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之路】

 關閉 [複製鏈接]
44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5:24 | 只看該作者

設館行醫


一九=0年,北洋政府舉辦中醫考試,我雖然考取了,但所發的是「醫士」執照,只能在四郊行醫,不准進城。


過了幾年,又經過一次考試,二百多人參加,只取十三名,我是其中之一,才准許在德善醫室門口掛了個行醫的牌子。


舊社會,作為一個中醫,不管你有多高技術,多大名氣,也只能是個醫士。


就連蜚聲遐邇的四大名醫也絕無例外。


直到現在,我還深存著這張用漢滿兩族文字書寫,加蓋官印的老執照,作為舊社會歧視中醫的一個鐵證。


就在我學徒的第四個年頭,老師不幸病故,我又和諸師侄支撐門面,並繼續苦讀了三年。


經過幾年的鑽研,我總算偷學了一些醫療技術,也為德善醫室效盡了徒弟之勞。


一次,河南省偽省長的女兒患鼠瘡(淋巴結核),我出診一周。


師侄滿以為這趟美差一定可撈到一大筆出診費。


誰知這個偽省長一毛不拔,回來兩手空空。


師侄懷疑我獨吞了出診費,不問青紅皂白,第二天派人送了封信,硬是把我辭退,由他們獨家經營。


當時我沒有一點積蓄,生活無著,只好到處奔波,求親告賃,這家賒藥,那家借房,東挪西借,總算在西交民巷辦起了二間房子的小小醫館,有了落腳之處。


三年後,醫館業務逐年興盛,我再禮道謝了親友,還清了債務,又租賃了一所有「天蓬、魚缸、石榴樹」的大四台院,如此又乾了三年,有點積蓄,才正式開沒了西交民巷醫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5:39 | 只看該作者

窮漢子吃藥富漢子還錢


舊社會,皮外科患者多為勤勞辛苦的窮人,一旦得了「腰癰、搭背、砍頭瘡」,往往「腿息工,牙掛對」。


非但失去了養家餬口的能力,還要花費一筆錢治病。


我來自底層人民,深知窮苦人看病不易。


對那些無力就醫者,我秉承「窮漢子吃藥,富漢子還錢」的師訓,免費看病吃藥,分文不取。


一次,幾個農民從西直門外抬來一位對心發(背部蜂窩組織炎)的患者。


我見病人就診不便,主動提出義務出診,每次帶上四、五磅藥,隔五、六天去一趟。


用藥後,壞死組織很快脫落,新鮮瘡面大小如盤,其深洞見筋骨。


經我細心診療,親自上藥,二個月後,瘡面長平痊癒。


左鄰右舍聞訊湊錢給我進了塊木制的義匾,一路上百八十人敲鑼打鼓,扭著秧歌,一直抬到醫館。


在我行醫生涯中,送來的木匾、玻璃匾、銅匾、銀盾、銀瓶不下百、八十件,惟獨這塊義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請我看病的,也有達官富商之類的闊人。


從中也取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我除了把這些收入用來維持醫館業務外,還為社會公共事業略盡綿薄。


當時的北平中醫公會缺乏經費,我解囊相濟;


華北國醫學院需要資金,我慷慨捐款;


