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46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4: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蛔厥案羅某某,男,8歲,學生。


1966年3月3日初診。


脘腹陣發性疼痛1月,加重1天。


其父代訴:患者近一月來臍周隱隱作痛,泛酸,時作時止,喜按,按之痛減。


日前曾服使君子、寶塔糖,痛稍緩。


於昨日上午突然上腹劇痛,難以自忍,放射至胸脅,並伴寒熱,由兒科轉入針灸治療。


四診所見:腹痛日三、四作,不思飲食,口渴欲飲,泛惡吐苦水及嘔蛔蟲一條,坐臥不安,嚎啕痛哭不已,汗出肢冷,觸之上腹有壓痛,面色蒼白,脈弦細而數,舌尖紅,苔濁膩。


此為蛔蟲上竄膽腑,致膽氣閉阻之蛔厥證。


治宜驅蟲止痛,通調腑氣。


處方:①日月、膽俞、足三里;


②期門、至陽、四縫。


以上兩組處方,循經遠近相伍,針罐同施交換治療,一日二次,用28號1寸毫針強刺瀉法,右期門、日月、膽俞淺刺疾出,加拔火罐留罐20分鐘;


足三里、至陽強刺1寸深,留針1小時;


四縫點刺出淡黃色黏液。


每3分鐘催針一次。


10分鐘後疼痛消失,患者即時入睡。


3月8日複診,據訴排蟲三條,能進飲食,尚時感隱痛。


為了鞏固療效,按第二處方繼針一次,3月30日隨訪,其病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5:0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病中醫稱為「蛔厥」或「蟲心痛」。


其發病之因多與飲食不潔有關,由於誤食帶有蟲卵之生冷瓜果,致濕熱鬱蒸腸腑,鬱久孵化成蟲,蛔蟲有鑽孔習性,上竄膽腑擾亂氣機,膽氣閉阻不通而痛作矣。


其治宜通調腑氣,安蛔止痛為法。


取肝膽之俞募穴期門、日月、膽俞,疏調厥陰少陽鬱滯之氣機;


足三里調中和胃、降衝止嘔;


至陽屬督脈理氣寬胸,利膽退黃,四縫健脾化濕,驅蟲止痛。


數穴同施,則鬱滯通暢,濕去熱清,蟲積消除,胃氣得和,其痛自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5:1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六、肢端麻木案波拉史約斯,女,50歲,莫三比克貝拉中心醫院醫生。


1978年10月28日初診。


雙上肢疼痛麻木6年。


患者自訴於1972年11月開始發病,雙上肢疼痛麻木,曾請德國醫生診治,病情曾有好轉,後因勞累復發並逐漸加重。


四診所見:雙上肢疼痛麻木,手指有蟻走感,肩頸部疼痛有冷感,左膝關節亦覺痛。


4個月前出現血壓偏高,檢查血壓為224/133kPa(168/100mmHg)。


飲食可,睡眠佳,脈象舌苔均正常。


此為風濕性肢端麻木症,治宜活血通絡,除濕止痛。


處方:①曲池、足三里、肩外俞、商陽;


②手三里、豐隆、風門、中衝;


③外關、陽陵泉、風池、關衝。


以上三組處方,每日1次,每次1組,交換輪用。


其中商陽、中衝、關衝點刺放血數滴,其餘穴位均取雙側,毫針針刺,再通以電流,刺後加拔火罐,連續10次為一療程。


11月4日檢查血壓為17/107kPa(128/80mmHg),雙上肢疼痛消失,肩頸膝部疼痛減輕,但仍感左手指有蟻走感,患者對治療頗感滿意。


經治療兩個療程,疼痛、麻木、蟻走感均已消失,病屬基本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5:3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貝拉城位於印度洋海濱之浦,地處卑濕,該病員在此長期工作,並已五旬,體虛氣弱,風寒濕氣雜合乘機入侵肌腠脈絡,留而不去,閉阻絡道,氣血運行不暢,故現肢體疼痛麻木和蟻走感。


