒出生後,由於周圍環境起了很大的變化,更加以小兒肺氣虛,衛外不固,亦即藩籬不緻密,易受外來邪氣的侵襲,不論從皮毛而入,或從口鼻而入,都首先犯肺。


再加上小兒對寒溫不能自調,故小兒在肺係方面的發病率比較高,如傷風、感冒、咳嗽、哮喘等證為多見。


同時又說:「臟腑薄,脾胃弱,運化輸布失司。


認為脾胃者,乃倉稟之官,主腐熟、運化、輸布,小兒由於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所需水穀精微的供養,相對的要多和迫切。


而小兒脾胃功能薄弱,古人常稱小兒「脾常不足」,容易出現運化輸布失司的現象,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節,故小兒脾胃方面的疾病較多,如嘔吐、腹瀉、積滯、疳證等多為常見。


詹氏強調,由於小兒生理特點,臟腑細嫩,功能未健,因而抗病能力薄弱,而發病容易,尤其是脾肺方面的病更多。


故《景岳全書?小兒則總論》中說:「小兒之病,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以至驚風、吐瀉及寒熱疳癇之類。


所以對臨床上這些常見病,必須從生理病理特點上來加以分析認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4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2病變迅速小兒在病理上不僅發病容易,而且發病後,病變也快。


正如《溫病條辨?解兒難》所說:「蓋小兒膚薄神怯,經絡臟腑嫩小,不奈三氣發洩,邪之來也,勢如奔馬;


其傳變也,急如掣電。


說明小兒臟腑、經絡、神氣、肌膚多方面均較怯弱,不僅易發病,而且傳變,有如電波變動之快。


例如受邪之後,邪勢鴟張,易從陽化熱,引發高熱、抽搐,甚則昏迷。


詹氏認為,由於小兒臟腑薄,肌膚嫩,神氣怯弱,在受邪後,邪正交爭過程中,邪氣易於鴟張,從陽化熱,出現高熱;


熱甚風動,風火相煽,肝風內動,而致驚悸、抽搐;


甚則邪氣深入,內隱心包,致神志昏迷。


亦可由於熱熾陰虧,柔不濟剛,筋脈失養,而致抽搐。


但也有身熱不甚高,而痰隨熱升,痰熱壅阻氣道,而致厥閉抽搐者。


古人稱小兒為「肝常有餘」。


《育嬰家秘》中說:「五臟之中肝有餘,有餘者,乃陽自然有餘也。


當然謂肝常有餘,主要指肝屬木,旺於春,說明小兒生長發育旺盛之意。


但從病理上理解為,肝陽有餘,則肝風易動,容易因熱而引動肝風抽搐。


而且,小兒在發病過程中,寒熱虛實易變,即易寒、易熱、易虛、易實。


詹氏指出,由於小兒臟腑幼嫩,氣血未充,稚陰未長,稚陽未充,故一旦患病,邪氣易張,正氣易虛,且容易熱化、寒化。


往往可以出現由輕變重,或寒熱虛實互變的情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0:5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例如,飲食失節,而致積滯壅阻,在初起時,可出現脘腹飽滿,嘔吐酸腐,泄下臭穢,舌苔厚膩,脈滑實有力之證。


此乃有形之積壅阻中焦之實證。


若不及時治療,吐瀉不止;


或攻太過,積滯雖去,兩者均可致脾胃損傷,既傷及脾胃之陽氣,又耗其津液,致氣陰兩耗,而轉為虛證。


又如,外感時邪,邪勢易張,從陽化熱,而致邪熱熾盛,心火肝風交相煽動,出現高熱抽搐,甚則昏迷,則為熱證。


在治療時,若過用寒涼,苦寒攻伐,伐其生生之氣,或正不勝邪,正氣內潰,心陽不振,正虛陽衰。


而致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細微無力欲絕之象,則轉為寒證。


實與虛,寒與熱,是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著相反的方面轉化,實證可轉為虛證,熱證可轉為寒證。