建立婦產醫院,我竭力資助。


到頭來,只樂得兩袖清風,儉朴度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5:57 | 只看該作者

御醫與換帖


多年行醫後,隨著治好一些病人,我在中醫外科界總算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


聽說,善書上寫了我一筆,就連北京的洋車夫遇有皮外科病家乘坐,也主動介紹到我醫館診療。


但那些有錢人根本看不起我們,他們管中醫外科病叫「疙瘩」,管我就叫「瞧疙瘩的」。


作為一個醫生,我接觸了社會的各個階層,看過各種人物的面孔。


富人的傲慢與跋扈,窮人的哀苦與悲戚,就像一面無形的羅網,使我難於掙脫。


有人要求我一夜之聞為之除卻沉屙怪疾,有人希望拉我入夥,為之效力。


於是,我固守著一條信念:「豈能盡隨人願,但求無愧我心」。


這既是我做人的哲學,也是我對待舊社會挑戰的回答。


記得民國年間,清末皇帝溥儀退居天津旭街靜園後,曾由他的老師陳寶琛、朱益藩二人介紹我前往看病。


溥儀患的是右鼻「白刃疔」(鼻癤),唇頰部紅、腫、高大,疼痛難忍,忐忑不安。


那時雖說溥儀退位隱居,卻還是關起門來做皇帝,神氣十足。


在詢問病情中,我瞭解到他有破相之憂,希望免除手術,採用中醫藥治療。


我就用中醫提疔的辦法,外用藥撚加蓋黑布化毒膏,內眼清熱解毒托裏透膿的中草藥。


三天後,檢出瞅盡;


一周後,基本痊癒,沒留疤痕。


康得年間,我又紿溥儀的榮皇後看過一次病。


二次接觸,溥儀對我有些印象,提出讓我做他的御醫。


我說:「家有八十歲老母無人侍奉左右,我這個年齡,只能盡孝,不能盡忠。


拒絕了皇宮的招聘。


民國年間,我曾給吳佩孚看過病,認識了他的兒子吳某。


這個人喜歡玩狗,不惜重金。


有一次,他的愛犬尾巴叫人剁了,蜷在牆角,疼得直打哆嚷。


吳某知道我專瞧外科,便讓我到他家給狗看病。


當時我想,狗雖是個畜牲,但畢竟也是生靈,也就不大介意。


我察看完傷勢,撒點用上等冰片調制的藥面,紗布包好,很快痛止,傷面癒合。


吳很高興,提出要和我換帖拜把兄弟。


我說:「我信仰伊斯蘭教,祖輩傳下的規矩,不和外教結親。


就這樣,換帖之事,始終來成。


社會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使我信守一句話:「萬事不求人」。


我曾氣憤地說:舊社會我沒有一個朋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6:13 | 只看該作者

掛鐘和拐棍


北平淪陷前,我怕掛那麼多匾招惹是非,悄悄托人拍照後,卸下收藏。


誰知這樣也難免飛來的橫禍。


北平淪陷後,人不自由,連掛鐘也不自由1日本侵略者規定中國人要按日本時間把鍾撥快一小時。


我想,在中國的國土上,難道中國人都不能按照中國的時間生活了嗎?


我開設的診室裏的掛鐘,就硬是不撥,結果被漢奸狗腿子發現,一進診所,便把掛鐘摔碎了。


他們一走,我又重新買了一個掛鐘,照樣按照中國時間撥好,掛在牆上。


後來又被摔掉了一次,我再次買了個新掛鐘。


當時,眼看國土淪陷,國難當頭,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心情非常憂悶。


我盼呀,盼呀,盼望抗戰勝利。


認為勝利後,口子可能好過些。


誰知道,「強盜前面走,豺狼後腳跟」。


在國民黨統治下,生活更是艱難。


地痞流氓到診所鬧事,敲榨勒索,無所不為,再加上物價飛漲,生活毫無保障……在這種日子裏,我心灰意冷,雖未滿五十,卻深感垂暮之年已到,於是,就拄起拐杖來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星紅旗莊嚴地升起在天安門廣場。


毛主席、黨中央製定了一系列中醫方針、政策,中醫藥事業獲得了新生,寶貴的祖國醫藥學遺產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


北平一解放,人民政府就發給我中醫師證書,我的工作也受到國家和人民的重視。


一九五一年,北京各界人民響應抗美援朝總會號召,紛紛訂出擁軍優屬公約或計畫。


我主動提出願意免費給患病的烈軍屬診療,受到政府登報表揚。


在北京中醫醫院成立之前,我先後被聘請為北京市中醫第二門診部、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和平醫院和北京醫院的中醫顧問,半日參加集體工作。


在皮研所,我和西醫同道商定共同搞濕疹、牛皮癬、神經性皮炎等三個病種的研究。


西醫同道提出:牛皮癬並無真菌,稱其為癬,不太合適。


我說;


「中醫有牛皮癬之名,指皮損堅如牛領之皮而言,並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6:27 | 只看該作者

