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7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6:02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病案舉例:李某某,男,36歲,被西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五年,經常反復感冒,咳嗽不止,少則二周,長則二月,秋冬季常咯血,服用止血藥物後可止血,近二周又因感冒,燥熱,乏力,咳嗽,咯痰,晨起痰多,色黃白帶血絲,咽乾癢,胸悶,大便稍乾,舌紅苔白膩,脈弦細。


根據「急則治其標」的治療原則,擬以清解宣肺之法,用炙麻黃3克、炙甘草10克、黃芩10克、杏仁10克、魚腥草15克、桔梗10克、厚朴10克、仙鶴草10克、三七末3克、蘇子葉各6克、海浮石15克,5劑後患者感症狀明顯好轉,咽乾、癢止,無血絲痰,精神好,胸暢,大便正常,仍感到乏力、輕咳、燥熱,舌紅苔白膩,前方去仙鶴草、三七末,加用橘紅、五味子再服5劑,症狀基本緩解,翟氏囑病人服用油浸白果3個月,3月中基本未再感冒,偶有不適服藥即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6:1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二、健脾和胃湯組成:吳萸3克、黃連10克、厚朴10克、枳殼10克、烏藥10克、官桂6克、良薑6克、荷葉10克、佛手12克、蘇藿梗各6克。


功用:溫中健脾,理氣和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胃堵、腹脹、打呃、兩肋下脹滿、隱痛、納差;


脾胃不和之乏力、納呆、嘈雜、便溏;


脾胃虛寒之胃脘疼痛、怕涼喜熱、善饑消瘦、大便不成形。


用法:以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6:1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方解:吳萸辛開苦降,性偏燥烈,既溫胃暖肝,又能開鬱結,降寒濁,翟氏善用與黃連相配伍,兩藥的配用源於「左金丸」,意在苦寒瀉熱,專治胃脘嘈雜證。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具有廣譜抗菌作用,翟氏常以1∶3比例配伍。


厚朴、枳殼性散主降,溫中下氣,化濕除滿,有良好的理氣通降作用。


烏藥、良薑、官桂,辛香性溫,具有溫胃散寒,止痛開通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烏藥酸有解除胃痙攣的作用。


荷葉、佛手,芳香化濁,和胃理氣,對胃滯之證療效特佳。


全方突出地體現了輕可去濕的臨床妙用。


加減運用:明確有幽門彎曲桿菌者加用炒白芍、廣木香,兩藥合用有行氣和血,緩急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


對胃腸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的鬆弛作用,並有抑制桿菌的作用;


反酸、嘔惡者加浙貝、煅瓦楞,兩藥具有「鹹走血而軟堅」,能制酸止痛,有與阿托品類似的作用;


口乾喜甜食,胃脘燒灼,納呆、舌紅少苔者加用木瓜、綠萼梅、山楂,此三藥酸溫,具有理脾和胃,行氣散積,開胃助消化的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7:2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病案舉例:王某某,女,36歲,因暴怒後嘔血約200毫升,西醫診為「胃黏膜出血」。


半年來,始終感到胃脘不適,嘈雜,隱痛,放射至兩肋下,胃堵,納差,打呃,矢氣少,偶有反酸,不喜甜食,大便乾稀不定,易急躁,腹脹不適,服用各種中西藥療效不顯著,故來我院門診。


翟氏根據病情抓住主要矛盾,擬溫中理氣之法。


處方:吳萸2克、黃連6克、厚朴10克、枳殼10克、烏藥10克、良薑6克、官桂6克、荷葉10克、佛手12克、玫瑰花6克、煅瓦楞10克,5劑藥後,症狀明顯好轉,大便有規律,飲食較前好轉,矢氣多,胃堵,腹脹減,仍感胃脘隱痛,嘈雜,再擬前法加用三棱10克、莪朮10克、沉香面3克,加強理氣活血作用。


7劑後,症狀基本緩解,飲食時好時差,大便時有不暢,繼用中成藥調解胃腸功能,用加味左金丸、香砂養胃丸吞服。


服藥一月後症狀基本穩定,無明顯不適而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7:2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三、甯心安神湯組成:生磁石15克、生石決明10克、葛根20克、丹參15克、雞血藤10克、鉤藤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野菊花10克、澤瀉10克、桑寄生20克。