臨床上寒熱虛實變化較多,亦可見到寒熱交雜,虛實互見者,這些變化在臨床是較多見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另一方面。


小兒藏氣清靈,易趨康復。


詹氏說,由於小兒具有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故小兒階段,活力充沛,反應敏銳,在患病中,能給予及時治療和護理,疾病的治癒和恢復是比較快的。


除這些特點外,小兒發病原因比較單純,大多數為外感六淫之邪,以及飲食所傷之病,情志等精神因素所影響的病少,一般多屬天真活潑,精神安寧,故輕病常可勿藥而愈;


即屬重證,若能治療及時,用藥恰當,護理適宜,掌握有利時機,亦易轉危為安,趨於康復。


《景岳全書?小兒則》中提到:「其藏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保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


這些都較清楚地論述了小兒這一特點。


因此,詹氏提出在臨床診治時,情況是復雜而千變萬化的,必須因人因病加以辨證地全面地分析,即既要看到臟腑細嫩,形氣未充,發病容易,病變迅速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藏氣清靈,易趨康復有利的另一面,而及時掌握有利時機,採取有效措施,儘量使病變從好的有利的方面轉化,使疾病早日康復。


當然更重要的,是積極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0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論小兒肺係疾病的診治小兒肌膚薄,腠理疏,衛外機能不固,肺氣虛,最易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無論從口鼻或皮毛而入均足以影響肺的升降失司而出現一系列肺係症狀。


詹氏診治小兒肺係疾病學術思想獨到,診治經驗豐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1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祛邪務盡肺係疾病均以外邪侵入而致,由於小兒形氣未充,肌膚柔弱,衛外功能較差,不能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加之寒暖不能自調,故風、寒、熱等外邪均易從表而入,內犯於肺,使肺宣發衛氣和津液、通調水道的功能失常,致使肺氣壅遏不宣。


以咳嗽為例,咳嗽雖是小恙,但小兒肺臟嬌嫩,失治誤治,導致肺氣虛弱,易反復感邪不愈。


因此,詹氏認為,對於肺係咳嗽決不可輕視,拖延,必須採取及時有效的方藥,從速祛邪,慎防他變。


以臨床所見,許多外感咳嗽遷延不愈,多是治療不當,止咳藥用之過早過多之故。


所以詹氏十分強調「祛邪務盡」。


因為病邪是生理機體不應有的致病物質,居於肺道使肺氣宣降失司,所以只有逐邪外出,才能有效地恢復肺的正常功能。


詹氏常用的疏風散寒、疏風清熱、宣肺豁痰、清肺豁痰諸法,都是祛邪的基本手段,而其目的是為了使肺氣宣降功能得以正常,則病邪無停留之處,自能排出體外,邪祛則咳止。


因而詹氏說:「祛得一分邪,便止得一分咳。


若是見咳止咳,邪留不祛,必是越止越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26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二)方藥輕靈輕靈之法,既與「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說相呼應,更與小兒的體質特點相吻合。


肺為嬌臟,位居上焦,惡寒復惡熱,故治肺宜於輕浮,誠如葉天士所說:「上焦藥氣味宜以輕。


這於小兒尤然。


因小兒「肺常不足」,感邪最多,柔嫩之臟,不任溫燥,亦不勝寒澀;


且「臟氣清靈,隨撥隨應」,故而詹氏治肺,多主輕靈平淡之品,從不用過辛、過溫、過苦、過寒之品,並以「微辛散之」、「微苦降之」、「微甘調之」為原則,在具體選方遣藥中,詹氏常投桑葉、蟬衣、前胡、浙貝、化橘紅、杏仁之輩,純屬清肅上焦之屬,均無傷肺伐正之弊,則有輕可去實之能。


這確為詹氏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治肺係疾病精華之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35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治肺理脾肺主氣,脾主運化,「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因此,肺氣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脾運化功能的強弱,故有「脾為生氣之源,肺達五氣之樞」之說,可見二者生理關係十分密切,病理情況下相互影響也非常明顯,這在小兒尤為突出。


