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3581#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4:3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六、診治高血壓,主張調理陰陽氣血祖國醫學無「高血壓」病名,據其臨床表現可分屬於「眩暈」、「頭痛」、「失眠」等病證之中。


焦氏認為本病之病因病機,係肝、腎、心、脾正氣虛為本,風、痰、氣、火等邪氣盛為標,標本互為因果,風痰氣火相兼為害。


從本虛來看,以肝陰不足、心脾兩虛,及腎虛較為常見。


肝陰不足則肝陽上亢,可致肝風內動,風陽上擾;


心脾兩虛則血不榮上,氣血不能奉養於腦,腎虛髓海不足,則可致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


脾虛中焦不化,清陽不升,可致痰濁上犯,即「無痰不作眩」之謂。


從標實來看,由於以情志失調,如過喜、暴怒、憂思、驚恐等,皆可傷及肝、腎、脾,導致化火、生風、夾痰上擾,或肝陽過亢,或心火暴怒等;


由於飲食不節傷害脾胃,致使中運不健,則成為生痰之源。


但標本不能截然分開,在疾病的不同階段、不同證候中又有主次先後之分,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又可互相轉化。


焦氏指出,一般來說,在疾病初起階段,或青壯年患者,常表現為邪盛、肝旺,以標實為主,在中期由於邪正鬥爭、標本轉化等關係,又可出現正虛邪實、本虛標實,或上盛下虛等證。


陰虛陽旺證是此期最常見的證候。


後期則可出現陰陽俱虛、氣血俱敗之象。


故主張早期治療。


須知症狀為標,病因為本,所以高血壓病之血壓升高和其他自覺症狀都是臨床表現,是病之「標」,而導致產生自覺症狀和血壓升高,以及引起脈象、舌象、氣色等出現異常為內臟陰陽盛衰和失調是病之「本」。


所以診治高血壓病,著眼點應在於調整人體內部陰陽的失調,而不是專事降壓。


但這並不排除標實證急之時,必須先治其標,然後再酌情治其正虛的一面。


至於主次標本,比重多少,緩急輕重,都須分辨清楚,立法組方,必須權衡準確,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2#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4:48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高血壓病的臨床症狀頗多,須詳細辨證,焦氏歸納為以下四種:(一)肝陽上亢症狀:頭痛、頭暈、頭脹、目赤、面紅、急躁易怒、口苦、便秘、尿黃赤、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予以苦寒直折、涼血瀉火、平肝熄風,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山梔、夏枯草、生赭石、澤瀉、車前子、草決明、苦丁茶、白蒺藜、赤芍、生大黃)。


若肝火旺者,重用龍膽草、黃芩、山梔、生赭石、澤瀉;


若兼氣鬱者,去赤芍、車前子,加香附、青皮、厚朴、鬱金、白梅花;


若兼陰虛者,去山梔、車前子、大黃,加生白芍、生地、元參、生石決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3#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0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二)陰虛肝旺症狀:頭暈目花、頭重腳輕,或偏頭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或面部陣陣轟熱,或兩手顫抖,下午手心發熱,午後及夜間口乾,舌質紅、苔薄白、薄黃或無苔,脈細數。


予以養陰潛陽,柔肝熄風,方選天麻鉤藤飲加減(生地、生白芍、元參、生石決明、生牡蠣、生赭石、天麻、鉤藤、桑寄生、牛膝、夏枯草、菊花)。


若尺脈沉弱、腰膝酸軟者,去夏枯草、菊花,加何首烏、女貞子、地骨皮;


若頭暈目眩、頭重腳輕明顯、兩足無根者,去元參、菊花,加靈磁石(先下)、山萸肉、杜仲、澤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4#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1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三)腎精虧虛症狀:頭暈目花、頭部空痛、腦轉耳鳴、記憶減退、腰膝酸軟、精神萎靡、不能耐勞、舌質紅、脈沉細、兩尺弱。


本著「欲榮其上,必灌其根」,予以滋腎填精,養肝熄風,方選杞菊地黃湯加減(生地、熟地、山萸肉、山藥、澤瀉、丹皮、茯苓、枸杞子、菊花、潼蒺藜、白蒺藜、牛膝、鉤藤、桑寄生)。


若偏於腎陰虛者,兼見五心煩熱、口渴夢遺、脈細數,酌加地骨皮、秦艽、鱉甲、龜板膠;


