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226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16:01 | 只看該作者

2.提氣


多指升發陽氣而言,適用於氣虛下陷等證。


《內經》所謂「陷者舉之」。


李東垣常用此法以治脾胃病,如中氣下陷,脾氣不振者,則升陽以益氣,濕久困脾,腹痛泄瀉者,則升清以降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16:11 | 只看該作者

3.納氣


適用於腎虛,氣化攝納無權,因下焦元氣虛虧,龍雷之火不能潛藏,虛陽外越,上逆而喘,必須納氣以歸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16:20 | 只看該作者

4.斂氣


適用於氣散不斂,喘促自汗之證,主要是斂肺氣及腎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16:29 | 只看該作者

5.固氣


即固表,適用於氣虛肌腠不密,易於感冒和自汗、盜汗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16:38 | 只看該作者

6.降氣


即下氣,適用於咳喘痰飲等症,如肺實喘息者,則降氣以定喘,痰氣梗阻者,則開鬱以下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4:41 | 只看該作者

7.鎮氣


即鎮逆,適用於氣逆上衝,咳喘吐血,如血隨氣湧,則鎮逆以止血,奔豚上逆,則散寒以降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4:50 | 只看該作者

8.行氣


適用於一般氣滯、氣鬱、氣結之症,凡寒濕阻滯經絡,痰凝血結者,以行氣之藥疏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02 | 只看該作者

9.破氣


用於氣滯、氣逆諸症之重者,凡胸腹作痛,食滯不化,或癥瘕、積聚不散,可用破氣散結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6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11 | 只看該作者

10.宣氣


即宣通肺氣,適用於肺氣壅滯,咳嗽痰飲,表實無汗者。


脾虛氣陷案王某某,男,41歲。


兩年來因工作勞累,精神日益困頓,少思飲食,經常頭昏目眩,自覺神識恍惚,夜不安寐。


數月前患重感冒一次,至今尚未恢復,手足乏力,不欲活動,呼吸氣短,動則喘氣,大便溏泄,近月來眩暈更甚。


曾在某醫院檢查,未找到陽性體徵,診為神經衰弱。


乃轉中醫治療。


診見:脈沉細,舌暗淡、苔薄白、面色不華。


辨證:勞累過度,損耗脾氣,脾虛氣陷,清陽不升,出現上述諸證。


治法:補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加蓮肉、製首烏、石菖蒲等,共服30餘劑,症情逐步好轉。


再以補中益氣湯調理數月,體力已恢復,其病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22 | 只看該作者

肝鬱氣結案劉某某


女,35歲。


臥床不起半年餘。


因家庭失和,心情抑鬱不快,以後精神萎靡,最後發展到臥床不起,不饑不食,胸中如有石塊壓迫,治療無效。


診見:脈沉弦,舌暗淡,苔薄白。


辨證:情緒不佳,肝氣鬱結,胸脅氣滯,土受木克。


治法:疏肝理氣,行滯開鬱。


方藥:選逍遙散加鬱金、枳殼、香附、川芎。


服5劑後,自覺胸前舒暢,加之家庭關係逐步緩和,氣機得暢,其病遂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33 | 只看該作者

(二)臨床「調氣」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臨床應用「調氣」之法應使用適當,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


現討論調氣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42 | 只看該作者

1.補氣藥應用問題


用補氣藥應適當,適可而止,注意不要過量,以免造成壅補,致患者氣脹不適。


須知,「氣有餘便是火」,補氣藥多具溫性,過多易致口乾舌燥,甚至口鼻出血。


如兼有陰虛者應配以養陰藥。


古人在應用補氣藥時,往往加入少量行氣藥,以免補藥滯氣,如歸脾湯中之木香,補中益氣湯中之陳皮等,就是立法遣藥的良好範例。


.陰虛體質應注意「耗氣」問題:陰虛之人,津液乾涸,陽氣相對亢盛,臨床必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使有氣虛、氣滯之象,也應當慎用補氣、理氣之品,恐傷津耗氣。


前賢對陰虛患者的治療,用藥立方非常慎重,如心陰虛者的補心丹,肝腎陰虛的一貫煎,肺陰虛的補肺阿膠湯,脾(胃)陰虛的益胃湯,腎陰虛的六味地黃丸等方劑均處處照顧陰精,避免損耗陽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5:53 | 只看該作者