由於小兒脾胃薄弱,外感之邪侵襲肺衛,每可直接影響於脾胃,使脾胃運化失常,水穀不能化為精微,反而釀成痰濁,上貯於肺,壅阻氣道,從而引起肺係咳嗽諸症。


所以又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謂,因此,詹氏治肺,非常重視顧護脾胃,每於方中加用焦曲、穀芽、麥芽、朴花、陳皮、白朮等,扶脾助運之品,使脾得以健運,水濕無以停聚,痰濁亦相應地可以減少,特別對稟賦脾胃薄弱而又感受外邪的患兒,理脾藥就更不可缺,因其有協助宣肺藥透達表邪的作用。


實踐證明,詹氏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幫助調整肺氣之論說,是行之有效的,往往在臨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4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三、論小兒脾胃病的診治詹氏在診治小兒脾胃病中,諄諄告誡我們,必先察脾胃之厚薄,處方遣藥則尤顧養胃存津。


又言:「治病首辨虛實,又重在診視脾胃狀態,一見不足,必須及時扶助脾胃氣陰,即是補益元氣、正氣。


還強調「百病以胃氣為本」,指出在任何情況下,不能不考慮胃氣。


對仲師、錢乙之方,尤為推崇。


認為如小柴胡配薑棗、補肺散伍糯米、瀉白散合粳米,內中即是含有「護胃和中」之意。


在脾胃具體調理中,又提出以掌握好通補、潤燥之間的配合為要務。


詹氏說,因脾胃之性,一方面生氣血而藏營陰,另一方面又健運不息而輸布精微。


同時還認為調補脾胃不能呆補、蠻補,而應在益氣滋營的前提下,與疏理助運之品相伍。


故在調補脾胃諸方中,參苓白朮散是詹氏臨床常用之劑。


而對補養脾陰的山藥、扁豆、苡仁等,因其屬穀物,氣味甘淡,又符合脾胃的本性,頗為重視;


在調養胃法之中,又把陳皮、枳殼的潤燥與扁豆、穀芽相伍,實為獨具心得。


小兒腹瀉是詹氏擅長治療的兒科疾病之一,他不僅能汲取歷代醫家之長,而且又不拘於古人之見,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對小兒腹瀉的辨證論治作了系統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見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1:5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詹氏認為對小兒腹瀉的辨證,雖其病因是多方面的,比較復雜的,但必須從小兒生理病理的整體觀念出發,掌握好脾胃這一中心環節,以及寒、熱、虛、實四個基本類型,從正邪相爭,陰陽失調,升降失司等病理變化中去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方能執簡馭繁,知常達變,應用自如。


此外,詹氏明確提出,脾胃不僅在腹瀉的發病過程中居主要地位,而且在腹瀉的病情轉歸上也取決於脾胃。


因此,在腹瀉的整個病程中,應該自始至終保護好小兒脾胃之氣。


詹氏認為「小兒腹瀉」之本在脾,所以治瀉應重在健脾,而健脾不在「補」應在「運」,所謂「運」也就是指「調暢氣機」。


因脾胃為機體升降出入之樞紐,故在臨床治療中當首先重視調理脾胃升降之機,這就是「運脾」。


同時,在辨證治療時還必須看到發病過程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也不能忽視疏理肝氣和宣暢肺氣。


因肝主疏泄,喜條達,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既可調暢氣機,又能協調脾胃之氣的升降;


而肺主一身之氣,肺之治節不行則一身之氣皆滯,故宣暢肺氣,伸其治節,亦是調升降運樞機的重要方面。


加之,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宣暢,腸間無上焦之邪濁下迫,致使升降如常,故腹瀉亦愈。


他說,腹瀉症狀主要表現在大便的變化,故在發病過程中,大便的性狀、色澤、氣味等方面的變化是比較多的,這是提供臨床辨證的依據之一,但必須同時辨析其全身的症狀,抓住疾病的根本全面地剖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2:08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詹氏指出,泄瀉的臨床症狀表現,輕重懸殊。