若偏於腎陽虛者,兼見畏寒陽痿、腰以下發涼、足畏冷、兩腿無根、舌質淡、尺脈緩弱,酌加肉桂、紫河車粉(分沖)、淫羊藿、沉香粉(分沖),婦女更年期高血壓,表現為陰陽俱虛者,既有五心煩熱,面部轟熱,煩躁,脈細等陰虛證;


又有畏冷足寒,腰膝酸痛,喜暖等陽虛證,可用二仙湯加減(仙茅、仙靈脾、當歸、巴戟天、黃柏、知母、牛膝、生地、熟地、桑寄生等),可酌加生牡蠣、珍珠母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5#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25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四)痰濁上犯症狀:頭脹、頭重,如裹如蒙,眩暈且痛,胸膈滿悶,嘔惡痰涎,少食多寐,舌苔白膩、脈弦滑。


予以化痰降濁,調肝健脾,方選旋赭滌痰湯加減(旋覆花、生代赭石、半夏、橘紅、枳實、竹茹、茯苓、黃芩、檳榔、瓜蔞、南星、天麻、鉤藤)。


若便溏、遲消、倒飽、脈濡者,去枳實、黃芩、瓜蔞,加白朮、草蔻、炒苡米;


若痰鬱化火者,去半夏加竹瀝,改南星為膽星;


若痰濁流注經絡,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者,可酌加菖蒲、鬱金、桑枝、絲瓜絡、地龍,改南星為膽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6#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3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以上四種證候常混合兼見,又可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故臨證必須靈活運用。


焦氏治療高血壓病,對頑固的頭痛、偏頭痛,常在辨證論治的應證方劑內,加用一些荊芥或芥穗(病情較輕者用荊芥,重者用芥穗),往往取得良效。


認為荊芥(芥穗)可兼入血分(頭痛久者,多與血分有關),可引藥力上達頭部而發揮效果(風藥上達);


可疏散風邪、清頭目而治頭痛、頭旋、目眩,使頭部氣血流暢不滯則疼痛可減。


對屬於肝陽旺的高血壓病,常在辨證論治的方劑中,加用澤瀉或與地骨皮同用。


因為澤瀉能瀉肝腎濕熱、鬱火,並能起陰氣以召上亢之陽復返於下。


肝經鬱熱不解者,又常有腎經虛熱上浮,故又配地骨皮清熱益腎,二藥合用肝腎兼顧,相得益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7#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4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七、論脾胃病的五大特點和六種治法脾與胃在中醫臟腑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一向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焦氏深研《內經》理論及李東垣《脾胃論》,並於臨證的反復運用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


脾與胃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在陰陽五行學說中,脾胃屬土,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


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胃主受納腐熟水穀;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通過受納、運化、升降,以化生氣血奉養周身,故又稱脾胃為「生化之源」、「後天之本」。


人體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各種功能活動和相互之間動變制化均須依賴氣機不斷地上下、升降、出入、變化。


脾胃居於中州,主運化水穀、升清降濁,是人體氣血、陰陽、升降的樞紐,故脾胃氣機的升降,關係到整個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


作為醫者必須深刻認識和掌握脾胃之脾運、胃納、脾升、胃降、化生氣血、滋長精氣的生理功能,才能更好地認識疾病、治療疾病,以達到養生延壽的目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5:5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脾胃居於中州,以灌四旁,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對於人體的生命活動,關係至大,所以引起脾胃發生疾病的機會也比較多,無論外感、內傷,皆易導致脾胃疾病。


李東垣曾說:「百病皆由脾胃而生也。


可見如遇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或七情內傷,或六淫外襲,或誤治所傷等因,損傷脾胃升降、運化、受納等功能,使陰陽氣血失去平衡,則會釀成疾病。


內傷諸因容易導致脾胃病,固不待言。


而外感之邪也能導致脾胃病,並且還常因波及脾胃而使病情加重,這是脾胃病病因病機中的一大特點。


脾胃病病因病機的另一特點是:肝腎心肺皆可影響脾胃而釀成疾病。


其中尤其是肝,最容易影響脾胃,故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肝胃失和,肝脾不和,木鬱乘土等證候。


葉天士說:「土主四季之末,寒熱溫涼隨時而用,故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腎之脾胃……」這一觀點在李東垣提出的肺之脾胃虛與腎之脾胃虛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補充,開闊了後世醫家臨床辨證論治的思路和眼界。


李東垣還指出過,脾胃受病不但能造成五臟六腑發生疾病,而且還能導致四肢九竅發生疾病,此病機特點是值得引起重視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9#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0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焦氏綜觀其要,概括了脾胃病臨床辨證的五大特點:1.元氣不足:脾胃是元氣的來源,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所以脾胃有病,就會產生元氣不足的證候。