臨床上大量脫屑之實,治法亦不相同


我認為,牛皮癬與古代文獻所記載「白疙」相吻合。


「疙」字從其字形結構看,是病字頭上加上一個匕首的匕字,如同匕首刺入皮膚,以示病程的纏綿日久。


經中西醫認真研討,始知中醫所謂牛皮癬實際上指西醫的神經性皮炎,西醫所指的牛皮癬也不是中醫所稱的六癬之列。


後來,我們取得一致意見,認為命名銀屑病較為貼切。


這件事雖小,卻使我回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在解放前,北京醫院是德國人辦的。


有一次,一位病人的家屬請我去醫院診病。


但那時,這所醫院規定不准中醫進病房。


因此,我只好與病人家屬一起,作為探視病人的親友進去,趁大夫,護士不在時,偷偷為病人診脈,回來後再開方,病人也得偷偷敷藥吃藥。


對比之下,不勝感慨。


一九五五年,經衛生部傅連障同志介紹我給朱德委員長看病,見到了敬愛的周總理。


周總理態度和藹,平易近人,親切地和我握手,囑咐我,給首長看病要:安全有效,中西醫結合,積極謹慎,與病人商量。


周總理溫暖的手,像一股暖流,使我感到激動周總理的親切指示,給了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我覺得自己心明眼亮,力量倍增,從此以後,拐杖也就自然而然地扔到一邊去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7:47 | 只看該作者

經驗不帶走


一九五六年,北京第一所中醫醫院建立,我是第一批參加醫院工作的老中醫。


在党的中醫政策感召下,我離開了苦心經營多年的醫館,投身到偉大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列中。


當時;


我把自己開業時的部分藥材、器械和備夠五問房子的柁、木、檁、架全部捐獻出來,略表自己摯誠之心。


為此,政府還授予我二百元獎金。


參加醫院工作後,使我有機會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幫助,為更多的勞動人民解除病痛。


我覺得自己心胸開闊了,視野寬廣了,精力充沛了。


新舊社會對比,真是天地之別,』是党和毛主席拯救了奄奄一息的中醫藥事業,給我們中醫指出了光明大道。


這時,儘管我的工作空前繁忙,但我越幹勁頭越足,越活越有奔頭。


我知道,自己的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都很差,對人民的貢獻微不足道,但是黨和人民卻給予我很高的榮譽和政治上的鼓勵。


我曾先後被選為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代表、全國人大代表,擔任過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兼皮外科主任、北京市中醫研究所所長、北京第二醫學院中醫係教授等職務。


尤使我難忘的是曾多次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朱委員長、周總理。


我常想,我只是個普通的回族老中醫,來自底層人民,我所知道的一點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也來源於實踐,來源於人民,理應把自己學到的技術毫無保留地獻給人民。


於是,我把保留多年的所有資料和手稿拿出來,把點滴心得體會說出來。


例如,應用銀花、生地燒成炭,清解血分的毒熱,是我多年來摸索出來的治療經驗,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俗話講「外科不治癬,治癬便丟臉。


這句話固然反應了皮膚病難達速愈,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對於皮膚病治療辦法不多。


我想,皮膚瘡瘍雖形於外,而實發於內。


沒有內亂,不得外患。


皮膚病損的變化與陰陽之平衡,衛氣營血之調和,臟腑經絡之通暢息息相關。


因此,我和同志們一起,從疾病的整體觀念出發,從治療難度較大的皮外科疾患入手,開展了對紅斑性狼瘡、自賽氏病、慢性瘺管和潰瘍的研究工作,初步取得進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8:09 | 只看該作者

在總結經驗過程中


我們從一個個病種入手。


凡是跟我學過的醫生,都把自己保存的有效病例,以及我講解過的心得體會的筆記集中起來,然後我再逐個分析當時的主導思想,把同類的經驗歸納起來,找出它們的共性和每個病倒的特殊性。


對於每味藥,每個處方和每一段敍述,我們都認真研究修改,並且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既總結成功的經驗,也總結失敗的教訓,使後學者少走彎路。


一九七五年,大家幫助我把過去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加以總結,出版了一率《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全書約有三十萬字,共收病種五十一個,病例一百三十七例,介紹了三種特殊療法及多年來行之有效的經驗方、常用方,較為系統地反映出我的實際經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近年來,我年老體弱,身體欠安,難以勝任門診的繁忙業務。