功用:振心陽,活血脈,以利心寧;


健腦絡,安腦神,以通心腦。


主治:心陽不振所致心悸、胸悶、煩躁、肢涼,腦供血不足所致的頭暈、耳鳴、夜眠差、頭痛。


對西醫所稱之「高血壓」、「心律失常」、「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等有良效。


用法:將藥用涼水浸泡一小時,然後煎煮30分鐘,內服,早、晚空腹各一次。


藥溫30度為宜。


方解:生磁石味辛、鹹,性寒,歸肝腎經,為重鎮安神,補腎養肝之品。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它具有鎮靜和補血的作用。


生石決明味鹹,性微寒,偏在平肝,其質重墜而有一定的潛陽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7:39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醫學衷中參西錄》云:「石決明味微鹹,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


藥理研究表明,石決明具有利尿作用,可中和過量胃酸,能刺激細胞新陳代謝增速。


桑寄生味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它具有快速降壓的作用,降壓原理初步認為是中樞性的,另外還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上三藥合用,提高了臨床療效。


丹參是常用的治療心腦疾病中的活血化瘀藥物。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它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葛根味甘平,葛根素能使腦血流速度明顯增加,腦血管阻力降低,因此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雞血藤味苦、性溫,是常用補血、活血藥物。


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它具有抑制心臟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以上三藥臨床合用,從藥味上取之辛苦配對之意,既有辛的發表作用,又有苦的泄裏作用;


從藥性上講是寒溫並用,使藥性趨於平和。


鉤藤具有平肝清心,熄風止痙的作用,鉤藤中的鉤藤鹼能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周圍血管,而有降壓作用,能減慢心率,有明顯的鎮靜作用。


白蒺藜平肝疏氣,祛風明目。


有報導,本品動物試驗可降低血壓。


二藥合用,能加強降壓作用。


加減運用:半身不遂伴語謇,加用地龍、僵蠶、桂枝;


痰濕壅盛者,加天竺黃、鬱金、菖蒲;


血壓頑固不降加用瞿麥、蓄、雲苓皮;


心悸不能反側加珍珠母、生龍牡;


燥熱不寐加琥珀末、沉香面;


有出血傾向加三七末;


心動過速加苦參、仙鶴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7:50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病案舉例:何某某,女,50歲。


素有高血壓病史五、六年。


近一年來血壓不穩定,234~221/156~143kPa,時感頭暈,噁心耳鳴,心悸,煩躁,雙下肢腫脹,夜眠不實,納差,大便稍乾,三、四天一次,舌紫暗苔薄黃,脈弦。


翟氏分析,此患者年近50,氣血不調,氣虛血瘀,加之情緒不穩定,肝氣鬱結,氣血鬱滯而心血不足,心神不寧,當以安神寧心,調理氣血為主。


處方:葛根20克、丹參20克、雞血藤10克、生磁石15克、生石決明10克、白蒺藜10克、鉤藤10克、野菊花10克、瞿麥10克、蓄10克、黃柏10克、澤瀉20克。


服藥7劑後,患者感精神好轉,情緒穩定,全身輕鬆,雙下肢浮腫明顯消失,夜間睡眠踏實,大便正常。


仍感時有頭暈、耳鳴,前方減瞿麥、蓄,加用珍珠母、生龍牡,連服藥14劑後,自覺症狀好轉,血壓195/117kPa,飲食好,為鞏固和維持療效,改用成藥愈風寧心片、復方丹參片,連續服用一月,病情一直穩定,臨床治癒。


(吳元黔編) 擅長調治小兒脾肺的詹起蓀 詹乃俊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00 | 只看該作者