3.老年病應注意「益氣」


老年雖多肝腎陰虛,氣虛的亦不少,臨床觀察年齡越大,氣虛程度越重。


如老人中風半身不遂,即氣虛於一側,老人小便癃閉,為中氣不足或腎氣虛弱,老人健忘症為腦氣虛弱,老人動則氣喘為肺腎氣虛,食少納呆為脾氣虛弱,心慌怔忡為心氣虛弱,失眠多夢為心肝氣虛,大便秘結為腸氣虛弱。


因此,治療老年病患者當注意益氣,但益氣亦不能太過,益氣藥中應少佐育陰藥,如此,則氣陰兩補,於老年病患者有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6:03 | 只看該作者

4.「調氣」與「滋陰」關係問題


調氣與滋陰之間的關係較密切,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氣血,各守其鄉。


因此,臨床考慮滋陰時當不能忽視行氣,以防止氣滯,調氣時亦不能忽視益陰,避免耗陰傷血,這是臨床調氣與滋陰的關鍵。


在辨證論治時,應權衡利弊,切合時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6:12 | 只看該作者

三、「風火同氣」與「痰瘀同源」


風、火、痰、瘀是臨床常見的四種病因,臨床可以涉及多種疾病,如《素問?風論》說:「夫風者,百病之長也。


劉河間謂:「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病速,其勢甚強。


以及「怪病多痰」、「怪病多瘀」等說法,說明風、火、痰、瘀危害甚烈。


它既可以單獨致病,也可聯合致病,臨證可採用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法則治療。


現就「風火同氣」與「痰瘀同源」的辨證論治予以討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6:28 | 只看該作者

(一)風火同氣風與火


其性屬陽,同為一氣。


風是春令主氣,而火則為夏暑、秋燥轉化之氣,風與火二者之關係非常密切。


在相互轉化上,風屬木,木能生火,火性陽,火能生風,故有「風能化火」、「火能生風」之說,在相互作用上,風借火勢,火助風威,猶如燃燒之火。


借風力可使火勢迅速蔓延,而燃燒之焰,必然火起風生。


因而在人體病因病機上,確有「高熱動風」、「熱極生風」、「風火相煽」、「熱去風熄」的現象。


劉河間強調「風火同氣」的關係,他認為風屬木,木能生火,故有「火本不燔,遇風冽乃焰」之說。


反之,病理上的風,又每因熱甚而生,所謂「風木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凡言風者熱也」,「熱則風動」。


劉氏在解釋「諸風掉眩」的病機時又說:「所謂風氣甚,而頭眩暈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旋轉。


至於風火辨證,歷代醫書均有記載。


如《類證治裁?肝氣篇》說:「且相火附木,木鬱則化火,為吞酸脅痛,為狂、為痿、為厥、為痞、為呃噎、為失血,皆肝火衝激也。


風依於木,木鬱則化風,為眩、為暈、為舌麻、為耳鳴、為痙、為痹、為類中,皆肝風震動也。


故諸病多自肝來,以其犯中宮之主,剛性難馴,挾風火之威,頂巔易到。


又如《醫學心悟》中風寒熱辨說:「其人臟腑素有鬱熱,則風乘火勢,火借風威,熱氣拂鬱,不得宣通,而風為熱風矣。


有如上述,結合臨床所見,其「風火同病」是屢見不鮮的。


例如腎水不足,水不涵木,肝火上犯,必然導致肝風內動,此為火能生風。


另如風邪迫肺,必然導致肺熱內蘊,此為風能化火。


諸如腫癰瘡瘍,均是風火結合,危害機體所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6:39 | 只看該作者