輕證者泄瀉次數不很多,便溏薄有如糊狀,或如蛋花湯樣。


身熱不甚高或不發熱,一般不伴嘔吐,能如常飲食,精神尚可。


重證者泄瀉嚴重,次數頻繁,每日達十餘次以上,且大便量亦較多。


常伴有身熱,且出現頻頻嘔吐,精神萎靡不振或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唇色紅,呼吸加深加快;


甚則可見目眶凹陷,尿量明顯減少,苔少舌乾而且色澤淡,對出現不能進食者,則更應引起重視,以防病情驟變。


詹氏又指出,泄瀉不僅由於脾胃脆弱所引起,而且可以導致脾胃虛弱,且易致脾氣下陷,陰陽兩竭,氣液兩傷。


如治不及時,急則可造成脾腎兩衰,發展成「慢驚」,甚至死亡,緩則釀成「疳」疾等纏綿難愈的病證。


此外,詹氏又根據臨床上患兒糞便的性狀與臨床症狀表現,來分辨寒與熱,審察虛與實,此在辨證與治療中非常重要且很實用。


就病理而言,凡發病急,病程短暫,暴瀉者,多屬實證;


病程遷延,反復不愈,久瀉者,大多為虛證或虛中夾實。


就腹部症狀而言,泄瀉伴有腹脹疼痛者以實證多見;


腹部膨隆如鼓中空或凹陷為舟狀者,則多屬虛證。


就糞質而言,糞便清稀如水,氣味不顯而色淡黃者屬寒證;


糞便色黃褐並伴有奇臭者屬熱證。


就舌苔而言,偏濕者以白膩苔占多數;


偏熱者則多見黃苔;


陽虛者舌質多見色淡而胖,且舌邊有齒印;


陰傷者以舌質紅絳而乾且多刺者常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2:19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詹氏在小兒腹瀉的臨床治療中,雖有分利、清熱、化濕、消導、健脾和中、溫補脾腎、升陽固澀、調理肝脾等法,但始終注意到,既避免壅滯之弊,又能使補而不滯,做到吸中有通,從而達到氣機調暢,致使蘊滯之濕,伏遏之熱,膠固之痰,停積之食得以推動蕩滌之目的。


只有這樣才能使脾胃功能迅速恢復趨於正常,達到不治瀉而瀉自止的效果。


此外,詹氏認為泄瀉兼有表證的小兒在臨床上比較多見,應該辨清。


首先必須辨析兩者發病的先後次序及兩者的虛實之別,然後確定我們的治則到底應該選用「疏表清裏」為妥,還是採取「健脾扶運佐以清宣」為宜。


同時,為適應小兒生理病理的特點,詹氏提出臨床以活潑之處方來適應於小兒「生機蓬勃」、「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之特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2:30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他認為具體可表現以下幾個方面:(1)用藥選擇以質輕味薄之品。


因輕靈之品既可鼓舞脾胃之氣,使脾胃得健,以資助氣血生化之源;