寒濕客邪,阻遏陽氣,故有冷感。


此實係風寒濕邪交相入於經隧使然,即所謂痛則不通也。


同時濕邪久鬱生痰,痰鬱生熱,痰熱上擾,其邪尚輕,故未形成水虧火旺之徵,僅見血壓一時略高之象。


邪留經隧數年之久,豈賴藥力能獲速效,惟施針砭方可奏功。


當本邪宜攻、澀宜通之法,用28號粗毫針針刺通電,輔以拔罐,以通其絡,用鋒針刺血,以攻其邪。


選穴配方,應以調理氣血為主。


因此,首選氣血俱多之經的曲池、手三里、足三里、豐隆,通經絡,調氣血,潤宗筋,利關節,且能勝濕而除痰濁。


外關係三焦絡穴,別走心包,通於陽維,統上肢而調氣血,井穴攻邪通絡而除肢麻,陽陵泉和肝疏筋而利關節。


風門、肩外俞屬太陽主表,取疏風通絡之意。


風池善祛風邪,為風能勝濕而設。


以上各穴相配,雜合而治,有宣通氣血,舒筋活絡,除濕化痰,濡潤宗筋而通利關節之功。


使經絡得通,氣血得暢,客邪得除,而痹痛麻木自解,此所謂通則不痛之義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5:4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七、暈罐案李某某,男,32歲,農民。


1977年6月1日初診。


左脅疼痛5天。


患者自訴於5天前因與人開玩笑,被人用拳頭打傷左脅部,當即感呼吸、咳嗽、曲伸、轉側時疼痛,曾自服止痛片、三七藥酒無效,要求針灸治療。


四診所見:患者素體壯實無病,被人打傷處有巴掌大一塊痛點,局部無紅腫青紫現象,脈舌無異常變化。


當時診斷為氣滯血瘀無疑,遂用拔罐療法,取左淵液穴,2號玻璃火罐,用投火法。


5分鐘後,局部紅暈,未曾起罐,病員漸覺噁心欲嘔,頭昏心慌,由坐位突然仆地,立即起罐,扶其平臥,繼而大汗淋滴,面色蒼白,不省人事,肢冷脈伏,呼吸氣微,形同死人。


當即指掐人中、合谷,並灌以熱湯急救,隨即又吐飲食物一大堆,10分鐘以後未見回蘇,又用艾條重灸百會、氣海。


10分鐘後,逐漸人事稍醒,肢溫脈起,僅覺倦怠乏力,囑其回家休息。


7天後隨訪,稱從那以後脅痛消失,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5:5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該病員係在左脅部挫傷,用拔罐治療,亦屬對症。


雖患者體質壯實,但上午10時就診已空腹饑餓。


又從未見過拔罐治療有否痛苦,故心存膽怯,因此精神緊張。


突然受到拔罐吸引力之刺激,致使陽氣下陷,陰失所依,陰陽氣機頓時失卻平衡欲將離決之勢,所以出現不省人事、面色蒼白、肢冷脈伏、氣息微弱等暈厥現象。


急指針人中、合谷,以醒腦開竅;


重灸百會、氣海以溫煦四末,俾陰陽之氣接續,氣血上注於腦,故暈厥乃愈。


可見,臨證用罐治療,亦不可不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0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八、腰腿痛案徐某某,男,40歲,幹部。


1981年1月5日上午初診。


右側腰腿疼痛1月。


患者自訴於1月前無任何原因出現右側腰腿疼痛,沿下肢後外側膀胱經、膽經放射至足小趾疼痛,屈伸不利,行走不便,抬腿痛增,氣候變化疼痛加重。


10年前曾有過左大腿疼痛史。


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緩。


此為寒濕腰腿痛(坐骨神經痛),治宜通經活絡,散寒除濕止痛,處方:①腎俞、環跳、陽陵泉、腰陽關;


②環中、殷門、崑崙、腰眼。


以上兩組腧穴,均取患側,輪換使用,隔日一次。


以28號粗毫針針刺,施行瀉法,每穴均留針30分鐘,每3~5分鐘撚轉提插催針1次。


腎俞、腰眼針後加拔火罐,腰陽關艾條懸灸;