我就採用錄音方式,講一點,錄一點,然後根據錄音材料整理成文。


這是一種快速、準確、省力的方法,有利於經驗的整理和傳授。


此外,我還在同志們的協助下,將有較好療效的十個常見病整理成計算器語言,編好程式,輸入電子計算器,備日後的臨床、教學、科研應用。


我認為,整理、繼承工作,老中醫責無旁貸,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把自己在實踐中積累的知識全部拿出來,那怕是一點一滴,也能聚砂成塔。


我常愛說兩句話;


「知識不停留,經驗不帶走。


知識不停留,就是說,雖然我已經八十三歲,行醫一甲子,還要活到老、學到老、千到老,還要鑽研,還要攀登,還要挖掘,』還要創新,決不能在現有的經驗上停留。


經驗不帶走,就是說,把我的點滴經驗和體會要毫無保留地獻給黨和人民,傳繪青年一代,絕不帶進墳墓。


幾點希望我經常收到各方面的來信,其中許多是有志子從事中醫工作的青年人,他們希望我能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借此機會,我想說幾句不成熟的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8:26 | 只看該作者

(一)熟讀王叔和


不如臨證多書不可不讀,對於一些中醫經典醫籍,不但要讀,有的還要能背,但希望同志們不要鑽進書堆裏出不來。


要重視臨床,多認症、多實踐。


我年青時,根本不知道累,上午看病百餘人,下午出診,晚上睡在醫館,整天和病人打交道,以後雖說年歲大了,也堅持門診,堅持會診,從不脫離臨床。


只有見得多,認症准才能辨析識病嚴謹,立法遣藥切中,對疑難大症做到心中有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9:32 | 只看該作者

(二)尋師認能


博采眾方要善於學習,不僅向書本學,向老師學,還要向病人學,向民間學。


我自己的經驗中,有很多是向別人學來的。


比如熏藥療法是在我早年行醫時,看見一位老太太用草紙燃煙熏治頑癬(神經性皮炎),引起了我的注意。


查閱古書中也有類似這方面的記載。


於是我加以改革,臨床治療很多皮外科疾患,取得很好療效。


叉如,一位頭面部白駁風(白癜風)的患者,同時伴有頭皮瘙癢、脫屑、頭油多。


我讓他用透骨草煎水洗療。


數天後,白駁風如舊,但用來洗頭卻收到意想不到的去油止癢效果。


我從病人主訴中受到啟發,以後擬定了透骨草洗方專以治療發蛀脫髮病(脂溢性脫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29:56 | 只看該作者

(三)千年的字會說話要善於保存、總結臨床資料


日積月累,相當可觀。


不要忽視只言片紙,有了新的思路,要及時記錄在案。


俗話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文字比記憶更加可靠。


至今,我還存有一些二十年代的資料,閒暇時翻閱一下當時治好病人的感謝證明書,對回憶病例頗為有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0:18 | 只看該作者

(四)慢走強過站古語講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做學問要持之以恆,不怕慢,就怕站。


停止不前,滿足於現成的經驗,必將一事無成。


我常給青年人講龜兔競走的故事,勉勵他們不斷長足,有所進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0:33 | 只看該作者

(五)寧可會而不用


不可用而不會俗話講,「藝不壓身」。


凡有用的知識,都要用心學,現在不用,以後可能有它的用場。


希望年青人珍惜大好時光,多學一些有益的知識,多掌握一些操作技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0:58 | 只看該作者

為四化貢獻晚年


一九八0年底,我大病一場,生平第一次住進了醫院。


在院、所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醫務人員精心醫護下,我很快好轉出院,目前小休一段,待體健復元,爭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知道,年歲大了,身體的各部件也不那麼靈活了。


就身體的健康而言,六十歲的人,』一年不如一年}七十歲的人,一月不如一月,八十歲的人,一天不如一天。


對這種新陳代謝的必然,我內心感到十分平靜。


所感欣慰的是:我的記憶力還不錯,腿腳還算靈便。


我願意在耄耋之年,抓緊有限時間,扎扎實實地做點經驗整理工作,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貢獻出我的晚年。