又可調整脾胃功能,促進脾胃對藥物及營養物質吸收,達到增強小兒機體的抗邪能力。


此外,質輕味薄之品煎成湯劑後,藥汁清淡,味不甚苦,易於入口,便於小兒服用。


(2)用藥量輕。


詹氏認為小兒服藥應以少量頻頻服用為宜。


因腹瀉患兒脾胃之氣既傷,中州已不任重負,故藥多量重不僅無益,反而愈伐其胃氣。


同時,少量頻服,既能緩緩振奮中土,又能促進藥汁之吸收,從而達到加速腹瀉痊癒的目的。


(3)健脾利濕宜佐芳香氣分之味。


健脾利濕乃治泄瀉的常用方法,能起到健脾化濕,通利水道的作用,使濕有出路,中運得復,泄瀉漸止。


但往往由於飲食失調,濕濁中阻,脾失升降之權,健運亦難恢復。


所以,詹氏提出應佐以芳香氣分之品,醒胃氣、利氣機、化濕濁,使脾胃之氣易於恢復。


(4)關於固澀劑的應用問題。


固澀之劑臨床上多用於久瀉患兒,當邪去正虛,收攝無權時用之為當。


因此,詹氏提出了在小兒泄瀉治療中,不宜早用,以防留邪使疾病纏綿難愈。


具體臨床運用中,則不僅僅局限於泄瀉時日之久暫,主要應從具體症狀來分析。


詹氏認為,若大便溏泄無重垂感,氣味不重,腹軟不艱,苔薄白者,就可以考慮用之。


詹氏說,只有辨析確切,配伍得當,用之才能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2:4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一、定癇豁痰湯組成:明天麻6克、鉤藤9克、辰茯苓9克、制天蟲6克、地龍6克、陳膽星6克、炒白芍5克、炒當歸5克、鬱金5克。


功能:熄風定癇,豁痰通竅活血。


用法:用涼水浸泡半小時後煎服。


每日1劑,水煎兩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適應證:小兒癲癇。


症見發作之前較大兒童常有頭昏、胸悶、心悸、肢麻之先兆;


發作時則突然跌僕,兩目呆視,喉間痰鳴,昏不知事,四肢抽搐,片刻即醒,發後如同正常人。


每次發作的時間長短不一,發作間隙期久暫不同,發作程度輕重有別。


方解:定癇豁痰湯方中明天麻熄風定癇止痙;


鉤藤平肝熄風,鎮痙止搐;


制天蟲祛風化痰,定癇鎮痙;


地龍祛風定癇通絡;


陳膽星清痰熱止驚癇;


茯苓健脾化痰,拌以朱砂可寧心定癇;


當歸、白芍可和血活血;


鬱金清心解鬱,行氣破瘀;


陳皮理氣解鬱,寬中化痰。


諸藥配伍可達到熄風定癇,豁痰活血的功效。


臨床加減:若有風邪外襲,痰阻氣道者,可加浙貝、化橘紅豁痰理氣;


有乳食遇驚停積者,可加神麯、炒苡仁消積運滯;


血滯心竅者,可加丹參用以活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20:22:58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二、疏健分運湯組成:炒白朮5克、辰茯苓9克、陳皮5克、炒薺菜花5克、炒扁豆衣6克、炒扁豆花6克、焦曲6克、煨木香2克、朴花5克、玉蝴蝶2克。


功能:健脾扶運,柔肝鎮驚。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上、下午各服1次。


適應證:小兒驚瀉,症見大便泄下青稠不化有沫,水份較多,每日少則四、五次,多則十餘次,平時膽怯易驚,寢時多汗,容易罹患外感,多有濕疹病史,精神尚可,胃納欠佳,舌苔多薄白或薄膩,指紋淡紫,若不注意調治,往往纏綿難愈。


方解:鑒於「脾虛肝旺」為驚瀉的主要病機,故「健脾扶運,柔肝鎮驚」為本病的基本治則。


然驚瀉之脾虛既非脾氣衰弱,也非脾陽不足,而是脾失健運,故選用白朮、茯苓、陳皮以健運脾土為主藥。


其肝膽既非肝經實火,也非肝陽上亢,而是肝失疏泄,方中以玉蝴蝶、朴花之類疏肝行氣為輔。


再佐以扁豆衣、扁豆花宣化分運;


薺菜花、神麯以助脾運,使全方補而不滯,斂中有通,共奏健脾分運,疏肝行氣之效。


臨床加減:若見外感鼻塞不通兼夾者,可加金沸草(包)、蟬衣;


有痰滯咳嗽不夾者,則去陳皮,加竹瀝半夏、浙貝、化橘紅;


若大便氣穢者,可加炒穀芽、炒麥芽;


若泄瀉日久,面色萎黃兼有脾虛症狀者,可加炒黨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04:25 , Processed in 0.1240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