環跳溫針,其餘穴位只針不灸。


當日針後即覺疼痛減輕,1月7日複診,疼痛明顯好轉,症狀基本消失。


6月19日隨訪,疼痛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1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坐骨神經痛,屬祖國醫學「痹證」範圍。


此病中醫認為乃由於寒濕之邪客於經絡,經氣阻滯不通,致使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


如寒邪偏盛則疼痛劇烈,濕邪偏盛則重著難移。


若病邪固著,日久失治,氣凝血滯,則痛勢纏綿難愈。


《素問?痹論》篇指出:「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


又說:「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痹在於筋,則屈伸不利。


本病的治療,本《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說「通其經脈,調其血氣」。


「經病者,治其經」的原則,選用腎俞、腰眼、腰陽關針灸拔罐,調理膀胱腎督經脈,溫散寒邪,疏通經絡以強壯腰膝;


環跳、陽陵泉屬膽經,《靈樞?本藏》篇說「膽者筋之應」,故取之舒筋利節。


膀胱經脈挾脊抵腰,貫臀入,取殷門、崑崙通經調氣;


環中為治腰腿痛的經驗效穴。


按「經脈所過,主治所在」的道理,針刺艾灸與拔罐,綜合調治,故獲良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1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九、鼻衄案陳某某,男,18歲,農民。


1965年6月21日初診。


反復鼻出血2年。


患者自幼常流鼻血,近2年內頻頻發作,時輕時重,有時血流如注。


今日下午因天氣炎熱,在田間勞動突發鼻孔流血不止,曾用涼水拍頸,青葉塞鼻,無效。


自覺頭昏,面色蒼黃,神態急迫,脈弦數,舌質微紅,苔薄黃。


此乃肺胃熱傷陽絡所致之鼻衄,治宜瀉熱、涼血、止衄。


處方:上星、囟會、商陽、後發際。


以上四穴,均針重瀉,商陽點刺出血,留針半小時。


出針後均用指針加壓揉按,進針後約三分鐘,其血立止。


翌日隨訪,未再出血,數日後亦未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2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患者素體陽氣偏亢,因酷暑炎熱勞動,致陽熱升騰。


鼻屬肺,肺與大腸相表裏,陽明經脈上交於鼻,熱邪充斥清道,損傷脈絡,血溢而發為鼻衄。


故取上星、囟會、後發際,此三穴均位於督脈而通鼻柱,督脈屬陽,總督諸經元陽,取之以瀉陽熱之邪。


商陽為手陽明之井穴,其脈絡於鼻,並可瀉熱。


四穴合用,共奏瀉熱涼血止衄之效。


其選穴精專,由此可見一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3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肩凝案白某某,女,54歲,農民。


1965年8月20日初診。


左肩疼痛3月。


患者自訴於3月前始覺左上肢肩部軟濡作痛,近來日漸加重,不能抬舉轉側,端碗執箸亦感困難,穿著梳洗亦須旁人幫助,痛如錐刺,夜不能入睡,飲食無味,精神萎靡,痛苦異常,故求楊氏診治。


四診所見:查其痛處,並無紅腫發熱,但有壓痛,左手外展後伸上舉均感困難,語言低沉,氣息均勻,舌質淡紅,苔少薄白,脈弱而緩。


此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之肩凝症(肩周炎),治宜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處方:①肩、肩貞、曲池;


②肩、天宗、外關。


以上兩個處方,交換輪用,間日治療1次。


針後加拔火罐,用28號毫針重瀉手法,得氣後留針半小時,每3分鐘催針一次,治後當時即覺寬舒。


9月3日複診,疼痛大減,9月5日3診,疼痛基本消失。


上臂能抬舉,生活能自理,穿著梳洗亦覺自如。


後隨訪已痊癒,病家稱謝不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4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此患者左肩疼痛已3月,據上述脈證分析,顯係風濕痹證。