編者按


詹起蓀,浙江杭州人,出身於三世業醫之家,現任浙江中醫學院教授。


詹氏從事中醫兒科臨床工作已50餘年,曾先後擔任浙江中醫學院兒科教研室主任、教務處長、副院長。


詹氏在長期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勤勤懇懇,認真負責,成績卓著。


曾出版《中醫兒科臨床手冊》等醫學專著,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詹起蓀診治嬰幼兒腹瀉電腦系統」軟體獲浙江省科技成果獎。


本文主要介紹詹氏在學術上重視小兒體質特點,將其分為正常體質、肺氣素虛、素體脾虛、素體脾肺兩虛、素體脾虛肝旺等體質類型以利於臨床辨治小兒疾病,以及強調鼓舞、顧護脾胃之氣,用藥清靈純正,量輕味薄,慎用補劑的觀點。


臨證特色重點反映詹氏治療小兒外感咳嗽、小兒哮喘、小兒疳證、小兒驚瀉的經驗。


本文收錄的「定癇豁痰湯」是他在臨床實踐中自擬的,使小兒癲癇病的療效從「控制」進而治癒,治癒率達90%以上。


綜覽細讀全文,對全國著名中醫兒科學專家詹起蓀的學術經驗有較深的理解,亦定能從中受到很大啟迪。


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


雖曰病宜速效,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12 | 只看該作者

詹起蓀


男,浙江杭州市人。


1919年出身於幼科世家。


詹氏先人三世業醫,曾祖父詹志飛、祖父詹起翔都是自學成醫,以中醫兒科為專長,而名噪杭城。


父親詹子翔更以診疾甚謹、療效顯著而頗具聲譽,被稱為杭城「國醫」之一。


他自幼耳濡目染,矢志以仁術濟世。


中學畢業後,就讀於浙江省中醫專門學校。


在學期間,一面系統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及臨床各科;


一面隨父侍診抄方,接觸幼科臨床。


由於他的勤學苦讀及父親的言傳身教,使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系統的培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1940年獨立懸壺行醫,專擅兒科。


並以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深得病家信賴,醫名不脛而走。


解放後,曾工作於浙江中醫進修學校和浙江省中醫院。


繼又先後赴北京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學院全國教育研究班進一步深造,除中醫學以外,還學習了西醫及教育學方面的知識。


1959年進入浙江中醫學院工作。


並先後擔任學院教研室主任、教務處長、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兼中醫臨床學科組組長,以及全國中醫學會浙江分會常務理事、中醫兒科學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在50余載的中醫兒科臨床中,他不僅識病準確,而且在用藥上有其獨到之處。


他認為,應該研究經典,得其所長。


但更主要的是要古為今用。


例如對小兒「癲癇」的治療中,他在博采歷代各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臨診經驗經反復實踐後,自創「定癇豁痰湯」使小兒癲癇病的療效從「控制」進而「治癒」,治癒率達90%以上。


其他對新生兒黃疸、哮喘、小兒泄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疳證、厭食等疾病的治療中,也在古為今用的基礎上,獨創了自己的經驗方,均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病人遍及遼寧、陝西、湖南、河南、廣東、寧波、金華、麗水等地。


他還十分重視並認真地對待現代醫學的先進診療手段。


積極鼓勵自己的學生學習現代醫學知識,宣導採用科學方法研究中醫。


在臨床中,他也常把某些實驗室指標結合到中醫辨證中,並引用一些為現代藥理研究所證明的有特殊藥效的藥物。


他認為與現代醫學科學相結合,對許多疾病的明確診斷,制訂正確無誤的治療措施,從而提高臨床療效是非常必要的。


他對中醫教學與科研,同樣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自50年代來學院執教後,曾參加過多種教材的講授和編寫工作,先後講授過《中醫各家學說》、《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診斷學》、《中醫兒科學》等多門課程,還擔任歷屆本科生、研究生、主治醫師提高班、外國留學生等多層次的教學工作。


現雖年逾古稀,仍精力充沛,親臨教學第一線。


他講課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引經據典,背誦如流,作分析則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並聯繫臨床,傳授心得,令人嘆服,多次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


在問及教學上有何體會時,他談到:第一,為人師表,要嚴於律己,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堂課,不管是新課還是老課,提高班還是本科班,都要認真備課。