(張志劄 孫在原 鄧丙成 陳凱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1:35 | 只看該作者

勤奮讀書 不斷實踐


──兼憶瞿文樓、韓一齋、汪逢春先生 北京中醫學院教授,溫病教研室主任趙紹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2:02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簡介


趙紹琴(1916~),北京市人。


出身於世醫家庭,曾祖父、祖父均為清代御醫。


父親趙文魁,字友琴,係清光緒二卡午御醫,光緒三十年任太醫院院使(院長)。


本人早年就學予御醫瞿文樓、韓一齋及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汪逢春先生。


畢生致力乾中醫臨床和教學研究,長予濕溫及內科雜病。


主要著作有《溫病縱橫》、《趙紹琴臨床四百法》、《臨床脈診》等。


我出身子一個中醫世家的家庭,先父趙文魁老先生原係清代光緒年間太醫院院使(即院長),尤精於內、難、溫病、傷搴。


平生忙於診務,很少著述,耳濡目染,我從小就酷愛祖國醫學,自幼即在先父指導下背誦了《瀕湖脈學》、《雷公藥性解》、《醫宗金鑒?四診心法》等,這算是我學醫的啟蒙教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2:31 | 只看該作者

十三歲時


先父委託其門人瞿文樓先生(清光緒年問太醫院吏且)給我講授(《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經典著作。


先生要求嚴格,所講述的科目不少都由瞿老親自手抄交我背誦(有的手抄本我現仍保存)。


如《素問》,瞿老不僅要求領會其意,且要求背誦原文及王冰注。


自幼家學及瞿老四年多的講授,奠定了我中醫理論的基礎。


一九三四年,先父去世,我遂繼承父業,並每日輪流到韓一齋(先父之門人,清末太醫院御醫)及汪逢春(1920~1940年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先生處進行臨床學習,聆聽教誨。


韓、汪先生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態度謙和,誨人不倦。


講解經典,博引眾籍,多參以己見;


論及病症,侃侃而談,必深究其理。


臨證問病,認真細緻,一絲不苟。


望聞問切,理法方藥,條理井然。


其言談音容,猶歷歷在目,然至今已忽忽五十年矣!


現僅將能回憶起的跟諸老學習情況及諸老教誨擇其精要者,並略附個人體會述之於後,備同志們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2:50 | 只看該作者

瞿文樓先生(1891~1957)


名書源,河北新城人,以一等一名畢業於清太醫院醫學館。


後為太醫院恩糧(有薪金的實習醫生)、八品吏目(相當於住院醫師),民國後在北京行醫,為北京著名老中醫。


先生中醫理論造詣很深,且擅長書文。


臨證問病,有獨特見解。


瞿老講述經文,不僅深入淺出,並常驗之於臨床。


臨床看病,強調要細心、全面。


先生嘗說:「冶病求本,詳診細參,辨色看舌,務在精細。


一次一貴婦人,來瞿老處看病,等候既久,瞿老診脈竟有四、五分鐘之餘,婦人見先生慢條斯理,又不問病家之苦癇,心中不悅,怒氣外形於色。


不料瞿老則指其右脇下問道:「這裏痛有多長時間了?


婦人怒容頓失,笑著應聲道:「老先生,我右脇痛已三年多了,瀋陽、天津、上海等地全都看過,今天正是為這病來的。


先生詳診細察,料病如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3:10 | 只看該作者

瞿老強調「治病求本」


他說:「鯀湮洪水,醫之禁忌。


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反復講述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


先生說:「今之醫家,不審標本,不論八綱,用補藥為病家之所喜,每每錯補誤溫,病者無怨。


每見火證必涼,並言熱則寒之。


不知火之初起,最忌攻泄。


火鬱當發,以導引為貴。


瘡瘍外症,每用調和氣血,後期再吼活瘀通絡,不留後患。


切不可早用涼法。


以寒則澀而不流,溫則消而祛之。


瞿老的這些學術見解和經驗,對我以後的臨床有很大影響。


瞿老對溫病的治療強調宣暢氣機,不可一派寒涼。


他說「溫雖熱疾,切不可簡單專事寒涼。


治溫雖有衛、氣、營、血之別,階段不同,方法各異,但必須引邪外出。


若不治邪,專事寒涼,氣機閉澀,如何透熱?