而元氣不足又可導致其他臟腑經絡發生病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0#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17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水濕不化:脾胃有病,水飲入胃,不能輸布,則可產生水濕停留不化,而出現泄瀉、心悸、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1#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26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食納乖常:脾胃有病則可引起飲食失常,或消穀善饑,或食納不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2#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34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痰濁阻滯:脾胃有病,升降失常,運化失職,可致濕聚生痰,痰濁阻滯,常可引起嘔、咳、滿、痞、喘、眩、暈等多種病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3#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43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木橫乘土:肝病最容易侵犯脾胃,稱為「木乘土證」,這是診治脾胃病時應該注意的,此證於臨床中並不少見。


但是一定要注意,有肝陽亢盛而犯脾胃,有肝陰虛、肝陽旺而犯脾胃,有土虛木乘,有木鬱害脾等等的不同,臨證必須深入辨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4#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6:5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焦氏指出,脾胃病的治療原則雖多,然歸納起來大致不外以下六種:1.升陽:即指升發脾胃之陽,以補充元氣而生陰血,這是李東垣《脾胃論》中重要的指導思想之一。


常用的益氣升陽方劑有: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升陽除濕湯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5#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01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2.柔潤:脾乃太陰濕土喜剛燥,胃乃陽明燥土喜柔潤。


葉天士在《脾胃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柔潤養胃的治則,補充了東垣的不足。


常用方劑如: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門冬湯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6#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1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3.和降:胃乃多氣多血之鄉,發病後每多實證,所以有「實則陽明」之說。


胃為六腑之一,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和降深契胃腑之生理功能,故為治療胃病的常用之法。


在選方用藥時,要有走、有守、有動、有靜,達到通不傷正,補不滯邪。


常用的方劑有:旋覆代赭石湯、橘皮竹茹湯、通幽湯、增液承氣湯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7#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22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4.調肝:肝為風木之臟,又為將軍之官,其性急而多動,故肝病必犯脾胃,是乘其所勝之故。


因而在治療脾胃病時,應常常想到調肝,以防其太過產生「木乘土」之弊。


常用方劑為:四逆散、逍遙丸、越鞠丸、痛瀉要方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8#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31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5.祛濕:《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如果脾虛而水濕停留不化,則需用燥濕之劑治療。


但還要注意的是脾既苦濕又苦燥,在應用白朮等辛溫燥濕之品時,要注意不可太過,或稍佐溫潤之品。


李東垣在補中益氣湯中,用白朮佐以當歸,是深合經旨的。


同時在運用苦溫燥濕劑時,一定要配以淡滲泄濕之品,並稍佐酸以制土之藥。


常用方劑如:五苓散、防己黃耆湯、實脾飲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9#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40 | 只看該作者

臨證特色


6.活絡:脾胃病長久不愈者,則可波及血分,如葉天士在論肝病犯胃時說:「初病在氣,久必入血。


所以在治療年久不愈的脾胃病時,或出現脘腹痛處固定,舌上有瘀斑、大便色黑等證者,需在調治脾胃中佐用苦辛通降、活絡行瘀之品。


常用方劑如:丹參飲、失笑散等。


焦氏非常強調脾胃學說的重要性,在治療咳、喘、痹等病證時,均不忘時時「注意調護脾胃」。


焦氏認為李東垣的脾胃學說不但驗證了《內經》理論,而且又形成了具有獨創性的系統理論,對後世治療脾胃病,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尤其是經過歷代醫家如:薛立齋、李士材、張景岳、葉天士等人的闡發、補充,比較全面、系統地總結出一套診治規律,為診治脾胃病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


如遇到「胃虛則臟腑經絡皆無以受氣而俱病」的情況,倘若沒有脾胃學說作指導,而是見臟病治其臟,見腑病治其腑,見寒治寒,見熱治熱,其結果必然很難令人滿意。


反之,如果運用脾胃學說指導,循其規律,把握主要矛盾,從脾胃論治,則往往效如桴鼓。


還有許多疑難復雜的重病,也常常以脾胃功能的健全與否,作為判斷轉歸和採取治療措施的依據。


掌握了脾胃學說的診治規律,不但對診治脾胃病有指導意義,而且對診治其他臟腑的疾病,也起到一隅三反的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00#
 樓主| 發表於 2013-9-5 14:37:4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焦氏從醫50余載,治癒許多疑難大病和危重證候,不但對功能性疾病療效卓著,對器質性疾患也有驚人療效。


現從其大量驗案中選擇數例,介紹於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1 11:59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