風火論治原則是疏風瀉火


但在辨證過程中也有靈活的論治方法。


如《類證治裁》中說:「五志過極,陽亢陰衰,風從火出,宜柔潤熄風。


……其火風上鬱,熱重脘痹,宜清金肅降。


……其年高水虧,風火易升,頭暈便秘,宜壯水滋燥。


……其陽明絡虛,風火易震,食少知饑,宜填實空際。


臨床所見與「風火同氣」有關的陰虛陽亢,肝風內擾,此為虛象,治療原則是育陰清陽,平熄肝風,常用方劑有資生清陽湯、天麻鉤藤飲之屬。


又如常見的風火頭痛、風火眼、風火牙痛、風火喉,以及其他一些風火腫痛,此為實象,治療原則是疏風瀉火,常用方有芎芷石膏湯、銀翹散、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等。


這些方藥,都是清中寓疏,如果單純瀉火是無濟於事的。


風火同病案錢某某,女,45歲,患頭痛10餘年,反復發作,發時畏風,遇風頭痛更甚,外出常裹頭,醫者斷為頭風痛。


近年來頭痛發作更劇,痛甚則兩目紅赤,口苦咽乾,大便燥結,口鼻如有火上冒,脈弦、舌暗紅、苔薄黃。


風為陽邪,性喜升發,故易上犯巔頂,久則損陰化火,風火相煽,治以疏風清火,用芎芷石膏湯合菊花茶調散,連服10餘劑,風散火退,而頭痛亦逐步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6:51 | 只看該作者

(二)痰瘀同源痰與瘀


是兩種不同的病理產物和致病因素,其來源各異,致病亦各自不同。


痰是津液不化的病理產物,一般以稠者為痰,稀者為飲,又有「積水為飲,飲凝成痰」之說。


脾為生痰之源,如果脾失健運,則水濕停聚,而成飲成痰。


故水濕痰飲,同出一源。


周學海說:「陽虛血必滯,陰虛血必凝。


《血證論》說「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說明瘀是人體血運不暢,或離經之血著而不去的病理產物。


痰與瘀的病理變化似乎各有所源,然而追溯其本,痰來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


陰精陽氣失其常度,則津熬為痰,血滯為瘀,說明痰與瘀實為同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7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7:02 | 只看該作者

痰瘀同源的理論


首見於《丹溪心法》,它說「肺脹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夾瘀血,礙氣而病」,「痰夾瘀血,逐成窠囊」。


《血證論》也說「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吐血、咯血,必見痰飲」。


以上說明肺部疾病痰瘀為患居多。


又如曹仁伯《繼志堂醫案》載有:「胸痛徹背,是胸痹。


……此病不惟痰濁,且有瘀血交阻膈間。


……」《臨證指南》亦有「痰瘀自下」的記載,說明痰瘀同病可見於很多方面。


痰瘀既同出一源,病理上又息息相關,故臨床辨證必有共同之點。


例如咳唾、痰血、痢疾、帶下、疼痛、積聚、神識不清等症,都具有痰瘀特徵。


就以痰血、痢疾、帶下而言,凡紅、紫、黑色的多為血化,應從瘀辨證,黃、白色多為津液所化,應從痰辨證。


然而這些病往往赤白雜下,痰血相兼。


又如痰瘀阻滯經絡,氣血運行受阻,「不通則痛」,神識昏糊,多為「痰迷心竅」,「瘀血衝心」,因此均應痰瘀同時辨證。


歷代醫書均有痰瘀論治記載,並創有許多痰瘀同治的方藥。


如《金匱要略》說:「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兩方合用,具有通陽宣痹,化痰行瘀之功能。


又如「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該方清熱潤肺,祛痰破瘀,是治肺癰良方。


胸痹證的臨床表現有胸悶、氣短、胸前刺痛,此為虛中夾實,有瘀有痰,胸中憋悶為痰擾心陽,胸前刺痛為瘀阻心脈,痰擾心陽宜寬胸豁痰,用栝蔞薤白半夏湯合溫膽湯,瘀阻心脈宜化瘀通絡,用血府逐瘀湯合失笑散。


如果兩種證象皆具,則用兩方化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8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1:27:12 | 只看該作者

痰瘀同病案龍某某


男,58歲,患胸前悶痛4年,反復發作,患者素嗜肥甘,身體肥胖,行動不便,每次發作則胸前有刺痛,並見心煩怔忡,四肢厥冷,睡不安寐,有時頭昏,脈沉弦,舌質暗紅,苔黃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9:46 , Processed in 0.1064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