又如何轉氣?


輕則必重,重則無法醫矣。


方書雖有牛黃丸、至寶丹、神犀丹等,但必須用之得當,早則引邪入裏,後期正虛之時,又無能運藥治病,只有用之得當,才能見效。


瞿老此論,我在臨床中體會,正是葉天士「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能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韻含意。


瞿老這一學術恿想貫串在他整個臨床實踐中。


特別是他對跟疾治療有獨特見解和豐富經驗。


他說;


「眼疾治療不當,多導致瞎。


「世人每以耳為火戶,當屬多熱。


不知病有新久,新病多熱多火,雖是火證亦不可單純用寒涼之藥,因寒則澀而不流,溫則消而祛之。


「肝開竅於目,雖為火戶,但非宴火也,亦不盡是虛火。


肝為藏血之臟,血不足,則肝陰失養,陰不足則陽必亢,亢則主熱。


熱者種類繁多,有圓鬱而致者,有因濕阻滯絡脈者,有暴怒之後,血瘀氣滯者,有外因而引起內傷者……必須詳辨,再行施治。


俗醫見風火赤眼,每用黃連苦寒之極,最遣後患。


不知當須先治風熱,養血熄風。


其慢性眼疾,瞿老則多從腎水考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3:39 | 只看該作者

一次瞿老治一暴發火眼病人


其眼球突然增大,疼痛難忍。


先生謂「鬱當散,肝熱當清」,以獨活、川芎、羚羊角等,一劑病減,繼則以龍膽草、大黃等苦瀉,又一劑其病若失。


凡鬱皆當開。


氣血痰飲食濕,均可致鬱,鬱久化火,都是熱證,豈可一派寒涼?


並言「治熱以寒」,遏阻氣機,病焉有不復加重之理?


瞿老之論,源於《內》、《難》,出之於自己多年實踐,用之於臨床,每多效驗。


韓一齋先生(1874~1953),名善長,字一齋,號夢新,北京人。


受業於清太醫院院判(副院長)李子余,後為太醫院御醫。


先生熟讀中醫經典,博覽群籍,對葉氏溫病理論最有心得。


擅治內科諸證,對肝病、虛損、血證等均有獨到之處。


在京行醫五十餘載,每日門庭若市,活人無算。


1934~1940年,我每日定時去韓老處學習。


先生治學嚴謹,誨人不倦。


平時診余,即指導我們學習,並經常結合臨床實踐討論疑難病例。


他認為凡志於醫者,必須在中醫經典著作上打好基礎,對《內經》、《難經》、《金匱》、《傷寒》、《本草經》等書,皆須熟讀精通,後博覽歷代醫家著述,勤學必須多思,既要領會其意,又要舉一反三。


他嘗兌:「熟讀經典,博覽群籍,貴精善悟,於無文處求文,無字處求字,得其弦外之音,旨外之旨,陰陽在握,玄妙在心,庶幾寡過。


在臨證中,先生教導我們要細診詳參,權衡病情,立法選藥,要合乎規矩,且要靈活應變,師古而不泥古,才能出奇制勝。


他說:「事無定體,治有定理,製方必本權衡規矩。


雖先聖示我以法,教我以方,當不離於古,不泥於古,以病為務。


先生治病,重視肝鬱。


因肝為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其在志為怒,怒易傷肝。


故一般情志不遂,多導致肝鬱。


鬱久或從陽化,或從陰化,兩者不同,治宜區別。


若從陽化,表現為肝用方面,有肝氣、肝火、肝陽之不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33:59 | 只看該作者

肝氣橫逆


易於克脾犯胃。


證見胸脇刺痛、暖噫不舒、煩躁不寧、不欲飲食、脈象弦急,治宜疏肝理氣。


肝氣鬱結,脾土受克,又有挾濕,挾食、挾痰之別。


挾濕則宜宣鬱化濕,挾食則宜開鬱消食,挾痰則宜行氣化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0:58 , Processed in 0.18750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