第二,自己要有深厚的理論與實踐的功底,對講課內容要反復鑽研,全面理解,記熟要點重點,才能融會貫通,變書本知識為自己的東西。


他還強調講課脫稿,不照本宣讀,以加強教學效果。


在培養中青年教師及指導研究生中,更是不辭辛勞,把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


在繁忙的教學、臨床工作中,他仍抽空著述,先後編著出版了《中醫兒科臨床手冊》,主編了學院自編教材《中醫兒科學》和《中醫兒科刊授教材》;


撰寫和發表了《嬰幼兒腹瀉的辨證論治》、《麻疹證治》、《小兒藥證直訣》(評述)等論文數十篇;


並研製成功「詹起蓀診治嬰幼兒腹瀉電腦系統」軟體,獲省科技成果獎;


以外治法「醫治小兒常見脾胃病的小兒健脾暖胃藥袋」的科研成果已批量投入生產,並先後獲得全國第二屆星火計劃成果及適用技術展覽交易會銀獎、第二屆國際專利及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銅獎和全國實用新技術新產品金獎。


他不但醫術高超,且醫德高尚。


他稟性正直,平易近人,對中醫事業忠心耿耿,工作任勞任怨。


雖年事已高,對有益的社會活動卻從不推辭,曾多次親自帶隊或參加省政協及有關部門組織的醫療隊赴貧困、邊遠地區義診和醫療諮詢活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24 | 只看該作者

由於精湛的醫術


全國各地前來求治者甚多。


無論診務多忙,他總是態度和藹,詳詢病情,有問必答,認真負責,從不草率從事。


曾有寧波患兒童某某,病後多方醫治無效,轉來杭州,經某大醫院確診為「阻塞性黃疸」,告家長無法醫治勸其回家,在萬般無奈之下,抱試一試的心理前來請他診治,他既認真對待某醫院的診斷,但又十分細緻地詢問了病史、分析證候,參考各種實驗室檢查資料,然後進行辨證遣方用藥。


患兒在他的精心醫治下,經服20餘劑後痊癒。


家長盛激萬分,投書《浙江工人報》,以「孩子得救了!


為題鳴謝。


他對待病人,總是一視同仁,從不厚此薄彼,為路遠、體衰等素不相識的病家加號延診,乃為常事。


對外地來函就診者,總是認真處理,一一作復。


患者找到家裏求治的,亦總是熱情接待,常常擱下飯碗先給患兒診治。


他還對一味迎合病人心理,亂開補藥、貴重藥的不正醫風深惡痛絕,始終保持著簡便廉驗、講求實效的醫療作風。


如今,他雖年逾古稀,仍親臨教學、臨床第一線。


並兼任浙江省中醫兒科學會顧問、杭州胡慶余堂藥廠顧問、杭州天目山藥廠顧問,為振興中醫,繼續傾注著自己全部的心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3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重視小兒體質特點的觀點中醫對小兒體質特點的看法,歷來就有「純陽之體」和「稚陰稚陽之體」兩種不同的觀點。


他認為,古人的這兩個理論觀點,概括了小兒體質特點的兩個方面,「純陽不能以盛陽,純陽無陰」來理解。


小兒的基本情況是,陰陽二氣均幼稚不足,「純陽」只是說明小兒在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的基礎上,其生長發育是旺盛的。


基於小兒的體質特點,決定了小兒在病機、診治等方面存在著與成人不同的規律。


這一觀點,體現在他對兒科臨床中的各個方面。


例如,根據明代醫家萬全提出的五臟有餘不足的理論,他在細緻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診經驗,將小兒分為正常體質、肺氣素虛(主要特點是寐時汗多,外感易受,清晨夜間多噴嚏,鼻塞流涕等)、素體脾虛(主要特點是面色萎黃,形體瘦小,發稀黃而豎,長期胃納不振,大便或乾或溏等)、素體脾肺兩虛(主要特點是面色萎黃,形體瘦小,寐時汗多,外感易受等)、素體脾虛肝旺(主要特點是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煩寐不安,大便乾溲黃少等)等幾種體質類型(這一具體而實用的體質分型,不僅有助於認識病因病機,而且可用於指導正確的治療,選擇藥物和護理)。