由於年老體虛,風寒濕三氣乘虛入侵腠理,凝滯經絡而為病。


寒主收引,濕留關節,風邪侵上,故現上肢疼痛不能抬舉之象。


法當通經活絡,暢通氣血,使寒濕去,風邪化,則痹痛自除,此通則不痛之理也。


方用局部與循經遠道取穴為原則,取用肩,疏通經氣,治理寒濕,曲池祛風除濕,走而不守,統治上肢諸疾,二穴均屬陽明,多氣多血,主潤宗筋,通利筋脈;


外關、肩屬三焦主氣;


肩貞、天宗屬小腸,與心相表裏主血。


氣血通,寒濕去,其病自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6:5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一、腰痛案陳某某,男,40歲,農民。


1977年6月15日初診。


腰痛半年。


患者自訴於半年前漸起腰痛,時痛時止,未加注意。


近日來逐漸加重,屈伸不利,轉側不便,咳嗽亦覺痛,腰部酸沉,重如負石。


曾服史國公酒一瓶,毫無寸功。


飲食二便無異常,唯脈象濡緩,苔薄膩,要求針灸治療。


此乃寒濕腰痛,治宜散寒除濕,溫經通絡。


處方:①腎俞、腰陽關、委中、崑崙;


②腎脊、腰眼、殷門、承山。


以上兩組腧穴,每組前二穴針後加灸,後二穴只針不灸,重瀉得氣久留針。


每日針灸一次,每次一組,交換治療,7~10次為一療程。


本案病例連治四次,即告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0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腰者要也,腰為一身重要之部,內藏兩腎,是足太陽經、足少陰經以及督脈必經之要道,又是帶脈環繞所過之處。


腰為腎之外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素問?刺腰痛論》:「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其郤中。


《靈樞?經脈》篇:「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


《靈樞?經脈》篇又有「足少陰之別……下外貫腰脊。


《素問?骨空論》「督脈挾脊抵腰中」。


可見,腰痛一證,與上述經脈有密切關係,無論風寒暑濕乘人之虛,入侵肌腠經絡,流注腰腎,均可導致腰痛。


本例患者,因常在田間勞動,久居濕地,寒濕之邪入侵,下先受之,隨經絡肌腠流注腰腎,經絡壅滯,氣血運行受阻故屈伸不利,轉側不變,咳嗽振動亦覺痛。


濕為陰邪,重濁沉滯,故腰部酸沉,重如負石,寒濕之邪,遇陰雨氣候,兩陰相加,故痛甚。


陰濕之邪,遇晴明之日,濕邪消減,則痛減;


濕邪黏滯纏綿難已,故時作時止,經久不愈;


脈象濡緩,舌苔薄膩,亦為濕阻經絡之象。


據上述分析,本病應屬寒濕腰痛無疑,治法當用散寒除濕,溫經通絡,針攻艾灼,方能奏效。


取足太陽膀胱經穴為主,針以開導之,灸以溫暖之。


經脈通暢,寒濕自散,故病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1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二、脅痛案陳某某,女,63歲,退休工人。


1980年6月26日初診。


右脅疼痛20天。


患者自訴於20天前突感右側脅肋劇痛難忍,呼吸、咳嗽、轉側活動時加重,牽引腰背,立即去市某醫院急診,胸透檢查無異常,以胸痛待診處理,予鎮靜劑、慶大黴素等藥物治療,次日又加服中藥,20天來收效甚微,故來我處針灸治療。


四診所見:顏面紅潤,形豐,痛苦表情,煩躁不安,頭昏耳鳴,右脅3~7肋有明顯壓痛,舌質微紅,少苔,脈弦緊。


此為肝氣失疏,肝膽氣滯之脅肋痛,治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處方:支溝、陽陵泉、乳根、天池。


以上處方,支溝、陽陵泉針刺用瀉法,並使氣至病所,留針半小時,每隔5分鐘提插撚轉一次。


乳根、天池二穴,拔罐15分鐘。


經治療一次後,疼痛稍減,呼吸、咳嗽時已不痛。


守原法連續治療10次,疼痛完全消失,一月後隨訪,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2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因肝脈布脅,膽脈循肋,故脅肋疼痛總屬肝膽為病。


