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溯源流明版本仲景《傷寒雜病論》原書共十六卷】
是論述外感疾病和內科雜病的專著。
仲景原序名為《傷寒卒病論集原序》,根據考證「卒」實為「雜」字之誤,是傳抄和簡筆造成的筆誤,自序中已明確寫出「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以證明。
約成書於西元3世紀初(西元200~210年),此正當三國時期,由於封建割據,戰爭頻繁,以致原著散失不全。
但據《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所載,按古今醫統,仲景有弟子衛沈、杜度,均有著作,名著當時,應該說張仲景的著作是流傳下來的,不過當時沒有印刷工具,只能輾轉傳抄,兼之秘不外傳,故流傳不廣,也是散失不全的原因。
後來經過西晉的王叔和將原書的傷寒部分進行搜集整理,名為《傷寒論》,才流傳至今。
王叔和因為整理編次了《傷寒論》,也受到後世醫家的一些責難,但《傷寒論》得到流傳下來,其功是不可沒的,且仲景著書至王叔和搜集整理僅80年左右,原書真面貌不致有大的改變。
根據《傷寒論輯義》的考證,隋《經籍志》記有張仲景方十五卷,而無傷寒論之目。
至新唐《藝文志》則記有王叔和張仲景方十五卷,傷寒卒病論十卷,可見「雜」字誤為「卒」字,由來已久。
故後世有的醫家如喻嘉言、錢潢有《卒病論》已亡,不可復睹之誤解。
對《雜病論》即今之《金匱要略》亦有誤解,柯韻伯亦有凡《傷寒論》條文中不貫傷寒者,皆是雜病之論。
唐初孫思邈(西元581~682年)所著《千金方》,稱江南諸師,秘仲景傷寒方法不傳,到孫思邈的晚年,才搜集編入他的《千金翼方》三十卷之中。
隋《經籍志注》記載《梁七錄》云:「張仲景辨傷寒十卷亡」,考仲景自序所稱為十六卷,尚缺少六卷。
說明隋《經籍志》所稱的「張仲景辨傷寒論十卷亡」,實際上並未散失,不過已經說明《傷寒論》十卷,《雜病論》六卷,分別流傳於當時醫家的手中,然距張仲景著書及王叔和整理已經300多年了。
唐代王燾所著《外台秘要》四十卷(西元752年),亦載有《傷寒論》十卷,王燾長期管理過當時的弘文館圖籍方書,因而有機會廣泛閱讀晉唐以來的大量醫學書籍,《外台秘要》所引同今所流傳《傷寒論》十卷本,基本上是符合的,這就說明《傷寒論》十卷已經保存下來了,不過《外台秘要》所引《傷寒論》的方劑和條文有一些出入罷了。
如桂枝湯在第二卷中,葛根湯、麻黃湯、小柴胡湯、小建中湯在第三卷中……他共分為十八卷,前十卷大概與今本《傷寒論》沒有大的異同,後八卷則多為雜病部分,與現在所流傳的《金匱要略》大不相同,故也稱為唐舊本。
到了宋代經過高保衡、孫奇、林億等通過當時封建王朝的力量,加以校正,因為這時已經發明印刷術,得以重新刻版印行,稱為宋版。
仍把《傷寒論》全書分為十卷。
根據林億等校訂的序文中說:「以為百病之急,無急於傷寒,今先校訂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
證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復,定有一百一十二方。
今請頒行」。
考宋版本完成於西元1065年,距仲景雖800多年,仍屬新唐《藝文志》所記錄的《傷寒卒病論十卷》、《梁七錄》所記的「張仲景辨傷寒十卷亡」之數,則王叔和整理編次的《傷寒論》是已經流傳下來的。
宋版本後來已不見,僅存有明趙開美氏的復刻本,高保衡等宋版治平本雖然是趙開美復刻的,但是依照原書復製的,可能是治平本的真面目。
後來又經一些醫家的考證,《傷寒論輯義》引證「明洪武中,薌溪黃氏作傷寒類證辨惑曰:仲景之書,六經至勞復而已,其間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纖悉具備,有條而不紊也。
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三篇,叔和采摭群書,附以己意,雖間有仲景說,實三百九十七法之外者也。
又痙濕三種一篇,出《金匱要略》,叔和慮其證與傷寒相似,故編入六經之左。
又有汗吐下可不可並汗吐下後證,叔和重集於篇末,此六經中,倉卒尋檢易見也。
今一以仲景書為正,其非仲景之書者,悉去之,庶使真偽不分,要理不繁,易於學者也。
所以後來方有執、喻昌、柯琴等均宗其說。
現在通行版本,都已去掉了辨脈、平脈、傷寒例、辨痙濕病脈證等前四篇,以及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以易、差後病脈證等十篇。
這就是現在通行版本,可以說,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論治的精華部分,基本上集中於這十篇裡面,為歷代醫家所珍視。
這就是《傷寒論》的流傳以及宋版本的形成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