如肺氣素虛者每多外感、咳喘及天行時病,用藥不可辛散太過,以防肺氣更虛,護理方面應強調寒溫的調攝,並囑外感愈後再服些補肺固表之品以治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4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對臨床鼓舞、顧護脾胃之氣的見解在臨床診治中,他時時不忘脾胃之本。


提出了鼓舞脾胃之氣,顧護脾胃之氣的見解。


所謂「鼓舞」者,因「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脾的功能是主「動」的,其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氣的作用;


而小兒本身包括脾胃又處在不斷發育健全的「動」態之中,故應注意其「動」的一方,鼓舞脾胃之氣,使之生化有濟。


如治療小兒厭食,他常用「健脾醒胃助運」之法,應強調一定要加疏通氣機之品,如陳皮、藿香、木香、朴花、枳殼、大腹皮等,否則脾胃就「動」不起來。


同時又指出,治療脾胃虛弱證或其他慢性虛弱病證,切忌呆補,亦應注意撥動胃氣,輒旋脾機俟脾運稍健,胃氣復蘇,不僅食欲增進,而且能增強脾胃接受藥物的能力,使藥物充分發揮作用。


所謂「顧護」者,因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而生長發育所需的水穀精微相對較多,在這一矛盾中,他認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脾胃之氣,若脾胃之氣正常,就能勝任;


否則,無論外感、內傷均易致脾胃運化失職,諸病油然而生,故還應注意其「不足」的一方,時時不忘顧護脾胃。


異功散、六君子湯、錢氏七味白朮散、參苓白朮散等均為他在治療小兒脾胃病的常用選方。


同時認為即或其他疾病的遣方用藥,亦勿忘保護脾土,如果苦寒滋膩重濁之類藥用時宜輕量,並擬加入健脾藥防患於未然。


他還善以五行法則為指導,運用培土諸法治病。


例如,小兒哮喘,他認為肺脾不足,痰飲留伏是哮喘發生並致遷延不愈的病理關鍵,即提出了在緩解其以「補益脾肺,培土生金」之法為治,在臨診中多獲良效。


此外,他在臨床中還十分強調飲食調攝,以顧護脾胃。


針對目前許多獨生子女飲食不節的現狀,常常告誡為父母者,脾胃畢竟不是器皿,食物盛入即可,水穀須經脾胃之腐熟運化,方能變為氣血精微,被身體所吸收利用。


如不顧小兒脾胃的承受能力,使之負擔過重,不僅水穀不化精微反為痰飲濁邪,乃實為臨床及護理精闢之言。


此外,他還認為小兒病機變化之易寒易熱、易虛易實,亦與脾胃有關。


指出小兒素體之偏於寒或熱者,每因於其飲食上的偏嗜,多進炙厚味,裏熱傷津,邪易化火;


恣啖冰飲生冷,陽傷裏寒,邪即寒化。


其脾胃素弱者,真元單薄,感邪之後,正氣易耗而化源難繼;


在病退正虛時,形神之復元,又全賴乎脾胃之功能,正如萬密齋云:小兒「脾胃壯實,四肢安寧。


脾胃虛弱,百病蜂起」。


凡此種種表明,把調護脾胃作為治療和保養小兒的首要環節的見解,確是有著充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8:5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三、治療用藥中的風格特色評析病情,確當用藥;


清靈有法,純正不呆;


中病即止,慎用補劑是他在處方中用藥中的突出特點。


這一方面反映了他順應小兒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之特性,因勢利導,調偏候正的學術思想;


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幾十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02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詳析病情,確當用藥治療用藥與疾病的預後有密切的關係。


若治療及時,辨證明確,用藥恰當,是可以取得滿意療效的;


若辨證不清,用藥不當,就易使疾病向不利的方面發展。


因此,他在治療用藥時特別強調,必須及時、果斷、審慎,掌握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爭取主動,以力求控制病情的發展和變化。