凡氣血食疾風寒等滯於肝膽經脈,致經氣失暢,每生脅痛。


治療當採用疏肝理氣,通絡止痛的方法。


楊氏治療此病,喜用陽陵泉配伍支溝,以其同屬少陽經脈,刺之則疏肝行氣通絡之功倍增。


天池、乳根為局部取穴法。


諸穴相伍,理氣解鬱,配合微妙,故收佳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3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三、呃逆案楊某某,男,30歲,幹部。


1986年3月29日初診。


持續性呃逆11天。


患者自訴於11天前,午餐進食麵條一碗,繼而出現不自主地呃逆,其聲連連,響亮有力,氣短而促,晝夜不停,難以自忍。


伴見脘腹痞悶,反酸醋心,頭身胸脅抽掣作痛,倦怠乏力。


曾口服和肌注利他林、安定、穀維素等藥物無效。


於3月26日住入中醫附院內一病房,服順氣和中之劑,仍未收功。


於是要求針灸試治。


四診所見,患者形體壯實,但表情痛苦,呃聲不斷,影響呼吸和談話,夜難成寐,舌苔薄白,脈象弦滑。


此乃胃氣上逆所致之呃逆,治宜調理胃氣,和中降逆。


處方:膻中、膈俞、內關、足三里。


以上各穴,循經遠近相伍,用28號毫針強刺用瀉法,留針半小時,3分鐘提插撚轉催針一次。


膻中、膈俞、中脘加拔火罐,皮膚紫紅色為度。


10分鐘後呃逆稀疏,半小時後停止發作,當晚酣睡10小時。


為了鞏固療效,翌日又針一次。


觀察一周,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4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病又稱「咳逆」,《內經》名之曰「噦」。


以其氣逆於上,呃呃有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製為特徵。


發病之因,多由飲食不節,傷及中土,胃失和降,氣機逆亂,直衝清道而成。


本病治法,歷代醫籍多有記載,如《針灸資生經》治噦云「灸中脘、關元百壯」。


《行針指要歌》云「或針氣,膻中一穴分明記」。


《醫學綱目》:「呃逆服藥無效,灸中脘、膻中、期門必效。


楊氏本眾家經驗,選取胃之募穴中脘,針後拔罐;


胃之合穴足三里毫針瀉法,以調中利氣降逆;


內關寬胸,膻中順氣;


膈俞針後拔罐,寬胸利膈。


數穴合用,以增強鎮逆調氣之效,故收全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7: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十四、哮喘案左某某,女,30歲,幹部。


1992年5月10日初診。


咳嗽、喘急3天。


患者自幼即有喘咳病史,以後逐年加重,每至春季必發作,幾不間斷。


此次因受寒復發,先有咳嗽喘急,鼻塞流涕,漸至倚息難臥,喉中痰鳴,胸悶心慌,咯痰不爽,胃不思納,舌質青紫,脈象小滑。


此乃外寒引動伏飲,致肺失宣降,心陽不能舒展。


治宜宣肺平喘,化痰降逆。


處方:蘇子15克、麻絨12克、薄荷10克、腹皮12克、陳皮10克、桑皮12克、桂枝10克、法夏10克、前胡15克、冬花15克、炙枇杷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三次溫服。


服上方3劑後,哮喘明顯減輕,守方連服10餘劑,病情控制,幾如常人。


後以六君子湯調理善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8 16:08:0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哮喘一症,病因甚多,外感內傷等各種疾病,均可引起。


一般認為,有邪者為實,無邪者屬虛。


張景岳曾說:「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


虛喘者無邪,正氣虛也。


本例哮喘,楊氏認為是外邪引發宿痰,致胸中氣機壅塞。


故用蘇子、陳皮、法夏、前胡、冬花、杷葉化痰蠲飲,以祛邪實;


麻絨、薄荷宣肺降氣,以開壅閉;


並協以桂枝通陽散寒,桑皮清降痰濁,腹皮理氣寬中,共奏降氣平喘,化痰祛飲之效。


方與法合,藥與症對,因而療效顯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14: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