例如病邪在表,且有向外達的趨勢,就應因勢利導,助邪外達,切勿引邪入裏。


如風寒外束,惡寒發熱,病邪在表時,宜發汗解表,不可涼遏。


但發汗又不可太過,因小兒衛外不固,過汗更耗傷衛陽,而且陽虛汗多,則更易受邪。


又如風寒束肺,痰滯咳嗽,就應宣肺達邪,不可驟然止咳,否則反而滯邪留邪,久延不愈等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10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二)清靈有法,純正不呆「清靈純正」是他臨診用藥的主要風格,具體表現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19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1精煉不雜:臨床用藥簡煉,至多不越十一、十二味。


他認為,兒科用藥力求精煉,方專而藥純,切忌繁復駁雜,泥沙俱下,否則藥力分散,甚則相互抵消而影響藥物療效。


要做到此,必須辨證準確,抓住重點。


如小兒風熱感冒可有咳嗽、嘔吐、泄瀉,甚則痰壅抽搐等症同時兼見,他就抓住其外感夾滯的病機,治以疏宣運滯之法,使諸症悉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27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2平和純正: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


如用藥不當,則極易損傷臟腑功能,故用藥應求平和純正,於穩妥之中求變化,於平和之中見神奇。


而不應企圖以重劑、峻猛之藥見「奇功」。


凡隨詹氏抄過方者,均可從他的處方中感受到這一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36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3量輕味薄:他臨床用藥量輕,一般量為4~6克,重則9克,如黃芩、木香、枳殼、蟬衣、玉蝴蝶等僅用2克。


詹氏認為藥量過重,不但易藥過病所,亦犯胃氣,致胃不受藥,不唯無益,反而有害。


另外,詹氏用藥,還喜擇質輕味薄之品,因其既不損傷正氣,又能靈氣機、醒脾胃,且煎成湯劑後藥汁清淡,苦味不甚,易於小兒接受。


藥如小朴花、薺菜花、扁豆衣、扁豆花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29:48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4疏通氣機:運用行氣藥,為詹氏頗有心得之舉。


在使用疏表、豁痰、化濕、滋補等多種治法時,為順其臟腑之特性及生長發育之機制,從而促使療效的提高。


他在臨床上常隨不同病機選用不同的行氣藥。


如小兒外感咳嗽,常佐以化橘紅、炒枳殼、小朴花等,以使氣道宣暢,咳嗽松爽;


治療小兒泄瀉,喜用木香、陳皮、玉蝴蝶等,以復升降出入之常;


對脾虛濕蘊之證,則多選用藿香、佩蘭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30:03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三)中病即止,慎用補劑詹氏提出因小兒體質柔弱,如嫩芽初生,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虛實寒熱變化多端,故用藥必須謹慎細緻。


尤其是對大辛、大熱、大苦、大寒、有毒、攻伐、膩滯之藥,必須慎用。


同時,又指出對這些藥物運用恰當,確能取得較顯著的療效,但在運用時,必須重視這些藥物的性味特點。


如苦寒藥能耗傷胃氣,過用易化燥傷陰;


辛熱藥則損耗真陰,銷鑠津液;


攻伐藥常導致中焦脾胃生髮之氣損傷;


膩滯藥滋膩礙滯,能使胃氣呆滯,且多留邪等等。


在應用中,他認為須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過劑,毋傷正氣。


如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必傷;


妄投藥物,必後患無窮。


補益之劑能助長生長發育,增強機體功能,是對身體有所補益。


但詹氏認為由於藥物每多偏性,有偏性即有偏勝,故雖補益之劑,亦不能常用濫用。


正如朱丹溪所說:「雖參、耆之輩,為性亦偏。


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中亦說:「雖甘草、人參,誤用致害,皆毒藥之類也。


因此,詹氏特別強調,小兒生機蓬勃,只要哺養得當,護理適宜,自能正常生長發育,健康小兒不必靠藥物來補益。


更因小兒偶受外邪,或痰濕食滯,多不自覺,若繼續服用補益之劑,則是閉門揖盜,邪留不去,為害不淺。


故他指出應用補益之劑對小兒必須慎之又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22:33 , Processed in 0.32423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